崇祯十五年(校对)第1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4/1227

  方以智忠诚如斯,在著述方面更是有惊人的成就,其传世者以《通雅》五十二卷、《物理小识》十二卷、《药地炮庄》九卷为最有名。其中《物理小识》辑录了各种学科的大量知识,涉及光学、电学、磁学、声学、力学诸多方面,与西方科学家的发现发明大体都在同一时间,有的甚至还提前了半个世纪。
  《四库全书总目》称《物理小识》“考证奥博,明代罕与伦比”。《物理小识》传入日本后,日本学者评价为“牛顿之前、中国可以自豪”的关于自然科学的百科全书著作。
  方以智撰有多种医学著作,通过传教士的交往,还了解了西医之解剖学,并撰文介绍给国人。
  愤而离开南明小朝廷后,浪迹天涯,一度以卖药为生——如果方以智不再继续反清,晚年潜心著述,不过问政治,不冒着危险组织天地会,像黄宗羲他们那样专心著述,那么“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也许就会变成“四大思想家”了。
  忠孝双全,矢志不渝,方以智可称是明末的完人。
  其父方孔炤,官至三品,通医学、地理、军事,并且较早地接触西学,主张研习经世致用的知识,任湖广总督时,在剿匪中八战八捷,立下赫赫战功,张献忠诈降时,他竭力反对,8次上书,力陈招抚策略的错误,上司均未采纳,崇祯十二年,张献忠反叛时,杨嗣昌反借此劾方孔炤,以贻误军机之名,逮捕下狱,后经方以智以血书诉冤,才得以从轻处理,遣戍绍兴。
  方家父子都是忠臣,能臣,可惜都没有被重用。
  朱慈烺脑子里瞬间想到了很多,有点走神,竟然忘记让方以智平身了。
  方以智一直保持不动。
第二百九十章
皇子出宫
  “哦,免礼。”呆愣了三十秒,朱慈烺才缓过神,连忙让方以智平身,心中微微叹息,可惜了,方以智是两个弟弟的老师,他暂时不方便太过靠近,以免被有心人以为他要挖弟弟们的墙角,但等到时局稳定,找个好机会,他一定要把方以智调到身边。
  另外,方孔炤也不宜长期遣戍绍兴,也应该早日委以重任,历史上,方孔炤是崇祯十七年被起用,任命为山东巡抚的,可惜还没有到任,京师就被李自成攻破了。
  对皇太子的所思所想,方以智当然是不知道的,但这并不妨碍于他对皇太子的尊敬,翰林院检讨和定王永王讲官的身份都没有资格上朝,不过对于朝堂上发生的事情,他还是很清楚。
  从崇祯新政的四策,到前几日的漕米改海,皇太子提出的政策无不石破天惊,但细细揣摩之下,却都是利国利民的大治之策,方以智少小就有经世济民的大志,对朝事国事颇有研究。漕米改海,追逮赋,革盐政他或许能够想到,但废除辽饷和开厘金,他是无论如何也不敢想的,因此他对皇太子的钦佩是发自内心的,刚刚这一鞠,并不只是因为朱慈烺的身份,更是因为朱慈烺的见识。
  “令尊还在绍兴吗?”朱慈烺问。
  听太子提到自己父亲,方以智眼眶立刻就有点泛红:“是。”
  方孔炤是崇祯十四年年初被遣戍绍兴了,到今日正好一年。
  “不必担心,我会想办法的。”朱慈烺道。
  方以智激动的跪倒在地:“谢殿下。”
  朱慈烺扶他起来,看着他眼睛,叹息道:“不必行此大礼,当日曲折,我心里清楚的很,令尊不过是代人受过罢了。”
  “殿下……”方以智眼眶中已经有了泪花。
  坤宁宫内。
  “听你三位哥哥的话。不许任性,要早点回来。”出宫前,周后叮嘱长平。
  上午九点,队伍出了皇城。
  观音庙在城东。
  长平公主兴奋极了,她轿帘就没有放下来过,不过的向外面张望,对街道上的一切都感到惊奇,十二岁了,她第一次有机会见到世间百态。
  相比之下,定王朱慈炯就比较腼腆了,一路只掀帘看了五六次,显然是不敢忘记周后的叮嘱,要保持皇子的威仪。
  永王朱慈炤的轿帘却一次也没有掀起,就好像他对街道上的风景并不感兴趣,又或者他是特别小心谨慎。
  朱慈烺替他们三人高兴。
  中国古代王朝将皇子皇孙圈在皇宫中,死读书本,不让他们接触社会,不知道民间疾苦,是最大的一个弊端,相比之下,欧洲王室就非常开放,只要愿意,王子们可以接触到社会的任何阶层,这也保证了他们中间不会出现“何不食肉糜”的君王。
  今天是十五,观音庙祈福的日子,街道上人非常多,尤其是见到皇家仪仗之上,街道上的人就更是多了,人人都想要争睹皇家风采,三个弟弟妹妹坐轿,朱慈烺骑马,头上翼善冠,穿龙纹便服,腰挎长剑,皇太子的名字在前,是所有人瞩目的焦点,着实是出了一番风头。
  到了观音庙,朱慈烺陪三位弟弟妹妹进入,定王和长平祈祷了什么他没有听见,但他却清清楚楚听到,永王在祈祷他母妃的平安。
  因为是替周后祈福,因此有很多繁琐的规矩。
  太监和宫女们忙个不停,折腾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整个祈福过程才算是完成。
  从观音庙离开,朱慈烺带着三个弟弟妹妹回信王府。
  今天中午他要请三个弟弟妹妹吃饭。
  第一次做东,所以朱慈烺破例准许东宫尚膳监随便做,经费没有限制,什么好吃就做什么。但有一个限定,那就是,少做宫中的菜肴,多做市井百姓平常爱吃的菜肴。
  “太子哥哥,你府中的饭菜真是太好吃了。”长平公主吃的眉开眼笑,赞不绝口,定王和永王却都比较拘谨,用过午餐,换了便服,朱慈烺带着弟弟妹妹们出了信王府,从最热闹的十王府街开始,一路游玩。朱慈烺,定王永王,长平公主走在中间,皇宫侍卫和锦衣卫护卫在身边左后。
  “糖葫芦!买!”
  “棉花团,买!”
  “买买买……”
  长平公主见什么都新鲜,各种零食小吃,说书摊子,绸缎店,天桥下杂耍的艺人,甚至是街边酒楼的招牌,她都要停下来仔细的瞅上半天。当然了,她最感兴趣的还是吃食,一街两行的小吃店被她买了一个遍,自己拿不了就塞到定王朱慈炯的怀中。
  长平开心,定王和永王脸上也都是兴奋。
  这不止是长平,也是他们二人第一次出宫——皇子们都缺少历练,如果平常他们能多接触市井,知道市井百姓的生活,甲申之变后的乱局中,他们说不定能逃出京师,去到南方呢,那样,明末历史也许就会改写了。
  朱慈烺心中感慨,某种意义上讲,明朝的公主和皇子们远不如平常百姓家的子弟更快乐,尤其是公主,从生下来就被圈养在宫中,锦衣玉食但却又孤独无比,出嫁了也不能时时跟老公在一起,还需要被女官管理。明朝公主很少有长寿的,大多数二十多岁,三十不到就香消玉陨了。
  而长平公主经历了家国剧变,父皇挥剑的惨剧后,十八岁不到就离开了人世……
  只要长平能快乐,无论事后怎么被周后处罚,朱慈烺都是愿意的。
  坤宁宫。
  当听说朱慈烺带了弟弟妹妹大摇大摆的在街道上游玩,周后惊的跳了起来:“朱慈烺好大的胆子!快快,传本宫懿旨,令他们速速回……”
  话没说完,就听见外间的太监一声唱:“陛下驾到!”
  周后连忙迎驾。
  “你这个母后是怎么当的?”崇祯风风火火的闯了进来:“朱慈烺带着定王、慈炤,和长平在街道上游玩呢。你知道不知道?”
  周后瞬间就恢复了冷静,淡淡道:“知道。太子事先向我禀告,我同意了的。”
第二百九十一章
鱼干撬海
  崇祯盯着周后,惊讶:“你同意了?你知道不知道这有多危险?万一有歹人……”
  不等他说完,周后就转身回到凤椅坐下——老夫老妻了,周后对崇祯没有臣子对皇帝的敬畏,有时甚至会给崇祯一点脸色看,言语挖苦一下,崇祯也只能苦笑受用。
  “太子身边的一百锦衣卫都是百里挑一的好手,你又派了武骧左卫,这一次随定王慈炤长平出宫的一百侍卫也都是精壮英武之士,有他们的护卫,就算是有歹人,也不伤不到定王长平分毫。”
  周后淡定无比:“再者,让他们见识一下百姓生活,和百姓同乐,知道百姓疾苦,不是很好吗?”
  崇祯呆愣了片刻,默默走了。
  等崇祯走后,周后却又跳了起来:“大胆的朱慈烺,快快,传本宫懿旨。令他们立刻回宫!”
  徐高急急去传旨。
  但北京城何其大,街道众多,长平他们又逛到了兴头,哪里人多往哪里走,徐高费了一个多时辰,好不容易才在城南的杂货街找到了他们,母后有懿旨,而且时间确实也不早了,于是朱慈烺就送三个弟弟妹妹回宫。
  “我不想回去,再逛一会吧,太子哥哥,求你了。”
  长平撒娇,拽着朱慈烺的袖子不肯放。
  朱慈烺小声:“下月还有十五,你还有机会出来,但如果你不守规矩,那以后可就再也出不来了。”
  长平这才放弃。
  同一时间,内阁值房。
  皇太子京营抚军朱慈烺关于“鱼干”的奏折送到了内阁。
  内阁四臣看罢都是默然。
  四人都是宦海历练的老油子,一眼就看出皇太子是想要通过“鱼干”来撬动海禁的大门,如果说漕米改海是海禁被撬的第一道门缝,那鱼干就是第二道,而且已经不仅仅是门缝,怕是要开一道小门了。
  但皇太子所说又合情合理,北方粮米短缺又是事实,如果能从大海捕捞到更多的鱼获,制作成鱼干,供以军用,甚至推广开来,以解北方悬釜之苦,又有何不可呢?历来鱼获难以北送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保鲜问题,再好的鱼获出不了广东福建就馊了。鱼干不但解决了保鲜问题,能长期储存,且实用方便,就算稍微违反一点祖制,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可。
  但这么简单的事情,在这之前却难以开展。
  原因就是因为祖制。
  其实朱慈烺并不是第一个提出准许渔民大规模出海远航,捕收鱼获,制作成鱼干,用以解决北方饥荒问题的人。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熊文灿才是,不过熊文灿的奏疏并没有获得朝廷的同意,一来开放海禁,准许渔民出海远洋是违反祖制,没有人冒这个大不韪;二来朝廷担心海寇再起;三来鱼干腌制需要大量的食盐,在盐贵如油的情况下,成本有点不太合算,现任的两广总督沈犹龙在广东有小范围的实验,但并没有大规模推广。
  现在皇太子又提了出来。
  和当年的熊文灿不同,皇太子的能量更大,而且皇太子用的是京营抚军的身份,使用的借口是补充军粮而不是赈济灾民,而军粮是最要紧的,这一来正当性大大提高,况且皇太子的奏折中还提到了海禁的祖制,表示这只是权宜之计,只要筹集到一定的鱼干,保障军需之后,那些被特许出海的渔民就可以撤回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4/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