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2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0/1227

  “什么?侯方域候公子?快请!”
  颜则孔惊喜不已。
  侯方域来干什么?难道是知道归德的危局,要来响应募捐?但我号召募捐的告示还没有贴出去呢?再者,侯方域不是护送侯恂侯老大人去京师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学生侯方域拜见两位大人。”侯方域拱手施礼。
  颜则孔和梁以樟相互一看,都是微微吃惊。
  侯方域怎么变成这样了?一脸疲惫,眼睛里带着血丝,整个人像是脱了一层皮,一点都没有那个传说中的翩翩浊世佳公子的风采。
  十天的长途奔波对侯方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他生平第一次有了痛不欲生的感觉,他大腿两侧被马鞍磨的血肉模糊,走路都得惦着脚,一个不慎就会牵扯到了伤口,令他疼的啊啊叫。但为了救父,为了侯家,他咬牙强忍着。
第三百七十章
上门献策
  侯方域是今天早上回到归德的,稍一休息,立刻来求见颜则孔和梁以樟两位父母官。
  “贤侄免礼,侯老大人可好?”颜则孔是一个周到之人,见面先问侯恂。
  虽然侯恂是有罪之身,被押在诏狱中,但明末官员起起伏伏,今日罪犯,明日总督的事情稀松平常,所以官员们对诏狱里的“罪臣”一点都不敢轻视,谁也不敢保证这个罪臣明日不会成为自己的上司。
  何况,侯方域是名士,虽然还没有功名,但四大公子的名号却已经响彻大江南北,未来前途不可限量,颜则孔作为前辈,对这个后生晚辈一点都不敢小视。
  听颜则孔问到父亲,侯方域脸色黯然了一下:“谢大人关心,家父尚好。”
  分宾主坐下,不等颜则孔和梁以樟问,侯方域就拱手道:“听闻两位大人遇到了难题,学生今日是来献策的。”
  “献策?”颜则孔和梁以樟相互一看,又惊又喜。
  难道侯方域真是来募捐的?
  侯家是归德的名门望族,虽然渊源历史比不过沈家和宋家,但在归德城内的影响力却一点都不亚于两家,如果侯家能领头,那事情就容易多了。
  “贤侄所指为何?”颜则孔问。
  侯方域沉思了一下,道:“眼下流贼在中原肆虐,陈州之后,流贼兵锋下一步很有可能会指向商丘,要想守住商丘,非集合全城的人力物力不可。但眼下商丘面临的困难有二,一是府库空虚,府衙拿不出钱粮,而城内乡绅又不愿慷慨解囊,第二就是城内守军薄弱,士气低落。”
  听到此,颜则孔和梁以樟更是惊喜。
  侯方域果然是为商丘城防而来,而且一言就说出了商丘的困境,难道是有好办法吗?
  “贤侄有什么想法尽管说。”颜则孔道。
  “两个困难归结起来其实是一个,那就是缺乏钱粮,不管是商丘本地的驻军还是十天前来的友军,只所以士气低落乃是因为缺粮欠饷,装备不齐,如果二位大人能解决粮饷的问题,提高士气,齐心协力,配以商丘城高大的城墙,打退流贼的进攻,并非不可能。但府库没钱,只能向城内乡绅募捐。学生愿起了一个带头作用,捐献家中储粮一千担和三千两银子!”侯方域道。
  听到此,颜则孔和梁以樟大喜,两人几乎同时跳了起来,颜则孔激动的喊:“贤侄大义啊!”
  侯方域却很冷静,眼睛里甚至闪过苦笑。
  因为这并不是他的主意,而是太子殿下的命令,临出北京时,太子交给他一个条陈,令他回返商丘之后,按照条陈一步步执行,他不敢不从,今日来见两位父母官就是条陈的第一步。
  为了救父,他只能舍弃商丘的祖业。
  何况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商丘被流贼攻破之后,这些终究都是保不住的。
  侯方域拱拱手,继续道:“但只靠侯家是不行的,城中的名门望族,沈、宋、叶、余、刘、高、杨等家族,都应该依照我侯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可惜他们难有我侯家的觉悟,在他们眼中,家中的财物远比商丘的城防更重要,城外的流贼虽然恐怖,但没有了钱粮更恐怖,每个人都希望别人能多捐一点,自己少捐一点,如果只是一味的好意劝说,他们绝不会听从的。”
  对侯方域这个观点,颜则孔和梁以樟都是认同。
  颜则孔却没有完全失望,善良的说道:“往时他们肯定不会多捐,但今日形势紧迫,又有贤侄领头,他们想法肯定会有所不同,本官再亲自上门劝说,晓以大义,想必他们能够多捐一点。”
  侯方域摇头:“难,学生对他们太了解了,除非是刀架到脖子上,否则他们是不会多捐的,何况时间不等人,流贼很快就会攻到商丘城下,没时间跟他们磨蹭,因此学生以为,一旦流贼兵临城下,二位大人可以下令,全城所有物资实行战时管制,城内的士绅都必须交出八成的储粮和一定数目的银两,甚至全部交出,由官府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如果有人不从,当派出士兵强行收集,我侯家愿带头响应!”
  “所有的粮食都集中在官府的控制下,如此全城百姓自然会听从官府的号令。有了充足的粮饷,可以进行犒赏,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士兵必然会奋勇杀敌。如此就可以把全城之力集中起来,守住商丘城!”
  侯方域把太子制定的办法缓缓说出,直听得颜则孔目瞪口呆,倒吸了一口凉气。
  梁以樟却是露出兴奋之色。
  “使不得,使不得啊,”半响过后,颜则孔回过神来,摇头像是拨浪鼓:“贤侄难道不知道他们都是什么人物吗?这等手段岂能对他们使用?”
  八大家族都是有背景的,沈家故去的家主曾经担任过吏部尚书,宋家更是有两个子弟在朝中为官,其他家族也都不得了。颜则孔真这么做了,等于是同除侯家之外的另外七大家族为敌,就算能守住归德,他以后也难在归德混了,不说朝廷的责罚,只说地方舆论他就受不了。
  “我看可行!”
  梁以樟却是赞同:“非常时期应行非常之事,只要能守住商丘,这些都是小枝小节。”
  “不行不行!”颜则孔使劲的摇头,说什么也不答应。
  侯方域不意外,缓缓道:“大人也不必着急反对,强行征收是最后的不得已之策,在这之前,大人还是可以上门劝说的,学生也愿为大人的臂助,向城中士绅解释管制物资的必要性。为了去除众人的疑虑,学生以为,征收上来的粮饷都应该统一存放统一管理,并且答应士绅,如果流贼退去,剩下的粮饷会按照比例退回给各位士绅。为昭公信,可选一德高望重的士绅为监督,配合并监督粮饷的发放。同时放出风声,不配合者将强行征收,并且强行征收的粮饷不在退还之列,如此双管齐下,必然有事半功倍之效。”
第三百七十一章
流贼势大
  听到此,颜则孔眼睛微微一亮。
  梁以樟忍不住击节赞叹:“好办法,不愧是侯公子!”
  颜则孔思量了片刻,也觉得这办法可行,于是点头,但对于最后的强行征收,他还是难以下定决心。
  此时的街道上,几个侯府的家丁正在几家粮店门口转悠,看里面的存粮,同时悄悄确定到粮店的粮仓所在。
  下午,陈州被流贼攻陷的消息在城中传了开来,百姓皆惊,同时有一个更惊人的消息传开,侯尚书府上的家人和女眷都已经离开商丘,往山东避难去了,大家快逃啊。
  崇祯八年以后,河南寇乱不止,百姓们时时都能听到这种谣言,一个个都麻木了,加上方圆几百里之内,除了开封就属归德府的城墙坚固了,但开封早已经人满为患,物价又高,非一般小老百姓所能生存,商丘城墙高大,崇祯八年曾经击退过李自成的进攻,大约是上一次受创太重,这些年来李自成的流贼从没有攻打过商丘,一来二去,人们都把商丘当成河南境内除了开封之外的第二安全所在,出了商丘又能跑哪去呢?
  因此虽有慌乱,但出逃的百姓却也没有几个人。
  听到侯家女眷离开商丘,颜则孔和梁以樟都是疑惑,不明白侯方域既然愿意捐助大笔粮饷,为什么却要送家人离开,难道对坚守商丘没有信心吗?所幸女眷虽然走了,但侯方域本人和家中的精壮家丁并没有离开。
  黄昏,忽然有大批百姓逃入城内,原来流贼已经出现在百里之外了,官军立刻关闭了城门。百姓们这才感觉到了危机的临近,收拾行囊想要逃走,但又不知道往哪里逃?流贼已经在百里之外,如果出城遇见流贼怎么办,何况城门已经关闭,想出也出不去,反倒不如留在城中、说不定还可以凭借商丘高大的城墙,击退流贼的攻击。
  晚上,同知颜则孔和知县梁以樟在府衙召集城中士绅代表,希望他们慷慨解囊,捐献家中的钱粮助官军守城。
  不出意外,士绅们纷纷诉苦,以天灾人祸田地减产等种种理由,对官府征集粮饷的命令进行抵制。
  颜则孔好一番劝慰,又晓以大义,士绅们这才答应捐一些钱粮,不过数量跟预期差距太远。
  梁以樟怒了,猛的一拍桌子,怒斥士绅们大祸临头了还自私自利。
  这一下士绅们都不乐意了,纷纷指责梁以樟不应该欺压百姓,又说同知大人都没有反对,你一个小小的知县着急干什么?
  关键时刻,侯方域侯公子站了出来,表示侯家愿意捐献府中存粮一千担和三千两银子,助官军守城,同时提出建议,认为应该对城中物资实行军管,重赏勇士,以提高官兵的士气和战斗力,主动捐献者待退敌之后可按比例退还,对不愿意捐献的士绅实行强制征收,轰,此议一出,会场就骚动了,士绅们又惊又怒,这不是夺他们的财产吗?纷纷站起来痛骂侯方域。
  侯方域毫无惧色,大声驳斥。
  一代才子不是白给的,将所有骂他的人都驳的体无完肤,连沈家老爷子都被他骂的满脸羞臊。
  有钱有粮才能坚守城池,不愿意捐献钱粮助官军守城,难道诸位是要为闯贼留着吗?一旦流贼攻破城池,不但钱粮,连家中女子的清白恐怕也不能保,到时诸位就悔之晚矣!
  这个道理,士绅们不是不懂,但这个世界上除了割肉就是掏钱疼,不死到临头,谁也不愿意破财。
  同时众人才恍然,怪不得侯方域提前将女眷送出商丘城,原来他早就得到消息了。
  城中没有女眷的侯方域都愿意捐出一千担存粮和三千两银子,他们这些家中有女眷的人,难道不应该捐献的更多吗?
  一番思量之后,士绅们终于愿意提高捐献的额度,不过却都气不过侯方域强征粮饷之策,纷纷朝侯方域怒目而视。
  侯方域表面不屑,心中却是苦呀。
  没有办法,这是太子的命令,为了救父,为了聚集更多的粮饷,他不得不得罪全城的士绅。
  第二天早上,侯方域将府中存粮一千担,连同三千两现银交到了府衙,并将府中家丁武装起来,编成队伍,亲到颜则孔面前请命,请求编入官军,助官军守城。
  颜则孔甚为感动,但却不敢将侯方域编入官军,侯方域是世家公子,万一有一个闪失,他没有办法向侯恂交代,于是他任命侯方域为巡粮使,带领府中家丁巡视粮仓,负责粮仓安全。
  侯方域欣然从命。
  颜则孔和梁以樟都很欣慰,认为侯方域不愧是侯老尚书的公子,认大局,识大体啊。如果城中士绅都能如此,何愁守不住城池?
  上午,城外出现小股流贼的身影,负责守城的梁以樟急令所有官兵和义勇都上城防守。中午,流贼大军赶到,在商丘城外扎下三座大营,旗帜招展,漫不见边际,看兵马最少二十万,城中士绅这才慌了,一些不肯出钱的铁公鸡找到颜则孔,表示愿意捐助一定数目的钱粮。
  但晚了,流贼兵马之多超过了颜则孔和梁以樟的估计,原本他们以为最多十万人,但眼见流贼营帐层层叠叠,三个大营加起来将近二十万,以商丘城中区区三千弱兵,加上义勇也不过八千,眨眼间怕是就会被碾成粉碎。
  如今情势下,必须将城中十万百姓全部武装起来,否则不要说一个月,就是两三天也未必能坚守。而要全部武装,就必须有钱有粮,若是任由富商士绅们看心意随意捐助,就算捐到明年,也不可能捐到需要的数目。
  “大人,危急如此,不能犹豫了!”梁以樟劝。
  明制,官员失地,论罪当死。因此能否守住商丘,不止关系两人仕途,更关系两人的性命。
  颜则孔一咬牙,终于下定了决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0/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