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2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2/1227

  梁以樟上前一步,压低声音:“方才那那番话并非是末将所说,乃是太子殿下托末将转告给大人的!”
  “你说什么?”梁以樟以为自己听错了,颜则孔也是一脸愕然。
  虬髯汉抱拳肃立:“末将乃京师精武营把总张名振,此番出京是奉京营抚军太子殿下钧令,护送大人入京的。”说完从怀中取出一张信笺,双手呈送到梁以樟面前:“此乃太子钧令,大人请看。”
  梁以樟和颜则孔惊的目瞪口呆,梁以樟接过信笺,展开了看。
  专用的信笺,鲜红的东宫大印,一看就知道伪造不了。
  “事不宜迟,请大人随末将快走!”张名振催促。
  梁以樟却犹自不敢相信,怎么会,远在京师的太子殿下怎么会知道我?又怎么会派人来护送我?他第一直觉就是骗子,然钧令真实,再者,自己一个守土不利的七品败官,又有什么值得欺骗的?
  “大人若有疑惑,一会见了侯公子,他自会向你解释!大人快走,不然就来不及了!”眼见已经有闯军士兵爬上城头,张名振焦急了起来。
  “走!快走!”
  颜则孔激动的吼叫了起来,不管梁以樟信不信,他已经是信了。
  梁以樟却不肯放弃他,将太子的钧令折起来,小心的放在怀中,然后伸手搀扶他:“我们一起走!”
  “不!”
  颜则孔暴怒的推开他:“本官已经说了,商丘就是本官的坟墓。”
  “大人……”梁以樟哭泣。
  颜则孔更怒:“婆婆妈妈的像个女人,走!”
  挣扎着站起来,提着长剑,向城垛口一瘸一拐的走去。
  梁以樟楞了一下,然后对颜则孔深深拜伏:“以樟谢大人劝导,发誓必杀尽流寇为大人报仇。”说完站起来掉头就走,头也不回,但泪水却早已经模糊了他的双眼。
  张名振手持长刀跟上。
  几乎同一时间,闯军士兵已经潮水般的涌上城头,城头守军不是逃窜就是跪地投降。见到身着官袍的颜则孔,闯军士兵一声喊,向颜则孔扑了过来,颜则孔是归德同知,擒了他可是大功一件。
  颜则孔冷笑看着逼近的闯军士兵,手中宝剑倒转,在脖子上猛的一横一切。
  一片惊呼。
  宝剑落地……
第三百七十四章
化为灰烬
  归德城破,闯军士兵潮水般的城市,几乎同时,归德府衙忽然燃起了熊熊大火。接着,沈府,宋府,侯府等八个家族的府邸也都燃起了大火,再然后城中几处不知名的地点,但却是世家大族藏粮的地方也都燃起了火光。火势极猛,一开始就是冲天大火,根本无法扑灭,加上流贼破城,城中一片慌乱,百姓们只顾着逃命,又有谁会去管那冲天的大火?
  因此火势一发不可收拾,转眼间半个商丘城就都被火光笼罩。
  正要上马的梁以樟大吃一惊:“流贼已经进城了吗?”
  张名振扶他上马,解释道:“大人勿惊,这是末将的属下在焚烧城内粮草,免为流贼所得。”
  梁以樟惊讶的看着张名振。
  张名振道:“我知道大人安排了人焚烧府衙里的存粮,但只烧府衙是不够,士绅家中的存粮远远超过府衙。”
  梁以樟更是吃惊,不过却顾不上多问,只纵马向家中狂奔。
  他家中尚有妻口三十余人,商丘城陷,不知道家人会何等凄慌?
  “大人不必回家,您家人已经被侯公子接到安全之处了。”张名振纵马追上。
  梁以樟听了简直不敢相信。
  “大人跟我走!”
  张名振拨转马头,向右边的偏街疾行。
  梁以樟楞了一下,策马跟上。
  街角路口,一支人马从右边冲了出来,却是侯府的两个家丁和张名振手下的五个兄弟,侯府家丁还好,张名振的五个兄弟却是人人身上都带有血迹,俨然是经过了一场血战,而他们身后不远,熊熊大火燃起的地方,正是沈府。
  原来,沈府在后院阁楼中藏有大量粮食,并派精锐家丁护卫,侯方域原本得到的情报,沈家家丁都上城防守了,粮仓已经无人守卫,不想情报是错误的,沈家粮仓居然还有六七个家丁守卫,张名振的五个兄弟在放火之时被家丁发现,双方狭路相逢,不得不战。
  “走!”
  顾不上多问细节,众人疾驰向前,很快就遇上了侯方域之弟侯方夏和另外的三个兄弟,他们刚刚烧了宋家在城西的一处粮仓,众人合在一起,弃马步行穿过两条胡同,就见侯方域正焦急的站在路边的小土地庙旁,见到张名振和梁以樟和自己弟弟同来,立刻大喜。时间急迫,他只向梁以樟拱拱手,然后带着众人在小巷中七拐八折,最后来到了城北一处破败的民宅前。
  此时四门都已经被流贼攻陷,城内大乱,有乱兵在街道上抢劫,兵荒马乱之中,人人为自保,没有人注意到他们这行人。
  侯方域推开柴门进入,一个老者迎了出来。
  “准备好了吗?”侯方域问。
  老者点头,做手势笔画,原来是一个哑巴。
  侯方域听的明白,跟老者来到后方的柴房,掀开下面的一扇石板,一个黑黝黝地洞口出现在面前……
  等众人进去,老者将柴禾重新堆回原处。
  梁以樟跟随众人下到窖中,眼前灯光亮起之时,就听见一声惊喜的呼喊:“爹!”
  他的眼泪立刻就下来了……
  京师。
  归德府陷落的消息,让朱慈烺微微有点担心,他担心张名振和侯方域发生意外,更担心救不到梁以樟。历史上,梁以樟是一个文武全才,任太康知县时,练乡勇,修城堡,短短半年,境内三十六贼窟全部被他剿灭,有盗贼逃出太康县境,以为就可以太平,不想梁以樟竟然越境追击,直到将贼寇全部绞杀,方才罢休。
  归德之战时,他带兵血战三天,死战不退,身受重伤,仆倒在乱尸中,复苏后被百姓救出,匿居了半月,才潜逃出了商丘。
  可惜的是,城陷之时,其妻张氏率家人三十口自焚死,家中无一个人活。
  虽然死里逃生,但因为守土不利,梁以樟被定罪下狱,直到李自成攻破北京,他才逃了出来。南明弘光朝立,梁以樟奔至南方,向权臣马士英建议朝廷应该趁建虏和李自成乱战之时,收复河南山东,以为江南的屏障,但他是史可法的学生,天生为马士英所排斥,加上弘光朝朝政混乱,左良玉、刘泽清等大将拥兵自重,梁以樟忧愤成疾,辞官而去。
  明亡后,梁以樟隐居于宝应的葭湖,亲自下田耕种以自给,清朝初年,清廷下诏征用明朝遗臣,梁以樟不应。阎尔梅、王定等抗清义士、常找他饮酒,每一次都是剧饮(往死里喝),慷慨激昂,继以涕泣。
  康熙四年七月十五日,端坐作论学数百言,掷笔而卒。年五十八。
  梁以樟是一个干才,假以时日,未必不会是下一个卢象升。
  远远望了一眼河南的方向,朱慈烺默默祈祷,希望三人都能平安。
  进城时,天空忽然飘起了小雨。
  左庶子吴伟业大喜:“春雨贵如油,殿下,这是吉兆啊!”
  只可惜,连半个时辰都不到,雨就停了。
  朱慈烺心情沉重,去冬只下了一场雪,今春也只是零零星星的飘过几次雨滴,旱情越发严重了,等到夏秋无粮之时,流贼之势怕是会越来越大。抬头望天,忍不住叹息,老天爷对大明朝可是一点都不眷顾啊。
  一路奔波,灰尘满身,朱慈烺不宜立刻去见崇祯帝,需回太子府换身衣衫,沐浴整顿衣冠之后,才能进宫觐见父皇。但刚走到府门前,就看见十几名锦衣卫护卫着一顶小轿子摇摇晃晃在前方出现,朱慈烺以为是父皇有旨,连忙下马,但不想圣旨却不是传给他,而是传给吴伟业的。
  “吴伟业何在?接旨!”
  内监秦方下轿走了出来,右手托着圣旨。
  吴伟业吃了一惊,不明白自己怎么会有圣旨?
  连忙跪下接旨。
  秦方展开了读:“奉天承运,皇帝昭曰,詹事府吴伟业尸位素餐,无所事事,着革去所有职务……”
  吴伟业吃惊,惊的眼珠子都快要瞪出来了。
  朱慈烺先吃惊,接着就是苦笑。
  吴伟业被革职,王铎估计也不保,自己的两个老师看来是要换人了。自从刘宗周进京,在崇祯帝告了御状之后,他就有这种预感,为了避免此事发生,离京前的几天里,他每天都规规矩矩的上早课,听圣人之学,努力假装是一名温良恭俭让的儒学之徒。
  不过一切都白费,终究是没有保住王铎和吴伟业。
第三百七十五章
黄道周公
  宣读完圣旨,秦方向太子见礼,然后匆匆离去。
  “殿下,秦方冲王铎府上去了。”田守信小声禀告朱慈烺。
  不意外。
  朱慈烺微微苦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2/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