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2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0/1227

  照京营旧制,五军营的主将和副将都会有一定的本部人马,最少也得是一个千人队,不过朱慈烺整饬京营、兵马尚没有招募齐备,精武营到现在只有六个千总队,因此吴襄和刘肇基二人都还没有本部人马,到现在二人都只有两百亲兵。
  “臣领令!”
  刘肇基慨然听令,转身看向杨轩:“杨千总,就由你跟随本将,前往刘店镇吧。京营军纪森严,进退皆得听从本将号令,但有违背,本将定斩不赦!”
  作为曾经的辽东总兵,刘肇基最喜欢的就是敢打敢冲的年轻人,既然杨轩主动请缨,又如此有信心,他当然不能将这个机会送给别人。
  原本失望的杨轩立刻大喜。激动道:“谢殿下!谢将军!”高兴的眉毛都飞起来了。
  朱慈烺肃然颌首,心想刘肇基沉稳老练,杨轩初生牛犊,年轻朝气,两者磨合,希望能取长补短。
  谢礼完毕,杨轩第一时间就看向了魏闯,两人目光交汇之时,魏闯祝贺的笑一下。杨轩却是眨了一下眼睛,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徐文朴摸了摸下巴刚硬的胡须,他觉得,杨轩这一次肯定要立大功,小舅子肯定是要破费银子、买猪送到杨轩营中去了……
  “李纪泽,宣读作战计划!”太子威严的声音传来。
  “是。”
  李纪泽拿出早就写好的作战计划书,开始宣读。
  刘肇基带杨轩的千总队作为前锋,从沧州直趋海兴,从海兴城外一个叫凹子沟的地方绕行,插入刘店镇后方,截断没耳朵退往芦苇荡的退路,比之直达刘店镇,等于又多了十六里路程。虽然有骡马的相助,但依然有相当的难度,最大的难点就是不能惊动镇子里的流贼,不然计划就会落空。
  贺珍率一千骑兵则直达海兴县,在刘店镇的南方布阵,切断没耳朵逃往山东的路径,此处道路宽广,视野辽阔,正适合骑兵驰骋。而朱慈烺和吴甡率领剩下的骑兵和两个千总队从西北方向杀去,将没耳朵围困在刘店镇,彻底歼灭。
  刘肇基的前锋队有骡马相助,太子亲率的两个千总队却无法得到骡马,只能靠自己双脚往前跑了。所幸他们的时间要比刘肇基多一到两个时辰。
  两个千总队朱慈烺选了魏闯和另一个名叫洪俊德的千总。
  命令一出,徐文朴惊讶的睁大了眼睛。
  他练兵最好,自认手下军士最强。原以为京营首战,太子一定会重用,没想到太子居然没点他的名字,忍不住怅然若失,目光有点幽怨的望向皇太子。
  太子却好似没有看见他请战的目光,始终盯着面前的沙盘。
  李纪泽的宣布仍在继续,董朝甫领一百斥候兵为大军开路探行,清除“没耳朵”可能会派出的斥候,同时为隐蔽行踪,贺珍的千人骑和刘肇基部都要在铁甲之外套上民服,头盔要放在随身的包包里,非有命令不得穿戴……
  至于行军的路线,吴甡拿着软木鞭,在沙盘上为贺珍和刘肇基详细点出,并且写成命令,交给两人贴身保管,以防意外。此外,一支队伍配两个熟悉海兴地形的当地向导,引导两支队伍不至于在夜晚中走错了道路。
  所有出战的将士都携带三天的干粮。
  其他人马,包括左柳营神机营和工兵营都留在沧州营地修整留守。营中事务暂时有老将吴襄处置。
  吴襄欣然领命,他年事已高,早没有了冲锋陷阵的本事,脑子也没有过去好用,参谋司谈论军略,邀他参加过几次,他也装模作样的提出了一些观点,不想竟被参谋司的人驳的体无完肤,李纪泽等三个参谋赞画也就罢了,想不到连佟定方那样的黄口小儿也敢在他面前大放厥词。
  忿忿之余,吴襄渐渐学乖了,参谋司邀他讨论战例,他再不轻易说话,连着在太子殿下主持军议时,他也是保持冷眼旁观的态度。此次出京,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管他开封胜败,最后能安安稳稳地回到京师就好,太子留他守营,正和他心意。
  任务分派完毕,李纪泽退下去,朱慈烺环视众将:“大家可还有什么说的?”
  众将相互一看,都没有说话。
  但朱慈烺却已经看出了他们的意思,流贼只有一千五,太子殿下您却调遣了将近五千人,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杀鸡用牛刀啊?
  “此战不止是歼敌,更是为了练兵,老实说,要不是条件不允许,本宫恨不得将两万人马都带上。上过战场,见过血气,杀过人,方才是真正的兵,不然操练得再好,到了战场之上见了血腥就吓滩的兵,也是废物一个。虽然不能保证每一个士兵都能在刘店镇杀敌,但让他们经历一下刘店镇的血和火,缓解他们对战场的恐惧和紧张,早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士兵,是大有好处的……”朱慈烺道。
  众将这才恍然,一起抱拳:“臣等明白了。”
  “那对于任务,大家可是清楚了?”
  “清楚了!”众将大声回声,其中夹杂着一个不太情愿的声音,那就是留守的徐文朴。他不明白,他部战力最强,太子殿下为什么不带他啊?
  “为保密,每过一个村庄,都要派人提前控制,不允许百姓出入,等大军过后一个时辰方可放行,这项任务就交给驸马都尉了。”朱慈烺看向巩永固。
  巩永固抱拳:“臣领命!”
  此次巩永固戴罪立功,请命出征,但因为他是皇皇亲,不能领兵,所以朱慈烺就将身边的锦衣卫交给他统领,虽然有武襄左卫的护卫,但护卫在太子身边的一百锦衣卫,崇祯帝一直都没有撤除,高文采远走辽东,李若链加入情报司之后,这些锦衣卫由曹西平带领。但曹西平是东厂密探,事情败露之后,朱慈烺将他架空,当成一个门脸牌,此时正缺一个锦衣卫统领呢,驸马都尉从军正是时候。
  “诸将,明日比的不止是杀敌,更是诸军协同作战的能力,希望诸君不要令我失望。”朱慈烺道。
  “明白。”
  朱慈烺最后下令:“今夜晚饭提前半个时辰,晚课取消,吃完饭之后立刻休息,明日丑时出发(凌晨一点),下午申时(三点)之前,各部必须抵达目标区域,做不到者,军法从事!”
  “遵命!”
第四百五十九章
刘店镇之战(1)
  太子命令一下,整个京营立刻就是一片埋锅造饭,整理行装的声音,很快炊烟燃起,军士们用完晚饭,呼呼大睡,整个军营迅速淹没于一阵无边无际的鼾声之中。当然了,并非每个人都能睡着,很多胆小的士兵,想到明天就要上战场,忍不住心中发怵,而一些胆大的急于立功的士兵则是兴奋的睡不着,想着明日上了战场,我要怎么杀人?不过连日行军毕竟都累坏了,胡思乱想一会,终究是睡去了……
  丑时,军号响起,围歼“没耳朵”的部队举着火把列队而出,贺珍的骑兵在前,刘肇基居中,朱慈烺和吴甡带领武襄左卫加两个千总队队在后,向着海兴县扑去。从沧州到海兴,也是有官道的,不过比起京师到沧州的官道差的太远,不但凹凸不平,而且非常狭窄,只能两辆马车并行,全军行进的速度受到很大影响,不过即便如此,照朱慈烺的推算,大军的时速也将近五公里,照此速度继续,明天下午之前赶到刘店镇是不成问题的。
  朱慈烺不担心行军速度,只担心大军前行的消息会被“没耳朵”察觉,一旦没耳朵提前逃跑,大军就要白忙乎一场了——只希望刘肇基和贺珍行动够快够灵敏,而董朝甫能将没耳朵布置在刘店镇外围的眼线全部清除……
  其时刚过十五没几天,夜色微凉,天上尤挂着半个残月,朱慈烺掀开马车的车帘仰头望天,忍不住心有感慨。前世里环境污染严重,难有如此清凉残月的夜晚,这个时代天空虽好,但世道却这么乱。只盼战乱早日平息,影响我中华的小冰河天气早点结束,百姓温饱,从东北到西北,我华夏王朝在明清这段时期最受煎熬的两个地区能牢牢地握在中华手中……
  急促的马蹄声打断他的思绪,却是前方的探马回报信息,前行的贺珍部和刘肇基部已经加快了速度。
  朱慈烺点头:“知道了。”
  原本他是要骑马的,但田守信和吴甡竭力劝谏,又想自己如果骑马,做为臣子的吴甡肯定不敢坐马车,老先生年纪大了,风餐露宿怕是受不了了,于是便点头答应。全军上下,唯他和吴甡两人乘坐马车。
  一夜急行军,天亮时,大军已经行进了五十里,走了将近一半的路了,而贺珍部的骑兵已经不见了踪影,刘肇基部也已经超出了三十里外,算路程,差不多已经到海兴县城了。
  朱慈烺令大军休息片刻,然后继续前行。中午时分,他们越过了海兴县城。此时距离刘店镇已经不到三十里了,巩永固快马来报,说前方市镇中有百姓试图逃跑向流贼报信,已被锦衣卫拿下。眼见是到了流贼眼线密集的区域,朱慈烺发下命令,全军加速前进,要一口气赶到刘店镇。
  “报!”
  一名后背插着三角红旗的探哨急急来报,说刘店镇方向燃起了火光……
  朱慈烺心中一惊,怎么的,流贼得到消息,提前烧镇逃跑了吗?
  刘店镇。
  刚过中午。
  “没耳朵”刘棹豪高坐于一间还算气派的宅子之中,一边用牙签剔着牙缝,一边搂着一名俊俏的少妇上下其手,少妇是这家主人的小妾,不过现在却变成他的女人了。连这间宅子,只要他愿意,他也可以收入囊中。虽然在官府和李自成的眼中,他没耳朵就是一个小贼,但在沧州地区,尤其是海兴盐山一代,他“没耳朵”可是一个大名鼎鼎,提起来都能把小儿吓哭的大盗。
  去年这个时候他还不敢这么猖狂,这边抢劫了镇子,那边立刻就逃跑,一刻都不敢停,但去年后半年之后,他渐渐发现,官兵好像已经不怎么管他了,等松锦之战的消息传来,他恍然大悟,朝廷的大兵都去打建虏了,已经没功夫围剿他了,这下他便大胆起来,抢劫之后也敢在市镇停留享受了。
  不过他心中的那根弦始终没有放松,人在刘店镇停留,刘店镇四面八方,相邻的各个村子他都派出了探哨,只要有一个不对,他立刻就可以撒丫子走人。
  毕竟是小贼,所以他的暗探眼线都在五十里之内,最远只是到县城,因此,对于一百三十里的沧州,有一支朝廷大军经过的消息,他一点都不知晓。
  酒饱饭足,望着怀中的美人儿,没耳朵坏心又起,想着是不要要加赛一场,毕竟明早就要撤了,忽然脚步声急促,一名流贼惊慌的跑了进来:“大当家,有官军啊!”
  没耳朵吃了一惊,牙签在嘴皮子上捅出了血,一把推开怀中的女人,腾的跳起来:“在哪里?有多少人?”
  “最少二三十个,就在镇子东面,手中好像还有铳……”那流贼脸色苍白,说话都哆嗦。
  “就二三十个啊。”
  没耳朵一下就轻松了,他们镇子里面三千多人,还会怕了三十人吗?至于铳,他更是一点都不在意,官军的铳他不是没见过,看着热闹,但却打不死几个人,而且打一发要很长时间才能装上,远没有弓箭好用。不过还是不能大意,咬着牙签想了想:“去,令老三带两百人去查查看,看是海兴县里哪个不懂事的傻缺带人出来了!”
  他根本没想到是外地官军,只以为是海兴县城里的卫所兵。而报信的流贼也没有看清楚,只是模糊地看了一眼,就惊得跑回来了。
  “是!”流贼急急去通知三当家。
  三当家“钻天猴”这会正搂着这家的一个婢女在西厢房里快活呢,得了老大的命令,心中很是不情愿,但又不敢不听从,点齐了两百人,出了镇子,由报信的贼兵带路,向东面扑去。
  ……
  刘店镇东面。
  虽然经过了三个月的严格操练,虽然每天都跑十公里,虽然有马匹襄助,但十二小时疾行一百三十里的残酷考验,却也不是谁都能承受的,刘肇基带着杨轩的千总队一路前行,过了海兴县之后,不但人累了,马也乏了,前行速度明显在放缓,于是杨轩向刘肇基提议,愿带两百人急行军抵达目标地,以为大军的先导。刘肇基同意了,但叮嘱他不得浪战,一定要等到全军到达,方可展开下一步的行动。
  杨轩带着两百精锐,一路疾行,提前半个时辰抵达了目标地。
  停止前进的命令一发出,所有人就都瘫倒在了地上,大口大口的喘气,一时根本没有人能爬起来。
  士兵们累极,但杨轩精神却极好。
  照参谋司制定的计划,杨轩部的主要任务是截断流贼的退路,并非主动攻击,等到其他三个方面杀声顿起之时,他才能向镇子攻击。但杨轩却不愿意坐等,他一边令将士们休息,一边派探哨和南面的贺珍将军联络,同时亲自带了二十名亲兵到刘店镇探查情况。
  此处离着镇子仅有三里路,地势又比较偏僻,道路上一个人也没有,杨轩前行侦查的很顺利,不知不觉就摸到了镇子口,远远望见几个流贼哨兵七倒八歪的站在镇子口的大树下聊天,对官军的到来毫无察觉。
  原本侦查任务到此就可以结束了,但杨轩却还想要抓一个舌头盘问,正好一名贼兵远离众人进到林子里嘘嘘,于是他便派了两个最得力的亲兵悄悄摸了过去,想要将这名贼兵捉回来拷问。不想草丛中忽然蹿出了一条狗,巨大的犬吠声惊动了贼兵,两个亲兵见行迹败露,连忙往回跑,但贼兵却已经发现了他们,大声的呼喊,不但镇子口的哨兵,就是镇子里的贼兵好像都听到了。
  立刻,有十几个贼兵从镇子里面冲了出来。
  杨轩急的一跳三尺高,悔得都想要扇自己三个嘴巴,他两百人虽然到位了,但主力还在后方,太子率领的大军更是不知道走到了哪里,如果流贼被惊吓的提前逃走,太子的战略计划落空,他可怎么向太子交代啊?
  但事已至此,他也没有办法了,只能接应了后撤的两个亲兵,急急往回返,所幸他们跑的极快,贼兵虽然呼喊的厉害,但却追不上他们。
  镇子里忽然窜起的喧嚣,惊动了刚刚到达镇子南面的贺珍部,虽然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却知道事情有了变化,尤其当“钻天猴”带着两百贼兵向镇子东面杀去时,贺珍意识到,东面的伏兵应该已经到了,但却不幸被流贼发现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0/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