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3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9/1227

  闯营中军。
  李自成脸色铁青。
  众将也有点目瞪口呆。
  一刻钟之前,闯营在右翼进展顺利,气势如虹,杀的保定兵步步后退,胜利只在咫尺间,但想不到仅仅几个眨眼,形势就被逆转,保定兵好像忽然被打了鸡血,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战斗力,将他闯营的百战精锐给击退了。
  要知道,现在猛攻保定兵的不是流民,不是弱兵,而是他闯营真正的精锐,大部分都是过去的边军老兵,在边军眼中,保定兵这种内陆兵跟废物也差不了多少,但不想最后的结果竟然如此惨烈。
  李自成心头黯然,忍不住抬头看天。
  天要亡我了吗?
  和昨日的阴沉天气不同,今日是晴天,从清晨到现在激战了将近两个时辰,太阳早已经高升,气温逐渐升高,虽然已经是七月末,已然立秋了,但酷热的天气依然不改。在如此天气之下作战,你面对的不止是敌人,还有酷热的天气。
  李自成舔了一下干裂的嘴皮,独眼徐徐扫过身边的众将。
  他看到,每个人都是脸色凝重。
  在闯营最精锐的步兵被虎大威的保定兵杀得后退了五十步之后,所有人都隐隐意识到,今日之战,怕是很难取胜了。连最弱的保定兵都不能打败,何谈太子的精武营和左良玉的湖广兵呢?
  而不胜就是亡。
  就是死。
  “再攻~~虎大威不过就是一只小猫~~”刘宗敏愤怒的嘶吼。
  “吹第二遍号角。升蓝旗。”
  李自成冷静的下了两道命令。
  号角大家都懂,那是继续猛攻,命令刘芳亮带领剩余精锐上攻的意思,但升蓝旗的意涵,众将却都不明白,不过却没有人敢问。
  “呜呜呜~~”
  号角声更急。
  带着一万精锐在闯营左翼列阵的刘芳亮听到命令,立刻拔出长刀。高喊:“杀啊~~”
  一面三角蓝旗升了起来。
  天气清朗,万里无云,五里之内都能看到这面蓝旗。
第五百四十二章
壕沟决战(7)
  对面官军大纛之下。
  “嗯?”
  闯贼孤注一掷,继续猛攻并不意外,但这忽然升起的蓝旗却让官军众将费解了。
  众将纷纷猜测,但谁也猜不准。
  连吴甡都猜不出闯贼“蓝旗”的意思。
  朱慈烺微微有点紧张,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如果李自成还有他没有想到的后招,那事情就麻烦了。他举着千里镜仔细看,想知道在蓝旗升起后,闯营什么变化没有?
  但没有。
  除了闯营精锐山呼海啸的向前猛冲,闯营中军静寂,看起来没有丝毫的变化。
  “莫非……闯贼想要撤了?”
  佟定方忽然说道。
  朱慈烺心中一动。
  ……
  闯营中军。
  对蓝旗的升起,众将都一头雾水,连刘宗敏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他咳嗽着问:“闯帅,蓝旗何意啊?”
  李自成不说话。
  刘宗敏看向牛金星。
  牛金星目光闪烁,脸色微有尴尬。
  刘宗敏虽然是一个莽夫,但心思却不笨,他稍微一想,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涵,一时怒不可遏,抬手指着牛金星:“兄弟们正在浴血。牛金星,你……哇……”一句话没说完,哇的一声,一口鲜血就从口中喷了出来。
  愤怒在胸腔中鼓荡,他受到重创的心肺根本受不了。
  “总哨~~”
  身边之人都是吃惊,急忙扶住刘宗敏,刚刚回到营中的红娘子,往日里就和刘宗敏不错,见刘宗敏昏迷,她第一时间就冲到了刘宗敏身边,抓着刘宗敏的胳膊,忍不住潸然泪下。
  被闯营抓来、负责照顾刘宗敏的那个乡间郎中吓得魂飞魄散,刘宗敏如果死了,他也活不了,手忙脚乱的为刘宗敏抚胸,又掐刘宗敏的人中,嘴里哀求:“刘爷,刘爷。你快醒醒啊~~”
  李自成跳下战马,来到刘宗敏的身边,独眼里满是歉意和痛苦。
  众将都围了上来。
  只有李岩依然呆呆站在原地。
  蓝旗的意义虽然未明,但从牛金星的表情和刘宗敏的激烈反应,他隐隐已经猜到了几分,愤怒和失望在瞬间就充满了他的胸腔——想不到在关键时刻,闯帅居然会做出这种决定。失望,茫然,愤怒,无数复杂的情绪在李岩的胸腔里鼓荡。他眼睛里已经看不到昏迷的刘宗敏,只能看到闯营失败后的尸山血海……
  ……
  后方五里之处,李双喜正带领闯营最后的炮队,于官道之边等待,所有的大炮和弹药都装在马车上,但有命令,全队立刻就可以起行。李双喜骑马站在一处微微凸起的小山坡上,目光望向东南方——那里是闯营和官军决战的战场,作为闯营唯一也是最后的火器力量,他比任何人都想要参与到这场决战之中,但不行,闯帅也就是他的义父李自成交给他的命令是:于五里之处等待,见红旗,驰援,见蓝旗,退回中牟县,执行第二套作战计划。
  五里距离不算太远,李双喜隐隐可以听到风中传来的喊杀声。
  “蓝旗!”
  李双喜的亲兵眼尖,第一时间就看到了蓝旗,但他并不知道蓝旗的意思。
  李双喜脸色黯然,他知道,闯营完了,没有胜机,所以义父不让他支援前线,而是要去开辟退路。
  “撤!”
  李双喜痛苦的下达命令。
  炮队调转马头,拉着大炮,向中牟县西南的武家庄而去。
  “哒哒哒~~~”
  看到蓝旗的不止是李双喜,还有李过。
  闯营在前线挂起蓝旗,五里之外的侦骑也挂起蓝旗,经过两次传递,传到十二里之外的闯营老营中。
  毡帽蓝衣的李过站在营墙上,望着东南方向升起的蓝旗,痛苦的拔刀磔(zhe)柱,印痕深寸许。然后他下达命令:“全军准备,一炷香之后,不惜一切,填平壕沟~~”
  ……
  武家庄。
  上午巳时三刻(约10点半)。
  梁以樟和袁时中站在两丈高的炮台上,远望壕沟另一边。
  十万百姓挖了两天,连同小袁营原先就挖好的八里,一共挖掘了将近四十里的壕沟,并移除了挖出的泥土,将闯营彻底隔绝在中牟县之东。临近村庄的百姓全部迁移到中牟县城,所有的农具包括能填沟挖壕的铁器全部没收到壕沟的这一边来。
  闯营要想填沟,只能用双手抠土。
  梁以樟几乎是把办法想绝了,为的就是要让闯贼“望沟兴叹”。
  但袁时心中还是有点发虚,他始终担心李自成会狗急跳墙,不顾一切的攻取壕沟,他小袁营区区两万人马肯定是挡不住的,弄不好就要玉石俱焚,直到马进忠和杨轩带着官军援兵赶到,他的心情才算是安定了下来,也才算是有了坚守到底的信心。
  壕沟将近四十里,因地理地势分成了三段,最西南的武家庄,中间马圈村,北边的下马庄。袁时中和梁以樟率一半主力守卫最南边也是地势最漫长的武家庄,刘玉尺和朱成炬带军驻守最北面的下马庄。马进忠和杨轩则驻军中间的马圈村——虽然加起来只有五千人,但他们两部的战力却强过小袁营的两万人,因此驻军中部,不论闯营攻击南面的武家庄还是北面的下马庄,他们都可以驰援。
  最重要的是,闯贼的老营就驻扎在马圈村对面六里之处,隔着壕沟,和官军遥遥相望,马进忠和杨轩驻兵马圈村,就是要就近防备。如果闯营不攻两边,直攻马圈村,那就最好不过了。
  当然了,两部打的都是小袁营的旗号,以迷惑闯贼。
  今早,听到闯贼大军出动的消息后,袁时中眼中的喜色藏不住——闯贼主力东出,孤注一掷的和太子决战,意味着闯营不会攻取壕沟了,小袁营也就不必承受闯营精锐攻击的压力了。
  梁以樟却有点忧虑,虽然是穷途末路,但闯贼毕竟是经年的大寇,手下精锐众多,太子兵马并不占优,胜败仍是未知之数啊。
  此时,两人站在炮台上,一边查看对面的动静,一边焦急的等待决战的结果。今日两军决战,最迟黄昏,最早中午就会有胜败生死的消息传来。
  “梁大人,快看那边!”
  袁时中脸色忽然大变,指着对面,声音都变调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9/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