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3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7/1227

  萧汉俊深深一鞠,快步离开,走了。
  太子叮嘱之事,非同小可,他必须亲自去处置。
  望着萧汉俊离开的背影,朱慈烺的表情很是凝重。在无法撼动整个“宗亲”政策的大环境下,又要解决流民安置的棘手问题,优思彷徨之下,他想到了这条毒计。
  但他一直不能下定决心。
  毕竟那个人也算是他的亲族。
  直到刚才见到那些感恩李自成,为李自成而战的流民,朱慈烺才算是下定了决心。
  历史上,他对现在在怀庆府避难的那个人没有任何的好感,南明原本是有机会和建虏划江而治的,但因为那个人毫无励精图治之心,只知道享乐,最终将大好局面断送,本人也被送上了建虏的断头台。
  前世里的债,就让他今世还吧。
  至于可能的风险,朱慈烺当然也预料到了,如果萧汉俊出了意外,不能完成,那么军情司照磨这个位置他也就做到头了。更坏处想,如果萧汉俊心有不甘,想要供出他这个背后主谋,他也已经想好了处置的办法。
  ……
  怀庆府。
  小福王朱由菘正在品尝潞王叔为他送来的好茶,小小浅酌之后,他忍不住赞叹:“好茶,好茶啊~~”
  作为万历皇帝的孙子,当今崇祯帝的堂兄弟,从一出生起,朱由菘过的就是锦衣玉食的生活,从来不知节俭是何意。照正常的人生轨迹,他舒舒服服的过个十年二十年之后,熬死老爹,就可以继承福王的爵位,真正成为福王府的主人。从始至终,朱由菘都没有想过自己这一生要有什么奋斗?或者要做出一点什么成绩,给后人留下什么?又或者是心忧天下,给京师的崇祯帝分忧解难。
  没有,都没有。
  朱由菘从出生到长大,践行的就是两个字:享受。
  直到半年前,流贼几十万大军忽然出现在洛阳城下,在他老爹一毛不拔,不愿意出银犒军的情况下,洛阳守军一哄而散,流贼轻易的就攻破了洛阳城,兵荒马乱、刀光剑影之中,他才忽然意识到,原来自己的小命和老百姓一样脆弱啊。他父亲老福王是一个大胖子,无法逃跑,被闯贼捉了,变成了一锅福禄汤,朱由菘仗着年轻,在太监和侍卫的帮助下,从城墙上缒城而下,侥幸逃得了一条性命,除了随行的几名太监侍卫,福王府其他的人全部都落入了贼手。
  这件事给朱由菘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夜里做噩梦都会被吓醒,从洛阳逃出后,他如丧家之犬,连夜过了黄河,一度想要往京师跑,后来朝廷发下旨意,令他在怀庆府居住,这才打消了他往京师逃跑的打算。
  半年时间过去了,朱由菘渐渐没有那么慌张了,贴身太监又一直和他讲,有黄河天险阻隔,流贼飞不过的,他心思这才算是安定了下来,然后渐渐又恢复了过去醉生梦死的生活。
  两月前,当他听到消息,当朝太子代天巡狩,统帅二十万大军救援开封之时,他仿佛看到了朝廷收复洛阳,他回到洛阳,承袭福王爵位,回复过去那种养尊处优,前呼后拥的王侯生活的希望。
  因此,他玩得就更是兴奋了。
  “小王爷,青姑娘来了……”贴身太监笑眯眯地进来禀告。
  “啊。”
  朱由菘惊喜的跳了起来,迫不及待的往外跑。
  青姑娘原本是南京秦淮河上的头牌,最近刚被请到了怀庆府,只见了一次,就把朱由菘给迷住了,为了讨好这位头牌,朱由菘不停的砸钱,虽然他福王府的金银财宝都落入了闯贼的手中,但各地的产业都还在,就比如这怀庆府,城西那一千亩地全部都是他福王府的,所以朱由菘的各项开销并没有受到影响,依然是纸醉金迷的生活。
  不过朱由菘不会想到,一场黑暗中的围猎,正悄悄向他而来。
  ……
  郑州。
  太子朱慈烺在郑州歇息了一上午,午饭之后,就在武襄左卫和三千营的护卫下,离开郑州,东返杞县。
  李自成已经逃走,左良玉和虎大威正紧追不舍,朱慈烺自觉跟在他们两人身后也没什么用。而杞县的战事尚未结束,罗汝才虽然不如李自成名气大,但却也是经年的老贼,手下兵马众多,实力不容小觑,为防万一,朱慈烺要亲自去坐镇。
  离开郑州前,朱慈烺将郑州的民治事务交给了王瑀。
  王瑀曾是李自成任命的郑州“伪知府”,但心向朝廷,秘密地向官军提供情报,不想被李岩发现,原本他已经被押解到了闯军阵中,等待他的一定是全家斩首的下场,但贾鲁河之战进行的太激烈,李自成来不及处置他就已经兵败。王瑀被官军解救,侥幸捡回了一条性命。
  他曾是李自成任命的知府,熟悉郑州的事务,朱慈烺和他谈过一次,觉得他确有一定的才能,虽然只是一个秀才,没有官身,但对地方治理却颇有一些心得,在如今官军刚刚收复郑州,人心尚未安定之际,用他暂时治理郑州,是最合适不过了。
  当然了,以王瑀的秀才之身肯定是不能当正式知府的。朱慈烺给了他一个京营参赞的职务,令他暂时署理。
  真正的知府还要吏部任命。
  从郑州离开,朱慈烺一路疾行。
  路上,他收到了更多的关于杞县之战的详细军报。
  就在他和李自成决战的同时,罗汝才的大军也杀到了杞县,不过不知道什么原因,罗汝才在途中停顿了半天,而正是这半天,给了丁启睿更多的准备时间,以流经杞县的雌水为依托,将壕沟挖的更深更长,兵马和将官的调派,也更加顺畅。
  事后才知道,原来罗汝才是在等待被闯营送回的家眷。
  从这一点就知道,罗汝才不如李自成,如果是李自成,他才不会管什么家眷,家眷打散了,可以隐藏民间,只要闯营再起,随时都可以团聚,但如果大军不能逃出官军的包围圈,那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家眷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接了家眷,罗汝才大军迅速杀向杞县。
第五百四十九章
降兵整编
  丁启睿只督率了方国安和杨德政两部,加上本部的两千标营,加起来也不过两万人,虽然太子派了工兵营帮他们挖掘壕沟,但工兵营没有战力。面对面拼杀,阻敌于壕沟之前,还要倚仗方国安和杨德政两人。
  但这两人都不是什么勇将,麾下也没有什么劲卒,听到罗汝才大军来袭,人数将近五万,两人都有慌。
  关键时刻,丁启睿这个文臣督师显示出了胆气。
  其实丁启睿还是有一定能力的,作为万历四十八年的进士,年仅二十五岁即登科出仕,一路升迁,山西、山东、陕西、宁夏,从太原知府升任参政、兵备、布政、巡抚、总督、督师……其中,崇祯九年宁夏兵变,乱兵攻击府衙,情况危急时,时任陕西副使的丁启睿当机立断,不顾危险,亲自带兵斩杀了杀害宁夏巡抚王楫的几十名首恶,安定了军心,将一场大兵变消灭于无形。
  因为此功,从而平步青云。
  虽然其在剿匪战争中表现不佳,历史上的朱仙镇之战更是不顾情势,执意要和李自成决战,兵溃逃跑时,更是将崇祯帝御赐的金印和尚方宝剑都丢弃了,看起来极端怯弱和无能,但实际上,丁启睿并非是一个庸人——有明一代,能考中进士的,都是人杰,而能做到总督级别的,更非一般人。朱仙镇之败,更多的是时势适然,非丁启睿这个无兵无将的督师所能逆转。
  丁启睿请出崇祯帝钦赐的尚方宝剑。厉声大喝。
  压逼之下,方国安和杨德政只能硬着头皮死战。
  另一个原因是,他们已经收到了军报,知道太子殿下在贾鲁河取得了大胜,闯贼仓惶而逃,如果他们放跑了罗汝才,害太子殿下全歼流贼的战略不成,他们就算是有一百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狗急还跳墙呢,方国安和杨德政亲自上阵,激战中,方国安甚至受了箭伤。
  就在他们快要顶不住之时,流贼后阵一阵大乱,却是河南总兵陈永福率开封守军赶到,再然后,新上任的山东总兵尤世威的三千精兵也赶到,稳固了防线,前后夹击,终于是击退了罗汝才的疯狂进攻。
  很快,太子的精武营也赶到了。官军从劣势变成优势。
  如此,罗汝才突围的希望渐渐被扼绝。
  罗汝才恐慌不已,他决定退一步,渡过雌水,绕道更北面的兰阳县取食,兰阳县临近黄河,对罗汝才来说,找船渡过黄河,前往山西,已经是他最后的出路。但计策被官军识破,就在他大军渡过雌水之时,山东总兵尤世威和河南总兵陈永福的联合出击,一番激战,双方各有损伤,但罗汝才想要前往兰阳县的企图却是失败了。
  丁启睿督率众军将罗汝才团团围住,但并不着急进攻,只拼命构筑杞县-野鸡岗-再到黄河边的直线壕沟,显然,丁启睿想要把罗汝才困死在黄河南岸和开封城之间的狭小地带里。
  “不错……”
  朱慈烺从郑州返回中牟县,吴甡和侯恂率人迎接,说起杞县之战,两人少有的对丁启睿表示了赞许。
  距离郭佛陀村的决战已经过去了两日,在这两日里,吴牲亲自主持了俘虏的甄别和收编。
  处置完贾鲁河边的流民,将其全部交给河南巡抚高名衡之后,侯恂也赶来帮忙。闯营五万精锐,除了战死的一万,受伤的一万,放弃武器,跪地投降的有三万人左右,其中地位最高的是白鸣鹤,没有名气的中掌盘和小掌盘不计其数。照朱慈烺的命令,这些大小掌盘都被单独关押,日后交给刑部详细审问,但有屠城或者是杀害朝廷官员的,都将接受《大明律》的严惩,并昭告天下。罪行稍轻的,则是发配边疆,从军做苦役,或者直接下煤窑。总之,他们必须为他们过往的罪行付出代价。
  而闯营士兵则有不同的待遇,但凡是大小头目,各大掌盘的亲兵,重要骨干,或者从贼时间超过三年的,一律斩首砍头,如何分辨,朱慈烺并没有细说,相信以吴甡这种大能,轻易就能做到这一点——但有例外,如果是有家属在军中,且其家属已经被官军俘获的悍匪,其人确有悔意者,可以酌情留下性命,准其戴罪立功。而他的家人,则将变成人质,由官府看管。
  三万降兵,经过甄别,有四千人符合斩首的条件,于是吴甡一声令下,这四千人全部被五花大绑的压到了中牟县东门外的原野中。吴甡先是祭拜战死的英灵和被流贼屠戮的百姓,然后冷然下令:“斩!”
  这些骨干流贼都没有想到,投降了居然也没有逃过一死,有人磕头哀求,有人骂骂咧咧,吃吴甡骨头的有,操吴甡先人的有,十八年后再当好汉的也有。骂声哭声之中,四千把长刀却是举了起来,刀光闪过,东门外登时就变成了修罗场,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见吴甡手段如此毒辣,吴学礼惠登相等左营将领都有脊背发凉的感觉,左营也杀人,且尤其擅长屠戮流贼的家眷,但四千多人,一字排开,在原野外全部斩首,却是左营也没有做过的事。
  而且在吴学礼惠登相他们看来,这四千人都是能战的好兵,斩头太可惜了,如果能收到麾下,必然是一支劲旅。
  但吴甡在前,又有皇太子的命令,他们无人敢提出异议。
  “吴侍郎刚毅之名,果然不虚啊~~”
  而“观刑”两万六千名的闯营俘虏更是吓的瑟瑟发抖,每个人都害怕自己会变成下一个刀下之鬼。胆小的,甚至已经吓的哭了出来。隐隐还有一些骚动。
  旁边看管的左营士兵立刻上前弹压。
  等骚动平息,一个个军官拿着吴甡发下的命令,对着俘虏们大声朗读:“烧杀抢掠,祸害百姓,就是此等下场!尔等与他们同罪,本应一律斩首。但朝廷仁慈,决定留你们一条性命,准你们戴罪立功。你们之中,如果有能通过京营考核者,则可加入京营,立功或者是三年之后,可和京营将士一样,享受十亩饷银田和每月二两五钱饷银的待遇,立功有军功田,轻重伤阵亡,抚恤优厚,家属弟子皆由国家供养。如不愿意从军者,则发配边疆,从事苦力,以赎其罪~~~”
  此话一出,两万六千名俘虏们如释重负,纷纷跪地谢恩,表示愿意加入京营——谁也不愿意去边疆,不说苦力,只说那遥远的路程,就足够让人害怕的。
  听吴甡说完,左营将领们表情各异。
  贾鲁河和郭佛陀村之战,左营损失巨大,自左良玉以下,包括左良玉在内,各营将官都盯上了流贼俘虏,想着通过瓜分俘虏来补充,甚至是扩大实力,但不想,吴甡对他们的请求全部拒绝,只一句“太子殿下自有安排”就把他们打发了,左良玉本人不在,他手下的将官人微言轻,不敢对吴甡忤逆,今天听到了吴甡的命令才明白,原来太子殿下也盯上了俘虏啊。
  但想要加入京营却不是容易的。
  需要通过体能、搏斗、长跑、枪术刀法骑射、一共四项考核,三项优秀,才有资格进入京营。
  朱慈烺到达时,考核正在进行中。考核的依据是精武营平常操练的最低标准。
  两万六千人,最终通过考核的,不过六千人,吴甡又选了略差一点的七千人,补入了左柳营。而剩下的一万三千人则交给左良玉分配——虽然在内心里,朱慈烺一百万个不愿意,他不想再增加左良玉的实力,以免左良玉继续做大,但没办法,在李自成没有灭,张献忠依然在湖广、南直隶施虐之时,左良玉仍然是湖广的定海神针,他必须倚仗之,不能表现出对左良玉的任何戒备和不满。所以不但要给左良玉补充兵员,饷银赏赐更是不能少,以督促左良玉全心剿贼。
  得了一万三千兵,且都是原先的闯营精锐,左良玉应该会满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7/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