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3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0/1227

  长身,白脸,黄眼瞳,即便是在投降之下,装出了可怜巴巴的样子,但目光里的狡诈却是藏不住。
  “罪民罗汝才叩见殿下,罪民罪恶滔天,十恶不赦……”
  远远看见大队官军骑兵簇拥着一个银盔银甲的少年而来,不等旁人呼喝,罗汝才就跪倒在地,砰砰地磕头,因为太用力,额头都见了血。
  罗汝才曾经降过一次,知道文官们喜欢什么,所以他竭力想要表现出投降的诚意和对罪行的忏悔。
  朱慈烺走马上前,冷冷俯视一眼,对罗汝才投降与否,他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罗汝才究竟有多少的金银财宝?向田守信使了一个眼色,田守信会意,立刻带了几名锦衣卫拨马进行,进到罗汝才临时构建的小型防御营寨中。
  十几辆大车,每辆车里都是满满当当。白的白银,黄的黄金。此时正有十几名官军看守,见田守信来到,急忙躬身行礼。
  田守信翻身下马,随便翻了一下,心里脸上都是乐开了花。
  估摸一算,最少也价值四十万两白银。加上从俘虏身上搜出的、从闯营夺到的少量金银,官军这一次的赏赐差不多就够了。太子殿下就不用为银子发愁了。不过田守信还是不放心,他令人押过罗汝才的几名亲兵,严加拷问,几人众口一词,都说罗汝才的财宝都在这,再没有私藏,田守信这才放了心。
  在田守信检查金银的同时,朱慈烺翻身下马,问了罗汝才两个问题。
  第一,崇祯十一年既然降了,为什么要再叛?
  罗汝才回答,鬼迷了心窍,受了张献忠的蛊惑。求殿下饶命。
  第二,张献忠的主力现在在哪?你和他可有联络?
  回:应该是在南直隶舒城(安徽舒城)附近,他跟罪民确有联络,他派来蛊惑罪民的使者,还留在罪民营中。
  听到此,朱慈烺微有惊喜:“在哪?”
  崇祯十五年到崇祯十六年,是张献忠实力膨胀、急剧发展的重要时期,现在李闯大败,短时间之内无法威胁大明,朱慈烺的注意力自然就要转向张献忠,如果能在这一两年之内遏制张献忠,令他无法入川,张献忠的几十万大军和历史上的西王朝,自然也就无法建立,朝廷剿灭起来,就会轻松的多。
  “昨夜混乱,罪民不知道他们去哪了。”罗汝才回。
  “搜!”朱慈烺转对几个总兵命令:“一定要把张献忠的使者搜出来!”
  如果能抓到张献忠的使者,就能了解到张献忠更多的情报。
  总兵们急急去安排,从俘虏,家眷,甚至是死去的尸体,都挨个翻检。
  “殿下……”
  田守信一脸喜悦的轻步而来,到朱慈烺身边小声汇报。
  朱慈烺听了点头,心中也是欢喜,这个时代,第一缺的是粮,第二缺的就是银子,尤其是作为朱家的皇帝和太子,这两样东西的短缺简直是缠绕着他们的噩梦,最后甚至是死在了这两样东西的手中。开封大胜,浴血奋战的将士必须得到奖赏,死去的将士更需要抚恤,但国库却没有银子,罗汝才积攒下的四十万银子,正可以解燃眉之急。
  朱慈烺抬目看向罗汝才,一挥手:“把他押下去。”
  罗汝才被五花大绑的押了下去,他不甘心的求饶:“殿下,我已经投降献出了金银,你应该饶我不死啊,殿下,饶命啊~~~你不能出尔反尔啊……”
  “砰!”
  驸马都尉巩永固皱起了眉头,他身边的两个锦衣卫立刻上前,其中一人抡起拳头,狠狠砸在罗汝才的嘴上,将他砸的口鼻出血,呜呜疼叫,后面的话再也嚎不出来了。
  众人都是笑。
  笑声中,却有人哇哇大哭:“罗汝才,懦夫,懦夫啊~~”
  朱慈烺好奇,顺着哭声看过去,只见一个同样被五花大绑,留着络腮胡须的壮汉,跪在俘虏群中,哭的像是一个孩子。一边哭,一边摇头,对罗汝才的表现,好像很失望。
  “殿下,他是罗汝才麾下的杨承祖。”
  有认识的人有声报告。
  朱慈烺微微点头,对这个名字,他还是有点印象,于是小声叮嘱了田守信几句,田守信记在心中。
  杨承祖为什么哭?不止是因为罗汝才在朱家太子面前表现的贪生怕死,没了他闯营的名字,更因为他已经知道,在突围中,他的好友,另一个闯营猛将王龙死于乱箭之下,军士吉硅却是被曹帅所杀,震惊错愕之下,他们效忠的主子,罗汝才却如此软骨,令他情绪一时无法控制……
  此战,从凌晨一直战到中午时分,罗汝才,杨承祖等一干曹营首领被擒获,曹营四万多人马,除了在突围中战死战伤的两万人,剩余两万,全部投降,另有两万多家眷,官军一到,也都纷纷跪地投降。
  就像是处置闯营俘虏一样,曹营依然是延续闯营的政策,有名号的大掌盘关押,再从俘虏中甄别筛选,将其间的骨干流贼全部斩首,老弱则就地遣散,再从剩下的流贼中选出愿意悔过自新的精锐,加入京营,剩下的交给虎大威、陈永福两部补充。这一轮流程下来,最少需要两天时间,具体仍有吴甡负责。
第五百五十二章
女刺客(1)
  罗汝才覆灭之后,意味着开封地区再没有大股的流贼,开封之战算是圆满的结束了。
  正好临清营董琦押着新一批的粮草补给赶到,于是朱慈烺宣布,晚上烹鸡宰羊,犒赏众军。
  将士们都是喜悦,欢呼之声此起彼伏。
  但张献忠派来的使者却始终没有找到,问遍了曹营俘虏,也没有人知道他们的下落?只知道他们一行只有三四人,突围之时还有人看见他们,但后来不见了。
  难道是战死了?
  朱慈烺不甘心,令众将继续搜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在李自成的危机暂时解除之后,张献忠势力的崛起,将是朝廷面对的下一个难题,但关于张献忠的情报却极其有限,如果能抓到张献忠的使者,或许对了解张献忠的实力和内部形态,能有一定的帮助,所以朱慈烺不愿意放过。
  黄昏时分,原商丘知县梁以樟、小袁营的袁时中、完成任务的张名振和侯方域,都来到杞县大营,拜见太子殿下。同时他们也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田见秀成功说服了李来亨,李来亨率领三百娃娃兵走出山洞,向官军投降了。
  田见秀是李自成的左右臂膀,有仁义之名,在闯营中威望极高,见到田见秀居然变成了官军的劝降使者,已经饿了两天两夜的娃娃兵再也坚持不住,他们的意志瞬间就崩溃了,纷纷投降。
  愤怒中的李来亨要杀田见秀,但田见秀抱住他的胳膊,在他耳边说了两句,李来亨愣了一愣,随即扔了长刀,大哭着说愿意投降。
  田见秀究竟和李来亨说了什么,其他人并没有听到,不过田见秀倒也没有隐瞒,事后直接告诉了梁以樟。他说,他只对李来亨说了两句话。
  第一,“我奉闯帅之名诈降,你也诈降。”
  第二,“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先假降,观察时局,如有机会便返回闯营,岂不胜过白白地死在这里?”
  听完之后,梁以樟大怒,手握剑把:“好大胆的奸诈之徒,你就不怕梁某斩了你吗?”
  田见秀却自若:“梁大人见谅,除此之外,罪民实在想不出能令李来亨归降的说词。李来亨还是一个孩子,心性尚未成熟,最讲究的是知恩图报,只要朝廷善待他的程度超过李闯,并加以引导,他绝不会再反的。罪民坦坦荡荡,一切都是为了朝廷,为了完成太子殿下的命令,大人如果现在要杀罪民,罪民也没什么好辩的,不过那刚降的李来亨怕是立刻就要反了。”
  梁以樟脸色铁青,虽然心里充满了对田见秀的鄙夷,但却又无可奈何。
  在梁以樟讲诉间,朱慈烺不说话,心中却不得不佩服田见秀的狡辩——能成为李自成的左膀右臂,田见秀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不管他是不是真心,但劝降成功却是事实,照自己许下的承诺,肯定是不能杀他了。
  “李来亨现在在哪?”朱慈烺问。
  “在中牟县大营中,臣派人秘密监视他,若有不轨,立刻诛之。”梁以樟回答。
  朱慈烺点头:“我营中还缺一个传令的中军兵,回去让他到我这里来报道。”
  梁以樟吃惊不已:“殿下不可!李来亨是诈降,一旦他心有不轨,就悔之晚矣。不如先观察一阵,等他安心之后,再慢慢使用。”
  “没事。”朱慈烺淡淡笑:“我身边都是忠义之人,纵使他有什么企图,一个人也翻不起大浪来,再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我身边久了,他自然就会知道是非黑白、忠烈大义。”
  “是。”梁以樟拱手听令,心中却惊疑,不明白太子殿下为什么会对一个小贼首这样的看重?
  “说一下此战的经过吧?”说完了李来亨,朱慈烺将话题拉回主轴。
  “是。”梁以樟详细禀报。
  这其间,朱慈烺细细观察。
  梁以樟人虽然瘦弱,但目光炯炯,说话中气充足,坐行都挺着腰杆,标准的一个大明士大夫。想到历史上他孤军守卫商丘城,晕死在乱尸之中,全家一十三口人自焚殉国。噩耗传来,在百姓帮助下,侥幸从商丘逃出的梁以樟不知道会是怎样的恸哭?其后梁以樟一生再未成家,除了国破,应该更有家亡的痛苦回忆吧。
  朱慈烺心中感佩。
  有此次策反小袁营的大功,梁以樟官复原职不是问题,朱慈烺已经准备保举他到陕西做一个知州了——在地方上磨砺几年,防陕西流贼再起,在剿匪事务上立功,梁以樟以后必可大用。知县只是正七品,知州是从五品,从正七品到从五品,算是连升三级。
  梁以樟却是连连请罪,为他在武家庄被闯贼的娃娃兵迷惑,仓促请援,以至于李自成从下马庄逃脱,痛悔不已。
  当时的情势,朱慈烺已经完全了解,对梁以樟并没有责怪,在流贼大军出没,且有大炮轰击的情况下,任何人都会误以为是闯贼的主力,此一失策,罪不在梁以樟。何况梁以樟很快就洞察了流贼的异常,其后从壕沟后面主动出击,击溃疑兵,算是将功补过。
  朱慈烺温言勉励了两句,梁以樟退出。
  “罪民袁时中叩见太子殿下。”
  袁时中拜见太子时,跪在地上,动也不敢动。
  对小袁营此战的表现,朱慈烺在内心里是不满的,不过表面上依然是和颜悦色,令人赐座又赐茶。
  照朱慈烺心中的谋划,此战之后,会给袁时中一个副将和两千五百兵马的员额,令他驻守河南陕西边境,防止陕西流贼进入河南,因为有此次的“背叛”,小袁营已经和流贼势不两立,相信袁时中很难再有三心二意的机会。
  但小袁营战力的疲软在壕沟之战表现无遗,若小袁营不能提高操练水平和战力,以后想要得到朱慈烺的青睐是很难的,两到三年的时间,袁时中若不能有所表现,朱慈烺就会将其裁撤。
  这番谋划,朱慈烺当然不会告诉袁时中,他是太子,只掌握大方向,具体的细节,还要梁以樟等文官去执行。去当得罪人的黑脸。
  不过小袁营并非都是庸人,二当家刘玉尺在此战中的表现就令朱慈烺眼睛一亮。
  若非刘玉尺的尽忠职守和死战,闯营会逃得更快更多。
  大战过后,士兵们在死尸堆的下面发现了刘玉尺。
  很幸运,刘玉尺并没有死,且伤势也不重,只不过是头部遭到了重击,导致了短暂的昏迷,在军医的施救之下,身体已无大碍,此时还在静养中,并没有来杞县参拜。朱慈烺决定任他为参将,担任袁时中的副手,希望他能好好辅佐袁时中,扭转小袁营的颓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0/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