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3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2/1227

  当然了,朱慈烺没说的一个原因是,河南境内的流民太多了,给了李自成无数的兵源,如干柴一般,随便一点就变成了烈火。
  想想真是恐怖,中牟县到灵宝县不过六百里地,八九天的时间,李自成就已经裹挟起了两万人马,如果让他顺利的逃回陕西,还不知道能带起多少人马呢。也怪不得他能掀翻大明的天下了。
  “虎大威倒是猛追猛打,不过他追赶的那一路乃是疑兵,在洛宁、永宁之间绕了好几天,到现在都没有绕出来呢。如果情报没有错的话,带兵的流贼将领应该是李自成的义子李双喜。李双喜年纪不大,但迷惑人的手段却不少,在贾鲁河唬住了梁以樟,现在又骗了虎大威。”
  说到这,朱慈烺微微苦笑,暗想,如果左良玉和虎大威没有分兵就好了,有虎大威这条勇猛的鲶鱼带领,左良玉再是慵懒,也必须跟上虎大威的步伐,但可惜啊,两人在洛阳分兵了。
  由此看来,两人分兵应该也是李自成的阴谋诡计。
  听太子讲完,佟定方有点不解,问:“殿下,闯贼的粮草辎重大部分都丢在了中牟县,他裹挟这么多的百姓,哪来的军粮啊?”
  “当然是杀土豪、夺粮食了,去年的时候,李自成在豫西杀过一次,不过他当时杀的都是真正的土豪,这一次不同,生死关头,但凡家里还有点粮食的普通百姓都被他当成土豪杀了。八月份,麦子刚收不久,几乎家家都点储粮,所以也几乎是家家被杀。左良玉和虎大威都有奏报,说他们进入洛阳时,尸体狼藉,血漫街石,鸡鸣狗吠全无,洛阳,几乎已经是一座空城,唉,十年之内,豫西怕是难以恢复了……”朱慈烺轻叹。
  佟定方抱拳道:“殿下,应立刻将此军情报给秦督。让他早做准备!”
  朱慈烺摇头:“不必,现在的一切,早就在秦督的预料之中。四天前,秦督传信来,提醒本宫,说李自成虽败,但一定会在豫西裹挟百姓再起,左良玉虽有战力,但顾虑太多,怕是追不上李自成。现在,秦督的预测,都兑现了。”
  “秦督果然不凡。”佟定方惊喜。
  “而且秦督还说,他料定李自成会走潼关,所以他已经在潼关布下了天罗地网,定叫李自成插翅难飞。”朱慈烺道。
  “潼关?”佟定方有点惊疑,犹豫了一下,问道:“殿下,潼关自古就是天险,崇祯十一年李自成又在潼关南原败过一次了,这回他还敢走潼关吗?”
  朱慈烺盯着他:“你认为不会?”
  “不会。”佟定方肯定的点头。
  朱慈烺笑了:“我也认为不会。”
  “那秦督的信……”佟定方不明白了。
  “我以为,秦督说的是反话。”朱慈烺道:“潼关到开封八百里,中间又有流贼,万一秦督的书信不幸为流贼所得,秦督的计划不就落空了吗?为谨慎计,秦督才故意说潼关,我以为,秦督所指并非潼关,而是朱阳关。”
  “朱阳关,卢氏县之北?”佟定方立刻明白了。
  朱慈烺点头:“所以我一点不担心李自成能逃出生天,倒是左良玉那边,让我有点忧心。”
  佟定方沉思一下:“……李自成如果要攻击朱阳关,为避免前后受敌,他必然要先打败尾随其后的平贼将军,这样才能安心无虞的猛攻朱阳关。平贼将军有四千骑兵,李自成已经是残兵败将,裹挟的流民虽多,但不堪一击,真要摆开阵势,和平贼将军硬对硬的厮杀,流贼绝不是对手。但如果李自成耍一些诡计,在险要之地设伏,平贼将军说不定就会有危险……”
  朱慈烺脸色凝重:“是啊,左良玉用兵谨慎小心,处处想要保存实力,我原本不应该担心他的,但李自成对左良玉太了解了,说不得会找到左良玉的漏洞,所以立刻用我的名义,给左良玉发一道紧急军令,告知他闯贼的目标不是潼关,而是朱阳关,令他谨慎小心,切不可中了李自成的埋伏!”
  ……
  黄昏,两匹快马驰出开封,往京师的方向而去,马上的人背插三角旗,一看就知道是传送紧急军情和奏疏的塘马。
  太子答应给八十万石粮米,还要给流民发放田地之事,河南官员又惊喜又惶恐,纷纷写奏疏呈报给朝廷。相信因为开封之胜而心情大悦的崇祯帝在看到这些奏疏后,一定会吓一跳,春哥儿这是干什么、得意忘形了吗?不要说八十万石粮米,就是八万石,朝廷现在也拿不出来了啊,可太子是国之储君,一言九鼎,当着河南百官答应的事情,是绝对不能反悔的,不然未来何以继承大统?
  儿子的债,终究得老爹扛,可他这个老爹实在是拿不出啊。
  崇祯帝的苦瓜脸,完全可以想象。
  ……
  河南灵宝。
  明代的灵宝和现代的灵宝不同,彼时灵宝处于河南、陕西、山西三省的交界处,北靠黄河,南依秦岭。为历代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不远处更有函谷关的天险,1959年,为修建三门峡,周边的多座古城,包含灵宝和旧函谷关在内,一起都湮没在了三门峡水库的苍山泱水间。所以现在的灵宝已经不是过去的灵宝了。
  正是午后最热的时候,通往灵宝的官道上,烟尘漫天,一大彪的骑兵正急急向灵宝奔驰,艳阳高照之下,清楚看到了军旗上的一个“左”字。原来是左良玉追击李自成的骑兵大队,从洛阳出发,一直追到灵宝,四百里的路程,足足追了四天,但依然没有追上李自成。
  此时,众军护卫中的左良玉依然精神抖擞,虽然全身披挂,长刀弓箭一应配备,但却没有一点倦容,依然不住的挥鞭策马。
  “报~~”
  一个探马从前方急急而来:“报左帅,闯贼一个时辰前弃了灵宝城,向西逃窜了,李参将询问下一步如何行动?”
  左良玉的骑兵先锋历来都是由铁骑王王允成担任,但王允成的骑兵在郭佛陀村遭遇伏击,死伤大半,加上他一向急追急打,不符合左良玉稳步前进的策略,因此现在担任先锋的乃是前右营参将李国英。和王允成一样,李国英也是一名骑兵悍将,不同的是,他更能忠实的执行左良玉的命令和战略意图。
  “令李国英追击三十里,在灵宝城西二十里外扎营,令金声桓进城,探查城内情况。”左良玉想也不想的命令,又望远方的烟尘和天上的烈日,大声道:“传令,全军在此歇息片刻!”
  “是!”
  探马急急去传令,中军官则是摇动旗帜又大声呼喊,令大军停止前进,原地休息。
  左良玉翻身下马。
  早有亲兵在树荫下铺开毯子,又取出携带的水壶和肉干,放置在一个小木盘中,摆到毯子上,左良玉摘了头盔,在毯子上盘腿坐了,喝水嚼肉干,脑子里思索着追击的下一步。
  其子左梦庚追过来,不解的问:“爹,马上就要到灵宝了,何不进城歇息?”
  左良玉冷冷瞥他一眼:“情况不明,万一闯贼在城中有埋伏怎么办?一切还是要以稳字为主。”
  左梦庚不以为意,从洛阳出来,父帅就一直担心会中了李自成的埋伏,追击的很是谨慎。年轻的左梦庚并不认同,他觉得老爹太小心,李自成都已经是残兵败将,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离着灵宝不过十几里,进城休息多舒服,这荒郊野岭的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
  左梦庚有点小怨气,在父帅身边坐了,捧起水壶咕咕几口水,揣摩了一下父帅的心思,然后小声说道:“爹,这次开封大捷,闯营留下那么多的降兵和盔甲兵器,虽然太子答应京营挑选过后的兵都是咱们的,但我担心卢光祖、惠登相他们未必能盯住场子,不如我和马士秀领兵继续追击,父帅你回开封坐镇。有您在,太子必不敢给咱们小鞋穿。”
  左良玉面无表情的嚼着肉干,冷冷道:“怎么,想夺我的领兵权?”
  “儿子哪敢啊?”左梦庚尴尬笑。
  “有这个胆,你也没有这个能力!”左良玉冷笑,对儿子的斤两,他太清楚了,他这个儿子是一个草包,没心机也没什么城府,有的就是一张嘴。
  左梦庚向前挪了挪屁股,小声道:“爹,我觉得吧,太子令咱们追击李自成,怕是一开始就没安好心,为的就是支开你……”
  “住口!”
  左良玉左右一看,将手中的肉干狠狠一摔,指着左梦庚的鼻子,压低声音:“你说话不走脑子吗?再胡说八道,我左家迟早要败在你的手中!”
  左良玉本就一个红脸汉,因为过于恼怒,此时他整个脸庞红的像是一块刚被割下来的圆猪肝。
  左梦庚吓的不敢说话了。
  左良玉怒气难消,一脚将水壶又踢翻了。
  众亲兵都躲得远远,无人敢上前。
  左良玉怒了一分钟,忽然又叹口气,眼睛里杀气顿消,不管怎样,儿子毕竟是儿子,而且只有这么一个,作为父亲,除了引导和解释,再没有其他的选择。“儿啊,为父再和你说一次,太子是君,我们是臣,无论心里有多少的牢骚和不满,都绝不能吐露出来,所谓祸由口出,古往今来,有多少名臣将相,因为出言不慎,以至于全家被诛?左左右右,上上下下,那么多人盯着咱们父子呢,那个刘宗周上一次在朝堂上还说要治我失督的大罪,你难道忘记了吗?”
  “再者,看事情不能只看蝇头小利,要看长远,更要知所进退。太子给我的军令是,不追到李自成不能回军,我现在回军,不是抗命吗?军中抗令的结果是什么,你难道不知道吗?如果太子沉下脸,将为父拿下怎么办?”
  左梦庚涨红着脸:“应该……不会吧。”
  “他是太子,不是督抚!”左良玉摇头叹:“何况又有开封大胜之威,如果为父被他轻易抓到把柄,身边又没有人,他拿下为父易如反掌。”
  “我左营将士不会同意的!”
  “那又如何?木已成舟,难道你们还能反吗?”左良玉冷然。
  “……”左梦庚不说话了。
  左良玉又叹口气,语重心长的道:“你在军阵上有一些见识,不枉我对你的栽培。但对人情世故,对官场的折冲周旋,却差的太远,说话不经脑子,你再不长进,我以后又怎么能放心的将左营交给你?”
  左梦庚低着头。不敢吱声。
  左良玉抬头望向远方,脸色冷冷的道:“太子给我的军令是追击李自成,不追到李自成,和他打上一场,我绝不能回军!”
第五百六十四章
中计亦
  听父帅说一定要追上李自成,并和李自成打一场,左梦庚有点不以为然,他嘀咕道:“你是总兵官,平贼将军,太子却把您当成一般的总兵使用,和虎大威混在一起,我不服。”
  “你住口!你是想害死我吗?”左良玉怒。
  左梦庚不敢吱声了,但一会又忍不住:“我是说,李自成在咱们前面吗?别是跑虎大威那边去了……”
  左良玉捡起肉干,拍拍上面的土,重新盘腿坐下,用牙撕下一条肉干,在嘴里细细细嚼,品味着肉干的香甜,嘴角带着笑:“放心,你爹的感觉一向不会错,李自成就在咱们前面!”
  左梦庚不解道:“那咱们怎么不加速追赶?早点捉了李自成,也好早点回兵。”
  左良玉放下肉干,斜眼瞪他:“刚夸你在军阵上有点见识,你就又露出你的草包相了!为父一直压着速度,没有死追李自成,你难道不知道什么原因吗?我再向你重复一遍,两个原因,第一,保存体力,纵使李自成在前面有埋伏,咱们也能战,第二,李自成虽然败了,但现在跟在他身边的两千骑兵都是精锐老贼,又裹挟了一些流民,真要把他们逼急了,狗急跳墙,和咱们死战,咱左营这四千骑兵又能剩多少呢?所谓穷寇勿追、归师勿遏就是这个道理!咱们跟在李自成的身后,不紧不慢的咬着他,等他累了困了,露出了破绽,再猛扑上去,一口咬死他。这才是追击的真谛。”
  “咱们磨磨蹭蹭,万一李自成跑了怎么办?”左梦庚问。
  “他能跑哪?”左良玉冷笑:“前面就是潼关,孙传庭的人马在那守着呢,除非李自成肋生双翅,否则他是飞不过去的!”
  “那功劳岂不是要被孙传庭抢了?”别的不懂,但对功劳两字,左梦庚可是比谁都在意。
  左良玉笑道:“孙传庭都是步兵,捉不到李自成的,要捉李自成,还得咱左营的骑兵。再者,你能想到的,李自成也想到了,崇祯十一年,他在潼关南原被洪承畴和孙传庭杀的大败,几乎就丧命,这一回又逃到了潼关,他一定心惊胆战,潼关自古就是天险,有远望沟和禁沟的隔阻,还有十二连城,孙传庭又是一个酷吏,他继任三边总督,对潼关的防守一定是紧抓不放。李自成想要从潼关通过,难如登天。我以为,李自成一路逃到灵宝,貌似要走潼关,但其实他的目标并不是潼关,而是朱阳关。”
  “朱阳关?”
  “嗯。”左良玉用肉干和水壶在地毯上摆了一个简易地图,分析给儿子听:“朱阳关在灵宝西南方面,卢氏县的北面,距离灵宝一百六十里左右,从朱阳关而过,可以到陕西洛南,虽然朱阳关有官军把守,城墙也都修复完毕,但守军只有两千,对比潼关天险,还是比较容易拿下的。李自成故意绕一个大圈子,从洛阳到灵宝,多走了百里路,为了就是制造假象,迷惑咱们。”
  “那咱们何不绕道朱阳关?以逸待劳?”左梦庚眼睛一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2/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