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3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4/1227

  “补之……”李自成忽然喊住他。
  李过回身抱拳,火光照耀下,他脸色微有些疲惫,但精神却非常好。蓝色箭袍上有很多的血迹,那是刚才搏杀的痕迹。
  “一定要小心,如果被朱阳关守将识破,你莫要强攻,要以保存实力为第一优先,听见没有?”李自成再一次叮嘱侄子。
  “明白。”
  李过大步离开,带着一千名换上左营甲胄和旗帜的骑兵,出了灵宝县,往朱阳关方向而去,李自成率领大军紧随其后,而同时的,一万余的流民在郝摇旗的带领下,打着“闯”字旗号,向潼关进发。
  原来,李自成打探到了确实的情报,三边总督孙传庭此时正在潼关督军,随时都可能从潼关杀出来,对他们这股残兵败将进行围歼,而在一百六十里之外的朱阳关此时却是风平浪静,除了两千守军,再没有其他的异常。所以李自成下定决心,决意从朱阳关、五里川、官坡、兰草一带返回陕西南。除了朱阳关的关城较为险峻之外,五里川、官坡、兰草等几处的大小隘口并非不可攻击——除了这些,李自成对孙传庭的恐怖,还有上一次潼关南原兵败的噩梦,也是他选择朱阳关的重要原因。
  唯一的缺点,朱阳关一带的地形比较崎岖,不利于骑兵大队的展开,如果闯营在朱阳关前久顿,等官军援兵到达,等待闯营的,必然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但没有其他选择,事到如今,李自成必须赌一把。
  刘宗敏在临死之前推荐了李岩和郝摇旗,李自成对老战友的推荐,深自放在心中,加上现在大败,身边无人可用,于是李自成就将掩护大部队、迷惑潼关守军的重任交给了郝摇旗。
  鱼台县之败,几乎是全军覆没,身为主将的郝摇旗挨了四十军棍,此后一直在老营中养伤,贾鲁河和中牟县之战他都没有参加,从中牟县突围时,在身边两百亲兵的护卫下,他成功脱离险境。此时军棍之伤已经好的差不多,骑马行军不受影响,因此可以担当此重任。
  “摇旗兄弟,迷惑潼关守军的重任就交给你了。你要大张旗鼓,大开大合,从灵宝到潼关,所有的流民和村子里的百姓都要组织起来,给孙传庭造成我义军在被逼无奈之下,要重走潼关南原的气势!不需要多,只需要你能迷惑孙传庭三天,令他将注意力和大部分的兵马都集合在潼关,就是你的大功,三天之后,你率领亲兵卫队往朱阳关进发,额会留一支人马在那里接应你。”临行前,李自成再一次细细叮嘱郝摇旗。
  郝摇旗心中苦涩,他明白,他被弃了,李自成将所有精锐人马都带走,只留下他和他身边的两百亲兵,迷惑潼关守军,到时候就可以撤退,听起来很漂亮,但他不是三岁小孩,就算闯帅的策略能成功,闯营成功的朱阳关突围,但官军不是傻子,一定会迅捷的调集人马,夺回朱阳关,而作为断后的他,未必能抢在官军援兵之前抵达朱阳关。
  不过郝摇旗还是抱拳听令:“闯帅放心,额必完成任务。”
  李自成欣慰的点头,又觉得好像有点对不住郝摇旗,于是补充道:“摇旗兄弟,刘总哨不在了,此战之后,你就是我闯营的新总哨!”
  闯营总哨,是闯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李自成将这个位置许给郝摇旗,算是给郝摇旗画了一个大饼。要知道郝摇旗虽然参加闯营时间够长,但地位一直都不是太高,不要说和刘宗敏田见秀相比,就是和袁宗第相比,也稍微差了那么一截。
  人都希望得到承认,郝摇旗也不例外,得了李自成的应允,他眼睛一亮,说话声音忽然也洪亮了许多:“谢闯帅。”
  天亮后,郝摇旗率领一万多流民,浩浩荡荡的向潼关而去,流民大部分都没有武器,只能削木为枪,甚至有人拿的是棍棒,乱哄哄的,像是一团流云。郝摇旗见他们实在不像样子,就令他们都在头上系上布条,木枪也进行了一定的统一,又令多打旗帜,并将自己的两百亲兵分出一多半到流民之中担任中下层的小掌盘,这样一来,这一万多的人马才算是有了一点“军队”的样子。
  而在天亮之前,李自成率领的精壮主力就已经悄然从灵宝县离开,跟在李过的先锋骑兵之后,向朱阳关的方向而去。
  ……
  卢氏县位在河南省的最西面,南通襄、郧,西接关陕,虽臼弹丸,实系秦豫楚三省之咽喉,而卢氏县西北方向的朱阳关则是咽喉中的咽喉,朱阳关位在熊耳山深处的一块盆形山地,关前只有一条可供骡马人行通过的小道。只要守住朱阳关就可以断绝从豫西到陕西南的道路,但和潼关一样,除了朱阳关的主关城,旁边还有五里川、官坡、兰草等大小不一的几处隘口,单单守卫主关城是不行的,周边的大小隘口也需要严密守卫,如此才能保证将豫西和陕西南隔绝开来。
  当天黄昏,一路打着左营骑兵的旗号,李过大摇大摆的行进到了距离朱阳关只有二十里的区域,在一处林子里扎下营寨,令士卒们休息,然后派出乔装改扮的探马,去详细打探朱阳关和临近几个隘口的防守情况。
  戌时(晚七点多),探马传回消息。朱阳关和临近的几个隘口一切平静,据周围的老百姓说,最近这今天,朱阳光好像又增添了一些官军——很正常,在中牟县之战,闯营大败,可能会往陕西逃窜的情况下,官军自然而然的要增加朱阳关的防守兵力,提升防守的强度。如果朱阳关一如过去,没有增舔兵马,反倒是不正常了。
  亥时(十点左右),李自成率领少量精锐骑兵从后方追上来,和李过汇合,叔侄二人合计了一会,又和牛金星宋献策好一番的密议,最后下定决心,时不待我,今夜就要取了朱阳关。
  “孙传庭,真的在潼关吗?”牛金星提出了一点小小的忧虑:“潼关是天险,孙传庭在不在都没什么太大的关系,以孙传庭之能,一定会想到朱阳关有可能会是我义军的突破方向,他岂会长期待在潼关,而不顾朱阳关?”
  牛金星的忧虑,李自成和李过不是没有想过,但如今情势下,他们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不打朱阳关,那就更不能打潼关,而如果两处都不打,就只能等着被官军剿灭了,因此必须赌一把。
  李自成阴沉着脸不说话,李过却坚毅的道:“孙传庭兵马新练,且以车营兵为主,在朱阳关这一代发挥不出威力,只要额们出其不意,夺下隘口,就算孙传庭人在朱阳关,额们也不怕!”
  牛金星不再说了,他知道李家叔侄已经下了决心,哪怕就是将身后的一万人马全部葬送在朱阳关,也要杀出一条血路,于是不再劝。又或者,这是闯营唯一的生路,在这里盘桓的时间越长,犹豫的时间越久,闯营的生机就越是稀薄,不管孙传庭在不在朱阳关,今夜都是要拼了。
  宋献策卜了一卦,大吉。
  于是李过率领伪装成左营骑兵的一千骑兵向朱阳关而去。
  李自成率领大军在后跟随,随时准备接应。
  卯时(凌晨六点),天地之间最后一抹黑幕即将被掀开之前,李过率兵来到了朱阳关下,大声呼喊,自称是左营前军副将李国英,要守军立刻开城,说有紧急军情通报朱阳关守将。
  守城官见城下的队伍确实穿着官军号衣,还打着左良玉平贼将军的大旗,急忙去禀报——左良玉着急逃命,连大旗带金印、还有一干仪仗都丢在了灵宝县,正为李过所用。
  很快,一将出现在关前城楼上,自称是参将张泰山。
  李过手下的部将谷英纵马上前,向城楼高声喊话,说左帅大军在灵宝县中了闯贼的暗算,左帅本人身中数箭,急需治疗,请守军立刻开城。
  听左良玉就在城下,而且受了箭伤,守将张泰山吃了一惊。
  天色将明未明,看不到左良玉本人,只看到在左良玉平贼将军的大旗之下,众骑兵护卫着中间的一辆马车,想必左良玉本人就在马车之中,左良玉是太子少保、平贼将军,统帅十万大军,如果他出了什么意外,那绝对是惊天的大事,如果朱阳关守将不放他进城,延误了他的病情,以至于他出了什么意外,这样的责任,绝不是一个小小的参将能担起的。
  但朱阳关是要地,出入极其严格,哪怕是友军,都不可以轻易放过。
  守将张泰山有点犹豫。
  关下的左营骑兵一个个连声催促,甚至是骂骂咧咧,说如果不开门,害左帅出了事,我们必屠了朱阳关——这是李过故意传授的,左营军纪不佳,常常惹是生非,有时候比流贼更像流贼,所以说这些大胆的话不但不会露出破绽,反而还更让人相信他们都是左营的兵。
  威逼之下,守将张泰山终于是怕了,磨蹭了好几阵,反复权衡之后,他命人打开城门,接“平贼将军”到城中治伤。朱阳关不止是一个关,也是一个相当繁荣的市镇,镇子里的医官数量甚至比卢氏县里的还要多。
  见守军开城,李过激动的想要大笑。
  朱阳关守将打开的不止是一道门,而是他闯营的一条生路啊。
  李过拨马就要进城。
  “少将军。”谷英却拦住了他,小声道:“情况不明,万一官军使诈,我们就全军覆没了,不如属下先进关,探明情况之后,你再进关也不迟。”
  谷英和李过年纪相仿,都是闯营的后起之秀,论练兵带兵,谷英不如李过,但若论心机缜密的程度,谷英却要胜过李过。李过是李自成的侄子,是闯营的储君,如果他出了什么意外,陷到了关内,对闯营无异是沉重的打击,因此谷英请命探路。
  李过想了想,同意了。
  于是晨曦之中,谷英率领五百骑兵为前队,护卫着左良玉的马车和大旗,先行进关,李过率五百骑兵为后队,在后徐徐跟进。
第五百六十六章
插翅难飞
  朱阳关。
  眼见着谷英带人走向朱阳关,城头和城内一切如常,没有任何异样,那个叫张泰山的参将甚至还亲自站在关门前迎接,脸上带着恭谨的笑,像是要迎合“平贼将军”——眼前的这一切让李过心中的紧张稍微平缓了一些,他想着左良玉的大旗和仪仗可不是能伪造的,官军应该不会怀疑。
  只要谷英进了关,卡住关门,他率领后队一拥而上,夺了关城,而埋伏在五里之外的闯帅大军顺势来攻,今日就算是胜了。
  虽然关里最少也有两千官兵,但李过自信以他麾下的这一千精锐足以抵挡。
  近了,眼见谷英即将走到关门前。
  成功就在眼前。
  但忽然的,谷英忽然拨转马头,挥舞手臂,惊的面容都扭曲了,嘶声大喊:“有埋伏!快撤~~”
  声未绝,就看见城楼之上忽然站起来无数的弓箭手,嗖嗖嗖嗖,几乎就是瞬间,箭雨倾射而下,将谷英和他身边的五百骑兵裹挟其中,战马长嘶,惨叫血雨在空中飞起。因为距离太近了,箭雨又急,根本无法闪躲,五百骑兵瞬间就倒下了一半。
  而就在同时,那个恭谨微笑的参将忽然变了脸色,从腰间拔出长刀,厉声大喝:“杀贼!”
  “杀!”
  从他身后忽然涌出几百个长枪手,对冲到关门前的“左营骑兵”猛刺。
  骤然打击之下,谷英和他身边的五百骑兵几乎是在瞬间就被打的溃不成军。
  谷英拼命催马,想要夺路而逃,但忽然身体一震,大叫一声,翻身落马。
  原来是有一支羽箭准确的射在了他的后脖颈处。
  李过大吃一惊:“谷英!”催马就要上前救援,“少将军,不可啊~~”左右两个亲兵死死拉住了他的马缰,“放手!放手!”李过用马鞭猛抽,两个亲兵的手臂上都见了血痕,但依然死拽着马缰不放,抽了几鞭,李过忽然仰天长叹,发红的眼眶看向朱阳关前。
  五百骑兵逃回来的连五十人都不到,每个人都是惊慌失措。
  连谷英在内,剩下的人全部都已经倒在了关前的血泊中。
  “哈哈,雕虫小技,居然也想要诈开朱阳关?李过,速速下马受死吧,你所做的一切都在孙督的预料中!”
  流贼骑兵就在关前,张泰山却不关城门,而是带着几百个长枪兵堵在城门前,对着流贼大声而笑。
  李过痛的心胆欲裂,不过脑子却是清楚,他知道,诈城之法已经被官军识破,官军早有准备,再多停留,恐怕自己也要葬身在这里了。
  “谷英兄弟~~额李过发誓,额必为你报仇!”李过含悲大吼了一声,拨转马头:“走!”率领剩下的骑兵急急而撤。
  关内官军也不追击,只是目送李过离开。
  一口气奔出两里地,李过勒住战马,跳下马来,拔出长刀,朝路边的树木不停地劈砍,只劈得木屑横飞,虎口震裂尤不自知。“少将军~~”左右亲兵急忙抱住他,李过这才大哭了出来——谷英是替他而死啊,他恨啊,官军竟然如此狡猾,明明已经识破了他的计谋,却还要等他到关前送死。
  孙传庭。吾必杀你!
  但很快,李过就冷静了下来,在偷关不成的情况下,只能施行预备方案,那就是强攻朱阳关,但不是朱阳关的主关城,而是五里川的峪口。就整个朱阳关防线来说,主关城最坚固,最不容易攻击,几个峪口的防守都不如主关城,而五里川又是几个峪口中防御最弱,最容易攻击的。
  于是李过没有回军,而是直接杀向了十里之外的五里川。
  很快,天色大亮之时,烟尘滚滚,李自成率领一千骑兵和一万流民也赶到了五里川。
  李自成脸色阴沉,独眼里满是凶狠,朱阳关前的经过,他已经知道了,也知道官军已经有准备,但他丝毫不惧。绝境之中,反倒是激发了他凶悍之气,此时站在五里川对面的一个小山坡,望着五里川隘口上的官军旗帜和重重人影,他冷冷下令:“攻城!”
  攻城是闯营唯一的生路,一点都不能犹豫,犹豫的越多,官军的援兵就越多。
  牛金星和宋献策两个谋士都不说话,此时此刻,谋略什么的已经不管用,就只剩下拼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4/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