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4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8/1227

  过去,努尔哈赤还在的时候,建虏的规矩,谁抢到就是谁的,为此,八旗常常会因为战利品而发生争执。后来黄太吉继位,改革了战利品的分配方法,凡行军作战所得,一律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但为了鼓励士兵们多抢劫多掳掠,对直接立功者还是有较多的奖励。
  对满达海伊拜祖润泽这些人来说,银子是其次,关键是功劳的记载,率先入城,一次抢到二十万两银子,不管从哪一方面讲,都是大功一件。
  另外,伊拜是蒙古旗,黄太吉对蒙古人的要求比较松,一向是以安抚、拉拢为主,这二十万两银子,最少有一半会赏赐给伊拜,也怪不得伊拜笑的合不拢嘴。
  满达海更是懊悔,早知道城中没有埋伏,立功这么轻松,他又何必在城外耽搁时间?
  都怨宁完我!
  “我看啊,咱们应该继续出击,马不停蹄,再拿下怀柔!”伊拜道。
  破关入塞,讲究的就是一个速度,在明军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拿下更多的县城,抢掠更多的钱财,本就是建虏的作风,加上密云守军的逃散和明军的不堪一击,更令他们肆无忌惮,对明军越发的看不起了,所以伊拜提议继续前进。
  “不错,我正红旗愿为前锋!”满达海第一个赞同。
  今日错失机会,他急于想要弥补。
  阿巴泰摸着胡须不说话,目光却看向了三子博洛。
  博洛非常沉稳,抱拳说道:“阿玛,我军百里奔袭,从墙子岭破关到攻下密云,已经是人困马乏,暗夜之中又情况不明,我军对地形也不熟悉,万一途中有伏,我军说不得会吃大亏。再者,密云到怀柔五十里,骑兵半夜可以到,但步兵怕是要走到天亮了,没有步兵,我们无法攻城,就算到了怀柔城下也没什么用处,倒不如今夜就在密云休息,等明早天色放亮,恢复体力,再迅捷出击也不迟。”
  阿巴泰对博洛的判断很信服,点头:“妥,今夜就在密云扎营了。”
  于是,建虏两万大军就在密云城中扎营,阿巴泰和汉军旗在东门,满达海在南门,蒙古伊拜在西门,三个大营品字形的相连,互为倚角,而城中的屠杀和抢掠,一直到子夜时分方才停下。虽然密云官兵弃城,青壮年也都逃散,但建虏却依然不放过城中的老弱,尤其是蒙古人,更是挨家挨户的翻寻,寻找一切有价值的物品,不管有没有反抗,看到汉人就是一刀。
  火光冲天,狼烟四起之时,阿巴泰正在帐中和三个儿子密议明日的进军路线。
  攻下密云,不止是缴获了二十万两银子和大量的粮草辎重,更是从密云县衙和卫指挥使所中,抄出了明军最新的一些塘报。
  有了这些塘报,阿巴泰对眼下的局势有了更多的了解。
  大清兵从界岭口入塞,两日前,已经杀到了遵化,遵化危急,所以明国太子和密云总兵唐通才会急急带兵去救援,现在明国京畿空虚,正是一鼓作气,杀到明国京师的天赐良机。
  密云之后,明廷一定会调集重兵,严守怀柔、顺义、通州三城。怀柔和顺义能攻则攻,如果不能攻,大清兵完全可以绕行,直趋通州。
  只要兵锋到达通州,明国京师必然戒严,明国上下也会慌乱一片,如果能一鼓作气的拿下通州,“多罗贝勒”阿巴泰的名声就会名震天下。即便不能,也可以退而求其次,耀武扬威之后,再忽然杀向蓟州,和豫郡王多铎前后夹击,发挥野战威力,将驰援京畿的明军全数歼灭。
  再不济,也可牵制明军,令多铎轻松拿下蓟州,然后合兵一处,南下劫掠。
  如此,大功告成,阿巴泰虽是副帅,但功劳和名气,却不会亚于担任主帅的多铎。
第六百二十二章
追击
  阿巴泰连连点头,觉得自己的计划实在是高明。
  “阿玛,豫郡王已经到蓟州,是不是派人和他联系,将咱们的计划告知于他?”博洛说。
  阿巴泰摇头:“不必,豫郡王在东,我们在西,中间隔着明国城池,如果一个不慎,使者被明军所获,消息泄漏,我们就得不偿失了。再者,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豫郡王又非是常人,我估计他此时此刻,很有可能已经突破蓟州了,只要我们按计划行事,杀到明国京师城下,不用我们传递消息,豫郡王自然就能从明军口中得知。”
  博洛点点头,不再说。
  虽然他是一个小心的人,但他也不觉得明军能把多铎阻挡在蓟州,毕竟多铎率领的是大清主力,而明军是那么的弱……
  这一夜,阿巴泰很疲惫,但心情却非常愉快。凌晨从墙子岭破关入塞,晚上就已经睡在了密云城,三战三捷,杀的明军丢盔弃甲,望风而逃,他阿巴泰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痛快过了,最重要的是,明国京畿空虚,周边兵马都被吸引到了蓟州,这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只要把握得宜,直达明国京师,他阿巴泰的名字,必将扬名于天下……
  睡梦中,阿巴泰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
  同一时间,昌平到怀柔的道路上,星星点点的火把下,一大队的明兵正在秘密行军,没有人说话,只有纷沓的脚步声和铁甲鳞片偶尔发出的碰撞声,京营特有的笠盔的之下,一张张黝黑的面容表情凝重,听见小旗长不停的说:“快快快,加速!”
  穿三十余斤的甲胄,手持长枪或者是鸟铳,更有的是笨重的长盾,虽然有火兵和辅兵的帮助,但这一身的装备,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更不用说,要在这漆黑的夜里,疾行四十里,抵达伏击地点。
  对普通明军士兵来说,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但眼前这支部队却可以,因为他们是京营精武营。
  队伍最前方,杨轩披着大氅,骑着一匹黑色战马,来回的催促。
  作为精武营的“行者”,他再一次被派为了先遣。
  ……
  凌晨。
  比起在沈阳的舒服日子,阿巴泰今日醒的格外早,随军奴才们早已经给他准备好了早餐,一碗黑米粥,两个鸡蛋,一碗佐餐小菜,配上两个芝麻烧饼,最最重要的,还得有一杯暖身子的小酒。虽然只是一个贝勒,但毕竟是努尔哈赤的儿子,阿巴泰一向都很会享受,即使是出征期间,哪怕是在最紧张的松山,他的生活待遇也没有缩减,为此他还受过黄太吉的训斥,不过他并没有改变的打算,他都五十三岁了,头发斑白,还能有几天的活头?吃的喝的,他是绝对不会亏待自己的。
  “阿玛。”
  刚吃完饭,就听见脚步响,老三博洛全身披挂,挎着长刀在门外等待了。
  不同于阿巴泰美美地睡了一夜,梦了一个好梦,博洛夜里巡查了好几次,只恐明军会趁夜偷袭,不过他的担忧好像是多余的,明军根本就没有出现,看来明军真的已经吓破胆,即便是在主场作战,望见建虏大旗也是闻风而逃。
  阿巴泰一边穿甲,一边询问军情。得知众军已经整装,准备出发时,他满意的点头。
  于是就在门外,阿巴泰召集众人开了简短的军议,然后决定兵分三路,满达海和伊拜的骑兵在前,为左右两路先锋,阿巴泰率领正蓝旗和汉军旗在后,直扑怀柔!
  因为是在敌方国土作战,所以建虏行军之时,侦骑四出,前后左右都有蒙古轻骑警惕探报,而这些侦骑除了探测军情,也不忘记烧杀抢掠、屠戮经过的村庄,虽然大部分的百姓在听闻建虏入塞,已经四处逃散,但仍有一些动作缓慢的百姓被建虏堵一个正着,一时狼烟滚滚,哭喊震天,建虏兵锋所到之处,几乎都变成了焦土。
  “报主子~~~周边没有明兵的踪迹!”
  得到四方侦骑的回报,阿巴泰越发的确信,明国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蓟州,根本没有想到他这一支偏师会从墙子岭一代破关而入,以至于毫无准备,从士兵到百姓都是一片慌乱,只要抓住机会,迅猛进兵,杀到通州城下,完全不成问题。
  不止阿巴泰,前方的满达海和伊拜也都是这么想的。
  两人分路钳进,马不停蹄,于巳时(上午十点)率领各自的本部人马在怀柔城下会师。
  正红旗两千骑,蒙古骑兵有四千余人。
  远远就望见怀柔城门紧闭,城头鸦雀无声,一些身穿简易棉甲的明军躲在墙垛后紧张守卫。旗帜虽然很多,但却非常凌乱,一看就知道不是什么强兵。
  满达海派人到城下劝降。
  一名身穿青袍的官员出现在城垛口,对城下的建虏破口大骂。
  却是怀柔县丞(副县长)。
  和一般印象里,大明官员文质彬彬不同,这个怀柔县丞却是一个异类,满口的污言秽语,从黄太吉一路骂到努尔哈赤,将爱新觉罗家的十八辈祖宗都挨个问候了一个遍。
  满达海气的啊啊大叫,立刻就要攻城,将骂他祖宗的人碎尸万段。宁完我和伊拜好不容易才劝住了他。
  守军虽然孱弱,但骑兵也是没有办法攻城的,只能等后方的步兵主力。
  满达海正自咬牙切齿,一名探马忽然来报:“报主子~~怀柔西面来了一支明军,打的是昌平总兵何的旗帜。现在距离怀柔不过十里地了。”
  “哦,多少人?”满达海精神一震。
  昌平总兵何,那一定就是昌平总兵何应荐了。密云和怀柔都是京师门户,明国不可能不管,派昌平总兵驰援怀柔很正常。对大清来说,这实乃是天赐良机,昌平兵野外行军,正是八旗铁骑大显神威的好时机。
  “一千余人,都是骑兵。”探马回。
  “其后可还有步兵?”满达海急切的问。
  “尚没有探到。”
  “那还不快去探?”
  “辄!”
  探马急急而去。
  满达海眼睛里满是兴奋,左右一看,摩拳擦掌的说道:“看样子,昌平兵是来救援怀柔的。可惜,他们来晚一步,怕是进不了城了。如果我料的不差,明军一定是骑兵在前,步兵在后,骑兵有一千,步兵最少也会有三千,这四千人应该是昌平兵的全力主力,只要一战击溃,明国京西北就再没有能阻挡我们的军队了。”
  看一眼怀柔城:“眼前的怀柔,拿不拿也没有关系了。”
  左右都是点头。
  不得不说,满达海虽然年轻,但将门出身,从小耳濡目染,对战争还是有相当理解力的。
  “伊拜阿爸嘎(叔叔),你率蒙古勇士悄悄绕行到明军后方,堵截明军退路,我率正红旗迎面痛击,我们前后夹击,将明军骑兵全数歼灭在怀柔城下,然后再一起挥军,将其后赶来的明国步兵杀一个片甲不留!”满达海道。
  伊拜抱拳:“辄!”转身上马,带着蒙古骑兵急急而去。
  满达海得意洋洋的转看宁完我:“宁先生以为如何?”
  宁完我摸着山羊胡须,不住的点头:“主子睿智,想的极为周全,奴才佩服。不过是不是要知会一下奉命大将军?他率领主力在后,前方动静,不能不让他知道啊。”
  “来不及了。”满达海扬着骄傲的下巴:“昌平骑兵距此已经不过十里了,他们应该很快就会知道,我大清兵已经出现在了怀柔城下,一旦他们望风而逃,到时再想追就不好追了,所以我们不能等,必须立刻行动。”
  说罢,翻身上马,补充一句:“我阿玛说过,军情瞬息万变,岂能事事请命?相信奉命大将军绝对不会反对我的决定!”
  手臂一挥,“杀!”
  “嗬呼!”正红旗骑兵齐声呐喊,向怀柔西面杀去。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8/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