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1227

  朱慈烺不看他,看向那五个千户,问:“谁是炮营千户?”
  “炮营千户薛真见过殿下!”
  一名千户向前一步,对朱慈烺抱拳行礼,和李顺一样,他也已经是大汗淋淋了。
  “薛真?”朱慈烺扫一眼他白白胖胖的脸,问:“你是薛濂什么人?”
  “臣……是他堂侄。”薛真战战兢兢。
  “这三年来,炮营操练怠废,一个月连一次炮都不打,你身为炮营千户,可曾劝过薛濂?”
  “臣,臣……”薛真冷汗淋淋的答不出,这三年来,他和他叔父只知道捞钱了,那管训练?
  “拖下去,杖四十。”朱慈烺不跟他废话。
  薛真大吃一惊:“殿下饶命!”
  两名锦衣卫冲上来,打去他头盔,剥去他甲胄,按到旁边的空地上,另有两名锦衣卫手持棍杖走上来,抡起来就打。
  开打之前,执杖的两名锦衣卫看了一眼田守信,田守信面无表情,两只脚自然站立,没有内八字,也没有外八字,两名锦衣卫明白,这是正常行刑的信号,该怎么打就怎么打,薛真如果承受不住,是他身体太弱,怨不得别人。
  砰,砰,砰……
  棍杖落在了薛真的后背和屁股上。
  “啊,啊!殿下,看在臣祖上曾为朝廷立过大功的份上,饶臣一命啊……”薛真一边惨叫,一边哭嚎。
  朱慈烺皱了一下眉头,冷冷道:“言辞狡辩,再加四十!”
  听到此言,薛真差点晕过去,杖四十未必死,但杖八十却是必死无疑的,他可不敢奢望他能有叔父的运气。
  朱慈烺本来真没有想杀薛真,只是想教训他一顿,空出炮营千户这个位置,另选其他人接替,但想不到薛真竟然把祖宗抬出来了,如果饶了薛真,神机营甚至整个京营,到处都是世袭的功臣后代,有样学样,犯了错,人人都抬出祖宗,以后还怎么治军?
  因此,薛真必须死。
  这一次,两名执杖的锦衣卫没有看田守信,太子的话语明显就是“死杖”的信号。
  二十棍下去,薛真已经是受不了了,哭嚎着说:“臣愿意散尽家财,两万……不,三万两,求殿下饶臣不死啊!”
  这家伙倒也通透,知道叔父十万两买了一条命,所以也想依样画葫芦。
  但朱慈烺置若罔闻,虽然内心里他很想要这三万两银子,但要了银子,就得饶薛真的性命,不然天下人都会腹诽他这个皇太子是一个说话不算数的小人,如今的形势下,他皇太子言出必行、公正严明的形象必须维护,不然他就没有办法跟勋贵们斗,更没有办法跟东林党斗。
  更何况薛真犯的是军规,三万两银子就能买命,以后军中还不得乱了套?
  四十棍下去,薛真已经没有了声息,五十棍下去,气息也没了,两名锦衣卫停了杖,探探他的鼻息,向田守信摇头。
  田守信示意拖下去。
  整个校场鸦雀无声。
  李顺和其他的四名千户都一头冷汗,连魏闯的鼻尖都有丝丝汗珠。皇太子军法如此严厉,他们算是彻底领教了。
  将官们如此,校场的军士们就更是胆战心惊了。
  朱慈烺本不是一个冷酷的人,前世连一只鸡都没有杀过,但明末清初的尸山血海,夜夜的噩梦,让他不得不硬起心肠。乱世用重典,治世先治军,如果他连京营都整顿不好,还谈什么逆转历史?
  朱慈烺看向李顺。
  李顺还跪伏在地呢,感觉到皇太子扫过来的目光,赶紧请罪:“臣有罪……殿下饶命。”
  声音颤抖的都快要哭了,只恐杖八十的噩运也落到自己头上,到现在,李顺愈发后悔昨晚违背了对菩萨娘娘的誓言,以至于今天诸事不顺。
  “李顺,听说你过去是炮营千户?”朱慈烺冷冷问。
  “是。”李顺咽了一口唾沫:“臣在炮营待了三年,积功升了这个副将。”
  朱慈烺点点头:“如果本宫让你瞄准,佛郎机炮,你能打多准?”
  李顺精神一振,仿佛看到了生机,立刻回答:“四百步之内,臣绝对指哪打哪!”
  “如果不是佛朗机炮,而是其他的小炮,你多长时间能打准?”
  “只要是炮,原理就差不多,多了不敢说,只要试上三炮,臣就能打十之八九。”李顺不敢吹牛,回答的很是小心。
  “好,”朱慈烺笑了:“从现在起,炮营千户的职务,你就兼了吧,一个月之内,给本宫带出三十个徒弟,两个月之内,本宫要一百个能在四百步之内,精确瞄准的炮手!”
  “臣遵命!”
  李顺跪伏在地,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这一关算是过了。至于怎么完成太子制定的严苛目标,他顾不上多想,先过了眼前这关再说吧。
  “起来吧。”
  朱慈烺本来就没有杀李顺的意思,在昨天校场检阅之前,他对神机营的情况就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李顺虽然唯唯诺诺,在副将的位置上无所作为,甚至有贪墨军饷的行为,不过其本人却是一个极其优秀的炮手,四百步之内指哪打哪,绝不是吹牛。
  这样的人,当然不能杀,贪墨军饷的毛病,只要改了,也可以既往不咎。
  “但殿下……臣有一请。”
  李顺爬起来,擦擦头上的冷汗,忽然想起了什么,赶紧抱拳。
第五十八章
意外惊喜
  “但殿下……臣有一请。”
  李顺爬起来,擦擦头上的冷汗,忽然想起了什么,赶紧抱拳。
  “说。”
  “好炮手都是练出来的,而且必须实弹射击,可神机营现在的火药和弹丸都不足……”李顺欲言又止。
  朱慈烺明白了:“放心,火药和弹丸,本宫会给你供应充足的。”
  李顺眼有喜色:“谢殿下!”
  朱慈烺脸色一寒:“但有一点说清楚了,从今以后,神机营全军上下,再有人敢贪墨火药和军饷,哪怕只有一分一钱,本宫也绝对不会轻饶!”
  “诺!”
  李顺带着四名千户大声应答。
  看完佛郎机炮,朱慈烺又看了虎蹲炮。
  佛朗机炮和红夷大炮都是明代中后期引进的舶来品,虎蹲炮却是标准的国产大炮,最早洪武皇帝朱元璋和张士诚苏州大战时,就使用了虎蹲炮,只不过那时的叫大碗口,明中期以后,因为倭寇之乱,一代名将戚继光聚集匠人,总结前人教训,对一些“不堪用”的旧炮进行“升级改造”,就成了明后期大名鼎鼎的虎蹲炮了。
  虎蹲炮由熟铁制成,仰角射击,每次装火药七八两,可发射五钱重的铅弹一百枚,射击时,一百枚弹丸喷涌而出,呈喷洒形,方圆两丈以内的敌人,都会被扫到,所以虎蹲炮对密集阵型的敌军,有巨大伤害。
  但因为弹丸轻,所以对城墙的伤害较小。
  为了防止“子小而口大”,“散出无力”的蹩端,装一百小铅弹后,再用重三十两的大铅子或大石“慢慢筑入”炮口,增加炮膛的压力,这样不但提高了射程,也增加了威力。
  虎蹲炮最远只能射500米,和佛朗机炮的1000米,红夷大炮的2000米相比,射程处于绝对的劣势,500米的距离,以建虏骑兵的速度,瞬间就到阵前了。
  而且虎蹲炮装填速度奇慢,它装填一次的时间,佛朗机炮四发都打出去了。还有,因为炮身轻,所以后坐力惊人,常常一发炮弹后,炮身直接后退七八米,如果有人闪躲不及,被炮身误伤也是常有的事——如果两军对垒之际,这无疑会冲乱自家的阵型而让敌人有可乘之机。
  最后还有一弱点,虎蹲炮散热不佳,铸造工艺也不够,打两发就需要长时间的冷却,不然会有炸膛的危险,在时间就是生命的战场上,常常有延误战机的嫌疑。
  虎蹲炮已经落后了,朝廷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因为实在没有钱大量铸造佛朗机炮和红夷大炮,所以一直到现在,虎蹲炮依然还是明军的主力火炮。
  在朱慈烺看来,虎蹲炮就是一个一次性的迫击炮,只能当预备军,绝不能当成主力火炮使用。
  朱慈烺对虎蹲炮兴趣不大,随便看了看,就把目光投向在校场中列阵的军士身上了。
  在昨天校场检阅不同,今天神机营军士的精气神,明显比昨天好了许多,列队站在校场之中,一个个站的笔直,屏气凝息——就算忘记了昨天的一百颗人头和阳武侯的杖八十,今天薛真的杖八十可是真真切切的在他们眼前展现,皇太子整顿军纪的严厉手段,谁能不怕?
  朱慈烺惊奇的发现,和昨天一半火器一半长矛相比,今天神机营每个军士的手里,都握着火器。
  显然,李顺吸取了薛濂的教训,皇太子昨天发那么大的火,不止是因为神机营训练驰废,打靶打不准,堂堂神机营居然只有一半火器,应该也是皇太子发脾气的原因之一,因此,今天李顺翻箱倒柜,将神机营库房里的火器,不管能用不能用,全部都拿出来,装备到军士们的手里了。
  鸟铳,三眼铳,咦?朱慈烺扫了一圈,忽然发现了一种看起来比一般鸟铳更长更重,而且有木质枪托的火枪。
  重型火绳枪?斑鸠脚铳?
  朱慈烺心中一喜。
  在明末,明军只所以对建虏的重甲和盾车无能为力,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火枪的威力太小,弹重3钱、装药3钱的明军鸟铳,根本打不穿建虏的三层铁甲,更遑论那些威力更弱的三眼统了。
  要想打败建虏,明军急需一种破甲利器,而重型火绳枪是最佳选择。
  其实早在崇祯二年,徐光启就呼吁朝廷制造大型火枪对抗建虏。崇祯八年,两广总督熊文灿还将为了对付海寇而购买的一百门重型火绳枪送入京师,因为枪身甚重,需要脚架支撑,形似鸟脚,由此得名为斑鸠脚铳。
  斑鸠脚铳既有足够的威力,能击穿建虏的铁甲,又不像火炮那样笨重,正是破解建虏重甲的良方。
  但不知道为什么,斑鸠脚铳却并没有在明军之中普及开来,史书中,也没有明军曾经在辽东使用斑鸠脚铳的记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