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1227

  点燃的火绳缠在枪身上,亮火的那一头小心的夹到蛇杆上面。
  接下里就是射击了。
  所有人都看着王山。
  军士们的眼神里都带着羡慕,谁都知道,在太子爷面前演示,一旦表现的好,就会有重赏,就算没有赏,在太子爷面前露了这个脸,以后升官发财也容易的多。
  王山准备射击了。
  斑鸠铳架在支架上,三点一线,瞄着一百步外的靶盘。
  “等一下!”
  朱慈烺忽然喊住了他,对李顺说:“去,挂一块铁板到靶盘上面。”
  虽然书本上写的清楚,斑鸠铳百步之外可以打穿重甲,但朱慈烺并没有亲眼见过,因此今天他要眼见为实。
  两个军士快步跑过去,将四块护心镜捆在了靶盘上。
  护心镜在明军将官一级的盔甲中大量使用,其材质大部分都是熟铁,也有一些是铜包铁,厚度在2mm左右,现场一时找不到铁板,用护心镜代替也是合适。
  四块护心镜将靶盘包了一个严严实实,只要射中靶盘,就能击中护心镜。
  护心镜绑好,两名军士快步闪开。
  接下来,就等着王山射击了。
  众目睽睽。
  王山扳开引药盖,肩抵枪托,稍微瞄了一下,右手扣动了扳机,蛇杆一沉,引药锅中的火药被点燃,随即一声巨响,铳口猛地喷出一道桔红色的火焰,同时伴随有浓烈的白烟,那颗铅弹,则以肉眼看不到的速度飞了出去。
  而在火焰喷出的刹那,巨大的后坐力把王山震的向后退了一步。
  朱慈烺彻底明白,为什么斑鸠铳很难在明军普及的原因了,即使王山这种身体强壮,看起来训练有素的老兵,在开枪的刹那,都要被震的后退,何况那些体弱的新兵?估计一枪打出去,一屁股跌坐地上都是轻的,闹不好,胳膊都得震脱臼了。
  斑鸠铳威力大,火药多,后坐力当然也是成倍增加。
  枪响过后,靶盘被轰倒在地,刚才那两个军士迅速跑过去,在靶盘前站定,低头仔细看了两眼,其中一人抬头喊:“靶中!”
  一直提着心的李顺和魏闯,脸上都露出喜色。
  如果王山脱靶打不中,他们脸上非但没有光彩,说不定还会被太子爷责罚。
  如今王山靶中,他们可以暗暗松口气了。
  朱慈烺也是点头,从装弹到射击,王山一气呵成,而且一发命中,不愧是神机营的老兵。
  四块护心镜连同靶盘一起送到朱慈烺的面前。
  其中一块护心镜被击出一个大洞,而木制靶盘的洞更大。
  斑鸠铳,果然厉害,书本上的记载,果然没有错。
  朱慈烺信心更足,将斑鸠铳改造成燧发枪,再在火药上面下点功夫,增加爆炸的威力,枪管加长,增加射击的威力和精度,刺刀什么的,也都配齐了,一共来他个几万支,斑鸠铳必然成为建虏重甲兵的终结者——这是朱慈烺此时的想法,但很快他就知道,事情远不是自己想象的这么简单。
  “王山打的好,赏银十两!”
  朱慈烺微笑宣布。
  “谢殿下!”
  王山跪倒在地,激动的眼泪都要下来了,十两银子,是他四个月的工资啊。
  军阵微微骚动,大家看王山的眼神,都是羡慕,同时也有一种跃跃欲试——太子爷如此大方,只要咱立了功,还怕没有赏赐吗?
  朱慈烺笑:“王山,把你刚才倒火药的小木管给我看看。”
  王山赶紧从兜里取出刚才盛放火药的小木管,双手呈给朱慈烺。
  朱慈烺拿在手里仔细看了看,心想这就是戚继光在《练兵实纪》中提到的鸟铳“药管”了。药管用来预装定量的发射药,作战时将药管中的发射药倒入枪膛以保证火药量恰到好处。
第六十一章
野营训练
  “这么装药,好像有点慢啊,”朱慈烺看魏闯:“为什么不提前装好呢?”
  “回殿下,木管小,一次只能装一发。”魏闯抱拳。
  朱慈烺笑一笑,没再说,因为是穿越而来,所以他清楚的知道,在此时的欧洲,已经有了把火药和弹丸包在一起的子弹包,为了防止火药被雨淋湿或者沾水受潮,一般都用涂了牛油或者猪油的纸来包装。
  因为涂了动物油的纸韧性会提高,且没有边缘可供撕开。装填的时候,用牙咬开是最快的方法。
  咬开后一部分倒入引药锅做引燃的火药,剩下的全从枪口倒入作为发射药。最后再将圆形的弹头放进去,用通条压实。通条是一种长的末端有凹口的铁条。用通条压实后,子弹就与枪膛紧密结合在一起了,就不会在枪膛里滚动或者掉出来。
  因为包装纸上涂有猪油和牛油,19世纪中期在印度发放使用时遭到了印度兵的集体抵制。因为印度教崇拜牛,穆斯林禁食猪肉。让他们用嘴咬开涂油猪牛油的子弹是对他们的侮辱。
  有了子弹包之后,装填速度大幅提升,从而提高了火枪的击发效率。
  子弹包必须普及,不过应该推展这项工作不是神机营,而是火药司的。
  把药管还给王山,朱慈烺很严肃的看向李顺:“李顺,从今日起,斑鸠铳是神机营训练的重点,两月之内,本宫希望见到三百个如王山一样,能熟练使用斑鸠铳,并准确射击的好兵,不是一共有三百多支斑鸠铳吗?一支都不许浪费,全部都给本宫用上。”
  “遵命!臣一定全力督促他们!”李顺大声回答。
  朱慈烺点点头,看向李顺身后的另三名千户,问:“哪一位是骑兵千户?”
  神机营虽然是火器营,但编制里却也有骑兵,在战场上起策应、护卫和追击的作用。神机营的编制一共五千人,一千骑兵,一千炮兵,剩下三千是各种火器兵。
  “臣刘大海见过殿下。”
  骑兵千户出列抱拳。
  “你麾下有多少骑兵?”
  “只有一百。”刘大海一脸尴尬,他这个骑兵千户就是一空头司令。
  朱慈烺看向右侧的骑兵方阵,稀稀拉拉的,估计也就八九十人,且马匹瘦弱,军士也没几个健壮的,一看就是平常不怎么训练的懒兵、散兵。
  “带上你的人,即刻到三千营,找贺珍将军报到。从现在起,你不是神机营的千户,而是三千营的千户了!”朱慈烺冷冷说。
  骑兵得大规模,集合在一起训练,方能练出成绩和士气,眼前的九十个骑兵,放在神机营就是混日子,得把他们放到三千营苦练一番。另外,贺珍正在裁撤老弱,这九十个人估计大部分都会被裁掉,如此也省的他们继续占用神机营的兵额。至于神机营未来的保护问题,等到整个京营都整训完成了,从三千营调一千骑兵过来即可。
  刘大海愣了一下,他预料到会有责罚,但没想到会是这种责罚。
  “怎么?本宫的话你没有听见?”朱慈烺皱起眉头。
  “臣听见了,臣这就去报到!”
  刘大海大骇,赶紧抱拳躬身,大声回答。
  刘大海垂头丧气,但又无可奈何的带着麾下的九十个骑兵走了。
  打发了骑兵,朱慈烺围着校场中的步兵方阵转了一圈,李顺,魏闯还有另外两名千户跟在他身后,都是大气不敢喘。朱慈烺脸色沉沉,方阵中那些站了不到一个小时,就表情疲惫,拿不动枪,甚至腿肚子都开始转筋的兵,都不是合格的兵,要不强化训练,要不就滚蛋!
  朱慈烺沉思了一下,站住脚步:“李顺,从明日起,神机营全体到城外扎营,进行为期两个月的野战训练,除了固定的早中晚三场,夜晚戊时,还得再加练一场,以适应夜战。神机营裁撤老弱的事务,就不要劳动贺珍将军了,你们自己处理就行,而两个月的强训,就是能否留下的标杆,撑不住的,一律清退!”
  城外扎营?野战训练?
  李顺和三个千户都是吃惊,神机营是京师三大营中地位最高的一营,有皇上护卫营之称,除了随皇帝出行,从来都没有在城外扎营的先例。
  但皇太子的命令,他们不敢不从。
  “遵命!”
  “关于军士能否留下,本宫给你们三个具体的标准,第一,鸟铳是否能打准?第二,是否能一口气跑十里路而不休息,双手连续高举斑鸠铳五十下而不累?第三,是否遵守军纪,听从号令?如果三项都合格,那就是本宫想要的精兵。这其中,第三项尤为重要,那些不听号令,在军中发牢骚,传播流言的,一律军法从事,绝不可纵容姑息,谁姑息谁就是同罪!”
  “臣等明白!”
  朱慈烺环视众将:“两个月后,本宫会再次巡检神机营,并举行比武大会,三个火枪营不但比枪法,也要比体力和纪律,到时,成绩最差的那个火枪营,会被本宫裁撤,至于领军的千户,则褫夺职位,回家种红薯!”
  听到此言,魏闯和那两个千户都是吃惊。魏闯还好,迅速的恢复镇定,另外两个千户的脸色却都有点白,显然是信心不足。
  另外,红薯是什么东西?
  朱慈烺看向魏闯:“魏闯,你也不要太轻松了,十天之后,我会有一批新兵交给你,希望你好好训练他们。”
  “是。”魏闯抱拳听令,并不因为收了新兵,成绩可能会受到影响而有所犹豫。
  对这一点,朱慈烺尤其满意。
  “李顺,你的任务是炮兵,两月之后,我也是要检验你的。”
  “请殿下放下,臣一定完成。”到这时,李顺终于可以彻底的松口气了,他知道,有惊无险,自己这是过关了,看来菩萨娘娘还是很保佑的,为表诚心,今晚无论如何也不能让那害人精再靠近了。
  朱慈烺点点头,“好,希望三月之后,本宫看到的是一支令行禁止,英武雄壮的神机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