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4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2/1227

  因为比起万全左卫,宣化城更为高大和坚固,在宣府总兵周遇吉已经带兵回到宣化城的情况下,清兵攻陷宣化的难度,成倍增加。如果说攻陷万全左卫需要扔一万具尸体,宣化城恐怕就得扔两万。
  多铎目光喷火。
  到现在,明军的策略已经很明显,东守居庸关,西守万全左卫,将大清兵限制在宣化一代,而在张家口烧成灰烬,图尔格没有从张家口拿到一粒粮食的情况下,十万大军的粮草问题已经是摆在多铎面前,令他更加头痛的一个生死问题,虽然宣化之东还有龙门卫,开平卫和三四十个大小堡子,大清一一攻陷,或许可以得到一些粮食,但从入塞一来,明国处处“坚壁清野”的情况下,这些堡子里面的存粮绝对不会多,就算全部都拿下了,怕也难以支撑大军所用。
  进不能进,退又不甘心,伺机而战又没有粮草,多铎一身力气无处使,恨的都快要把牙咬碎了。
  “你刚才说,明国太子可能在明国骑兵之中,可有确实证据?”多铎狼一样凶狠的目光始终盯着尸墙,口气里喷着怒意。
  图尔格小心翼翼地回答:“并不是奴才,而是张存仁推测的。明军骑兵虽有不少,但虎大威马科都是桀骜不逊之人,绝不是昌平总督何谦,或者是宣大总督张国维可以指使的,前夜,他们不顾死伤的冲营,完全就是豁出去了,极大可能是明国太子亲自在后面督阵,逼得他们不得不拼命。”
  “如果是……”多铎咬着牙:“那么明国太子现在去哪了?是在宣化,还是去了万全左卫?”
  没有人能回答。
  众将脸色都是凝重。
  到现在,所有人都知道,入塞的种种不顺,都是因为明太子,先是在潮白河伏击歼灭了多罗贝勒阿巴泰的偏师,现在带着骑兵突袭宣化大营,又给了入塞大军当头一击。
  明太子,已然是大清的最大劲敌了。
  “都埋了吧……”半晌后,多铎目光终于是离开了尸墙,面无表情的返回中军大帐。
  “辄~~”
  建虏士气低落。
  但现在为止,不说阿巴泰偏师全军覆没,也不说张存仁的宣化大营被明军一战击溃,只说两次攻城,从玉田到张家口,就一共损失了一万多的兵力,但却一座城池,一粒粮食都没有拿到,这实在是大清这几十年来,从来都没有过的败仗,现在面对宣化坚城和居庸关,还有明军重兵把守的万全左卫,满汉众将们都有点迷茫了,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
  当然了,并非没有人想到撤退,但却没有人敢说出来。
  以豫郡王多铎的骄傲,你现在提议撤军,不是在打他的脸吗?他不撕了你才怪呢。
  即便索尼鳌拜等黄太吉的绝对心腹,也不敢轻易提出。
  军议没有结果,满汉众将谁也不敢提出撤军,在多铎一脸烦躁的挥手之后,众将都屏气凝息的退下,只留多铎一个人在地图前面咬牙切齿。
  一连十几日,建虏主力大军在宣化城下动也不动,只是将宣化团团围困,而图尔格、尼堪等十几个将领,分兵十几路,往宣化周边扫荡,清剿仍有明军驻守的一些堡子和可能有人的村庄,尼堪更是一度杀向了万全左卫,但在多铎的严令之下,又退了回来。
  建虏此次攻击,不为占地杀人,只是为了军粮。到现在为止,建虏大军的粮仓已经见了底子,虽然从蒙古哈刺慎和察哈尔两部勒索到了一些军粮,最初从青边口入塞时,也抢到了一些,但六万大军每日所耗众多,实在是入不敷出,到现在,军粮还剩多少是营中最高机密,除了多铎之外,只有图尔格等有限的几个人知道。
  但令图尔格他们失望的是,宣化东面的堡子,大部分都是空的,即便是有明军驻守的堡子,也是守军极少,粮仓里更是没有多少粮食,连续折腾的五六天,大军军粮紧张的困局,丝毫没有得到缓解。
  中军帐里,多铎越发焦躁,动辄就是发怒,从亲信奴才到军中大将,一个个都噤若寒蝉。
  终于,索尼和鳌拜忍不住了,他们虽然还年轻,还只是两黄旗的后起之秀,但战阵经验却一点都不缺乏,建虏军制,男子十六岁就要上阵当兵,他们各自都有十年以上的军旅经验了,对战阵之事有相当的判断,加上他们是两黄旗,身负黄太吉的重托,知道这样下去,大军会越来越困难,因此不能继续再沉默了,这也是临行前,黄太吉对他们两人的叮嘱——大军征伐,一切都听从豫郡王的命令,但关键时刻,该说的话,你们还是要说的。
  索尼和鳌拜求见多铎。
  多铎却不见他们。
  索尼和鳌拜都是执拗的性子,多铎不见,他们就一直跪在帐门口。
  一连两个时辰。
  “就让他们跪着吧……”
  多铎毫不在意。
  无奈,索尼和鳌拜只能退下,再想其他办法劝谏多铎。
  索尼和鳌拜刚退下,就听见脚步急促,一名背后插着三角军情的侦骑急急奔入大营,马上骑士到了多铎帐前翻身下马,将怀中的紧急军情交给帐前的牛录额真。
  那牛录额真双手捧着军报,急急送回账内。
  “啊~~~坏我大事的狗奴才~~”
  很快,多铎愤怒无比的叫声,就从帐中传了出来,帐前的白甲兵听得心惊,而大帐内,服侍多铎的奴才们更是吓的跪成一片。
第六百六十八章
屠杀
  塞外。
  龙王庙。
  这里距离界岭口四十里,通往界岭口的那一条因为人踩马踏而形成的土路上,一支五千人左右的建虏兵马正押运粮草,急急赶路。“快,快~~”虽然已经是黄昏,但领军的护军统领董鄂·鄂硕却丝毫没有下令全军安营休息的意思,继续催行。
  今年三月,明军从塔山杏山撤退时,担任警戒的鄂硕追击塔山守将佟瀚邦不利,事后受到责罚,在整个建虏主力都撤回盛京修整之时,他却带了三百旗丁,监督孔有德守卫锦州。十五日前,孔有德接到豫郡王多铎的命令,说前线军粮紧张,要锦州立刻调粮,并且限日送到。鄂硕是正白旗人,正白镶白旗同根一体,因此他不敢怠慢,由孔有德凑粮,他亲自率领满汉三千兵马加上两千包衣奴才,为入塞大军送粮。
  鄂硕一路走的非常急,同时不停的放出侦骑,探查周围的动静,虽然松锦之战后,明军精锐尽失,豫郡王也轻松的从界岭口破关入塞,周围没有明军,但他还是不敢大意。
  眼见快到长城,路程已经走了一半多了,鄂硕微微松了一口气。
  就在这时,耳朵里忽然隐隐听到一阵“隆隆隆”的声音,他脸色登时就大变,回头向声音的来源处看去,只见道旁的山坡上,忽然冒起烟尘,一大彪的明军骑兵从烟尘之中冲了出来,马蹄滚滚,夕阳最后的余晖之下,那些骑兵手中的长刀泛着森冷的寒光……
  “迎敌~~迎敌~~”鄂硕大吃一惊,一边嘶声大吼,一边拨转马头,带领身边的白甲骑兵向明军迎去。
  但晚了,虽然鄂硕迎住了一股明军,但另外几股明军骑兵却是顺利的冲到了粮车之前,押粮的清兵猝不及防,被杀的人仰马翻。明军一边杀,一边放火,粮车很快就冒起了滚滚黑烟……
  烟尘笼罩的山坡上,一个全身甲胄的明军大将正驻马兴奋地望着坡下的激战,周边几十个家丁紧紧护卫,正在宁远总兵吴三桂。自从得了太子殿下的命令,从黄崖口出关直到今日伏击成功,一共将近二十多天了,这二十多天里,吴三桂和麾下的一千多关宁铁骑,始终埋伏在长城四十里之内,关注着周边的一举一动。冬日的夜晚能冻死人,寒风似刀,其间的辛苦远非一般人能想象,吴三桂并非是一个能受苦的人,若非是太子的严令,他宁愿返回宁远,也不愿意在山间挨冻。
  幸运的是,他们没有被建虏的侦骑发现,更幸运的是,不过只冻了七八晚,建虏的运粮队伍就出现了——他们的苦没有白受,现在到收获的时候了,眼见建虏队形已经被冲乱,吴三桂举起手中的长刀,高喊:“杀~~”带着亲信家丁,猛冲下去……
  一战激战结束,吴三桂带兵撤退,鄂硕兵马受损虽然不多,但粮草却是被烧了一个干干净净。
  军粮被烧的消息传来,不论是马兰峪的罗洛浑,还是墙子岭外的英俄尔岱都是大吃一惊,自从多铎率领大军主力从宣府绕道入塞之后,他们两人就遵从多铎的命令,牵制各自对面的明军,等待明军混乱,伺机发动攻击。但二十多天过去了,对面明军始终撤退混乱的迹象,他们无从攻击。英俄尔岱还好,就近逼着蒙古哈刺慎送了一些粮,罗洛浑却是苦了,到现在军粮耗尽,再坚持下去就得杀马了,虽然建虏军中多马,连包衣奴才都有马,但马匹是战争资源,不到万不得已,任何人都不敢轻易杀马。
  罗洛浑只盼着锦州军粮能早日送到,不想探马来报,军粮却是被烧了。
  大惊之中,罗洛浑派人用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告知多铎。
  ……
  鄂硕的运粮队伍被袭击,粮草被全部烧毁,意味着多铎扭转局势的最后希望也被打破了。
  并不是鄂硕不小心,而是实在没有想到,在龙王庙的山林里,竟然会隐藏有一支明军骑兵,自多铎破关入塞以后,界岭口方圆百里之内,已经不见一个明军,况且龙王庙又是在长城之外,不是明军的活动区域,一般建虏将领都不会想到,明军会忽然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在半路伏击他们。
  鄂硕没了粮草,自请死罪。
  但杀了他全家,也挽救不了大军无粮的困局。
  大军没粮,就没有一切。
  多铎心中的愤怒无法遏制,在帐中大骂、翻桌、撕毁军报,能表达愤怒的一切动作他都做了,奴才们一个个都吓得像是风中的蒲公英,哆哆嗦嗦的在帐里帐外跪成一片,齐声请豫郡王息怒。
  但多铎的怒气怎么能息下去?
  此次入塞,不但关乎他,也关乎他的两个哥哥阿济格和多尔衮的威望和声誉,原本以为轻而易举的事情,像骑马围猎那般的简单,不想竟然遭受到了这么大的挫败,不但偏师全军覆没了,就是他亲率的大军主力也是处处碰壁,无法撕开明军的防线。
  原本,他还抱有最后一丝幻想,想着等军粮到了之后,继续和明军周旋,但现在,他最后的幻想也被打破了。
  当然了,他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强攻居庸关或者是明军重兵防守万全左卫。
  但那是他不愿意做的。
  他不能带着大清勇士去送死。
  所以,纵然心中一万个不愿意,他也不得不考虑退兵了。
  想到退兵两字,多铎眼睛里不再是愤怒,代之的是一种惶恐。
  黄太吉本就对他们兄弟三人不满,想要伺机削弱他们兄弟的力量,这一次怕是不会轻易放过他。他已经能想象到黄太吉的阴沉脸色了。
  愤怒,惶恐,无奈,一会又咬牙切齿,目呲欲裂,多铎在帐中焦急的踱步……
  虽然后续军粮被烧的事情多铎没有告诉任何人,但纸包不住火,第二天之后,营中众将还是隐隐听到了一些消息,而后,索尼和鳌拜再一次求见,这一次不止是他们两人,连镶蓝旗的几个将领也一起跪在了帐外。
  “逼宫?”
  多铎咬牙冷笑,他平生最恨有人逼他,如果是过往,他早就令人将索尼鳌拜乱棍打出去了,但现在的情况下,他却不能这么做,因为索尼和鳌拜代表的不是他们自己,而是黄太吉和两黄旗。在入塞不顺,明军坚守,已然是不可能再有突破的情况下,得罪黄太吉和两黄旗是不智的行为——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多铎慢慢站起,脸色苍白的道:“让他们进来吧。”
  ……
  第二日上午,宣化城头守军发现,城下建虏有了动静,“呜呜”的号角声中,数千建虏骑兵排成整齐的队列从营中纵马而出,缓步向宣化城缓缓压了过来,冬日毫无暖意的阳光下,清楚看到他们都骑着高大的战马,身上的白衣白甲如大地铺雪,尖盔的红缨却像是血一般的红,马鞍边挎着短弓和箭壶,手中的武器清一色的都是长枪,枪尖森然,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凛凛的寒光。
  建虏最精锐的牙巴喇骑兵!
  有见多识广的城头守军一眼就认了出来。
  虽然他们人马不多,不过两千人,但气势却极其惊人,
  城头守军都是紧张,怎么的,建虏要攻城了吗?但怎么不见步兵,更没有云梯攻城车?
  城门上,宣化巡抚朱之冯和总兵周遇吉面色凝重的远望城下的敌人,自从太子殿下撤走,将宣化交给他们两人,他二人就已经做好了于城共存亡的准备,不管建虏是攻还是围,他们都不会畏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2/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