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5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1/1227

  第二日一早,朱慈烺进宫向父皇请安,呈上抄写好的皇明祖训,然后不等崇祯帝问,就跪在地上请罪。
  案后的崇祯帝沉着脸,一边展开皇明祖训,一边冷冷问:“请罪?你请的什么罪?”
  “逾越分际,擅用京营军情司,监控京师的粮商。”朱慈烺拜伏在地。
  崇祯帝头也不抬:“为什么要监控粮商?”
  “儿臣自从办了京惠粮行,心里首先想的就是如何稳定京师的粮价?而要稳粮价,都必须了解京师物价的波动和粮商们的往来,为此,儿臣命令京营军情司对粮商们进行了一些布控,儿臣有罪,请父皇责罚……”
  崇祯帝哼了一声:“除了粮商,还有他人吗?”
  “绝无。”朱慈烺回答的斩钉截铁。
  “军情司的人,要如何惩处?”崇祯帝问。
  “照磨萧汉俊申斥,罚俸半年。”朱慈烺小心翼翼地回答。
  崇祯帝原本缓和下去的脸色,立刻又变得严峻:“京师重地,除了锦衣卫,他人都没有情搜的权力,即便是锦衣卫,也得是在朕的同意之下。这点肤浅的道理,军情人的人难道不懂吗?罚俸半年就想轻松过关?事情泄露出去,你让朝臣们如何看待?”
  “军情司是奉儿臣命令行事,罪在儿臣,儿臣愿替军情司领罪……”朱慈烺道。
  “这个罪,你顶不了!”崇祯帝却打断他的话,冷冷道:“着革去萧汉俊京营军情司照磨之职,令选他人继任。”
  朱慈烺心中发凉,但却也没有办法,只能叩首:“儿臣遵旨。”
  脑子里急剧思索,如何在没有官职的情况下,令萧汉俊继续领导军情司?同时,继任照磨又应该用谁呢?
  崇祯帝脸色缓和下来:“起来吧。”
  “谢父皇。”
  朱慈烺起身,小心翼翼地站立,等着崇祯帝的训斥,他知道,事情不可能就这么过去,果然,崇祯帝从眼前的《皇明祖训》开始讲起,太祖成祖的开国建业的艰辛,写皇明祖训教育后人的苦心,一直到太子的本分,洋洋洒洒,讲了足足半个时辰。
  前世读史的时候朱慈烺就知道,皇明祖训是崇祯帝的盛典,崇祯帝时时用皇明祖训警醒自己,据说崇祯帝可以将皇明祖训倒背如流,今日一见,果然是如此。
  而随着讲解的进行,崇祯帝已经完全进入到“父师”的角色里,而朱慈烺,自然要做出合格学生的样子……
  半个时辰后,朱慈烺离开乾清宫,走出殿门时,他擦了一下额头的汗,嘴角露出苦笑。
  我这个父皇啊,本质上就是一个文人,好为人师的脾气,比那些酸秀才们一点都不差。
  想到军情司的事,不禁又烦恼起来。
  但眼下还有另一件烦恼的事情急需要处理。
  ……
  “早去早回。”
  坤宁宫,当听到太子又要带定王和坤兴出宫,到寺庙为将士们祈福时,周后倒也没有多想,稍微叮嘱几句之后就同意了。
  而不同于往常的兴奋,坤兴和定王今日都是默默,尤其是定王,脸色发白,眼眶却红红,好似刚刚不久又哭了一场,朱慈烺想要安慰,但又不知道该如何说起,只能歉意的点头,但定王却闪避开他的目光。
  城东的一个优雅庭院,原本是朱慈烺为绿萝准备的安置所,但现在却成了尸体的停放地。
  “呜呜……”
  朱慈烺和坤兴都站在院中,只有杜勋领着定王进入,很快就听到定王断断续续的哭泣声从屋中传了出来,今日已经是腊月二十八,马上就要过年了,京师各处,城里城外,到处都洋溢着过年的喜庆,连屋檐上好像都站立有两只喜鹊,此情此景中,越发显现出定王哭声的悲凉……
  “殿下。”佟定方轻步进入,在朱慈烺耳边轻声汇报。
  朱慈烺听罢皱起眉头,想一想,对佟定方说道:“令张家玉再去一次,告诉周堪庚,最迟今天黄昏,关于整饬京师卫生的告示,必须在城中各处贴起来!再令左中允林增志去见蒋德璟,说明京师卫生的重要性和急迫性,以蒋德璟的见识,应该会支持。”
  林增志是福建人,和蒋德璟是同乡,又同属东林,这一次制定整饬京师卫生的计划书,林增志多有参与,令他去见蒋德璟,还是合适的——自从被太子派往老家福建购买玉米和番薯的种子,千里迢迢,一趟归来之后,林增志少了一些义愤,多了一些实务,在原左庶子吴伟业被革职,新任左庶子马世奇不理实务之后,林增志渐渐承担起了吴伟业过去的工作,虽然名气比吴伟业差点,但就事务的处理来说,比之吴伟业甚至还要强上一截,最起码,他不多嘴,不会时时在朱慈烺身边烦。
  “是。”
  佟定方领命而去。
  ……
  顺天府衙。
  周堪庚皱着眉头,来回踱步。
  今日一早,他就亲自去了内阁值房,因为临近年关,各部都已经不办公,内阁值房里只有三辅谢升一人,他递上公文,说顺天府力不能逮,想要向“京营”求助,帮着出钱出力,共同完成整饬京师卫生的圣命,不想谢升看罢却是不置可否,不说行,也不说还行,只说内阁要商议,要向首辅周延儒汇报,令周堪庚回去等消息。
  这一等就是一上午。
  下午周堪庚再去内阁,内阁值房却是空的,连谢升也不在了。
第六百九十章
防疫大计
  如果是其他事务,在已经将公文交到内阁,等待内阁处理的情况下,周堪庚一点都不会着急,因为该做的他已经做了,内阁迟迟不处理,他也没办法不是?但整饬京师卫生是太子提出,他听说,京营的工兵营已经在动了,加上计划书清楚写明了三日期限,他也清楚感觉到太子的急切心情,在内阁迟迟没有答复的情况下,他不免有点担心,担心太子会迁怒到他的身上。
  “大人,张家玉求见……”幕僚报。
  周堪庚苦笑,他知道,张家玉一定是来催促的,叹口气:“请他到偏厅吧。”
  同一时间,大学士蒋德璟拿着顺天府的公文,急匆匆地去见首辅周延儒。
  蒋德璟,字中葆,号八公,是此时朝中东林党的领袖,比起那些只知雄辩,但没有实际才能的东林人,蒋德璟知兵事,擅理财,曾向崇祯帝进呈《兵备册》蓟密山永》《蓟永三卫考》等奏本,就蓟州防务献言献策,对于海防、军饷以及募兵制度,皆有独到的见解。
  现在的内阁阁员,蒋德璟是朱慈烺唯一敬重之人,判断只要顺天府的公文到了蒋德璟的手中,蒋德璟一定会支持。倒不是其他三辅不支持,而是今日已经是腊月二十八,马上过年,这两三天里,谁也不想再惹麻烦,都想着等过完年再处置。顺天府再穷,凑点人扫扫大街还是能做到的,不需要大动干戈的向内廷库请银,或者是照顺天府所说,向京营求助。
  再者,顺天府无钱,国库空虚,拿不出整饬卫生所需要的银子,说到底还是内阁的责任,周延儒三人都不想在这个时候触崇祯帝的霉头。
  蒋德璟看过顺天府的公文,尤其是听了学生林增志简单讲诉京营幕僚、詹事府官员、和几个传教士,依照太子殿下的命令和提点,而做出的卫生计划书之后,他大为赞叹,认为这份卫生计划书可谓是“集古今防疫之大成”,应迅速在京师执行并在各地推广。
  至于钱粮问题,在国库空虚的情况下,当然是要由内廷库出,太子的京营愿意提供帮助,那就更好不过了。
  于是蒋德璟急急去见周延儒。
  周延儒正在和家人团聚,蒋德璟的到来令他颇为不爽,不过还是满脸是笑的见了蒋德璟——周延儒这个首辅是东林人推上去的,蒋德璟又是现在朝中东林人的领袖,对蒋德璟,他一点都不敢怠慢,当然了,蒋德璟能入阁,也是他大力举荐的结果。
  听蒋德璟说完,周延儒沉思不语,久久不说话。
  顺天府的公文其实他已经看过了,而京营想要出手帮助之事,他也是知道的,他只所以没有急于处理,就是想看看崇祯帝的态度。
  太子整饬京师卫生的计划太过庞大,所耗众多,是不是有必要花这么多银子在京师环境整治上,还有修建那劳什子的公厕,到处挖坑,周延儒是怀疑的,朝廷财政富裕的时候还好说,偏偏现在朝廷财政困窘,每一分银子都要省着花,这个时候在京师大动干戈,花这么多的银子,真有必要吗?
  何况现在户部的银库是没有银子的,太子京营出手相助,所用的钱粮归根结底,还是要内廷库出。
  因此他决定暂时放一放,没有立刻处理顺天府的公文,想着等着年后,等崇祯帝的态度明朗之后再说。
  不想蒋德璟却找上门来,而且和他的观望不同,蒋德璟对太子的卫生计划书非常支持。面对东林领袖,周延儒不好驳面子,只能和蒋德璟一起进宫面圣。如何处置,这些银子花不花,是不是要京营相助,最终还是要崇祯帝拿主意。
  周延儒和蒋德璟来到乾清宫时,发现太子正在御前应对,而且太子不是一人,还带了那个洋和尚汤若望。
  “泰西的黑死病,和去年在山西保定等地的疙瘩瘟一样吗?”崇祯帝的声音从暖阁中传了出来。
  “回尊贵的陛下,是的,几乎完全一样。”汤若望的声音:“患者腹股沟、腋下、颈侧会有疙瘩,病伏二至八日,一旦病发则四个时辰内便会死亡,常伴有呕吐、腹泻等症,死后遍体通黑,日常接触的朋友,身边亲近的亲人,只要是接近的,都可能会被感染,一传十十传百,十天半月之间,一城之人就会感染大半,两到三月如果不改善,就会全部死绝。”
  “而如果有人从城中逃出,进入其他地区,就会传给他人,从而蔓延开来。”
  “泰西的黑死病到现在过去已经快一百年了,但提起来却仍然令人色变,关于起因和传播,泰西的医生一直在研究,一种大家都比较支持的看法,这瘟疫乃是由老鼠传播。老鼠携带的跳蚤传播给人,人再传播人。”
  “老鼠循着人迹逃窜,也是传播的一种。”
  “虽然并非每一只老鼠都能传播瘟疫,但大旱之后的次年,老鼠传播瘟疫的可能性是平常的数十倍……”
  听到此,门外的周延儒喉咙发干。
  对瘟疫的威力,他并非不知道,不说前朝和史书,只说本朝近十年,各地瘟疫灾难的邸报就连连不绝,几乎每一个月都有某地大瘟,死者数千甚至是上万的奏疏送到京师来,不过却没有人能说清楚瘟疫从何来?
  汤若望指出是老鼠在传播瘟疫,这是周延儒第一次听到。
  “你刚才说,一城一地的人全部死绝,可据朕所知,在泰西,那里的人都不喜欢沐浴,也并没有几个像是我大明这么众多人口的城市。”崇祯帝问。
  “是的陛下,也因此,预防鼠疫才更加重要,一旦鼠疫蔓延开来,城中人将无法幸免。瘟疫可不认人,即便是京师,怕也是难免。”汤若望道。
  崇祯帝沉默了一下,缓缓道:“上天眷顾,我大明必不至此。”
  “尊贵的陛下,去冬大旱,今年瘟疫有可能会卷土重来,如果不加预防,极有可能会蔓延到京师。当日在泰西,蒙古军攻打黑海港口城市卡法,用投石机将人、鼠腐烂的尸体扔进城里,几日口就爆发了瘟疫,此后一发不可收拾,由亚欧商人传到泰西,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幸免……前后肆虐了六年,死者不计其数,从普通百姓到骑士君主,几乎无人能幸免。伟大的翡冷翠,人口和保定差不多,最后几乎变成了空城。”汤若望道。
  崇祯帝又沉默了一下,缓缓问:“要如何防?”
  “保障城市卫生,尽量减少城市里藏污纳垢的地方,多用石灰灭毒,教导百姓们保持卫生,另外想尽一切办法灭鼠,如果某地有瘟疫发生,就要立刻封城,不允许任何人出入,如此虽不能杜绝鼠疫的发生,但却可以将伤害控制在一定范围。”汤若望标准的汉声从暖阁里传了出来。
  崇祯帝沉默的时间更长,一会缓缓道:“归根到底,还是需要银子……太子,你说说吧,你的那个计划书,全部贯彻下来,需要多少银子?”
  “是。”太子温和而清晰的声音在暖阁里响起:“就京师来说,初期投入包括修建公共浴池、公厕和化粪池,改善排水,清理城市垃圾,用大量石灰消毒,如果精打细算,勤俭使用的话,大约需要二十万两银子,城市清洁的维护,只顺天府来说,每年需要三到五万两……同时的,朝廷要拨付钱粮,调派医官前往保定山西,协助两地完成瘟疫的防治,并依照京师的方法,推广公厕和公共浴室,教导百姓洗手戴口罩,同时灭鼠,至于需要多少银子,儿臣暂时还无法估计。”
  “果然不是小钱。”崇祯帝的声音微微发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1/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