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5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0/1227

  朱慈烺已经披上了银盔银甲,正负手站在地图前,仔细凝望,听到两人的脚步声和说话声,他转过身来,严肃的说道:“两位先生来的正好,建虏已经入塞了,军情如火,我要连夜回京,今明两天怕都是彻夜行军,两位先生身体都不好,还是暂时留在玉田,等情势稳定之后,再回京师吧。”
  听到建虏入塞,两人都是大吃一惊,同时也明白玉田喧嚣的原因所在了,黄道周向着太子一躬身,肃然道:“臣为詹事府属官,殿下既然回京师,臣岂可留在玉田?臣当随殿下同归。至于车马之事,殿下不用担心,臣虽老迈,但骑乘之术,却也不比年轻人差多少。”
  黄道周说的坚决,马世奇亦然,朱慈烺也不好再劝,只能苦笑。
  戌时中(晚八点),皇太子的大军离开玉田,急急往蓟州而去。
  玉田知县张啓在城门口亲送太子,等太子一走,立刻对身后的兵丁衙门们说道:“还站着这里干什么?还不快去劝导百姓?方圆五十里之内,百姓一个不能留,要全部收到城中!”
  “是县爷!”兵丁衙门全部去忙。
  张啓望向东北方,忧心忡忡……
  离开玉田,朱慈烺带着五百武襄左卫加上白广恩的两千多骑兵,顺着官道向蓟州急行,夜色中,众军都点起火把,如火龙一般,恍惚照亮了半个天。
  但朱慈烺心中却黑暗,他扬鞭策马,脑子里全是懊恼。
  建虏提前入塞,他为什么事先就没有想到呢?
  今日是九月十九,今春种下的玉米尚没有完全收割完成,番薯马铃薯的收获更是要等到十月中旬,建虏提前入塞,不但军队措手不及,粮食的收取更是受到了巨大影响,如此情况下,收拢百姓,令他们避入城中的计划,一定不会太顺利。
  现在,朱慈烺只希望,在收到董朝甫的急报后,蓟州总督赵光忭和长城沿线的守军能及时反应,顶住建虏的攻击。
  队伍的后方,一众詹事府官员正一脸痛苦的骑马奔驰,有明一代,文官们都是坐轿子,当老爷,鲜少像今夜这么骑马夜驰,虽然明末不太平,从振作武备的考虑,自崇祯十一年后,乡试会试增加了一些武举的项目,如军略,骑射,凡参加的学子,都得有所表现,因此会骑马挽弓的文官也比过去多了一些,不过詹事府的官员大部分都出身翰林,细皮嫩肉的根本没有受过这种罪,今夜随太子奔驰,感觉都快要吐了,更有人双跨被马鞍磨破,鲜血都要浸透裤子了。
  少詹事黄道周扭头看见,大喝道:“建虏入塞,军情如火,太子殿下都奔驰在前,我等又何惜胯下的二两肉?快,都给老夫跟上了,不能拖了大军的后腿~~”
  左庶子马世奇也大声呼应,挥鞭之中,他马鞍上的血渍却是清楚可见……
  队伍前方。
  “殿下,你快看!”
  玉田距离蓟州七十里,有官道相连,战马疾驰,需要三个多时辰,行到半夜时分,已经进入蓟州地界时,中军官佟定方忽然大喊。
  朱慈烺抬头望去,只见蓟州方向燃起了冲天的火光。顿时,朱慈烺就脸色发白,怎么的,蓟州失守了吗?
  “殿下,不是蓟州,是蓟州黄崖关的方向!”
  佟定方辨认了一下,大声道,他父佟瀚邦是蓟州总兵,对于蓟州军事和地形,他比旁人研究的更多,平常也更加关注,因此他一眼就认出。
  建虏正在攻击黄崖关~!
  所有人都意识到了。
  “快走!”
  朱慈烺奋力扬鞭。
  建虏竟然将突破口选择在了蓟州黄崖关,这实在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蓟州各处边关中,黄崖关虽然不是最坚固的,但却也是极难攻克的,历史上,崇祯十五年时,建虏主力从界岭口,偏师从黄崖关攻入,当时蓟州总兵白腾蛟和马兰峪总兵白广恩听闻建虏从界岭口突破,急忙督率骑兵前去救援,不远救援已迟,途中遇上了建虏的重骑大兵,两人被杀了一个落花流水,主力丧失过半,来不及回兵蓟州,而在这空档间,建虏偏师忽然从距离蓟州不过四十里的黄崖关突破,直趋蓟州,当时主力都被白腾蛟带走,蓟州城中兵不过两千,且都是新招的弱兵,不能战,于是蓟州重镇很快就失守。
  去年,因为朱慈烺早有防备,蓟州之事并没有发生发生,难道今年是要发生了吗?
  朱慈烺心中怒急,不过他心中还是有底气的,蓟州总督赵光忭和蓟州总兵佟瀚邦都是有能之人,他们绝不会,也不应该像历史上的白腾蛟那么的草率,轻易出兵救援,以至于蓟州变成空城。
  更何况,黄崖关燃起大火,只能表明黄崖关遭到了攻击,但并不表示一定就会失陷。
  “快,快!”
  朱慈烺心中只有这一个字。
  ……
  京师。
  乾清宫。
  已经是三更,但后面的暖阁中依然是烛火通明,崇祯帝正伏在御案上,提笔批阅奏疏,烛光照他的脸,他脸上的愁绪和鬓角的白发,越发的清晰,隐隐地,似乎还能听到他内心的叹息和不平。
  王承恩悄无声息为崇祯帝换了一杯热茶,已经十几年了,他对皇帝陛下批阅奏疏到深夜早已经习惯,出了悄无声息,不打搅皇帝陛下之外,他要做的就是为皇帝陛下勤换热茶,而看向皇帝陛下的眼神中,除了敬畏,更有很多的不舍。
  谁能想到,统领九州万方,亿兆民生的九五之尊,每日的睡眠竟然连两个时辰都不到,四十岁不到,鬓角就已经生了华发……
  暗夜宁寂,除了崇祯帝翻阅奏疏,再没有其他声音。
  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一片的宁静。
  王承恩转头厌恶的看去。
  只见一个穿着绯色袍子的大太监疾步而入,脸色惊慌,进到暖阁拜道:“殿下,兵部尚书冯元飚在宫门外求见,说建虏大军提前入塞,兵锋怕是已到长城之下,他要紧急面见陛下!”
  原来是内监秦方。
  “什么?”
  崇祯帝大吃一惊,腾的就站了起来。王承恩也是脸色发白,建虏入塞一般不都是十月末十一月初吗?怎么现在就入塞了?他们不收秋,不养马吗?
  “快,传他进来!”
  崇祯帝几乎是吼出来的,双手撑在御案上,竟然是有点站不住。
  皇宫宫禁森严,入夜之后,任何人不得出入。六旬有余,疾病缠身的兵部尚书冯元飚在暗夜里,站在宫门前大喊:“我乃兵部尚书冯元飚,有紧急军情要面见陛下~~~快快开门啊~~”
  宫门守卫自然不会让他入宫,只通知今晚值夜的秦方。
  秦方登上城楼,见是兵部老尚书,于是在城楼上探头询问,听闻是建虏入塞,他大吃一惊,急忙回禀崇祯帝。
  一刻钟后,冯元飚奔入暖阁,顾不上君臣礼仪,一进暖阁就说道:“陛下,建虏提前入塞,请您立刻下旨京畿戒严!”
  “消息从何而来?”虽然崇祯帝竭力想要保持一个帝王应有的镇定的尊严,但建虏入塞的事情太大了,他眼神中的惶恐和愤怒藏不住,脸色更是涨红。
第七百七十二章
紧急应对
  “喜峰口……”冯元飚将喜峰口送来的紧急塘报呈到崇祯帝面前,同时说道:“此乃是参将董朝甫的亲笔,董朝甫乃是边军老将,善侦查,无论是开封之战,还是去冬建虏入塞,都是他第一个得到消息,通报朝廷的,三天前,他带人出喜峰口探查蒙古军情,今早,这份军情通过信鸽传回喜峰口……”
  崇祯帝看完军报的内容,然后猛的抬头,但他的第一话说的并不是军情,也不是京畿的戒严,而是太子。
  “太子正在秦皇岛……如果建虏从蓟东入塞,太子岂不就危险了?”崇祯帝不止是脸色发红,拿着军报的手指都颤抖了,在皇帝和家国之前,他还是有一个身份,那就是父亲,想到儿子正在秦皇岛,如果建虏忽然入塞,儿子没有防备,身边兵马又不多,岂不是要为建虏所乘?
  冯元飚拱手:“陛下勿忧,董朝甫本已退隐,是太子殿下将他召回军中的,董朝甫所使用的信鸽,更是太子殿下令人精心培育的,臣料这一份的紧急军情,喜峰口不止是通知了朝廷,应该也通知了太子殿下,所以此时此刻,太子殿下应该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想必正在快马返回京师的途中,再者,太子殿下身边兵马虽然不多,但吴三桂马科虎大威,皆是我大明的悍将,有他们在,足可以保太子平安,退一万讲,就算战事不利,太子殿下也可以通过海船撤退到天津。”
  冯元飚说的有理,但崇祯帝却还是不放心,脸色发白的摇头道:“不不不,吴三桂等人是要渡海攻击的,以太子的脾气,绝对不会让他们放弃任务,护送自己回京师,反倒会催促他们立刻渡海攻击,而太子回京,必然路过蓟州,如果建虏恰好从蓟州入塞,岂不是更危险?”
  越想越是惊恐,脊背都有发凉的感觉,抬手指着王承恩:“快,给贺珍传令,令他带领三千营,立刻出京,把太子给朕迎回来~~”
  秦方慌忙去传旨,却差点和正要冲进暖阁的一个绯袍太监撞个满怀,原来是东厂提督王德化。
  “怎么了?”
  从王德化急促的脚步和惊慌的表情中,崇祯帝意识到又出事了。
  王德化进到暖阁,拱手报道:“陛下……京师高台观望,蓟州方向有大火燃起!”
  崇祯帝和冯元飚的脸色都是大变,京师高台和棱堡一样,都是在太子殿下的建议下新修的,为的就是观望敌情,从京师到蓟州、密云边关,一共修建了三十处,每十里一处,但是边关烽火台有警,要立刻通报,现在蓟州燃起大火,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建虏从蓟州入塞了!
  “果然是蓟州……”崇祯帝喃喃自语,几乎站不稳,这一次,他不止是为帝国,为百姓,也为自己儿子的安危在担忧。
  ……
  蓟州。
  经过半夜的急驰,皇太子朱慈烺来到蓟州城下,远远就看见蓟州城头火把通明,军士身影重重,显然蓟州城已经进入到了最高防备阶段,而此时,黄崖关的大火,却逐渐在熄灭中。
  至于蓟州南原,因为预计建虏十月末才入塞,因此南原此时尚没有驻军。
  朱慈烺心中发冷,他有一股不详的预感。
  见有大股骑兵来到,城头守军立刻就紧张起来,弓上弦,刀出鞘,大声喝问来者何人?
  佟定方纵马上前,高举太子令牌,在城门前高声喝应,要蓟州总督赵光忭和蓟州总兵佟瀚邦,也就是他的父亲,立刻出城觐见太子殿下。
  现在蓟州一半的守军,都是他佟家父子去年从塔山带回来的,城中旧兵颇多,所以很快就认出了他,接着城门开启,蓟州总督赵光忭带人急急而出,远远就喊道:“殿下,建虏已在长城外,此间危险,请您速速回京啊……”疾步行到太子面前,刚要见礼,就听见城头守军一阵哗然,转头看去,只见蓟东长城方向也燃起了大火。
  “是遵化!”
  遵化过去是顺天巡抚的驻节地,曾经是蓟东必守之地,无论是己巳之变,建虏第一次入塞之时,还是后来的数次入塞,遵化都是敌我交锋争夺的重点,但自从朱慈烺使用坚壁清野之策,放弃三屯营和遵化,建立蓟州防线,击退建虏入塞的图谋之后,遵化城的地位已经没有过去那般重要了。
  因为这个变化,所以顺天巡抚已经不再驻节遵化,而是改到了三河。
  即便如此,遵化仍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蓟州前的屏障。
  朱慈烺脸色发白,遵化的大火意味着建虏不但从黄崖关,也有兵马从遵化附近突破了!
  一左一右,意味着蓟州已经被钳击,蓟州南原的壕沟和蓟州防线已经没有用处了——黄崖关的失守意味着建虏骑兵可以从后面袭击蓟州南原的守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0/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