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1227

  齐宁跪在地上,捧着书,大声回禀:“奴婢明白了,从今日起,奴婢就守着秤、盯着药,差一丝一毫,不劳殿下动手,奴婢就自裁以谢殿下!”
  “好,要的就是你这股认真劲。”朱慈烺笑了,想一下,又严肃的说:“这本书的内容你必须严格保密,除了你之外,不许给任何人看,如果泄露出去,我一样要你的脑袋!”
  “奴婢明白,就是死,奴婢也会把这本书护卫在手里。”齐宁发誓一样的说。
  朱慈烺点头:“你刚到火药厂,人生地不熟,手下还需有几个用着顺手的人,你可以去火器厂选几个人过来。”
  “谢殿下!”齐宁大喜。
  “对了,教你一个办法。”朱慈烺笑:“现在那边的人还不知道你当了火药厂的掌厂,你回去后也不要说,只说自己要回宫里扫地了,看他们如何对你?那些待你如初,眼有伤感的,都是忠厚仁义的好人,你可以带来,如果是爱搭不理,甚至是落井下石,尖酸嘲讽你的,都是里外不一的小人,经此一次,你也好看清他们的真面目。”
第八十二章
推荐贤才
  “明白了,谢殿下。”齐宁又是叩首。
  “去吧。”
  齐宁爬起来,把书小心翼翼的放到怀中,急匆匆就走。
  “等一下。”褚宪章喊住他:“带上四个人,如果有人落井下石嘲讽你,你不必客气,一人赏他们一百嘴巴子!”
  褚宪章对齐宁还真是照顾。
  “是。”
  齐宁笑开了花,雄赳赳气昂昂,领了四个青衣太监回去了。
  朱慈烺喝了一口茶,沉思一下,抬眼见褚宪章还站着,就淡淡说:“褚公公坐下说话吧。”
  褚宪章哪敢坐?躬身回禀:“殿下面前哪有奴婢的座位?奴婢站着回话就可以了。”
  “在我面前不必客气。”朱慈烺笑:“以后只我们两人时,你都可以坐着回话。”
  “殿下……”
  “坐吧。”
  褚宪章犹豫了半天,终于还是坐下了,表情激动无比,想不到太子爷如此平和,对自己如此尊重。到宫中二十多年,从没享过这种待遇,士为知己者死,以后太子爷但有任何吩咐,就算是刀山火海,我褚宪章也绝不会皱一下眉头。
  “褚公公,火器厂是重中之重,其掌厂太监必须是一个信得过、而且聪慧警惕,才识渊博之人,你心里可有人选?”朱慈烺问。
  褚宪章摇头。
  信得过的条件很容易,但聪慧警惕又才识渊博,却很难了,准确的说,几乎是没有,太监的文化程度本来就很低,能识文断字已经很不错了,何谈才识渊博?
  要说现在内监之中,文化程度最高的当属原司礼监掌印太监高时明了,乾清宫高挂的“敬天法祖”四字匾额,就是他书写的,但高时明年纪以大,且地位超然,不可能担任火器厂的掌厂太监。
  朱慈烺也知道难找,但火器厂的一把手必须是太监,这是祖制,他一时无法改变。不任命一个让他放心,且能顺利推进火器更新换代之太监,他就不敢轻易把谋划的一些高威力火器,比如手榴弹和地雷,放到火器厂来制造。
  如果实在找不到,那就只能逾越祖制,选文官而不是用太监担任火器厂的一把手了。
  “嗯……”
  褚宪章沉思了片刻,忽然抬起了头,犹犹豫豫的说:“殿下,奴婢忽然想起一个人,不过……”
  “不过什么?快说。”
  “不过此人曾经在魏忠贤身边做过事,万岁爷罢黜魏忠贤时,此人被定为魏忠贤一党,被处斩监候。后虽然免死,但却从一个司礼监太监贬为了火者,这十几年来一直在神宫监听差。”
  神宫监,听名字挺牛,其实只是负责太庙和各种皇室庙宇的洒扫和日常管理,而火者是太监中地位最低的一群,此人犯了逆案在神宫监听差,做的一定是最脏最重的活。
  “他叫什么?”朱慈烺大有兴趣。
  “刘若愚。”
  朱慈烺听着有点耳熟,凝神细思一下,猛的想起来了。
  明末有一本记录宫中轶事,从皇帝、后妃的日常生活,到宫中规则、内臣职掌从,以及饮食,服饰等都描写极为详细的书籍,名字叫《酌中志》。《酌中志》是后世研究了解明朝宫禁的不可多得的重要参考资料,是研究明史的必读之书,朱慈烺在前世也曾经走马光灯的读过一次,虽然印象已经不深了,不过当时读来却也颇为惊奇。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虽然以记述万历以前的朝廷掌故和当时政治生活而著称,但却很少有如此全面的系统阐述。
  《酌中志》的作者就叫刘若愚。
  朱慈烺微微惊讶:“刘若愚还活着?”照他的了解,刘若愚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生人,到今年已经五十八岁,又是阉党余孽,崇祯帝清除阉党,态度坚决,怎么可能还留此人在宫中?
  朱慈烺问了之后就觉得是多余,刘若愚当然活着,不然褚宪章又何必推荐他?于是补了一问:“他身体如何?”
  “刘若愚身体健朗,奴婢前日在宫中还曾见过他。”褚宪章眼有惊喜:“殿下,你知道他吗?”
  朱慈烺淡淡道:“听过此人的名字,知识渊博,此人倒是有的,但聪慧警惕……”
  “殿下,刘若愚有段时间曾在东厂听差,但因为看不惯魏忠贤的心腹,司礼监秉笔李永贞的所作所为,所以跟李永贞闹僵了,连带着也把魏忠贤得罪了,刘若愚本名叫刘时敏,因目睹魏李的恶行而无可奈何,遂自改名为‘若愚’,借苦心二字以自警。因此,刘若愚并不是魏忠贤一党,刘若愚擅长书法且博学多才,在东城当差时颇有手段,聪慧警惕四个字,他应该也是有的。”褚宪章说的小心翼翼。
  褚宪章跟刘若愚肯定有什么特殊关系,所以才会冒着风险,尽心尽力的举荐刘若愚,要知道,崇祯对魏忠贤一党可是斩尽杀绝,丝毫不留情的。作为崇祯的儿子,朱慈烺当然是要跟老爸站在一起,向朱慈烺推荐一个有阉党嫌疑的人,万一朱慈烺翻脸,褚宪章非倒霉不可。
  朱慈烺对阉党并不在意,不要说刘若愚,就是魏忠贤复生,也难以在朝中掀起什么风浪,魏忠贤只所以能在天启朝自称“九千岁”,拥有无限的权柄,靠的是天启帝的信任和放纵。崇祯一继位,不费吹灰之力就把魏忠贤清除了。
  明朝内监的权力,看似强大,但其实只是皇权的延伸,倚仗的也是皇帝的信任,一旦皇帝不信任了,就如大厦倾倒,哗哗的倒的连渣都不剩,明朝几个权柄一时,风光无限的大太监,从王振刘瑾冯保到魏忠贤,无不如此。
  历史上,太监权力真正达到顶峰的其实是唐朝,不但掌握了百官,而且还可以随意的废立皇帝,皇帝本人恨太监恨的牙痒痒,但却无可奈何。究其原因,乃是因为太监掌握了禁军,从此就把皇帝变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明朝不存在这种情况,所谓太监之祸,说白了其实是皇帝之祸。
  所以朱慈烺对“阉党”两字没什么太大的感觉。
  何况刘若愚还不是阉党。
  关键是,刘若愚能力如何,是否忠心?
第八十三章
一口恶气
  “好。”朱慈烺点头:“你把刘若愚找来,我想跟他谈谈。”
  褚宪章面露尴尬之色:“殿下,刘若愚是神宫监的人,奴婢能见到他,但却不能支使他,更不能带他出宫,要带他出宫,调到火器厂使用,非的司礼监王公公点头不可。”
  这个王公公,指的当然是内廷第一人王之心公公。
  朱慈烺明白了:“好,我知道了,我会跟王公公谈。”
  褚宪章低下头,长长松了一口气。
  “走吧,我们再到盔甲厂。”
  朱慈烺马不停蹄,继续去往下一处目的地。
  此时,齐宁已经回到了火器厂,依照朱慈烺吩咐,他让四名青衣太监远远跟在身后,独自一人假装垂头丧气的进入火器厂,门口的京营军士倒没有为难他,直接放他进去了。等他来到自己在火器厂的住处门前,却惊讶的发现,自己的铺盖包括一些生活用品居然已经被清理了出来,乱七八糟的堆在了门口,一时怒气就有点压不住了。
  我还没走呢,就把我东西清了出来!
  幸亏朱慈烺提前对他有交代,不然以他的脾气,早就冲上去打了。
  齐宁忍着气,迈步走过去。
  他已经看到,自己手下的那四个小太监,此时都是屋子里面躲着呢。
  “赵小可!”
  在门前站定,齐宁大声喊。
  赵小可刚刚被褚宪章任命暂时代理掌厂一职,正春风得意呢,褚宪章和齐宁一走,他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占齐宁的屋子,原以为齐宁三两天之内肯定不会回来,但想不到齐宁这么快就在门口出现了。赵小可有点做贼心虚,不敢出去面对齐宁,但又不愿意失了面子,毕竟他现在是火药厂的掌厂太监了,于是板着脸,命令手下的三个小太监:“去,把他打发走。”
  三个小太监不敢违抗,都哭丧着脸从里面走出来,其中的两人已经抱了改朝换代的心,因此只对齐宁拱拱手,表情很冷淡,唯有那个叫许青朝的小太监跟齐宁感情深厚,叫了一声齐公公后,就忍不住红了眼。
  齐宁心有感叹,暗想:平常这三人连同赵小可都恨不得把我当祖宗供起来,今日,人还没走呢,茶就凉了,看来只有李青朝一个是实在人,其他人都不可用。
  “赵小可呢?他怎么不出来?”
  齐宁板着脸。
  “齐公公……”李青朝吓坏了,赶紧劝:“赵公公现在是掌厂太监了,名字不能随便叫了。齐公公,你是回来拿东西的吧?我们都给你收拾好了,我帮你拿。”
  拉齐宁的袖子,想要把齐宁劝走。
  齐宁甩开李青朝的手,冷冷说:“咱家今天非见赵小可不可,咱家要问问他,凭什么把咱家的东西扔到外面来!”
  那两个小太监相互一看,也开始劝:“齐公公,何必呢,你已经不在火器厂,还是回宫里吧……”
  “滚开,这里没你们说话的份!”
  齐宁瞪眼。
  虽然不是火器厂的掌厂太监了,但过去的积威还在,两个小太监被他一瞪,吓的不敢吭气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