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1227

  以王铎吴伟业为首的东宫官员正在门前等候。
  朱慈烺出宫居住的事情虽然昨晚就定下来了,今天一早内监杜勋就带了大批的太监宫女进驻信王府,从工部要了工匠,开始大规模的整修,但王铎吴伟业他们得到消息,已经是下午时候了。东宫出宫居住那可是大事,身为少詹事和左庶子,王铎和吴伟业不敢怠慢,听到消息的第一刻就急忙带了詹事府所有隶属东宫的官员赶到信王府。
  但他们足足等了一个下午,直到天色渐黑,才见到了朱慈烺的身影。
  除了东宫官员,杜勋带着几个小太监也在门前等候。
  朱慈烺在府门前下马,仰头看一眼府门,心里笑:“我也有自己的家了……”
  王铎和吴伟业上前拜见。
  虽然过了一天,但两人眼睛里还是有些尴尬,朱慈烺不跟他们计较,只要他们以后不烦自己就可以了,和他们客气了几句,把他们都打发走。王铎很识趣,吴伟业却嚷嚷着明天早朝后要再次拜见殿下,为殿下重开早课,朱慈烺假装没听见。
  打发了王铎和吴伟业,杜勋一脸是笑的迎上来,先一跪,再站起来回禀:“殿下,奴婢今日忙乎了一天,终于把后殿的寝宫收拾妥当了,前殿偏殿和府门,再有半个月,也可以修缮一新。”
  朱慈烺心里冷笑,脸上却不动声色,淡淡道:“嗯,做的不错。”
  得了夸奖,杜勋大喜,笑的眼睛都没了。
  朱慈烺命人开了中门,率领众人鱼贯而入。
  第一次进入王府,而且是崇祯登基前的信王府,朱慈烺颇为好奇,眼中所见都是古代宫殿式建筑,虽比不上皇宫,却也颇为雄奇,就是因为年久失修,很多地方都显露出了破败之象。
  崇祯与其兄天启帝的感情极好,十王府街虽然修建了十座王府,供未成年的藩王居住,但最多时候也只住过六位藩王,其中只信王府就占地一百八十亩,相当于十王府总面积的五分之一,修建费用更是其他王府的五倍有余,即便如此,天启都觉得对弟弟不住,日常赏赐不断。
  信王府严格依照明朝藩王王府规格而修建,一共有四门,面对皇宫为端礼门,其他三位各有名称和出入,中为主殿,后殿为寝宫,最后是御苑。左右各有三偏殿、四堂、六亭,加上台、阁、轩、室、所等更是不计其数,规模宏大。
  杜勋在前引路,朱慈烺一路走一路观,心想一座王府就如此宏大,天下藩王那么多,光是王府修建的费用,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啊!
  后殿里已经烧起炭火,将殿内烘得温暖如春,四个小宫女跪在殿门前等候。
  到这里,杜勋原本就应该退下了。
  因为田守信才是东宫的典玺太监,照规制,只他有资格随时随地待在朱慈烺身边,杜勋虽然是宫中的老太监,不论年纪还是资格都比田守信老,但他没有名分,只是一个“管事太监”,修缮王府可以,但却没有资格在朱慈烺身边伺候。
  杜勋不知道是忘记了,还是假装不知,他满脸是笑的一直跟在朱慈烺身后。
  田守信微皱眉头,但却也没说什么。
  杜勋的小心机朱慈烺看在眼里,不过却假装不知,他也不打算帮田守信出手,如果田守信连这点小事都解决不了,还要他出手,也不配当他的典玺太监了。
  外面脚步声响,有人禀报:“殿下,徐公公来了。”
  徐公公就是徐高。
  徐高是周后身边的大太监,是周后最信任的人,历史上,正是徐高出马劝说
  国丈周奎,请周奎带头捐银,以解国家危难。但周奎却百般耍赖,不肯出银子,气得徐高拂袖而起:“老皇亲如此鄙吝,大事去矣,广蓄多产又何益!”
  等李自成攻破京师,周奎的百万家产,一分也没有保住。
  徐高今日是送膳来的。
  朱慈烺第一天搬到宫外,今夜更是在宫外的第一餐,周后甚为担心,不但遣徐高送膳,还把自己身边最得力的两个小宫女也一并送了过来。
  “殿下,皇后娘娘对你甚是担心,今天都悄悄抹了两次眼泪了……”徐高悄悄和朱慈烺说。
  朱慈烺心中温暖:“你告诉母后,我在信王府很好,叫她不用担心。”
  “皇后娘娘今日下午盛装去见了李太后和刘太妃,李太后,刘太妃好像有些怒气……”徐高声音更低。
  朱慈烺明白了,上午他在京营衙门打了三个勋贵的屁股,其中两人是李太后和刘太妃的娘家人,事情传到宫里,李太后和刘太妃肯定会有所芥蒂,周后这是帮他解围去了。
  朱慈烺心里感动,他这个母后是世界上最好的母后。
  徐高不再多说,深深一躬转身离开。
  刚把徐高送走,就听见一个尖利的嗓音从殿外传来:“圣旨到,太子接旨!”
  朱慈烺赶紧到前殿也就是承运殿的殿前接旨。
  杜勋招呼小太监小宫女,叱喝他们赶紧扫扫前殿的台阶,俨然他才是东宫的典玺太监一样。
  前来传旨的是提督东厂太监王德化。
  见到王德化,朱慈烺立刻就想到了涂兴哲,不知道王德化如何处置了涂兴哲?
  朱慈烺在殿前跪下,王德化展开圣旨,不急不缓的宣读。
第九十一章
武骧左卫
  原来,周后不止担心朱慈烺的饮食,更担心他的安全,傍晚时分,哭着见崇祯,要求崇祯给朱慈烺派一支卫队,以保护朱慈烺在宫外的安全。崇祯原本并不觉得自家儿子在宫外能有什么危险,一百锦衣卫足够了,不过听了周后的话,他也不禁有点忧心了,于是就令王承恩拟旨,将宫中四卫的武骧左卫派为朱慈烺的专用卫队。
  整个京师,除了京师三大营,还有两支武装力量,一支是五城兵马司,负责维持城内治安,由巡城御史带领,不过现在已经名存实亡了;另一支是上直二十六卫,负责皇宫的宿卫。
  其中,锦衣卫掌侍卫、仪仗、缉捕、刑狱。
  旗手卫掌旗鼓、守卫。
  府军前卫:统领幼军(补充兵)。
  金吾、羽林等十九卫,掌守卫巡警。
  而最最精锐的腾骧右卫、腾骧左卫、武骧右卫、武骧左卫,掌随驾护卫。
  此四卫合称宫中四卫,专司皇帝的宿卫。每卫只五百人,人数虽少,却极其精锐,到崇祯朝,虽然大明各地的军队都已经腐烂,但宫中四卫依然保有很强的战力。崇祯七年,曹化淳组建勇卫营时,就从四卫中抽调了一部分主力,此后勇卫营征战各地,屡次重创流贼,四卫的老兵功不可没。
  宫中四卫每一卫虽只有五百人,但却设指挥使一名,副指挥使二名,千户四名,百户十六名,规格极高,待遇也极高,薪资俸禄从不拖欠。
  其实大明亲军原为二十二卫,腾骧等四卫是宣德年间增设的。与同为二十六卫之一,威名赫赫、或者说臭名昭著的锦衣卫不同,宫中四卫专司宿卫,并不干涉朝政,颇为低调,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存在。
  但四卫的实际地位,却一点都不亚于锦衣卫。
  每个入选四卫的军士,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不但要有超强的武艺,而且要绝对忠心,除了皇帝本人,四卫不受任何人的节制。
  今日早朝,崇祯将京营和上直二十六卫都交给朱慈烺抚军,但朱慈烺心中明白,京营他可以抚,但上直二十六卫他却绝对不能动,因为那是天子的权限,早朝时,崇祯被群臣所激,一时气愤,将二十六卫也交给了朱慈烺,但事后却再也不提。
  朱慈烺也假装糊涂。
  现在崇祯把武骧左卫派来当朱慈烺的卫队,虽只有五百人,但却足以保证朱慈烺的安全。
  朱慈烺大喜,虽然他现在抚军京营,可以调动京营军士,但京营军士的每一次调动都会惹人注意,一旦被哪个大臣逮到漏洞,参他一本,那就麻烦了。但如果是他自己的卫队,就没有这个问题,他可以随意使用。
  更重要的是,武骧左卫是精锐骑兵,所用马匹都是九边进呈到御马监待用,在南海子放牧的良马,比大明军中普遍使用的蒙古马,要高大许多,爆发力也更强。
  南海子,大明皇帝的御用猎场,位在北京边上,最初是元朝皇帝圈建,元时称飞放泊,元廷在这一片河泊遍布的地区训练“海东青”扑捉飞鸟、小兽。为使海东青休息、晾晒为汗水霜露打湿的羽毛,元廷特修建一处晾鹰台,至今犹存。
  成祖迁都北京后,于永乐十二年把元时的猎场扩大了数十倍。宣德三年,朝廷拨银在南海子修建了行宫,同时扩建了围墙,史册记载,南海子围墙长达一百二十余里,四周开辟四个海子门,设“海户”把守。崇祯十年前,每年九边重镇都会向朝廷进献良马,并放养在南海子。十年后,战事加剧,九边不宁,进献良马的规矩渐渐荒废,不过仗着过去的底子,南海子现在依然还有不少的良马,以供宫中四卫使用。
  朱慈烺不喜得了五百侍卫,喜的是得了五百精锐骑兵。
  王德化宣旨完毕,见朱慈烺还跪在地上,立刻换了一副谄媚的笑容,将圣旨卷好了双手捧着,弯腰往朱慈烺面前一递,小声提醒:“殿下,快领旨谢恩吧!”
  朱慈烺赶紧叩头领旨谢恩。
  朱慈烺刚站起来,王德化就一撩袍角,在他面前跪下了,并叩首在地,悲戚着嗓子:“奴婢有罪,请殿下责罚!”
  朱慈烺拿着圣旨假装惊讶:“王公公快起,你这是何意啊?”
  “奴婢被涂兴哲蒙蔽,浑不知他在火药厂做了那么多的混账事,幸亏殿下发现,不然奴婢还不知道要被他蒙蔽到何时呢!奴婢识人不明,用人不查,有负皇上重托,实在是惭愧啊……”
  王德化说的痛心疾首,一边说一边叩首。
  朱慈烺心知他是在演戏,但也不得不配合,伸手把王德化搀扶起来,叹道:“宫中用人众多,有一两个不肖之徒也是难免的,王公公你又何必自责?再者,王公公在宫中事务繁忙,哪能管到一个小小的火药厂太监?”
  “殿下仁厚,但奴婢还是惭愧啊……”
  王德化抹了抹眼角的泪花。
  不得不说,太监们都是演戏的天才,如果不是在前世的历史里,知道了王德化的真面目,朱慈烺说不定真会被他骗了呢。
  朱慈烺的安慰,让王德化安心了一些。今天下午杖毙涂兴哲,并湮没了一切涂兴哲向他送钱的证据后,他急匆匆去见王承恩,向王承恩讨主意。内廷三公中,王之心地位最高,但性子冷淡,从来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王德化找他一点用都没有。王承恩却是一个热心肠,虽然平常跟王德化关系不睦,但当王德化跪在他面前,向他求救之时,他还是热心的帮王德化出起了主意。
  “太子爷跟皇爷一样,都是心地仁厚之人,只要真心认错,太子爷绝不会为难。你要是害怕,咱家和你一起去,毕竟涂兴哲也给过咱家银子了,太子爷要是怪罪,咱家和你一起承担!”
  王承恩以为,涂兴哲贪墨的只是小钱。
  但王德化却知道,涂兴哲贪墨数目巨大,且大部分都送给了他,如果朱慈烺把这件事捅到皇上那儿,一旦彻查起来,他不但地位不保,说不定小命也有危险。
第九十二章
天生演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