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6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3/1227

  “王爷。”
  脚步声响,苏克萨哈急急走了进来,到他面前躬身行礼,小声:“廓步梭来了。”
  廓步梭是阿济格身边的护卫白甲兵,也是阿济格的心腹,历来有什么事情,阿济格都会派廓步梭跑腿,通知多尔衮和多铎。
  平常的时候,多尔衮肯定想也不想,立刻就会令廓步梭进帐,但今夜却是例外,他站住脚步,皱起眉头:“他来干什么?老十二还没有回来吗?”
  刚出了多铎的事情,多尔衮不想让黄太吉的眼线知道,他又和老十二阿济格的人见面了。
  “廓步梭说,他奉了英亲王的命令,有要事要见你。至于英亲王,廓步梭说,最早也在后天中午才能返回。”苏克萨哈回道。
  多尔衮隐隐觉得有点不对了,黄太吉令阿济格回营的圣旨,已经发出两天了,快的话,阿济格今日就应该回来,怎么能拖到后天?心知廓步梭他是不能不见了,阿济格在昌平战况如何?为什么迟迟不回,他必须知道原因,就算惹黄太吉猜忌,也没有办法了,于是点头:“那让他进来吧。”
  苏克萨哈退出,很快就领了一个人进来。
  “奴才廓步梭,叩见王爷。”
  那人进账就打千行礼,跪在地上。
  穿着镶白旗甲胄,没有戴尖盔,三十多岁的汉子,单眼皮,小眼睛,微微胡须,身体虽不算壮实,但看起来却很是精明。
  坐在椅子里的多尔衮抬手微笑:“快起来吧。”
  “谢王爷。”廓步梭站起来。
  “英亲王那边战况如何,快与本王说说。”多尔衮问。
  “到昨日,英亲王已经于明国交战四场,互有胜负。”
  “英亲王为什么还没有回来?”多尔衮问。
  廓步梭却不回答了。
  多尔衮心里明白,向苏克萨哈摆手:“你们都下去吧。”
  “嗻。”
  苏克萨哈,大帐里的四个亲卫,连同帐门口的四个亲卫,都退了出去。整个帐中只剩下多尔衮和廓步梭两个人。
  廓步梭这才向前一步,凑近了多尔衮,压低声音道:“王爷,皇上派两黄旗参政大臣拜图音,亲自到顺义传旨,并接替英亲王的职务,继续和明军对峙,原本,英亲王是要交了兵马,立刻返回的,不过临时又改变了主意……”
  “怎么了?”多尔衮皱眉,随即便明白了,冷冷道:“老十四派人送信了?”
  “是。”廓步梭一副什么都瞒不过你的钦佩表情,他继续说道:“英亲王看完之后,犹豫不决,因此派奴才前来,向王爷询问,他是该回来,还是不该回来呢?”
  “老十四信里说什么了?”多尔衮眉头越皱越眉,他叮嘱多铎不要多事,但多铎却一点都不安分,在军中传播流言也就罢了,居然还给阿济格写信,不用猜也知道,多铎一定是劝阿济格不要着急回来——阿济格是亲王,是参加公推的必须人选,如果阿济格不回来,或许能阻止公推的进行,时间长了,说不定黄太吉就嗝屁了,这应该是多铎的美妙想法,不过多尔衮却不这么认为,他清楚的意识到,黄太吉意志坚定,即便阿济格不出现,公推也是不会推迟更不会取消的,阿济格的迟迟不回,不交出兵权,只是给了黄太吉更多的理由和借口,收拾他们两白旗,同时也更加彰显了他们两白旗对豪格的不满,会惹得黄太吉更加的猜忌。
  “奴才不清楚。”廓步梭摇头。
  多尔衮也知道是白问,阿济格虽然没有多少智谋,但却也不会将这样的机密大事告诉奴才,于是说道:“你回去告诉英亲王,令他立刻返回,不管老十四在信中是怎么说的,他要记住一条,逃避闪躲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反而会令问题更加复杂。他回来,我们三兄弟一心,未必不能再争一争!”
  “奴才记住了。”廓步梭躬身。随即直起腰,小声说道:“英亲王还交代了奴才另一件大事。”
  “什么?”多尔衮问。
  廓步梭忽然跪下,然后从腰间系着的包袱里,取出一个小口袋,捧在手心,恭恭敬敬地呈给多尔衮:“英亲王此次扫荡明国京畿西北,虽然没有取得什么大胜利,但收获却是有的,在昌平附近的一座寺庙里,一个和尚为了保命,献出了藏在他们寺中的一块印玺,英亲王见了吃惊,说这是蒙古皇帝曾经使用过的,特令奴才带来,交给王爷。”
  “你说什么?”
  多尔衮大吃一惊,不由站了起来。
  蒙古皇帝的玉玺,是为「制誥之寶」,据传当年元顺帝从北京逃跑时。不慎遗失,后来被牧羊人无意间挖出献给了蒙古最后一任大汗林丹汗,崇祯八年,多尔衮率领大军,征讨林丹汗,林丹汗兵败身死,其遗孀囊囊太后亲自捧着玉玺,跪在多尔衮面前投降,多尔衮随即派人将玉玺送回沈阳,皇太极得之,大喜过望,有蒙古玉玺,他不但获得了蒙古法统,也有了称帝的资本和名义,于是这才称帝。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蒙古玉玺,黄太吉称帝的时间,肯定是要推迟的。
  崇祯八年,多尔衮是亲自见过蒙古玉玺的,想不到八年之后,居然又冒出了一块玉玺。
  难道当初的是假的?
  多尔衮吃惊不已,急忙接过廓步梭呈上来的小口袋,解开了,从里面取出了一方翠绿的印玺,乍看起来,这印玺好像和当年他从囊囊太后接过的差不多,他急切的拿起来,想看印玺下方的文字,以确定玉玺的真假,但就在这一刻,原本恭恭敬敬跪在地上,一脸奴才相的廓步梭,忽然变了,他脸上忽然露出凶狠之色,手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多了一把锋利的断刃,猛地跳起来,朝着多尔衮当胸刺去!
  不同于战阵,多尔衮此时穿的是居家的轻便常服,而且两人距离极近,多尔衮的注意力又完全被手中的玉玺吸引,他完全也不会想到,廓步梭这个忠心无比的奴才,会忽然跳起来刺杀他。
  所以,多尔衮避无可避,等到他察觉到寒光,意识到情况不妙时,廓步梭手中的短刃,已经刺中了他的胸口。
  “叮!”
  但令廓步梭意外的是,他耳中听到的,并不是锐器血肉的声音,手中感觉到的,更不是短刃刺中胸膛的通畅感,而是一种刺到钢铁,无法继续前进的阻挡感和挫折声。
  多尔衮反应极快,当廓步梭刺中他胸口时,他本能的就向后闪退,同时将手中的玉玺朝廓步梭奋力砸出,口中喊:“来人啊,有刺客!”
  廓步梭一击不中,立刻明白,多尔衮常服的下面,还套了铁甲,因此才逃过了他势在必得的一击!一击不中,廓步梭咬牙再进,朝着多尔衮继续猛刺,多尔衮现在的身体,已经不比前几年,多年的军武,尤其是松锦之战,耗费了他大量的精力,落下了病根,挥刀格斗,已经不是他擅长了,不过根子还在,面对刺来的利刃,他连续闪躲,同时抓起身后的一把椅子,抡起来,格挡廓步梭刺来的短刃。
  木屑纷飞,椅子的两条腿子,都被廓步梭削断。
  不过却也成功的争取到了时间,帐外的白甲兵终于是听到了帐中的动静和多尔衮的呼喊,急忙冲了进来,见廓步梭正在行刺多尔衮,都是大吃一惊,拔刀一拥而上,将廓步梭围住。
  “留活口!”
  即使是危急之中,多尔衮的脑子也依然冷静,他要知道,廓步梭为什么要刺杀他?又是奉了谁的指令?
  廓步梭是阿济格身边的白甲亲卫,身手自是不凡,不过双拳难敌四手,很快就被多尔衮的亲卫制服,夺去他的短刃,将他按在地上,捆绑了起来。
  众人都向多尔衮请罪,多尔衮却是不管,他盯着廓步梭,声音和表情依然都很冷静:“廓步梭,你是我两白旗的人,我两白旗待你不薄,你为什么要杀我?”
第八百九十一章
黄太吉之死
  对建虏来说,主子和奴才界限分明,奴才行刺主子,是为大逆之罪,是要凌迟的,其家人也会被牵连,廓步梭虽然不是多尔衮的直属奴才,但多尔衮和阿济格是亲兄弟,两人关系非同一般,廓步梭刺杀多尔衮,其实和刺杀阿济格差不多。
  廓步梭却是低头咬牙,一句话不说,一副随你处置的样子。
  “主子,这奴才黑了心肝,拖下去严刑拷打,不由他不说!”苏克萨哈满头大汗,廓步梭是他带进来的,而进帐之前,他也例行搜身,但却没有搜出廓步梭身上的短刃,如果多尔衮出了意外,他和廓步梭和同罪,都要被凌迟的。因此,他十分的后怕,同时也就更加的愤恨廓步梭,这该死的狗东西,居然敢行刺主子?难道是得了失心疯不成?你想死也就罢了,为什么要捎带上我?
  “说吧……你是奉了谁的命令?说出来我或可饶了你的家人。”多尔衮却仿佛没有听见苏克萨哈的话,依然盯着廓步梭,声音冷静的劝说。
  廓步梭终于抬起头,咬牙切齿的道:“我是英亲王的人,自然是英亲王的命令!”
  “十二哥不会杀我,永永远远都不会。”多尔衮说的坚定。
  “信不信由你。”廓步梭冷笑:“天下地下,能指使我的,只有英亲王!”
  “嘴硬!”
  多尔衮终于露出一丝怒气,转对苏克萨哈:“立刻派人回盛京,将廓步梭在盛京的家人全部抓起来,无论大小,一律凌迟!”
  “嗻!”
  苏克萨哈领命而出。
  多尔衮再看向廓步梭,意思是你还有机会挽救你的家人,不然他们都得惨死——虽然还不能确定,廓步梭是奉了谁的命令,但多尔衮知道,廓步梭既然敢做这样的事情,就一定是抱了必死的决心,严刑拷打是没有用的,从他家人入手,可能是唯一的办法。
  廓步梭却忽然又低下头,不说话了。
  “廓步梭,说话?”
  “恩?”
  见廓步梭没有回应,多尔衮顿时感觉不妙,急忙上前,一把抓住他的下巴,将他的脑袋猛抬了起来,却发现,廓步梭牙关紧闭,已经七窍流血而死了。
  “王爷,他嘴里有毒药……”
  押着廓步梭的四个白甲兵都是吃惊,他们四人拎着廓步梭,却不知道,廓步梭怎么忽然就死了?其中一人比较机灵,立刻想到,廓步梭是在口中含了毒药,事不成,就咬破毒药而死。
  多尔衮也想到了,又或者,廓步梭根本预先就吃了毒药,不管成不成,他都会死。
  事情到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可怀疑的,廓步梭是一个死士,任务就是刺杀多尔衮,但指使他的人是谁,目的是什么,都随着廓步梭的死,变成一个永远都无法揭开的秘密了。
  烛光之下,廓步梭脸色已经变的青紫,但嘴角却似乎带着一丝讥笑,似乎在说,你睿亲王不是聪明吗?那你就猜猜,究竟是谁想要杀你,而又是谁,才是我真正的主子?
  ……
  而此时,多尔衮在帐中遇刺之事,已经在正白旗营中传开了,正白旗各个将领急急赶到,在多尔衮大帐外聚集,虽然廓步梭是英亲王阿济格的人,并且廓步梭也自称,就是奉了阿济格的命令,刺杀多尔衮而来,但从正白旗的将领们,却没有一个人相信。
  英亲王没有刺杀睿亲王的理由,睿亲王虽然是老二,但其实却是阿济格三兄弟的领袖,没有了睿亲王,阿济格和多铎两兄弟根本难以领导两白旗,说不定自身都难保,这一点,八旗上下都是清楚,阿济格和多尔衮的关系又一向良好,根本不可能刺杀睿亲王。
  所以,幕后指使一定是另有他人。
  而这个他人是谁,两白旗将领都心知肚明,不是当今皇上,就是即将被皇上立为储君的豪格!
  整个八旗,睿亲王多尔衮是豪格被册立储君的唯一竞争对手,睿亲王死了,豪格当然而然的就是储君,八旗再无人能挡他,就动机来说,再没有人比豪格更想杀死多尔衮了。
  正白旗将领群情激愤——你两黄旗想要继续霸占皇位也就算了,为什么却不肯放过我们的主子,难道是想要赶尽杀绝吗?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3/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