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6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8/1227

  ……
  有嘉定伯的六万银子起头,英国公等人的跟进,越来越多的勋贵和百官,出现在正阳街的户部衙署,一辆辆载着银子的马车,在正阳门街道上行走,络绎不绝,和勋贵们最初的预想不同,他们最后拿出的银子,比预计的提高了很多,鲜有五百两,都是一千两起步。
  勋贵外戚之后,百官群臣的认购银,也陆续交到了户部衙署。
  首辅周延儒八百两,次辅陈演,三辅蒋德璟,四辅范景文五辅黄景坊皆是六百两,六部尚书侍郎,都察院左右都御史,都在五百两上下,下面的官员则是依次递减,不论是多是少,就像周延儒事先要求的那样,所有的官员,不管你家里有没有银子,都得购买国债。
  随着勋贵外戚,百官群臣,大小商家的积极响应,原本看热闹的一般百姓也渐渐动了心思,勋贵官员都这么踊跃,莫非朝廷明年真的会兑现?如果能兑现,那可比放在窖子里实惠多了,五厘的利息,多多少少也能补偿一点家用。
  尤其发行国债乃是太子在主持,太子英明神武,两次击退建虏,这样的人,岂会欺骗老百姓?
  “官爷,我也要买国债,支持朝廷。”
  “还有我。”
  到后期,一些小富之家也开始试探着购买国债。
  而在募集还没有完成的情况下,朝廷已经开始迫不及待的使用刚刚募集而来,还热乎着的国债银了。
  一辆辆的银车驶出京师,去往宣府大同蓟州辽东和山东,为抗击建虏入塞的有功将士,发放应有的奖赏,不出意外的话,他们都会在年前收到朝廷的赏银,这对将士们的士气,各地民生的缓解,都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一辆辆地粮米车辆和棉布车,以及各种生活必须品,也都源源不断的进入京师……银子在手,朝廷终于可以赈济京畿难民,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做准备了。
  这其间,一个新官任命的消息,忽然传了出来,那就是崇祯帝忽然下旨,提拔兵科给事中张缙彦为兵部右侍郎。
  消息一出,群臣都是惊异。
  原来,兵部右侍郎乃是吴甡,但吴甡先是辅佐太子守卫运河,在运河失守,保定总督杨文岳殉国之后,又被朝廷火速任命为保定山东总督,总揽保定山东的军务,这一来,兵部右侍郎的位置就空了出来。
  不同于其他五部,在外有建虏,内有流贼,战事不断的情况下,兵部尚书和侍郎的位置都是火山口,稍不顺利,就有可能被烧了屁股,轻则罢免,重则丢了性命,因此,大部分的臣子都不愿意沾染这三个位置,但同时,这三个位置又非一般臣子所能但当,非有一定的能力不可。
  也因此,这样的位置绝非张缙彦这样,崇祯四年中进士,阅历平平,只做过清涧知县,户部主事,编修,其间,其间并无明显功绩,尤其没有显现出军事才能的张缙彦所能承担。
  三辅蒋德璟极力反对,认为张缙彦没有大的才能和功绩,从七品给事中,冒然拔擢为三品的兵部侍郎,难以服众。
  崇祯帝召张缙彦上殿,面对诸位阁老,张缙彦侃侃而谈,将内外兵事,说的头头是道,乍看起来,好像还颇有能力。
  但蒋德璟依然不同意,他依然认为,兵部侍郎之职,还是应当从朝臣推选的三人之中选出——在这之间,对于兵部右侍郎的人选,朝臣有过廷推,送给崇祯帝的三个人选中,漕督史可法最受支持,虽然在建虏入塞时,史可法麾下的五千漕兵被建虏的铁骑击溃,但史可法败而不乱,退入河间府之后,凭城死守,成功的击退了豪格对河间府的猛攻,也为吴甡在子牙河击溃豪格大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史可法先败后胜,坚守住了第三道防线的关键核心河间府,就朝臣来看,史可法的攻,是大于过的,加上在之前,在安庆巡抚和漕运总督的任上,史可法都显现出了一定的军事才能,资质也够,因此,调史可法入京,担任兵部侍郎,在蒋德璟等一众大臣看来,完全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第九百一十四章
湖广兵败
  但想不到啊,崇祯帝竟然抛开廷推名单,忽然要用一个一直以来默默无闻、只是一个七品,只去年在南京被打,闹的沸沸扬扬的张缙彦!
  蒋德璟据理力争,但崇祯帝心意已定,首辅周延儒等人又都是默默,俨然已经是默许了崇祯帝对张缙彦的拔擢
  蒋德璟独木难支,无法阻止,最后,张缙彦还是被朝廷任命为了兵部右侍郎。
  因为是散朝之后的事情,所以整个过程朱慈烺并不知情,直到圣旨颁下,既成事实之后,他才得到消息。
  “张缙彦……”
  这个名字,带给朱慈烺的,不是什么好心情,并非是因为张缙彦向崇祯帝密报了童谣之事,而是因为在历史上,张缙彦乃是大明的末代兵部尚书,是崇祯十六十七年,朝政混乱,崇祯帝病急乱投医,胡乱用人的一个标志事件,今世的历史已经和往时不同了,但崇祯帝却还是拔擢了张缙彦。
  这难道是宿命?
  虽然不比尚书,但兵部侍郎,依然是一个很重要的职位。
  如果没有童谣事件,朱慈烺是一定是上疏反对的,但因为有了童谣,他不得不收去锋芒,更何况,崇祯帝的旨意已下,事实已成,这个时候再要反对,怕也是晚了。
  唉。
  这个事情,朱慈烺只能苦笑接受,同时心中也思索,吴甡去了山东,现在的兵部老尚书冯元飚又身体不好,随时都可能去职,对兵部尚书后续的人选,需要早做打算——其他各部朱慈烺可以不管,但兵部事关兵事,他不敢轻忽大意。想来想来,也想不出一个合适的人选,还是觉得,等剿灭山东闻香教,调鲁督吴甡回京,担任兵部尚书最为合适,自己也最为放心……
  眼下,国债发行还是当务之急。
  张缙彦的忽然擢升,如果是一朵激烈的浪花,忽然翻起,但又很快落下,虽然蒋德璟等人反对,但圣旨以下,木已成舟,大家只能叹息听令。
  “张缙彦,何德何能……”
  从上到下,对张缙彦都是深深怀疑,但张缙彦却不畏众人目光,每日进宫,和崇祯帝密议,从辽东局势到陕西匪患,说的头头是道,为崇祯帝献言献策,深得崇祯帝的欢喜和器重。
  不过张缙彦升任不过三天,国债发行,吐火如荼,难民赈济,也开始逐步展开之时,一个噩耗,却忽然传来。
  领兵部尚书,右都御史,总督湖广军务的侯恂,兵败了!
  建虏入塞,突破长城,直达运河,朝廷急调陕西孙传庭和凤阳马士英的人马北上勤王。原本和侯恂相互配合,左右夹击,对张献忠形成钳制,将其困在泸州和桐城一代的马士英,不得不率黄得功和刘良佐的兵马北上,马士英一走,朝廷兵力出现空虚,虽然有方国安的浙江兵和孔有贞的四川兵勉强补上,侯恂也调兵遣将,从左良玉麾下调出一部,弥补可能的缺口,但嗅觉敏锐的张献忠,已经察觉到了官军的调遣。
  于是他迅速突破,往安庆府而去,看样子,似乎是想要走安庆,和革左五营汇合,继而过长江,侵扰南京。
  南京乃是大明陪都,绝不可有失。
  侯恂急令左良玉追赶,同时也计划在安庆府怀宁一带,聚歼张献忠。
  不想追到半途,后方忽然急报,说,官军屯粮重地无为州被流贼攻克!
  侯恂大吃一惊,为保军粮,他可是在无为州派驻了重兵的,怎么可能被流贼轻易攻克?
  探马说,流贼假扮官军,骗开城门,官军措不及防,城中军粮,皆被烧毁。
  侯恂捶胸顿足,但却也无可奈何。
  兵法云,军无粮则败,军粮被烧,事情重大,听到消息的左良玉,急忙到侯恂帐中请令,认为应该暂缓进兵,先图粮草,侯恂却摇头,侯恂认为,无为州的军粮虽然被烧,但长江沿线的大城,都还是朝廷所有,张献忠不可能攻破,大军按照原计划继续追击,从安庆府、池州府等地取粮即可。
  左良玉对侯恂一向言听计从,但今日却有不同意见,他说,连年战乱,安庆府和池州府的府库早已经空了,根本拿不出支持大军的粮草。
  将帅意见不合,不过最后左良玉还是听从了侯恂的命令,继续追击。
  两日后,大军在浮山一带和张献忠的大军相遇,官军想要速战,但张献忠却凭借山头死守,侯恂虽然拼力调粮,但十万大军,每日所耗众多,临近州府实在是接济不上,没办法,侯恂只能分兵,一部分兵马继续和张献忠对峙,一部分兵马撤退,就在撤退之中,张献忠忽然发动攻击,各处流贼不顾死伤的猛冲,同时一小股流贼忽然出现在官军背后,官军大乱,自相践踏。
  眼见局势无法挽回,左良玉保了侯恂急急退走。
  浮山一战,官军浮尸遍野,伤亡惨重,左良玉麾下的十万兵马,最后成功撤退的,不过五万人。
  其惨烈程度,虽然比历史上的开封之战要好一点,但就左良玉的军旅生涯来说,却也算是败的最狼狈的一次了,在这之前,左良玉对张献忠屡战屡胜,这一战却是被张献忠杀的溃不成军,丢盔弃甲,左部对张献忠心理优势,一下就荡然无存。
  左部大败,退回襄阳修整,而原本北上勤王的马士英部,在接到朝廷的命令,得知建虏已经退去,不需要他们勤王之后,重新率兵返回,不过此时左良玉已经败了,马士英孤军无力抗衡张献忠,加上粮草短缺,因此只能紧守凤阳府和庐州,等待朝廷救援。
  浮山一战,张献忠杀伤无数官军,又缴获无数,实力大涨,战后,张献忠如同是脱缰的野蛮,抢掠周围的州县,湖广之地,一时再难有拦阻他的兵马,安庆巡抚方孔炤闻左良玉兵败,急忙调集兵马,紧守安庆和怀宁,而张献忠也果然带兵杀向了安庆,围住安庆,四面攻打,方孔炤急急向朝廷求救。
  一时,湖广震动,江南震动。
  消息传来,京师自然也是震动。
  “侯恂无能败军!”
  崇祯帝愤怒的扔掉了塘报:“锦衣卫,即刻缉拿侯恂进京!”
  原本,崇祯帝就不愿意放侯恂出狱,是在朝中众臣劝说,又为了安抚使用左良玉,这才勉强令侯恂总督湖广军务,现在侯恂大变,他对侯恂的愤怒和不满,无可抑制。
  崇祯帝盛怒,朝中大臣无人敢劝,虽然众臣心中都明白,侯恂其实有点冤,若非朝廷急调马士英北上勤王,致使湖广兵力出现空缺,以至于被张献忠钻了空子,不然照侯恂步步紧逼、稳扎稳打的策略,将张献忠困死在安庆庐州一带,是完全有可能的,而在这之前,官军也的确掌握主动,连续取得大小胜利,形势曾经一片大好,但马士英部的北上,却改变了这一切。
  只能说,这就是侯恂的命。
  罢了侯恂,朝中重臣,连同太子朱慈烺都被叫到御前,商讨湖广对策。
  新任兵部侍郎张缙彦第一个跳出,提议调三边总督孙传庭率领秦兵,入湖广救援,顶替侯恂的位置。
  对他这个提议,众臣都是赞成的。
  但不想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朝议还没有结束,陕西消息忽然又传来,说趁着孙传庭大军离开之际,原本蛰伏在商洛山中的李自成又趁势而起,带兵出了商洛山,攻掠商州不成之后,又向河南流窜了。
  孙传庭命令留守商洛的陕西总兵高杰,虽然拼命阻挡,但却也没有能挡住李自成。
  这个消息,和左良玉兵败的消息同样震撼。
  李自成率兵五十万,围攻开封的旧事仿佛还在昨日,想不到他竟然又要进入河南了,虽然太子殿下去年在开封痛击李自成,将他精锐主力歼灭了一个七七八八,刘宗敏郝摇旗等大将更是身死,但李自成本人还在,他“闯”字旗号,在河南犹有一定号召力,一旦他进入河南,刚刚平静的河南,刚刚平静的中原大地,怕是要再起风波。
  和张献忠相比,朝中群臣对李自成的忌惮显然更大,和河南也更重要,因此,他们都改变了调孙传庭入湖广的主意,认为孙传庭应该继续回援河南,剿灭李自成,确保中原安定。
  那么问题就来了,不调孙传庭,朝廷如何平定张献忠,又该调谁继任湖广总督,收拾那里的烂摊子呢?
  众臣议论纷纷,一时却都不知道如何是好?
  议论之中,有朝臣看向了站在前方的太子朱慈烺。
  去年开封大捷和击退建虏入塞,今年再一次的击退建虏,太子殿下已经充分显示他强大的军略之能,不夸张的讲,经此三次,太子俨然已经成了大明第一统帅,湖广现在的困局,或许需要太子殿下统领京营南下,一战而定之……
  但太子不是一般的朝臣,湖广又在千里之外,太子亲自统军南下,差不多等于是半个御驾亲征,朝廷耗费必然众多,再者,现在已经是年关了,太子又刚刚击退建虏,风尘未洗,现在再令太子出征,是不是有点残酷了?
  又或者,满朝文武真的找不出人了吗?需要国本往来奔波?
  照大明祖制,太子是不能轻动,离开京师的,非要万不得已,众臣不能同意太子领兵南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8/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