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7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2/1227

  年轻将领看向精壮汉子,说道:“勒统武,你率咱们的一千多老兄弟,立刻整备,不打旗帜,穿官军甲胄,随我往西!”
  勒统武吃惊:“少将军,官军可是从西面来的呀?我们为什么还要往西啊?”
  年轻将领声音冷静:“守怕是守不住的,但我们又不能轻易撤退,撤退必然导致溃败,更会影响武昌大局,因此,我们必须拖延一点时间。兵法云,以正合,以奇胜,官军汹汹而来,想要一口将我们吞下,必定是主力在前,辎重在后,如果我们轻骑突进,偷袭他们后方,或有事半功倍之效。蔡店镇距离汉阳二十里,如果我预料不错,官军一定会将后营和指挥所设置在蔡店镇,前番我已经探出了一条小道,我们从小道趁夜绕行蔡店镇,杀左良玉一个措手不及,不但可以反败为胜,说不定还能一了百了,彻底解决了左良玉!左良玉没了,官军就会溃败。汉阳的危局,自然也就解除。”
  “可这太危险了……再者,你去了,这里谁指挥?”勒统武犹豫。
  “交给窦明望吧,对于守城,他最是擅长。临机应变,冲阵擒将,却是我擅长。”年轻将领。
  “少将军……”
  “不要说了,做战就没有不危险的。而且这是我们唯一的胜机。”年纪将领脸色毅然,摆手:“去准备吧。”
  “是!”
  勒统武抱拳躬身,然后离开。
  “哥,我要和你一起去!”勒统武离开后,大帐的角落里,忽然站起一个人影。
  年轻将领脸色一沉:“胡闹!这不是你应该做的,你的任务,乃是立刻过江,向义父回信,告诉义父,官军倾巢而来,兵马众多,我义军不可小视,武昌能打则打,不能打就要迅速转进,绝不能困于坚城之下,被官军合围!”
  人影哼了一声,从帐篷角落里走出来,烛光照着她雪白的脸:“这些道理还用你说?义父岂会不知?你不过就是要找一个支我离开的理由罢了,我告诉你,我是不会走的,蔡店镇,我去定了!”
  “你~!”年轻将领怒。
  “你什么你?你放心,我不会是你的累赘!”人影又哼了一声,转身走了。
  年轻将领站在原地,只能摇头。一会看向地图,眼神更是忧虑。
  脚步声响,一个黑脸将领走了出来,向年轻将领行礼。
  年轻将领转头看他:“窦明望,官军即将杀到,不需要多,你只需要守住一天就算你功劳,但使我击破官军后营,官军就会不战自退!而防守之中,两座浮桥最是关键,因此,一定要调集重兵,不惜一切,严守浮桥,决不能让官军断了我们和老营的联系,不然我们必败。”
  窦明望抱拳:“少将军放心,人在桥在。”
  ……
  凌晨时分,官军大兵果然迅捷杀到。
  箭矢如雨,杀声震天。整个大地都在震动。
  马士秀和惠登相,率领官军主力兵马于清晨时分,分别杀到了汉军城北和城南,然后面对流贼大营,一南一北,开始猛烈冲击,流贼利用构建的工事,张弓搭箭,拼命的向官军倾射箭雨,又用不多的火炮,向官军发动轰击,一时双方杀的难解难分。
  虽然李定国早有预料,并且发下军令,授权窦明望,要各部严防死守,但面对官军忽然来到,各部流贼还是一片惊慌,人喊马叫的。
  从这一点上来,流贼毕竟是流贼,成军时间短,虽然有李定国这样的年轻的,有智谋的贼首,但下层军士的军事素养和执行力度,却远远跟不上。
  一个骑着黄骠马的黑脸贼首,正在阵前大声呼喊,指挥流贼迎战。
  正是李定国的部将窦明望。
  李定国要他主持汉阳防御,尤其是要紧守两座浮桥,以保证大军的后路,窦明望不敢怠慢,半夜就调派兵马,增强汉阳周边,尤其是身后两座浮桥的防御,但刚布置完毕,官军的铁骑就冲到了。
  流贼窜起,已经十几年,一般的地方部队早已经不是张献忠这种老贼部队的对手,但左部底气还在,面对面的硬拼,依然有一定的胜算。箭射刀砍之中,流贼死伤众多,纷纷倒下,倒毙的尸体,铺了一层又一层,但流贼人命不值钱,窦明望不住的调集兵马,将新流贼作为炮灰,一拨一拨的往上驱赶,用他们血肉抵挡官军的箭矢和刀枪,耗费官军的力气。
  一时,战事陷入僵局,马士秀和惠登相竟然迟迟无法突破……
第九百三十六章
逐鹿图(下)
  而此时,贺珍的三千营和王允才率领的精锐骑兵,成功绕后,忽然出现在了汉江边上,当看到汉阳周边火光四起,炮声隆隆之时,就知道马士秀和惠登相的左右两翼已经对流贼展开了攻击,于是依照计划,大声呼喊,挥兵疾进,分别向鹦鹉洲和南岸嘴发起突袭。
  汉江边的流贼顿时大乱,方圆十几里之内,到处都是搏杀的战场和惶惶逃窜的流贼。
  “杀!!!”
  马蹄滚滚,杀声四起,弓箭之声密如急雨,骑着高头大马,头上红缨,盔明甲亮的官军骑兵从晨曦之中杀了出来,马蹄踏在地上,如奔雷一般,长刀闪烁,如勾魂的钩子,将驻守在汉江边的流贼杀去。
  流贼拼命射箭,拒马和壕沟也给官军造成了巨大的阻碍,箭雨之下,不断有官军中箭落马,但官军却不退,王允才乃是一名见血眼红的猛将,贺珍虽然冷静,但却也知道,两座浮桥的关键,今日就算战到最后一人,也要拿下浮桥,不然吴部堂歼灭汉阳流贼,驰援武昌的谋划就会落空,因此他不顾危险,挥刀亲自冲在最前方。
  “杀,杀!”
  窦明望布置在浮桥边的,是除了李定国带走之外,剩下的另一股老贼,人数众多,战力也是有的,因此,官军的前三轮冲锋,都被他们挡住了,但在官军不顾死伤,王允才和贺珍亲自督战,骑兵猛冲,弓箭急射之下,却也渐渐露出了败相,特别是在盔明甲亮,战力强悍的三千营面前,流贼被杀的连连后退,即便流贼督战官连连斩杀败兵,却也是抵挡不住,眼见阵地不可守,很多流贼扔了武器,撒腿就跑,又或者跪在地上,向官军投降求饶,而倒毙的尸体落入江中,将江水都染红了一半……
  左路贺珍率领的三千营硬生生地趟出了一条血路,冲到了南岸嘴的浮桥边,人喊马嘶,狼烟滚滚之中,全身披甲、甲上染血的贺珍在砍倒一名流贼小头目之后,长刀一挥,指着浮桥吼道:“快,快烧桥!”
  火光冲天而起。
  与此同时,差不多的时间,绰号“铁骑王”的王允才也杀到了鹦鹉洲的浮桥边,不过他的进展却不顺利,在浮桥之前,窦明望负隅顽抗,咫尺距离,他竟然迟迟不能突破,急的王允才啊啊大叫。
  而此时,左良玉亲自率领的中军主力也杀到了。马蹄如雷,旌旗招展,左良玉全身甲胄,于大旗之下亲自督战,勇将李国英冲在最前,“左帅到~~”左部军中都是呼喊,士气大振,前后五处一起呼应,南北两边马士秀和惠登相受到鼓舞,拼命突击,流贼原本还能勉强支撑的各处军阵,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就陷入了崩溃和混乱中。
  ……
  蔡店镇。
  清晨。
  一如李定国预料,官军果然是将后营和指挥所暂时设置在了这里,原因也简单,流贼烧毁了周边所有的市镇,但独独留下了这里,且蔡店镇距离汉阳府城不到二十里,位在官道边,是官军主力进军的必经之路,设置为囤积粮草的大后方和指挥所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左良玉的大旗竖了起来,但左良玉本人和他手下的中军精锐骑兵,连同手下几个猛将都已经冲到前线,只有吴学礼率兵五百,驻守蔡店镇,保护将临时中军帐设置在这里的湖广总督吴甡。
  此外,后续押送辎重粮草的部队正源源不断的向这里开进,前方向后方报信的探骑,在官道上不停的奔驰来去,方圆几十里之内,都是官军兵马和探骑,看起来安全极了。
  原本,吴甡是一个坐不住的性子,他是一定要亲自到前线视察的,但昨夜行军,他马车车抽忽然断裂,十分不祥,不得不改乘战马,一夜颠簸奔驰,清晨才赶到了蔡店镇,已经是人困马乏。自己赶不到,于是他就催促左良玉,快到前方督战,于是左良玉率领中军主力向前突进,留他在后方督帅辎重。
  清晨,前方捷报不停传来,左良玉亲自突击,官军不但合围了汉江的流贼,而且已经烧断了流贼架设在汉江上的浮桥,等于这四万流贼已经和武昌张献忠的主力流贼大军被分割开来,照目前的进展,将这四万流贼彻底击溃,只是时间问题,到此,吴甡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决定缓口气,在蔡店镇歇息一阵,同时和幕僚们商议下一步的计划。
  总督大人召集幕僚,在镇中的韩信庙里商议军政。
  原来,当初楚汉相争时,韩信曾经在这里谋划军事,后人在这里建起了一座韩信庙纪念他,虽然比不上文庙武庙的盛大,但规模却也是不小,吴甡将中军行辕设置在庙里,正是合适。
  大人们忙碌,随行的护卫兵马则是急急埋锅造饭,镇中很快冒起烟火,一夜行军,众人都疲乏了,但前方胜利的消息却让每一个人都是面带喜悦。
  “咦?这院子里的干草怎么这么多?”有军士好奇。
  其他军士却是笑:“正好可以斩了喂马……”
  ……
  “滴的达,滴的达~~”
  天色大亮之时,在镇口守卫的几个官军忽然听到了急促的马蹄声,抬头看,只见一个失去了头盔官军骑兵,正向镇子疾驰而来,远远就挥舞手臂,好像在呼喊着什么。
  几个官军立刻就警惕,原本他们想要等待骑兵冲到镇前,再拦阻询问,不想行到中途,在距离镇子还有一百步距离之时,那骑兵就忽然从马上栽了下去,几个官军知道事情不妙,急忙跑过去查看。
  “有贼兵……”
  那骑兵全身是血,扑倒在地上,向跑过来的几个官兵伸手,艰难的说道:“快,快报告总督……”一句话没有说完就晕了过去,原来他后背中了一箭,能坚持到这里,已经是不容易了,几个官军大惊,正要回镇禀报,耳朵里忽然听到了一阵急促而密集的马蹄声,抬头一看,只见烟尘滚滚,一大波的骑兵正急急奔驰而来。
  虽然离的远,虽然没有打旗号,但几个官兵立刻就知道,来的不是友军,而是流贼,他们撒腿就往镇子里跑,同时高声呼喊,提醒镇子里各处的守军。
  但晚了。
  流贼骑兵迅捷而到,很快就追上了他们,将他们全部射倒在镇口,随即,流贼骑兵冲入镇中,一边放火,一边沿着沿街,猛烈击杀官军。因为蔡店镇多处存有干草,因此火势一发不可收拾,迅速就蔓延到了全镇。
  马蹄滚滚,杀声忽然四起,正在埋锅造饭的官兵被杀了一个措手不及,尤其现在驻守这里的乃是吴学礼的五百弱兵,管管后勤,运运粮草还行,遇上精锐的流贼骑兵,根本不是对手,稍微一抵抗,随即就溃散而逃,吴学礼见势不妙,更是直接上马逃走了……
  韩信庙。
  耳边忽然响起的喊杀和镇子忽然的骚动,令吴甡吃了一惊,他知道事情有变。冲到院子里一看,只见冲天冲天,周边马蹄杀声惨叫不断,心知是流贼突袭,这会也顾不上想流贼是从哪里来的了,只能召集亲卫和家丁,拒庙死守。
  原本,贺珍出征之前,想要留两百骑兵给吴甡为护卫,但吴甡却没有答应,前方战事紧急,奇袭夺桥的任务又非常艰巨,三千营本身兵力就不多,只有千余人,因此他只留下了五十个护卫,算上身边的家丁、随从、幕僚以及少部分逃入庙中的溃兵,整个韩信庙仍有两百人可以战斗。
  流贼虽然来的快,来的急,但方圆几十里都是官军,不需要多,只要坚守一会,就会有官兵回援,流贼就会狼狈逃走,但吴甡想错了,当得知在韩信庙中拒守的乃是朝廷的湖广总督吴甡之后,流贼发疯了一般的围住韩信庙猛攻,他们取来梯子,不顾死伤,从前院后院不住的攀爬,又取来圆木,砰砰猛烈撞门,吴甡身边的亲兵家丁拼死抵挡,连最后连幕僚都提刀上阵,但却依然挡不住,在流贼的猛攻之下,吴甡身边的护卫和家丁渐渐死伤殆尽。
  而援兵却迟迟不见。
  眼见流贼已经占据围墙,在墙头上不断射箭,而庙门也即将被撞开,几个家丁和幕僚,急忙护着吴甡,撤到旁边的侧殿里。
  “我乃张定国是也,吴部堂,你已经被左良玉卖了,出来投降吧,我绝不会杀你!”
  一个年轻的贼首在庙门外大声呼喊。
  声音传到庙内。
  吴甡脸色发白。
  “原来是李定国!”吴甡口中喃喃。
  其他人却是惊骇李定国所说,他们被左良玉所卖之事。
  “援兵怎么还不来?”他身边的幕僚却是哭了:“吴学礼干什么去了?难道是坐视督师失陷吗?”
  其他人都是悲愤,眼中也都有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2/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