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7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7/1227

  ……
  离开萧宅时,李守錡心满意足,上到马车后,问:“给抚宁侯朱国弼的信,发出去了吗?”
  “发出去了,六百里加急。”
  李守錡点头:“那就好……”
  眯缝上眼睛,靠在软软地坐垫上,嘴里轻声道:“上天有眼,老夫看你如何逃……”
  ……
  同一时间,定王的老师杨士聪正在密见吏部文选司郎中吴昌时。
  谁都知道,吴昌时是首辅周延儒的心腹,杨士聪自然也不例外,但今日密见吴昌时,却只是为了奖赏一副古画,其他什么也没有说,但吴昌时却是明白他的意思……
  杨士聪离开后,吴昌时就去了首辅周延儒的府邸。
  而杨士聪马不停蹄,又去见了次辅陈演……
  ……
  承乾宫。
  帷幔低沉。
  一个焦虑的声音传出。
  “原想着,等我年岁到了,就向父皇自请出藩,离开这是非地,但想不到竟忽然出了这等祸事……”
  一个身穿赤色蟠龙袍,黑冠玉带的年轻人坐在椅子里,语气悲伤而沮丧。
  却是永王朱慈炤。
  “殿下勿忧,陛下龙体康健,又是盛年,不会有事的。”
  站在他身边的青袍太监,安慰的说道。
  永王摇头:“父皇的身体,过去确实康健,但经过去年那件事,他身体已经不如从前了,这半年里,一直都是病病殃殃,这一次又遭受这么大的打击,怕是……”
  又叹口气。
  “宫里传言,说父皇吐了三口血,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可惜,父皇不见我。我难辨真假。”永王沮丧。
  “殿下,陛下不见你和定王,并非是不想见你们,而是借此在诏告众人,太子还在,谁也不可有觊觎之心。”沈霑道。
  “我知道父皇的意思,可我心里就是难安……”永王叹。
  “殿下担心太子?”沈霑问。
  永王点头:“一连十天都没有消息,太子哥哥怕真是凶多吉少了……唉,太子哥哥这么英武,攘外安内,奔波劳碌,为我大明朝立了这么多的功绩,上天为什么就没有保佑他呢?”
  说着,竟然是落下泪来。
  沈霑也黯然,但还是安慰:“太子殿下吉人天相,一定会没事的。”。
  永王呆愣了半晌,忽然说道:“如果太子哥哥不在了,定王继承大统,我怕就没有好日子过了,说不得会身首异处……”想到定王对周后之死的怨恨,永王脊背发凉,声音都微微颤抖了起来。
  “殿下不用担心,你是皇家血脉,有皇明祖训和满朝文武,就算定王登基,他也不敢拿你怎样!”沈霑宽慰。
  永王摇头,惨笑道:“未必未必,定王心硬的很……”
  见永王如此忧虑,沈霑也不禁坐卧难安起来。
  服侍永王休息之后,他换了一身衣服,悄悄离开了承乾宫。
  ……
  一灯如豆。
  两人在灯下相对而坐。
  灯光照着他们两人的脸,正是好久没见的李晃和沈霑两兄弟。
  “定王那边的人,已经在活动了,王德化也已经倒向了定王,你告诉永王殿下,此时此刻,一定要小心谨慎,切不可被人抓到把柄!”李晃脸色无比凝重,原本就有点小的眼睛,感觉都咪成米粒了。
  沈霑脸色微微一变:“王德化怎敢?”
  “他怎么会不敢?”
  李晃苦笑:“细说起来,还是你我的功劳呢。”
  沈霑明白了,也苦笑一下:“永王殿下安分守己,只想做一个富贵王爷,他是不会有什么把柄的。”
  “那也要小心……”李晃脸色严肃:“这是王权之争,不是小孩过家家。虽然永王殿下自己没有心思,但谁知道其他人会怎么想呢?要知道,如果太子回不来,能继承皇位的,就只有定王和永王啊。”
  沈霑吸口凉气:“我明白了,我一定会叮嘱定王小心的。”
  李晃紧绷的脸色,这才放松下来。
  沈霑看着他:“李晃,你聪明的很。你说说,太子殿下真的回不来了吗?”
  听到此问,李晃脸色又凝重起来,语气沉重:“老实说,我也不知道。太子殿下聪睿,果决,本是我大明最佳的储君,未来也必然是一代明君,但九宫山的事,太蹊跷了,东厂探子的密报,还有在地官员将领的奏疏,都让人有一种感觉,太子好像就是凭空消失了,二三十万人,七天七夜,都没有找到任何踪迹,我想来想去,只有一种可能。”
  “什么?”
  “太子殿下被流贼劫持走了,而且那伙流贼极善于山林行走,在官军赶到,大规模搜山之前,他们就已经离开了。”
  沈霑眼睛发亮:“太子没死?但流贼为什么要带走太子?他们又要把太子带到哪?”
  李晃摇头:“这就只有天知道了。”
  沈霑默了一下,说道:“李晃,你想过没有,如果太子回不来,这天下就是定王的了……如果定王要对永王殿下不利,那该如何是好?”
  “尽人事听天命。如果天命真在定王,定王真的登基,为我大明的皇帝,他要惩治永王,又有谁能拦阻?君叫臣死,谁又能不死?我等奴婢也没什么说的,到时一起陪永王殿下上路就是了。”李晃说的沉重。
  沈霑仰天:“怎么会这样?”
  默了半晌,李晃缓缓说道:“你也不必过于担心。我看太子殿下不像是夭折之人,何况,流贼既然没有杀太子,而是费尽力气的裹挟带走,那就说明,太子对他们是有用的,他们不会轻易杀死太子。如果天命在太子,那太子就一定有办法脱困,只要太子脱困,回到军中,即便定王费劲心机,有勋贵和王德化,甚至是周延儒的支持,我料他也不是太子的对手!”
第九百九十章
皇宫刺客之
  ……
  虽然朝廷竭力封锁,但九宫山的消息,还是很快就在京师里面流传开来。
  “什么,太子殿下不见了?”
  “是啊,听说九宫山都翻了一个底朝天,什么山猪蛇鼠,都捉了无数,但就是没有找到太子。”
  “啊?那太子殿下能去哪?”
  “唉,听说太子殿下在山中遇上小股流贼袭击,被迫逃入山林,现在踪迹全无,怕是……”
  “不可能不可能,太子国之储君,天神下凡,小小流贼岂能奈何他?”
  “我也希望啊,但这半个月了,太子殿下如果没有出意外,怎么也应该露面啊,要知道,几十万的官军,已经将周边一百里,甚至两百里都快要搜遍了,太子殿下如果在,怎会不现身?”
  “不可能,不可能……”后一人还是摇头,但语气已经不那么坚定了。
  百姓都如此议论,朝臣勋贵一个个就更是暗中密议不停了,和普通百姓不同,太子的安危,储君的更迭,很有可能会影响到他们个人的利益和荣华,因此,他们比普通百姓更加关心,当然,其中也不乏有忧国忧民、担心朝堂会产生动乱的忠义人士。
  老实说,对于咱们的这位太子,虽然里里外外立下了这么多的战功,但不喜欢他的人也是大有存在,别的不说,只说京师勋贵就对他一肚子牢骚,平常不敢说,只敢埋在心中,这一次借着失踪,很多人有意无意的将心中的牢骚,发泄了出来。
  “天意,这也许就是天意啊……”
  ……
  很快的,大明皇太子失踪的消息,不但京师,连千里之外的辽东,也都听闻了。
  “可是真的?”
  正整饬兵马,积蓄粮草的多尔衮听闻,喜不自胜,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千真万确,整个北京都传遍了,明国很多朝臣和勋贵,都正秘密议论,明太子之后的政局了。”
  虽然军情司清除了京畿的奸细,又封闭边关,禁绝商贸,不过还是有一些人员流动,加上明太子失踪的消息太轰动,都已经传遍京师,妇孺皆知,因此,这个消息流到辽东,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哈哈,哈哈,太祖在天有灵,在天有灵啊~~”
  多尔衮双手对天,哈哈大笑,如果明太子不在,那么,他就不需要修养三年,或许今年一年,明年就可以再次挥兵入塞了……
  ……
  京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7/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