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8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8/1227

  皇宫。
  司礼监掌印,内廷三公之首的王之心,披衣而起,正坐在灯下发呆。灯光照着他的脸,他脸色煞白,鬓角的白发之下,渗出细密的汗珠,想了很久,他一咬牙,像是做出了什么决定,然后忽然大叫一声,连人带椅的摔倒在了地上。
  外面的小监听到动静,急忙奔了进来,见王之心倒在地上,惊的将他扶起,但王之心已经是人事不省,而且口眼歪斜,俨然像是中风了。
  “快,叫太医!”
  小太监吓的惊叫。
  很快,消息从宫中传出,司礼监掌印王之心王公公得了急病,深夜中风……
  ……
  “王之心,倒也聪明……那就由他去吧。”
  正准备前去拜访王之心的李守錡在得到消息后,冷冷一笑。
  ……
  同一时间。
  首辅周延儒忽然被惊醒,却是管家在门外轻敲,口中道:“老爷,老爷?定王召见。”
  “哦?”
  周延儒急忙翻身而起。
  等他穿戴整齐,来到前院时,发现定王的贴身内监何成何公公已经在等着他了。
  “阁老,请上轿。”何成为周延儒掀轿帘。
  周延儒惊疑:“公公,殿下深夜召我,不知何事?”
  何成笑:“阁老到了就知道了。”
  ……
  轿子向前。
  周延儒来到内阁值房,发现次辅陈演,五辅黄景坊,十几个勋贵,六部九卿的十几个堂官,包括兵部尚书张缙彦在内都已经到了,但却不见三辅蒋德璟四辅范景文和左都御史李邦华等人。
  定王也不见。
  众人不禁都有点忐忑,目光看向李守錡,发现他老脸沟壑,一点表情都没有。
  脚步声响,一个绯袍太监大步走了进来,双手郑重无比的捧着一个黄绢。
  有人认出,乃是仁寿殿的主管太监赵四。
  赵四侍奉张皇太后,怎么跑这里来了?
  众人心中一惊,目光都看向他手中的黄绢。
  “有旨意!”
  赵四在堂中站定,高声。
  众人都是一惊,心说陛下都迷昏不醒了,哪来的旨意?在说,即便有旨意,哪怕是皇太后的懿旨,也应该是内廷三公之首的王之心宣读,何以是赵四?但随即又想到,王公公发急病了,这一来,赵四来传旨,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五辅黄景坊拱手:“敢问伯公,可是皇太后的懿旨?”
  “正是。”
  赵四冷冷回答一句,又道:“掌印王公公王之心得了急病,王德化王公公有要务,因此,就由咱家来宣读。”
  说着,就展开黄绢大声朗读。
  听着听着,群臣微微惊奇,听到最后,更是轰的一声,骚动了起来。
  怎么可能?张皇太后竟然认为京营会谋叛,因此暗中密调白广恩唐通的兵马进京?
  外兵入京,这不和朝廷的规矩和大明的祖制啊!
  所有人听后都是大吃一惊,立刻嗡嗡嗡地大声议论起来。
  宣读完密旨,赵四收起“懿旨”,站在堂中,目光环视堂中的所有人,高声道:“皇太后懿旨已宣,诸位大人,还不快接旨?”
  众人还是静寂。
  对于此道懿旨,他们都有点不敢接。
  静寂之中,忽然有一人站出,拱手高声道:“谨奉诏,有异议者,必是谋刺定王同谋,臣请斩之!”
  众人大惊,顺着声音看过去,发现却是襄城伯李守錡!
  李守錡穿着武勋狮子服,拱手而立,须发戟张,一脸杀气,
  众人更惊。
  赵四微点头,目光看向群臣,再重复说道:“皇太后密旨已宣,诸位大人,还不接旨?难道是不想做我大明的臣子了吗?”
  这一声厉害。
  阳武侯薛濂和定西侯蒋秉忠相互一看,立刻齐步奔出,到堂中站定拱手,高声道:“谨奉诏,有异议者,臣请斩之!”
  两人带头,其他勋贵立刻纷纷奔出,口中都高呼斩之。
  文官却依然没有动,他们目光都看向文官之首,大明内阁首辅周延儒。
  周延儒脸色煞白,忽然明白,怪不得不见蒋德璟范景文李邦华等人,原来,今日来到内阁值房的,就是被摘选过的,那一些刚硬的,可能会强烈反对的大臣,都没有出现在这里,现在在这里,都是一些立场不坚定的墙头草,在李守錡宣旨,勋贵们高声响应的情况下,即便他这个首辅反对,怕也是没有多少人会跟随……
  “谨奉诏。”次辅陈演已经拜了下去。
  有人带头,群臣陆续有人拜了下去,说奉诏。
  而李守錡冰冷如刀的目光,一直死死盯着周延儒。
  周延儒长叹,他知道,自己终是无法抗拒,这一刻,他多希望蒋德璟在场,那样,根本不用他出面,蒋德璟就会激烈反对,将“密旨”驳回,但现在,没有人反对,所有人都跪了下来,贵为首辅,但同时却也只是一个卑微文臣的周延儒没有和定王、李守錡抗拒的勇气,暗暗长叹一声后,他也拜了下去。
  ……
  京师外城。
  广渠门。
  刚刚卯时,距离开门的辰时,还有一个时辰,但此时在城门之前,却出现了无数的火把,一队队急行军赶到京师的玉田兵和密云兵在城门前列队等待,火把映着将旗和他们身上的甲胄,也映着白广恩和唐通两位总兵的脸。
  两人表情都有点复杂,极期待,又带着一点的不安……
  作为参加过松山大战,久经沙场,内战流贼,外抗建虏的八大总兵之二。白广恩麾下的玉田兵和唐通麾下的密云兵,都属于是大明现在的一线主力部队,在太子的京营没有整饬之前,他们两人麾下的兵马是仅次于关宁铁骑,蓟州兵,宣大兵的存在,现在虽然不比过去了,但两人麾下的兵马,依然是大明的强兵。
  而作为大明一等的武将,他们两人都清楚的知道,外兵是不能入京的,己巳之变时,情况那么危急,袁崇焕的勤王兵马,都只能宿在广渠门,而不能入京,现在他们两人带兵入京,如果朝臣反对,他们两人岂不是要背负罪名?
  因此,在接到定王的命令时,他们两人都犹豫过。
  但最后两人还是来了。
  原因不外乎三个,一,有兵部正式的公文,二,有定王的密令和信使的说服,最重要的是,有世爵的诱惑。太子已经遇难,皇帝病危,定王即将为大明的皇帝,听未来皇帝的命令,没有什么错。
  白广恩流贼出身,胆子大,敢于冒险,他知道,这可能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错过就不会再来,于是先下了决定,带兵往京师而来,唐通原本还有点小犹豫,但听闻白广恩已经拔营之后,于是急忙也跟上。
  途中,两人在顺义相遇,彼此寒暄,探查对方的心意,但却又相互提防,对于进京之后的事情,一字不提。
  而就在刚刚,两人和定王的信使相遇,信使说了今日上午定王殿下当街遇刺、左肩中箭,鲜血如注,而刺客使用的,乃是京营军弩的消息。听完之后,两人心中都是明白,怪不得定王要密调他们入京,给他们世爵,看起来,京师果然是不平静啊。
  作为武将,朝堂上的唇枪舌剑,他们两人帮不上什么忙,但如果是有奸人对定王不利,反对定王登基、那就是他们两人带兵平乱,一展身手的好时机了。
  一旦拥立成功,他们的世爵必然是名至实归,谁也不能阻拦。
  此时,立马京师城门下,望着巍峨的京师城楼,两人心情激动又不安……
  ……
  嘎吱嘎吱……
  京师那沉重而巨大的城门,缓缓开启了。
  十几个骑士簇拥着一辆马车,奔驰而出。
  火把光亮下,看见最前面的那个骑士,骑着一匹白色神骏,披着大氅,腰悬宝剑,盔甲极尽奢华,年轻的脸上更是透出得意,原来是英国公张世泽。
  出了城门之后,张世泽快马加鞭,急急来到唐通和白广恩面前。
  唐通和白广恩早已经下马迎接,抱拳行礼。
  张世泽勒马站住,傲然道:“定王殿下亲自前来,两位总镇还不快迎?”
  唐通和白广恩吃了一惊,以为自己听错了,堂堂定王殿下,怎么会出城迎接自己,但张世泽却也不多说,一句话完毕,就转身拨马,又去迎上出城的车驾,然后再伴随着车马,缓缓而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8/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