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8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9/1227

  “杀,杀啊!”
  王允成纵马在前,坐劈右砍,往来冲突,连续杀落了十几个蒙古兵,只觉得臂膀都酸麻,但蒙古兵却越来越多,围的也是越来越紧,左右一看,发现跟在身边的部下,已经只剩下一半了,周围的蒙古骑兵却是重重叠叠,如汪洋大海一般,呼哬喊杀,羽箭连续不断的射来。
  看清周边情况,王允成心中不禁一惊。
  ——他冲的太快太猛,已经是陷入了蒙古人的重围,若不尽快突围,自己连同身边的两百个兄弟,将会一人不存,全部为蒙古人所杀……
  “往东杀~~”
  见蒙古人在东面的兵马比较薄弱,王允才马刀一指,向东杀去。
  “呜呜~~”
  蒙古人号角呜呜,对王允成堵截不放。
  连续又冲杀了两次,王允成已经是感觉到了疲惫,但身边的蒙古骑兵却依然像是汪洋大海,包围他不放,定睛再一看,身边的兄弟只剩下两百人不到了,一瞬间,王允成心中涌起一股悲凉,心想难道我老王今日要断送在这里了吗?
  就在这时,耳边忽然听到了震撼人心的“咚咚咚咚~~”的大明战鼓之声。
  王允成精神一振,回头望去——大明阵中的牛皮战鼓依然在猛烈擂动,隆武帝还在擂鼓,一时,他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暖流和感动,瞬间盖过了刚才闪过的那一丝黯然,心想,君王临阵,亲自擂鼓,今日我王允成就算是死在这里,也千古留名了。
  如此,何惧之有?
  全身的热血,再次上涌,王允成无所畏惧,举刀高呼:“勇士捐躯,将军断头,就在今日~~随我杀啊~~”
  “杀啊~~”
  呼应王允成的并不是他麾下最后的兄弟,而是一大彪从侧后方冲来的大明精骑,他们挥舞长刀,直冲而近,如一支利剑,硬生生地冲开周边的蒙古骑兵,杀的蒙古骑兵纷纷落马,直杀到王允成的身边。
  为首之将,身披重甲,胯下黄骠马,黝黑面膛,眼神坚毅,手持铁锏,挡者无不披靡。
  正是宣府总兵周遇吉。
  “王总镇,快走!”
  周遇吉大声招呼。
  王允成又惊又喜,不过却也不肯轻易撤退,他记着隆武帝的那一句话呢,不胜不归,于是大叫:“周总镇,我们一起往中间杀,破了什克腾旗,为大明壮威!”
  “不,陛下有旨,令你速速回军!”周遇吉大呼:“走,快走!”说罢,不由分说,连连催促,王允成虽然不情愿,但最后却也只能跟随周遇吉的宣府骑兵往回杀。
  蒙古骑兵大声呼哬,拼力阻截。
  一时,眼中看到的都是骑影,听到的都是马嘶和惨叫。宣府骑兵虽然人数不多,但却极其精锐,中间的百十骑始终裹着周遇吉和王允成,不为蒙古人所伤。
  一番血战,周遇吉终于带着王允成突出了重围。
  虎大威的三千营也出阵接应,双方汇合,返身又杀了追击的蒙古人一阵,然后才退入阵中。
  蒙古人在最擅长的骑兵之术围歼不得,被王允成逃脱,督战的各个蒙古亲贵既愤怒又沮丧。
  ……
  “废物,都是废物!”
  山坡之上,当望见有一支明军骑兵忽然杀出,蒙古人有点应对不及,明军阵中传出惊天动地的“万岁”之声,士气大振之时,阿济格脸色变的极其难看,握在右手中的马鞭,已经被他握的快要爆裂了。
  阿济格真正愤怒的并不是明军骑兵居然敢主动杀出,而是从战场情势观看,蒙古四旗对明军主力的骚扰和攻击,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明军按部就班、排兵布阵、三面合围的秩序,并没有被打乱。
  其间的原因并非完全是因为明军火器犀利,士气高涨,使蒙古骑兵不能靠近,另一个非常明显的原因就是哈刺慎左旗、浩齐特左旗畏畏缩缩,担心伤亡,被明军的鸟铳稍一射击,立刻就退了回来,丝毫没有破釜沉舟,坚决执行命令,不给明军列阵机会的决心。
  ——今日的蒙古五旗中,只有浩齐特右旗和什克腾旗使出了全力,其他三旗,包括围攻杨轩部的林格尔旗,都有所保留和观望,这令阿济格怒不可遏,如果今日是建虏大军压阵,他一定会将几个亲贵叫到面前,严厉呵斥,甚至当场以军法拿下,也不无可能,但今日,他却不能这么做,纵有万般的怒火,此时也得强压下来。
  阿济格强忍怒气,继续观战。
  当见到了陷入重围的那支明骑兵被救出,蒙古人四面云集,但却无法阻止明人离开之时,他气的一把拗断了马鞭,怒不可遏的说道:“气死我也~~称什么蒙古勇士?本王看和草人也差不了多少!”
  想一想,阿济格咬牙道:“不能等了。”
  原来,阿济格已经清楚看出,明人已经列阵完成,随时都可能步步为营,对正面的蒙古人发起压迫攻势,蒙古人气势却沮,要想激励蒙古人,非得自己亲自出马不可。
  另外,东面的罗额尔德尼是胜败的关键,如果罗额尔德尼不能击溃玉田兵,时间继续拖延下去,此战他们必败,因此,阿济格终于是下定决心,决意带着一千满洲白甲兵,相助罗额尔德尼,直突玉田兵,以撞开胜利之门。
  于是他转身,对站在身边的一个少年白甲兵说道:“傅勒赫,你在这守着,阿玛率兵下山,攻取玉田兵!”
  原来少年白甲兵正是阿济格的次子,爱新觉罗·傅勒赫,傅勒赫今年刚十七岁,是第二次随阿济格出征。
  听到阿济格要带兵亲自突阵,傅勒赫吃惊不小,急忙道:“阿玛,不可啊,王叔临行前有交代,八旗勇士少,此战应该以智胜,要你绝不可轻易突阵……”
  阿济格却不耐烦,烦躁的挥手:“闭嘴,要你守你就守着,哪那么多废话?!”
  说着,大步向自己的战马走去。
  “阿玛,阿玛……”
  傅勒赫在后追了两步,见阿济格不回头,就不敢再追了,他知道阿济格的暴脾气,如果再敢追,迎接他的,必然是劈头盖脸的一顿鞭子。
  ……
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孤注一掷
  ……
  明军大阵。
  隆武帝站在阵中,亲自迎接归来的浴血将士。
  王允成战袍染红,身边的一千余个兄弟,只剩下一百人不到了,见到隆武帝,他双目通红,跪在地上大哭:“臣败了,臣无能,臣愧对陛下啊~~”
  朱慈烺上前两步,双手抓住他的臂膀,将他托扶起来,望着他的眼,郑重说道:“不,卿没有败。卿突入敌阵,搅乱了蒙古人对我军的骚扰,成功掩护我军完成了布阵,又冒着箭雨,铁骑直进,直插蒙古人的腹心,壮了我大明的军威,胆气可冲日月。在朕看来,卿不是败,而是胜了啊!”
  “陛下……”
  王允成这一下是真的哭了出来,他夸下海口,自称能胜,不想却陷在重围中,若非周遇吉营救,他说不定已经死在阵中了,此时面对隆武帝,不免惭愧,但想不到隆武帝不但不以为意,反而还温言安慰,他如何能不感动?
  “今日阵中不说,战罢之后,朕必为王卿和周卿写功!”朱慈烺道。
  周遇吉也拜谢。
  这时,喊杀声中,脚步急促,李来亨急急来报:“陛下,阿济格率建虏白甲兵,从山上冲下来,向玉田兵杀去了!”
  众人都惊。
  交战这么多年,所有人都知道,建虏白甲兵的战力,可不是蒙古人可比,他们最擅长的并不是马上骑射,而是步兵结阵、重甲冲锋,现在东面战况陷入焦灼,玉田兵和浩齐特右旗的蒙古兵杀的难解难分,胜败几乎就是一瞬,在这关键时刻,阿济格率领建虏白甲兵从山上冲下来,加入战团,以他们最拿手的重甲步兵向玉田兵发动冲击,不知道刘耀仁能不能挡住呢?
  众人紧张,朱慈烺面色也是凝重,口中道:“阿济格黔驴技穷,这是要激励士气,亲自下场了啊。命令徐文朴部,急速向玉田兵靠近,三千营从侧方出击,给刘耀仁以支援!”
  “是!”
  朱慈烺从腰中掏出一块怀表,目光望向来时的方向,说道:“神机营应该不远了。”
  话音不落,就看见有一骑急急奔来,不等临近,就举手高声禀报:“禀陛下~~~神机营到了~~”
  “太好了!”
  众人都是大喜。
  蒙古兵多是骑,大明多是步,没有火炮相助,只靠这么死拼,很难夺取战场的主动,但如果有火炮就不同了,大明步兵为阵,掩护火炮向前,对蒙古骑兵一阵乱轰,蒙古骑兵必然胆寒撤退,而他们能撤的地方只有一个,那就是背后的连绵大山,而山道难行,他们要想逃命,非的扔下战马,用双手双脚翻越不可——没有了马匹的蒙古人,就不再是蒙古人,以明军现在的兵力和实力,可以将他们全部聚而歼之。
  如果蒙古人不想弃马翻山,那就只能顶着大明的遂发鸟铳和长枪方阵,拼死往上冲锋了,而这,是大明更愿意看到的,火炮,鸟铳,长枪,三重护卫之下,这渤海所山下,必将成为张家口塞外四旗的血肉绞盘!
  ……
  东路。
  罗额尔德尼督促部下,连续猛攻,如山如海,但在明军严密的阵型和顽强的抵抗之下,他浩齐特右旗损失惨重,一千蒙古骑兵冲上来,等到撤回来,连五百人也不到了,明军犀利的燧发枪和那一枚枚从天而降的手炸雷,是他浩齐特右旗的噩梦,眼见一个个“浩齐特勇士”倒下,罗额尔德尼心在淌血,但他没有其他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命令部众继续猛冲。
  东面战事乃是今日大战的关键,如果他能击破玉田兵,明军动摇,那“蒙古四旗”就可以反败为胜,反之,他们必败。
  为了破阵,罗额尔德尼想出了各种办法,令骑兵下马,前面两排举着大盾,后面三到四排,全部都是弓箭手,对着明军方阵不停的倾射箭雨,又选出重甲勇士,手持重器,在弓箭的掩护之下,直冲到明军阵前,至于蒙古人最擅长的绕后攻击,反复突袭,他更是用了一遍又一遍。
  但依然不能突破玉田兵的防御。
  虽然在蒙古人的箭雨和猛冲之下,玉田兵死伤颇多,阵型几度动摇,但最后都守住了,其间,李国英的骑兵再一次冲出,和蒙古人血战。
  “王爷,不能再这么打了,明人的火器太犀利,再打下去,我浩齐特右旗的男人就都要死光了啊~~”
  当又一批的浩齐特右旗的蒙古骑兵被玉田兵杀退,尸体铺满原野之时,站在罗额尔德尼身后的一个蒙古老将,忍不住劝诫。
  他叫鄂齐尔,是罗额尔德尼的老家人,也是罗额尔德尼学习骑射的师傅,以
  睿智而著称。
  罗额尔德尼咬牙:“不战不行,英亲王盯着我们呢。我们苦,玉田兵更苦,现在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9/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