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9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4/1227

  高斗枢正要回答,此时,脚步声响,内监于海进入帐中,报道:“陛下,襄阳道陈旭,知县王锡,左营副将马士秀连同其营中将领,张应祥徐恩盛等人已经到邓州了,他们在大营之外,请求面圣。”
  “马士秀……”
  朱慈烺看向高斗枢:“卿在郧阳多年,对左营将领多有了解,你以为,马士秀其人如何?”
  “回陛下。马士秀追随左良玉多年,为人讲义气,其心中亦有忠义。刚才陛下问到史部堂的安危,臣以为,史部堂的安危,或可系在马士秀的身上。”高斗枢道。
  朱慈烺明白了,点头:“宣他们进帐吧。”
  “遵旨。”
  于海得了旨意,走到大帐口,高声宣谕:“宣,襄阳道陈勋,襄阳知县王锡,左营马士秀、张应祥徐恩盛等襄阳文武觐见~~~~”
  “宣,陈勋,王锡,马士秀、张应祥徐恩盛等襄阳文武觐见~~”
  大帐口的锦衣卫和武襄左卫都扯开嗓门,将隆武帝的口谕一道道的传了下去,一直传到数里之外的大营辕门之外。
  ……
  营外之外。
  陈勋王锡两个文官,连同马士秀等武将和亲兵随从,一共三百余人,此时正在等待。
  就像是文武有别一样,两边的队伍也是泾渭分明。
  左营在襄阳三年,军纪败坏,襄阳百姓苦不堪言,身为父母官的陈勋和王锡,对左营印象极为不佳,连带着军纪不错的马士秀,都被他们两人都厌恶,因此,两人宁愿站在迎风的另一面,也不愿意和左营将领们紧邻在一起。
  张应祥徐恩盛感觉到了两位文官的鄙夷,嘴角忍不住露出冷笑。
  马士秀却是一脸愁容,他脑子里面想的全是见到隆武帝之后,该如何为左梦庚解释的托词,其他事,他根本顾不上多想,也顾不上多看……
  “咚咚咚咚~~”
  此时,隐隐听见,营中有操练之声。
  张应祥徐恩盛两个人的注意力立刻就又转回到面前的军营之上了。
  ——自从奉命之后,他们两人不敢怠慢,跟着马士英,护着陈勋和王锡两个文官,从襄阳到邓州两百里,只用了一天多一点的时间就到了,差点将陈勋和王锡累的散了架,此时站在营门之外,望着京营连绵的大营,以及营中升起的飞虎飞龙,还有像象征着隆武陛下的二十四大旗,两人心中都是震撼。
  ——不是震撼各色旗帜,而是震撼于那股扑面而来的强军气势,所谓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同为带兵之人,根本不需要进营,只站在营门之外,听营中的鼓声和操练,看营门守卫的彪悍肃然之气,就知道眼前这支军队,乃是百战精锐。
  和去年羊楼镇之战时相比,京营各部战力,好像又有提升。
  “陛下宣你们觐见!”
  待隆武帝的旨意传出,在中军官的带领下,跟在陈勋王锡马士秀身后,进入大营,往隆武帝的大帐而去之时,两人心中的震撼就更是多了。
  沿途所见,京营将士甲胄精良,身体强健,手中长枪和鸟铳都擦的锃亮,每一人都是精气勃发,士气高昂。
  如果真像猜测的那样,隆武陛下此行真是为左营而来,左营何能是对手?
  张应祥徐恩盛心中都惊骇的想。
  又想,京营士兵不但有军饷田,战死战伤有抚恤,从不拖欠军饷,而且出征皆有补助,平均一个人的饷银是左营在册军士的两倍有余,甚至三倍,也怪不得能有如此士气和战力了。
  进到大帐,远远望见坐在正中、头戴黑冠,身着龙袍的隆武帝,张应祥徐恩盛急忙跟着陈勋王锡和马士秀一起跪下,以头触底,山呼:“臣襄阳道陈勋,知县王锡,副将马士秀,参将张应祥徐恩盛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除了隆武帝,帐中还有陈奇瑜、高斗枢两位军机,承天巡抚宋一鹤和郧阳巡抚徐启元,以及杨尔铭袁枢两位行走和李纪泽刘子政等几个参军参政。至于武将,除了左柳营主将马德仁和武襄左卫指挥使宗俊泰,再无其他人。
  众人目光都齐刷刷地望着襄阳来人。
  山呼过后,帐中一片肃静。
  张应祥徐恩盛两人不敢抬头,但却似乎能感觉到,隆武帝的目光正徐徐扫过他们。
  不唯他们,感觉陈勋和王锡也在激动中,襄阳县令王锡的袖子,更一直都在无风自抖。
  “平身,赐座。”
  隆武帝年轻温和、但却不失威严的声音传来。
  居然还能有座?
  不说张应祥徐恩盛,就是陈勋王锡也是吃惊,不要说皇帝,就是在督抚面前,除非是有特别的恩遇,以他们的官阶,也是难有座位的,想不到陛下竟然赐座。
  于海令人取来八个小马扎,两前六后,在帐门口分别摆开。
  八人都是受宠若惊,再次谢恩,然后依次坐下。
  陈勋王锡两人在前,其他六人在后。
  虽然是在马扎里坐了,但却不敢坐太多,只坐了小半个屁股。
  直到此时,坐在后排的张应祥徐恩盛才敢微微抬头,偷看向坐在正中大椅里的隆武帝——虽然并不是第一次见,开封之战和羊楼镇之战时,两人就在隆武帝的麾下,听隆武帝的命令冲杀,不过不同的是,隆武帝那是还是太子,现在却已经是天子了,身份不同,气势自也不同,张应祥徐恩盛感觉到的压力,也更加威迫。
  “左梦庚为何不来?马士秀回话。”首先问话的不是隆武帝,而是军机陈奇瑜的声音。
  听到后半句,正要起身的陈勋连忙坐下。
  马士秀从后排站起,抱拳躬身,脸色严肃,小心翼翼的回道:“回陛下,回军辅,左少帅前些日子骑马狩猎,不慎落马,双腿骨折,伤势极其严重,连床榻也是下不了了。左少帅深为惶恐,临行前,令末将再向陛下请罪。”
  军机大臣,尊称军辅。
  “南京史可法呢?”陈奇瑜问。
  “史部堂染了重疾,无法起行。”马士秀回。
  “倒也是巧合的很呐,陛下不来,平贼将军不落马,陛下一来,他就落马了。史可法也染病了。”陈奇瑜冷笑。
  马士秀脸色臊红,他当然知道这样拙劣的借口瞒不过朝廷,但除了这么说,他没有其他的选择。
  王锡忍不住想要插口,但陈勋拉了一下他袖子。
  “襄阳知府王行检被杀之事,你军中可有议论?”陈奇瑜盯着马士秀,继续问。
  马士秀犹豫了一下,面对陛下,陈勋和王锡又在场,他不敢撒谎,只能点头:“回军辅,有。”
  “如何议论的?”陈奇瑜追问。
  “有人说,王行检乃是左少帅派人所杀……不过末将以为,这不过都是捕风捉影的流言罢了,左少帅虽然和府台大人不和,但却绝不会派人将之杀害。”马士秀急忙辩解。
  “为何?”陈奇瑜冷峻。
  “左少帅却是年轻,但他跟随左帅多年,精明干练,遇事通达,对朝廷忠心耿耿,绝不会做出这等糊涂事。再者,军中人数众多,如果真是左少帅所做,岂能没有风声?”马士秀绞尽脑汁,为左梦庚辩解。
  陈奇瑜也不再问,转头用眼神向隆武帝询问,隆武帝点头,随即,于海捧出
  一本小册子,交到马士秀面前,马士秀双手恭恭敬敬的接过了,打开了看,只看了几页,他脸色就已经大变,这册子不是别的,正是当日襄阳道陈勋、知县王锡
  赶到案发现场,第一时间调查所取得的一些证据。
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妇人言
  中军大帐。
  众目睽睽之中。
  马士秀脸色发白。
  襄阳道陈勋、知县王锡所列出的证据中,最有杀伤力的,乃是车厢里的那一个血写的“左”字。
  ——陈勋、王锡都是谨慎之人,因为左字关乎左梦庚,为免触怒左梦庚,这个血写的“左”字一直保密,除了承天巡抚宋一鹤在奏疏向隆武帝禀告,襄阳当地的官员,除了陈勋和王锡之外,其他人再不知道。
  也因此,马士秀也是不知道此事的,此时见到证据册子,襄阳道陈勋、知县王锡都在面前,更有王行检临死前,亲自书写的左字,马士秀心中的震撼,可想而知……
  “马士秀,你还有何话说?”陈奇瑜冷冷问。
  马士秀放下册子,越众而出,在前面跪下,满头大汗的向隆武帝说道:“陛下,非是臣大胆,只是调查乃是一面之词,没有佐证,现场的左字虽然是指向了左少帅,但却未必就没有其他的意思,更无法断定,就是王府台所写。左少帅乃左帅之后,忠心为国,如果只凭刑吏的三言两语,就定了他的罪,岂非让天下人心寒……”
  “陛下~~”
  襄阳知县王锡终于是忍不住了,再也不顾陈勋拉他的袖子,他猛地站起来,向隆武帝拱手,高声道:“容臣明禀。”
  “准。”隆武帝点头。
  “谢陛下!”王锡高声:“臣当日和襄阳道陈大人率先赶到现场,其时,抚台王大人身体尚温,残箭短刀,依然还在现场。臣可用性命担保,案卷所载,奏疏所上,句句属实。那个左字就写于车厢内侧,血色殷然,悲愤见于勾捺,正是府台王大人的笔迹,绝非外人可以伪造。至于左字是不是指向左梦庚,臣确实不敢完全断定,但现场遗留的断箭,乃是出于左营军中,却是千真万确没有错的,综合以上,此次案件,左梦庚干系难逃!”
  说到最后,王锡眼中已经见了泪光,显然是想到了王行检被害的惨相。
  帐中人也都被王锡的情绪所感动,一时都有伤感,连张应祥徐恩盛都低下头去。
  “马士秀,你可听见了?”少顷,陈奇瑜提高声音,问。
  马士秀无法直接回答,只能道:“还请陛下明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4/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