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界征服手册(校对)第2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7/601

  随后他顿了顿,将嘴中的茅草一呸,继续道:
  “总之咱们的宗旨就一句话:吃华夏人的饭,不上华夏人的工,宁要赤县一张床,不要村落一间房!
  诸位放心,这些华夏人他们不敢不管咱们的!”
  而就在老六这群大莫界的三和大神自我催眠的同时。
  离他们五百米外的一间救济帐篷里。
  田宝成此时正抱着小女儿,与妻子蔡秀芹以及父亲田亮进行着一场事关今后何去何从的重要讨论。
  田宝成是自行车厂开工时招募的头一批员工,当初他报道时还用了一张二维码来着。
  而他的妻子蔡秀芹则去了纺织厂成为了一名女工。
  “老田,你到底咋想的,好端端的工人不做,偏僻要回到田里种地?当初咱家怎么成的佃户你忘啦?”
  蔡秀芹满脸费解的看着自己的丈夫,同时心中还冒着一股火气,只见她指着不远处冒着浓香的砂锅道:
  “你看看,这才几天啊,咱家就能吃上肉了,这你还不知足?
  俺还听俺们车间的李主任说,今后工作久了还能给俺们按啥工...工作年份加工钱,说是工龄补贴,基础工资最多能翻倍呢!
  今天下工前工会的黄干事还找到俺了,说咱们这情况属于双职工家庭,接下来说不定能分到一套职工房,让俺明天去填写表格申请。
  眼见这马上有了钱、吃得饱还有了房子,你咋想着回去种地咧?”
  田宝成的父亲是个瘦小的独臂汉子,脸上满是岁月的皱纹,闻言也劝诫道:
  “宝成啊,村子可是在城外十好里地呢,来去麻烦且不说,你种地能产出多少粮?
  那些华夏人是有本事也有善心,可他们能耐再大,也总不能让地里凭空多产出粮吧?
  这可是连修行者都做不到的事儿。
  听爹一句劝,你可千万别犯糊涂,踏踏实实的过现在这日子不好吗?”
  看着自己妻子与父亲同时在劝阻自己,田宝成的眉头也逐渐拧巴在了一起。
  一时间,屋内的气氛有些沉闷,只有他的小女儿在不明所以的逗弄着他的胡须。
  过了一会儿,田宝成重重呼出一口气。
  他警惕的朝周围看了一眼,压低着声音对说道:
  “那是因为你们不知道我在厂子里见到了什么。”
  随后他示意妻子和丈夫靠近一些,继续道:
  “我们厂子是生产自行车的,你们知道啥叫自行车吗?
  两个轮子一个车把,一开始学有些困难,但学会了以后十里路只要两刻钟不到就能骑过去,而且比走路省力的多!
  华夏人说建村会修路那肯定就会修,所以村子城里的来去问题根本不用担心。”
  接着他顿了顿,见妻子和父亲脸上的惊讶,又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
  “这段时间我在厂子里表现不是还挺好吗?所以前几天厂里把我安排去了隔壁厂子帮忙。
  那个厂子叫啥...农机厂,听说是专门为耕地搞的厂子,还没开工缺人手。
  后来我们帮忙调试了一个叫播种机的设备,地点就在...哦,就在当初咱们吃观音土的那座破庙边上。
  当时我亲眼所见啊,那个叫旋耕机的东西一启动,土地就咕哒咕哒跟切豆腐似的被翻开了。
  然后配上一个啥播种机的玩意,没多久功夫一块地就种上了种子,时间比咱们以前快了十多倍!”
  蔡秀芹闻言和自己的公公对视了一样,同时问道:
  “真的?不是啥法术?”
  “绝对不是法术,也不是法器,当时我还坐上去试了一回呢。”
  田宝成飞快的摇着脑袋说道:
  “至于年成的问题......我听说华夏人那边已经有了啥技术土破,反正就是种子比咱们现在的要好一些,年成肯定是要比现在好的。
  而且佃租的问题也不用担心,他们不抽税。
  咱们祖上几辈都是种地耕田的,而且那些华夏人还和我说他们准备把其中一个村子当成啥新区来建。
  所以...我想试一试。”
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莫界的肛需物资(上)
  人口普查以及村镇计划一经公示,迅速在各个群体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类似田宝成一家的并不在少数。
  毕竟很多流民祖上好几代下来就是种地的,对于土地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或者说离了土地不知道干啥。
  这些人与田宝成唯一的差别,就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对于种地的概念仅限于人工开垦。
  并不了解农机厂中究竟有什么样bug级别的工业设备存在,能将种植效率提升到何等样的地步。
  他们也不知道原先生的团队虽然无法在一个月的时间内优化粮种,但本土有少部分已经被优化后的农作物却是可以在大莫界直接耕种的——虽然合适耕种的种类并不多,产量上或许也不如本土那么足,但碾压大莫界的劣等粮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很可惜的事,只有极少的人知道这些消息。
  因此有些人最终决定留在赤县城中,还有些人则选择迁移到下属的村落。
  这些人在命运的岔路口做出了不同选择,而这便是今后两个截然不同的群体的雏形。
  比起城中的那些流民,后续抵达赤县城的流民就只有一个选择了——除了少数特殊人才之外,全都被归集到了下属村落中。
  那些被划分到村落的流民对此也没什么意见。
  这年头能有人给他们提供庇护就算不错了,更别说还可以奢望一下兔子们答应的诸多条件。
  免佃租、修路修房、产量更高的种子、惠农贷款购置设备....
  以上承诺不求全数实现,但哪怕能实现十分之一都算流民们血赚了。
  毕竟大多数城池压根就不提供这些待遇,顶多就是给你一些种子然后爱种种不种滚而已,因为乱世之中他们根本不缺人——详情可以参考本土的牛展。
  虽然如今赤县城内的人口数量和本土同规模的城镇相比少之又少,但兔子们的人手数量其实也并不多。
  别看营地那边有两万多的战士驻守,这种事情你还真得那种在社区里干过的文职人员来才行。
  因此在信息公示后的几天时间内,整个赤县城驻点顿时变得非常忙碌了起来。
  而就在人口数据普查逐渐开展并且步入正轨的几天后。
  远在两千三百多里外的紫琼城中。
  顾俊明正站在太和楼尚且在装修的铺面中,颇为意外的看着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的一个人。
  “杨掌柜,您怎么来了?”
  如今距离叶方伟他们一行大厨抵达紫琼城已经过去了二十天的时间,距离指挥部方面定下的‘一个月内正式对外营业’的日子已经很近很近了。
  标准的留给中锅队的时间不多了.JPG。
  而饭馆想要营业,除了大厨的菜式于掌握语言之外,最关键的就是铺面问题了。
  不久前顾俊明曾经带着叶方伟拜访过一趟杨伯礼,算是彼此认了个脸熟,同时利用兔子们与紫宝轩的贸易关系定下了两处楼面的租赁问题。
  这两处楼面不出于相同的地段,距离上足足相隔着有两条街。
  其中太和楼的位置更偏靠城池中心,富户人家与修行家族云集。
  相对来说地段较为繁华,有钱人与修行者的数量都不少。
  搁在那些诸如堵车天际线的模拟经营类游戏里,这种地段妥妥的都是代表着高地价的深蓝色。
  而沙县大酒楼的位置就要相对偏远一些了,它更为靠近一处货物集散中心,周围有很多诸如搬运工之类的社会底层人员。
  别看这些泥腿子层次低,市井之人的消息往往更为灵通一些——当然准确性也值得商榷就是了。
  不过以兔子们的能力来说,在大量信息样本的采集对照下,想要分析出正确的消息并不是什么难事。
  两种地段各有优势,可以形成一定程度上的互补。
  当时在谈好酒楼的租赁合同后,杨伯礼还声称开业之时定会前来捧场,品尝品尝来自山那边的野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7/6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