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界征服手册(校对)第2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7/601

  剩下的亚铁离子则继续游离,在真空零点能的作用下再次生成的氦化亚铁微晶体。
  分解后的微晶体空缺则由后续的微晶体挡上。
  这种微晶体的数量很多,两米的范围内恐怕不下几百万兆——原子极其微小,一根大头针的针头就可以容纳五万亿个氢原子,并且每个氢原子中都包含四个粒子,也就是一个电子,以及一个中子包含的三个夸克。
  一万根针头就是五万兆的氢原子,而一万根针头也才三个108键的键盘那般大小。
  所以阻隔带有几百万兆的微晶体数量并不夸张,两个字,严谨。
  这里再提一个冷知识:
  宇宙中的粒子总数为3.28×10^80个,大约三亿亿亿亿亿亿亿亿亿亿个。
  同时尽管粒子总数庞大,但仍不足以填满整个宇宙,因为平均每立方米的宇宙空间仅有一个粒子。
  在判断出冰棺中存在某种真空区域后,张亚青举起了手,问道:
  “曾院士,陆教授,既然目前有比较大的可能性确定是氦化亚铁的能量来自真空零点能,那么咱们该怎么破开这道气体...或桌说微晶体阻隔带呢?”
  无论是氦化亚铁的发现还是疑似真空零点能的存在,都属于原理上的分析。
  想要成功的将气体阻隔墙打破,还需要更为实际的操作手段才行。
  密室内。
  陆朝阳闻言和曾谷成对视了一眼,两位物理专家及有默契的相识一笑:
  “当然还是轰它了!”
  张亚青and魏凡:
  “?”
第二百三十五章
阻隔带:你们不讲武德!
  看着两脸懵逼的魏凡与张亚青,曾谷成忽然想到了自己上课时的那些学生,笑着解释道:
  “刚才我们已经分析过,这种氦化亚铁形成的微晶体是通过表面能的形式散发阻隔能量的——因为它们需要形成二聚氦,亚铁离子就必须的要从化合状态脱离。
  而这块区域内......
  或许零点能的量级有‘无限大’,可以足够氦化亚铁生成无数次。
  但氦和亚铁离子的数量却是有限的。
  咱们只要通过一些手段强迫大量微晶体分解,然用例如氰根离子之类的阴离子与分解出的亚铁离子反应,生成亚铁氰化钾固体收集起来就行。
  亚铁氰化钾的稳定性很高,除非热重反应否则是不会分解的。”
  正如曾谷成所说。
  哪怕这处密室位于铁矿附近,密室中的铁离子数量也是有限的。
  更别说二价的亚铁离子了。
  气体墙能一直存在,靠的就是氦化亚铁分解后的离子不断继续反应,从而使氦化亚铁微晶体的数量保持稳定不变——这里稳定不变不是指具体数量,而是一个量级,因为它的基数太大了。
  也就是说只要不断用一股能量去冲击气体墙,使其一直保持在一个微晶体分解的状态,同时再用一些手段去将亚铁离子转化成其他物质。
  那么氦化亚铁就会因为亚铁离子大量减少而无法生成。
  毕竟你的真空零点能可以从真空状态下抽取,可亚铁离子靠的是铁矿中铁单质的某种漫长的氧化反应,数量在短时间是绝对无法增加的。
  随后张亚青这个好奇宝宝继续问道:
  “曾院士,那您说的迫使晶体分解的手段又是什么呢?”
  曾谷成想了想,看向陆朝阳,说道:
  “我觉得可以用离子束试试,陆教授你觉得呢?”
  陆朝阳思索了几秒钟,点点头:
  “我认为可行。”
  此前提及过。
  阻隔带内的氦化亚铁微晶体的特性是数量多、体积小。
  像先前挡住陆朝阳的那几秒钟里,阻隔带的围观领域中其实已经发生了几十甚至几百万次的转化现象。
  只是它们太微小了,所以肉眼几乎不可辨明。
  如果用机器测量的话,或许会出现一个微米或者纳米的级的凹陷也说不定。
  毕竟阻隔带的作用是阻隔,并没有说非要卡死在2.33333m这个数值。
  冰棺又不是AI,做不到这么精确的数值。
  无数微观晶体在时刻提供着固体表面能,百兆级的数量叠加在一起,足以抵挡当前大莫界已知的任何单体攻击——没办法,真空零点能就是这么霸道。
  理论上它可是星际航行的最佳能源,一平米真空区域提供的零点能足够你飞到参宿七,提供一块几平米区域的防御能量简直不要太轻松。
  毫不夸张的说。
  这种能量你让化神境界的修行者来放波也绝对打不破,因为它们修复的实在太快了。
  除非你能做到24小时不间断的轰击,一秒钟都不能停,又或者达到粒子级别的定点破坏——而这两者在大莫界几乎是没可能的。
  就像你不停的在喝鲜榨苹果汁,边上则有一台机器隔个几秒就往几百个标准大气压的容器里塞苹果,在这种压力下,每个苹果几乎在塞进去的瞬间就会被压成汁水送出。
  除非你喝果汁的速度够快,或者就是你研究出了机器的关机密码,否则你只会把时间浪费在喝果汁上而无法做其他任何事。
  如果冰棺有生命的话,这就是它的“底气”所在。
  但恐怕冰棺再怎么样都想不到,这种在大莫界近乎无敌的防御,对于兔子们来说还真不算啥。
  这和武力值没有任何一丝的关系,只和微观与宏观领域的认知程度有关。
  你在修行的角度上无敌,那么我们就换个思路,从物理与化学规则来搞你一波。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总而言之。
  冰棺疑似真空零点能的发现虽然让人极其意外,并且属于那种你发现了可能也很难运用的情况,
  但在另一个角度上来说。
  只要能确定冰棺后真的存在真空状态,那便能进一步证明大莫界是一个遵守物理规则的世界,能量不会凭空生成。
  从科研角度上看这是一支强心剂,可以告诉每个人他们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视线再回归地底密室。
  在简单的商讨好对策后。
  陆朝阳等人先回到了地面,将这一情报汇报给了指挥部。
  指挥部方面迅速召集了包括潘建伟院士在内的众多专家,从更全备的角度讨论了曾谷成方案的可能性,最后......
  全票通过!
  就这样,过了差不多一个小时。
  一台中等规模的离子电射束流机被送到了现场。
  这里要强调一下,离子束并不是粒子束,两者不是一个相同的概念。
  化学没挂科的同学应该知道。
  离子是指原子或原子基团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而形成的带电荷的粒子,因此离子束可以说是粒子束的子集。
  离子束<粒子束。
  此番兔子们选择离子束的原因很简单:
  离子束的束流具有较强的分散效应,即束流在离开发射器的磁场约束后会自行扩散。
  这种分散效应在能量武器方面会使得离子束的效率低于粒子束,使得其穿透性不足。
  所以像星战中的能量武器一般都是质子束甚至中子束,而非粒子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7/6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