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界征服手册(校对)第2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4/601

  魏凡虽然不是筑基境的修行者,但他如今已经练气九层大圆满,和筑基境只有一线之遥。
  不出意外的话,一个月内他便会突破练气枷锁,成为一位赤县城第三位筑基境。
  因此他体内的灵气储备虽然不如筑基境修行者,质量也有所差别,但也没有少到可以忽略的地步。
  就这样过了两分钟左右。
  眼见魏凡即将脱力之际,众人先后输入的灵力好像达到了某个界限,石板忽然开始震动了起来。
  “咔咔咔——”
  只见石板的一些部位忽然开始隆起,一枚神秘的字符缓缓出现在了石板表面。
  接着是第二枚、第三枚....逐渐更多。
  魏凡见状连忙将石板放到桌子上,后退两步,与众人一同静观起了石板的变化。
  只见越来越多的字符先后于石板表面浮现,并且连接成了一行行细密的文字。
  足足五分钟后,石板才恢复正常。
  当石板彻底静止的时候,其上的字符已经连接成了一大段话,至于是叙述性的纪事还是无意义的表达就不得而知了。
  随后魏强生走上前,仔细的查看起了石板上的文字。
  看着看着,他的眉头便又一次皱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他摇摇头:
  “这不是大莫界的通用文字,也不像是天月山脉外域的文字——我曾经接触过一些外域来的商队,他们的文字与石板刻录的差别很大。”
  听到这话,马宁也走上前,掏出放大镜检查了起来——他这可不是凑热闹,这位爱喝枸杞茶的小老头可是本土顶尖的语言学家之一,只不过到了大莫界被开发出了其他用途而已。
  他在薪火小队组建之初的职责,就是为了分析大莫界可能存在的语言与字体。
  兔子们如今在使用的同声翻译机,也是由他所带领的语言小组协助研发出来的。
  搁在游戏里头,马宁的个人属性栏里头起底也得有个文字学和社会学+15的装精称号。
  马宁拿着放大镜对着石板仔细的看了一会儿,同样摇摇头:
  “也不是本土存在的文字,字型和笔画都与我们已知的本土文字样本相差很多。
  例如这个字符,有点像是一个M和一个W叠加在一起,M在上W在下。
  而这种文字基底无论是东巴文字、甲骨文、钟鼎文还是苏美尔文明的楔形文字都不会用到。
  古代文字基本上除了撇和捺之类的笔画,其余基底都不会以‘点’为结尾。
  特别是楔形文字,除了‘十’以外,其余的两千多个字全都是以横为字基的,因为当时人们信仰的是天圆地方,所以大地必须是要平整才行。
  譬如咱们现存的那些古塔,都是典型的下粗上窄——这不仅仅是建筑学的原因,同样也是被社会学所影响的一种表现。”
  马宁的话相对来说比较委婉。
  直白点的意思就是基本上可以确定,石板上的文字和本土没有任何关系。
  如今本土有许多古代文字的词义暂时没有被破解,但文字界对它们的表征特点都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认知。
  所以马宁的判断可以说是锤死了石板和本土有关联的可能。
  随后马宁指着石板,对魏强生道:
  “强生会长,麻烦你帮把手,这块石板有些重,咱们把它翻过来看看。”
  魏强生闻言点点头,和马宁一人一边将其翻了个面。
  就在看到石板背面情况的一瞬间,马宁和魏强生近乎在同时瞳孔骤缩:
  与正面的文字不同,只见石板的后方.....
  赫然刻录着一幅画!
第二百四十一章
这人长得好像吴凡啊
  没错。
  与石板的正面不同,它的背面并没有任何一丁点儿的文字记录,而是刻着两幅对称的画。
  此前提及过。
  这块石板的长宽均不过一尺左右,此时实验室内的人很多,想要每个人都观测到石板相对来说有些困难。
  加之考虑到石板的开启需要大量灵力,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再次消失了。
  因此林立迅速叫来了几位科研员,将石板的图案进行了拓印,并且投放到了实验室的主屏幕上。
  一般来说。
  石刻的记录图像往往精度不是很高,经常存在着大量的粗硬之处,难以真实详尽的描述出各类细节。
  像有些古代文明的石刻,连人物的面部轮廓都不太好分清。
  但这块石板上的两幅画却不一样。
  虽然是石刻出来的画面,却令人一眼就能看清它所记载的内容。
  第一幅画的内容其实很简单:
  天空中挂着三颗太阳,画面中央,一块巨大的、不规则的石块正在自天穹破入,冲向地面。
  然后就没了——毕竟不是gif图嘛。
  而第二幅画的内容就有些复杂了。
  那是一副战争的实景图:
  画面的左侧虚空漂浮着一个巨大的黑洞,不断有妖兽从中降临大地,肆意屠杀人族。
  在洞口的两边,分别竖立着一具棺材与一颗诡异的眼珠子。
  而画面的右边、与妖兽一方抗衡的则是无数的修行者,其中不乏肉身御空之人。
  双方厮杀在一起,战况惨烈无比。
  山河赤红,流血漂橹。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幅画的天空中,仅仅有着两颗太阳!
  或许是这两幅画透露出的信息实在是太复杂的缘故。
  一时间整个实验室里,居然陷入了完全的寂静。
  几秒钟后,林立回过神,深吸一口气,果断对张光华下命令道:
  “小张,你立刻将这份图像进行多重备份,同时传输回大本营交给核心层,林上校,看来要麻烦你跑一趟了。”
  张光华和林子明同时点点头,异口同声:
  “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
  交代完这些,林立又对另外一位来自中化所的研究员道:
  “小林,你们立刻组织人手,先试试碳十四鉴定有没有用,不行再上同位素放射鉴定,再不行就使用其他手段,总之无比要确认出石板的大致年代。”
  林姓研究员点点头:
  “明白,我立刻去办。”
  碳十四鉴定法,也就是大名鼎鼎的C14,这是一种目前已经相当成熟的年代检测手段。
  大莫界碳元素的半衰期和本土相差不多,因此这种手段在大莫界只需要简单校对就能投入实战——而这一流程早在营地还是帐篷时代那会儿就解决了。
  先前魏思明遗留下的物品,便被用碳十四检测法鉴定过。
  不过碳十四的检测虽然准确,但它有个巨大的局限性:
  那就是它基本上没法鉴定七万年以上物品的年代——实际上在达到四万年这个数字后,碳十四的误差就会超过四位数了。
  对于七万年以上的物品,目前技术手段相对可行的就是放射性同位素鉴定法。
  但这种方法的误差依旧很大。
  而除了以上手段外,再古老的还有裂变径迹法、水合法以及微痕分析等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4/6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