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界征服手册(校对)第3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1/601

  比起李百安这批七八人的规模,第二批外援人数便要多许多,足足有二十多位。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恰好位于川省,华夏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第一颗通信广播卫星,长三、天链都是出自这里。
  某种程度上来说,在特定的一些时期内,他们的保密级别不会比大莫界低多少。
  由于执行任务的是探测器而非飞艇甚至火箭,因此发射架虽然体积不小,但依旧只花了半天不到便被搭建完成了。
  又是一夜过去。
  次日凌晨五时,兔子们将实现准备好的大量无标记氮气投放至这片区域,希望以此能够增加Y粒子的生成。
  虽然由于风力搅扰,有部分氮气飘散出了山崖区域,但大约依旧有40%的氮素留在了这里。
  与此同时,五架探测器提前升空。
  它们的目标分别是五处高度:
  三千米、一万米、三万米、五万米以及十万米。
  按照计划。
  探测器将带着感应网优先执行任务,如果这次失败,将安排魏凡升天。
  嗯?这句话怎么感觉有些怪怪的?
  .........
第二百九十九章
锁定天宫!
  考虑到Y粒子出现的时间前后不过几分钟,锁定具体区域难度较大。
  因此在经过反复论证后,兔子们决定将探测器提前发射,直接在高空守株待兔。
  此前提及过,五处高度分别是三千米、一万米、三万米、五万米和十万米。
  前面三者都好说,最大的难点在于五万与十万两个高度。
  这种临近空间目前的已经掌握信息相对有限,层流性状极其复杂,因此对于发射与侦测技术都是比较大的考验。
  不过好在兔子们不需要长时间的将探测器固定在临近空间,前后至多也就两个小时出头的样子吧。
  这勉强算个好消息,使得难度不由减轻了数个量级不止。
  此时此刻。
  李百安和林子明正站在简易发射台边,听着来自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某核心项目总攻城狮王华的介绍:
  “根据李院士团队统计的结果,两天前Y粒子出现的时间大约是上午六点零三分,昨天则是六点零五分。
  因此我们通过小王同志提供的模型判断,天宫逸散出Y粒子的时间大概在五点五十五分左右。
  Y粒子溢散后的变化则由天气决定,有些时候它们与冷暖对流交汇接触,形成了带有Y粒子的雨水。
  有些时候它们则会聚合成‘煞气’落下。
  所以我们计划在五点零五分的时候发射探测器,每处高度各有三架,五个位置总共十五架。
  每架探测器上都带有四个小型的全向化扩展平台,解释将展开已经铺设好的感应网。
  两位可以脑补一个圆球飞到了某个高度静止不动,接着前后左右展开一块面积大概二十平米左右帆布的画面。
  每个高度有三台探测器互补检测,这种情况下,Y粒子基本上没有漏逃的可能性。”
  林子明点点头,接着问道:
  “那么保密方面呢?会不会被其他飞过咱们上空的卫星拍摄到?”
  王华闻言笑了笑,解释道:
  “林上校,这点您就放心吧。
  老鹰那边分辨率最高的军用光学遥感卫星是锁眼系列,目前服役主力为KH-12,最高分辨率高达0.1m。
  但他们精度虽然高,却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咱们头顶上盯着的。
  它们每天飞过青城山的时间是中午十三点十九分27-52秒,离这会儿早着呢。
  加之青城山的山林是天然的遮掩物。
  在我们完事便立刻收拾好设备的情况下,他们不可能发现任何异常。
  而且卫星的分辨率越高,它的幅宽就会越小。
  好比用吸管看地球,找个东西其实是很困难的。”
  一旁的王蔷想了想,有些好奇的问道:
  “王工,既然别人的卫星不可能,那存不存在我们自己的卫星被破解入侵的情况呢?”
  这姑娘问的问题其实很正常,生活中很多人多多少少都产生过这样的疑问。
  王华也是一个非常和蔼的小老头,对于这种问题理应乐呵呵的给这些非专业人士科普一遍。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
  在听到王蔷的这句话后。
  现场包括王华在内,所有来自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科研人员,表情近乎同时凝重了起来。
  生气嘛却又不像,只是仿佛触碰到了某个很敏感的节点。
  几秒钟后,王华深吸一口气,一脸郑重的对她说道:
  “小王同志,现在已经不是15年前了,国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保密技术,已经不复以往那般羸弱。
  我可以和你保证,这种事情绝不可能再发生在我们身上。”
  林子明闻言,若有所思的看了王华一眼。
  他注意到了其中的一个词:
  再。
  或许是王蔷的问题挑起了王华的某条记忆长线。
  这位五十多岁的老工程师趁着还有时间,缓缓开始讲述起了一个故事。
  上过幼儿园的同学应该知道,华夏有个词,叫做“知恩图报”。
  这可以说是美德,也可以说是道德。
  新华夏成立后本是一穷二白,能够拥有现在的幸福生活,可以说跟建国初期那些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毅然奔赴祖国的顶级科研人员是分不开的。
  比如钱老、邓老、李老等人。
  他们深知华夏养育了自己,给了自己机遇,因此在国家最需要自己的时候回来反哺、报答了养育之恩。
  而与知恩图报对应的一个词,则叫恩将仇报。
  有些人接受了国家最好的教育,国家费尽心力培养。
  结果却选择跑往外国,甚至反过来攻讦华夏。
  或许在法律上不会有惩罚,但是会惹人唾弃。
  华夏卫星史上便有这么一个人物,注定要被钉在耻辱柱上。
  她叫做高杏欣,可以说是华夏建国以来最没良心的人之一。
  高杏欣是土生土长的华夏人,其父还是体制内的官员。
  她从小就智商超然,成绩极为优异,大学就读于水木的精仪系。
  拿到硕士学位后,她赶赴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首先要值得一提的是,她在卫星导航领域的确很牛。
  2005年10月,欧洲人发射了伽利略系统的首颗试验卫星,该卫星的信号于2006年1月被激活。
  仅仅几个小时内,高杏欣就与实验室里的其它工作人员,破解捕捉到了三个波段上的新民用信号。
  然后她的骚操作就来了。
  2007年4月,华夏发射了北斗一号系统首颗地球中轨道卫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1/6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