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界征服手册(校对)第3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4/601

  视线再回归气旋入口。
  就在气旋口子被震开后没多久,几台原先待在几百米外的无人机迅速围到了入口附近。
  它们的职责不是执行探测任务,而是为了监控是否有超量的y粒子、灵气或者其他物质逸散逃离。
  如果有大量物质失控喷出,更远处正在待命的其他设备便会迅速赶来处理。
  几分钟后。
  地面上。
  李百安的助手赵志明从主控台上举起手,脸上的表情略显放松:
  “报告!
  气旋入口处仅有少量灵气与y粒子溢出,体量可控,比预期的还要少很多。
  根据微粒动量判断,天宫内的气压应该与4000米处高空的压强无异!”
  李百安面色平静的点点头,继续道:
  “很好,小赵,破开后的气旋入口有多大?”
  “大约是个直径四十厘米的圆形。”
  “四十厘米吗......”
  李百安若有所思的摸着下巴,说道:
  “原先我们的估计是二十多厘米,至多二十八左右,看来入口的稳定结构比咱们预期的还要低点。
  不过就算有三十厘米,人体也肯定是进不去的。
  唯一可能的郭小x,当初在筛选作家的时候就因为品性问题被pass了......”
  随后他看向林子明,说道:
  “林上校,下命令吧。”
  虽然李百安和潘院士都是执行端的指挥,但现场的总负责人依旧是林子明,一些重要项目必须要经过他的同意才行。
  例如接下来要进行的采样探测。
  虽然进去采样的是各类机器,但前置环节必须要有人乘坐直升机上去才行。
  而乘坐直升机的人选......
  林子明看了眼跃跃欲试的李百安和潘建伟院士。
  心中本欲开口相劝,但想到自己此前接触过的刘向前华君等人,原先已经跑到嘴角的劝阻最终化成了一声叹息:
  “唉,李老,潘院士,多加小心.......升空探测任务,执行!”
  嘟嘟嘟——
  五分钟后。
  两架直18先后飞上了天,并且滞留在了气旋入口附近。
  待机身停稳后,直升机舱内。
  潘建伟院士正在向魏凡交代着各种信息,他的左手压一台设备顶壳处,右手卡嚓卡嚓的按着一个开关:
  “这是代号q1的气体采样机,启动端在这里.......
  这是弗洛斯温感设备,大的是主控,小的是子控.......
  这是.......”
  潘院士交代的事情多且杂,一般人听下来顶多就几个四五成。
  但魏凡可是个练气九层的修行者,记忆力堪称过目不忘。属于看个一天书就能去参加考研政治的那种。
  因此他没花多少工夫,就记下了各种设备的启动方式。
  最后穿上严密的防护服,扛着一堆设备就飞向了气旋入口。
  抵达入口处后。
  魏凡先是看了眼头顶的气旋,此时气旋已经被破开了一个黑乎乎的洞口。
  随后他是个看着药方抓药的新手医师似的,一件件的将设备往入口里投放着:
  “q1先开左边启动端,黄灯亮了以后再按蓝色按钮.......”
  十多分钟后,各种设备被成功送进了天宫。
  完事后的魏凡没离开,而是提溜着一个小型基站,在入口处做起了人力中继。
  而另一边。
  诸多设备在被送进天宫的第一时间,便开始了信息收集。
  最先传来反馈的是温感设备。
  这套设备配备有强激光和声波测距系统,在海底或者沙尘情况下都能正常运行。
  因此在启动后半分钟不到,它便将天宫的极限距离给探测了出来。
  当然了,结果肯定不是直线。
  但在初步判断天宫面积方面,几度仰角的误差基本上可以忽略。
  直升机舱内,李百安正紧紧的盯着屏幕上的信息:
  “高度137.7米,以落地点为东侧。
  其余三向的距离分别是4136.9米、1928.3米、1900米整。
  另外还有二十多个不同方位的测量数据,信息足够进行模型拟真了。
  也就是说.....
  天宫类似一个底座是正方形、高度略低的扁矮长方体空间?”
  一旁的潘院士点点头,补充道:
  “也有可能是其他略微凸起或者凹陷的不规则形状,但总体上不会有太大偏差。”
  李百安想了想,对赵志明道:
  “小赵,控制一台设备去最近的空间边界,看看那是什么样的情况。”
  空间边界,这也是个一直以来很有争议的话题。
  目前对于空间边界的讨论大多是围绕着宇宙进行的,也就是宇宙是否有边界。
  目前我们不知道空间是否有界限,但是我们所能观测到的空间是有边界的,也就是可观测宇宙。
  这一条结论是建立在时间有开始的基础之上,且实际观测与理论推测结果相符。
  至于观测外的宇宙,可能有限,也可能无限。
  但光锥外的事情,和我们互不干涉。
  值得一提的是,并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我们所在宇宙的位置是特殊的。
  站在任何地点观测到的宇宙,和我们看到的应当是相似的。
  即观测外的宇宙和可观测宇宙一致,三维上不存在“空间边界”。
  目前普遍的看法是,整个宇宙的大小分3种情况:
  正曲率、无曲率、负曲率。
  这几种模型可以通过测量测地线的曲度来推导,类似于在地面画三角形测量内角和。
  然而宇宙尺度实在太大,目前的精度还不足以探测的到。
  所以这个问题很多时候谈着谈着就会转到宗教或者哲学上,各种看法参差不齐。
  例如有些人动不动就给你一句: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空间也一样是虚幻的,也就不存在内外了。”
  于是乎,物理讨论就歪楼成论道了。
  这种话有的时候看的你真的是血压骤升,恨不得对着他的光头来一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4/6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