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界征服手册(校对)第3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5/601

  指望一下子把所有问题都给破解掉是不现实的,路要一步步的走。
  能有一个全新且可行的研究方向,总比在泥里头卡半天要好的多。
  随后潘院士和李百安一同署名,将这个猜测传回了给了大本营,交到了秦振东收集。
  不得不说,这个消息实在是太劲爆了。
  绕是秦振东这位封疆大吏听闻这个消息,都不由有些动容:
  “李老,潘院士,你们说句实话......
  你们对这个猜测有多少把握?”
  潘院士闻言和李百安对视一眼,仔细想了想,回答道:
  “理论方面是完全能够说得通的,这就像两个磁极,互补的严丝合缝。
  保守估计......
  最少五成吧。
  其实想要论证这个猜测很简单,只要把我们破解空间袋得到的那个阵法拿来对比一下就行了。
  如果那个阵法的纹路与驻点前面的阵法类似,那么基本上可以判断天宫空间就是一个空间袋——或者说最起码空间袋是天宫的特质之一。
  咱们超算的运力在鉴别图像方面还是很强的,基本上不会出意外。”
  潘院士作为薪火营地的主要研究人员之一,空间袋项目的文档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查阅权限的限制。
  他很清楚。
  此前兔子们拆掉的那些空间袋虽然没有成果,但其中刻录的阵法倒是都被保留了下来。
  这会儿正放在曾谷成他们实验室里头,由曾谷成的弟子卓元兴看管呢。
  虽然这几道阵法在肉眼上看略有不同,几乎很难分辨出相似之处。
  但在科技仪器的识别下,它们的相同点简直无处遁藏,显露无疑。
  这也是尖端ai的特点之一,它的算法和肉眼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
  哪怕是两张看上去完全不一样的图片。
  只要双方存在内在关联,它就能轻松的帮你识别出来。
  潘院士的要求很快便被准许通过。
  一个小时后。
  一台载有详尽阵法图像的设备被从大莫界送回。
  而同一时间。
  另外一组探测器扫描过的主殿阵法数据,也被导入到了相关网络。
  由于这次识别事关重大,兔子们特意动用了位于津门的天湖二期的一部分算力。
  半个小时后。
  一份结果出炉:
  天宫主殿废墟前阵法与大莫界空间袋阵法印记的轨道相似度为......
  94.76434498345%!
第三百一十六章
最后一次项检测
  “没想到啊没想到,天宫空间居然是个空间袋?”
  地面上。
  看着从魔都方面传回的消息,林子明的表情不由有些微妙。
  实话实说。
  原先的地宫在天上就已经够毁人三观了,差点扭歪了一群人的腰
结果现在才知道先前的那些发现都只是开胃冷碟,真正的主菜在后面呢。
  作为大本营的专属“快递员”,林子明当初可是亲身参与了本土空间袋的全过程。
  所以他很清楚。
  大莫界的空间袋在本土这边开启难度极大,灵力的消耗十倍不止。
  具体原因涉及到了两个世界割接空间重合的问题,属于兔子们没有任何能力能够改变的宇宙规则。
  也就是典型的“造物主难题”。
  结果谁能想到......
  如今在青城山,兔子们居然发现了这么个大型的空间袋?
  虽然眼下想要把这个空间袋掌握在手基本上没啥可能,但至少算是一个方向吧。
  随后林子明看向了不久前落地的潘建伟院士,问道:
  “潘院士,你们下一步打算怎么做?有什么需要组织上配合的吗?”
  潘院士想了想,说道:
  “林上校,虽然我们已经确定了天宫空间具备空间袋的特性,但依旧还有很多的谜团没有揭开。
  刚才在等待超算鉴别结果的时候,我和李老聊了几句。
  最后决定等明天凌晨五点五十五分再看看,或许那时候会有什么新发现。”
  正如潘院士所说。
  眼下空间里依旧有大量的谜团没有揭开。
  例如空间的边界。
  它为什么会产生伽马射线?
  如果另一侧真的有高速电子流出现的话,那么些高速电子流又是从何而来的?
  虽然光子纠缠实验刻录下了一道能谱,算是某种“密码”。
  但以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想要解析能谱,恐怕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才能做到。
  最保守都要几个月,甚至可能以年为记。
  此外还有光源、灵气来源和y粒子的出处也仍旧未知。
  其中光源属于探测类的问题。
  十几平方公里的空间并不算小,整个空间里还有大量的建筑废墟。
  加之兔子们眼下能派入其中的只有规格在30x30之内的探测器,因此整个搜寻工作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剩下的灵气和y粒子两类物质则相对特殊一点。
  灵气的来源目前依旧是一无所获,而y粒子的出现则被怀疑和空间边缘的韧致辐射有关。
  前文提到过。
  潘院士判断,天宫空间每天凌晨都会吸纳大量的氮素。
  这些氮素进入空间后,在边界附近发生了轫致辐射。
  期间释放出正电子的同时,还释放出了大量的热。
  这些热量溢散,给空间内的微生物提供了足够的生存环境。
  剩下的部分氮素则与微生物进行反应,生成了大量的y粒子。
  这些y粒子又从空间的缺口中逸散出去,最后形成了青城山独有的阴冷环境。
  由于以上活动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氮素,因此这套说法在理论上是完全站得住脚的。
  但想要最终下定论,还需要具体的实验观察。
  这样一来。
  一个时间结点就非常关键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5/6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