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界征服手册(校对)第4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9/601

  这块石头与地面的高度便是势能差,高度为十米的时候势能就是10,高度为0时就是0。
  如果把石头看做电子,那就成为了电势差。
  法拉第笼就是个等势体,电势差为0。
  所以雷电只会在它外部传导,而不会进入其中。”
  杨正初静静听完,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虽然他是大莫界的土著,并没有建立标准的科学认知体系。
  但是到了他这一境界,对于微观领域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涉及的。
  例如每天修行的灵气。
  杨正初隐约能感觉到那是一种比傻子还小的、肉眼不可见的东西,而非单纯的气体。
  加之结丹境九层修行者的脑域极其发达,甚至可以说是人形自走计算机。
  因此当马宁提及电流概念的时候,他虽然做不到瞬间接受电子的存在。
  但心中隐约还是有了一些方向。
  随后马宁继续介绍道:
  “杨族老,咱们还是用石头来做比方。
  假设天劫是从一万米高度落下来的石头,法拉第笼便是一个平放在地面的石头。
  前者砸到人身上太重,后者又砸不到人,各是一个极端。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想个办法使它中和一下。
  缩短到又能打到人,又不会伤害人的地步呢?”
  杨正初忽然愣住了。
  咕噜――
  这位堂堂结丹境九层的修行者,第一次出现了失态的表情。
  他重重咽了口吐沫,不确定道:
  “马掌柜,你的意思是说.....可以减少那个电...电势差?
  也就是在削减雷罚数量的同时,还能将降临到躯体上的天雷威力减弱。”
  马宁轻轻的点了点头,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样:
  “不错,这个便是我们的切入点。”
  杨正初的表情顿时严肃了起来。
  只见他摸着下巴仔细思索了一番,忽然眉头一皱:
  “马掌柜,此事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谈何容易?
  按照贵方所言。
  电势差虽然和高度差类似,但二者完全不是一个相同的概念。
  哪怕你让老夫钻到地下千米万米,落到老夫身上天雷的电势差依旧不会减少分毫。
  除非.....
  贵方有能力在雷罚降临的瞬间,将它变细变长才行。
  别的我们先不说,想要控制雷罚,最起码要做到在一道天雷落下之前,便提前确定它的落点。
  可是那雷罚落下的速度....
  世上真有人能在那眨眼不过的时间里,将雷罚落下的方位判断出来吗?”
  马宁闻言,忽然憨厚一笑:
  “杨族老,您听说过太湖之光吗?”
  ......
第三百五十八章
元婴渡劫方案(完)
  谈及闪电。
  这里就不得不先提到一个误区:
  那就是闪电的爆炸速度并不是光速,它的传播速度才是光速。
  完整的闪电是由两部分组成,也就是先导和回击。
  前者是空气在电离建立通道,后者是电流从地面流向云层。
  在速度上来说,前者慢后者快。
  先导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5×10^5米/秒,约为光速的1/2000。
  而回击过程的速度远大于先导速度,差不多是光速的1/10。
  因此理论上来说。
  只要设备的运算力足够,是可以人力对闪电的落点进行定位的。
  而很巧的是......
  兔子们目前还真能做到这点。
  提供技术支撑的便是咱们目前t1的超级计算机:
  神威太湖之光。
  当然了。
  目前本土负责相关流程的不是太湖之光,而是天河二号。
  天河常年的算力负载率在60-70左右,其中大约有4%多点是用来做天气模型计算。
  在台风多发的夏季,有时候可以增加到7%甚至7.5%。
  前一段中州的那场暴雨过后,天河的算力史无前例的大量给予了气象模拟——具体的算力比例不清楚,但网传在8.5%-9.5%之间。
  总而言之,天河最后以86%的准确率预估了72小时内的天气变化。
  不要以为86%这个比例很低,这种模拟的计算量之大简直难以想象。
  以目前的技术储备来说。
  哪怕天河把全部算力都投入到天气模拟。
  也只能人工通过非化学手段干扰1平方公里左右的小型酸雨的形成,并且降雨量极低。
  这也是为啥当初某位b站up因为气象武器的说法,被专业人士驳斥到连妈都不认识的原因。
  这其实也挺有意思的。
  在一些人的嘴里,老鹰的科技水平基本上在原始人和三体之间反复横跳......
  要么极其原始连阿三都不如,要么就挂壁的仿佛和外星人签了协议,或者从土坑里刨出了印第安多元宇宙帝国的遗产。
  理智点来说,过分贬低或者过分脑补吹捧其实都不可取。
  所谓的眼光长远,可不是要你一口气看到仙女座去.......
  不过天气模拟难归难。
  动态捕捉雷电这种事情还是比较简单的,甚至咱们已经完成了人工雷爆实验。
  定位闪电的落点和拦截导弹不同,它可以通过磁感模型计算出来。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赫赫有名的方程组了。
  它叫做麦克斯韦方程组。
  2004年,英国的科学期刊《物理世界》举办了一个活动:
  让读者选出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公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9/6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