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界征服手册(校对)第4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4/601

  林立笑着用手指点了点他,随后神色一正,问道:
  “好了,咱们说正事儿吧。
  施主任,这次来找我有啥情况?”
  眼见林立不再开玩笑,施泽鸿也迅速进入了状态。
  只见他从身上取出了几分文件,放到了桌上:
  “林队,这次找您主要有两件事要汇报一下。
  首先就是赤县城内流民们的身体素质已经恢复的很好了,这边这份是流调抽样报告。
  所以我认为.......
  咱们可以开始正式征兵了。”
  林立连忙接过文件,仔细的查阅了起来。
  如今距离兔子们初次抵达大莫界已经过去了接近八个月,协助治理赤县城前后也差不多有七个月左右了。
  在这段时间内。
  赤县城内基本上恢复了劳动生产活动,并且民众的生活质量要比攻城战之前高许多。
  不过由于大莫界此前的生活条件实在是太糟糕了,各种病患或者体质羸弱者随处可见。
  因此兔子们对于赤县城的方针,主要是以调控加上休养生息为主。
  这也是为什么要引入手工化生产的一个辅因:
  无论是踩纺织车还是组装零件,多多少少都会适量的锻炼到身体。
  而这种工作量,这对于整体居民的体质恢复是有帮助的。
  在过去的半年多时间里。
  城中每个月都有一些流民逝去,毕竟目前的科技手段还做不到真正意义上的生死人肉白骨。
  生老病死,也是人之常情。
  但同样的。
  也有更多的流民的体质恢复正常,并且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如果说早先赤县城流民的情况是清末那种瘦骨嶙峋的水平,那么现在赤县城的普遍素质已经达到了70年代末的生理情况。
  最起码看不到“病夫”这种模样的人了。
  也正因如此,兔子们的一些进阶方针也陆续进入了实施阶段。
  其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
  征兵!
  赤县城作为一个不同文化甚至可以说是不同文明的交集点。
  兔子们和大莫界土著在沟通的时候,多少还是会遇到一些麻烦。
  同时考虑到今后可能面对的复杂局面,兔子们早在去年就制定好了征兵计划。
  只不过由于城中民众体质的原因,这个计划一直都处于筹备阶段,并没有正式落实,
  而作为兔子们坐镇赤县城负责人员调度的大员,施泽鸿几乎每天都在观察着城中流民的变化。
  直到最近几天,随着最新一份的流调记录到手,施泽鸿才隐约觉得时机差不多到了。
  随后他经过反复研究与深思,这才决定向组织上提出正式征兵的意见。
  “林队,目前赤县城中一共有流民八万一千人,其中1825岁的流民占比超过了30,毕竟在漫长的逃亡路程中,这个年龄层的人最容易活下来。”
  此时此刻,施泽鸿正在对林立做着汇报:
  “按照我和闫少新团长的讨论,我们首批次准备招募1500位流民,对他们先进行役前训练。
  考虑到大莫界流民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最后的存留率可能只有50左右,也就是剩余750人出头。”
  林立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显然对这个数字很意外:
  “不是吧,淘汰整整一半?数量这么多?”
  “恐怕还不止。”
  施泽鸿苦笑了一声:
  “您应该知道。
  我以前就是在部队体系内干人事的,所以对役前训练这方面比较熟。
  其实在很久以前,新兵入伍是没有役前训练这一个环节的。
  也就是说体检和政审通过之后,基本就能够顺利入伍。
  但是后来部队领导发现了一些的隐患,那就是有个别新兵进入部队之后,发现适应不了新兵连的生活。
  结果在部队里面找各种原因,各种理由,拒绝服役,最后被退回来。
  这对本人本人的家庭及地方武装部造成了极大的不良的影响。
  所以为了提前排查隐患,让准新兵提前了解部队的管理和训练,因此才有了役前训练。”
  正如施泽鸿所说。
  役前训练是近些年才开展的一项入伍前置环节。
  毕竟如果你入了军营还要退出来,那严重来说可以算是逃兵役情节,堪称人生污点,后续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影响,
  但又有很多人一开始确实是抱着一腔热血进入的军营,只不过现实比梦想要残酷,这部分人把他们一棒子打死却又不合适。
  因此几经讨论,兔子们最后决定,在入伍前额外增加了役前训练这关。
  役前训练持续时间一般是710天,普遍的淘汰率大概是20左右,具体因地而异。
  本土都有20,就更别说大莫界这些流民了。
  .......
第三百七十八章
掌握舆论的必要性
  “役前训练吗.......”
  林立作为营地的总负责人,他看待问题时需要考虑的角度显然要更多一些。
  只见他正了正身子,对施泽鸿问道:
  “施主任,你是人事方面的专家,所以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
  如果役前训练淘汰率太高的话.......会不会对城池的稳定度有所影响?”
  “理论上来说......确实存在这种可能性。”
  施泽鸿轻轻点了点头,表情有些凝重:
  “目前赤县城整体的民众情绪是积极向上的,属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但潜藏在这股情绪之下的,其实是一股对于两种文化交汇产生的茫然。
  而征兵的问题又涉及到了民生以及军事两个敏感的区域.......
  因此可以预见,纵使我们首批次招募的人数不多,也注定会是一次全城瞩目的大新闻。
  也同样基于这个原因。
  不排除有些人或者家属在被淘汰后产生心理落差,在一些别有用心之徒的蛊惑下,从而引发舆论层次的问题。”
  就像施泽鸿所说的那样。
  征兵,其实一直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儿。
  别说大莫界了。
  就连本土那块地界儿,历史上因为征兵产生的问题也不在少数。
  譬如一些民风彪悍的地方,甚至因为相差百分之几的征兵率而闹出过群体事件,搞得当地负责人头疼的要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4/6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