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界征服手册(校对)第4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9/601

  大约在去年八月份,也就是双首牛捕捉战开始之前,兔子们便对赤县城制定了一套全方位的发展计划。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两个任务:
  一是建立工厂,通过引入轻工业协助,进行生产力的恢复以及空闲劳动力的安置。
  二便是扩大城池范围,并且对城池的配套设施进行升级。
  前者的效果自不必说。
  基本上就是按照七八十年代的老路再走一趟,本土能给你找出200份以上的案例还不带重样的。
  一个七八万人的城池加上开卷考要是还得不到满分,林立他们这群人可以自杀谢罪了。
  至于第二点的扩城项目,目前依旧还在进行中。
  谈不上彻底完成吧,但进度条至少也推进到了一半左右。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几座附属村落的建立,目前村落的居民们都已经种上地了。
  而除此以外。
  其他一些配套工程也陆续在进行着。
  比如赤县城的管道升级啦、路面升级啦还有配电设备等等......
  职工楼项目也是其中之一,并且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此前提及过,赤县城的格局其实很简单:
  魏家以及其他一些小型家族、富庶人家位于城北。
  主要商业区在城南(就是于连刚入城时的a大街)。
  城东和城西则属与平民区和贫民区。
  而后两块区域,也是兔子们重点改造的地段。
  其中城西这块区域,便被用来建立起了职工楼。
  如今大半年过去,第一期的职工楼也到了收房的时候了。
  视线再回归通告栏。
  在经过千辛万苦的挪移后,黄玉胜终于从人群的最外围挤进了通告栏前。
  大功告成的黄玉胜连额头上的汗都顾不着抹,一脸急切的朝通告栏看去。
  然后下一秒,他便张大了嘴巴:
  只见在通告栏的下放,赫然摆放着一座成品的职工楼模型。
  模型雕刻的非常精致,可以清晰的看到楼梯、窗户以及整个小区的格局。
  其中还有几个不知是塑料还是陶土制成的小人放在各个位置,可以清晰的对比判断出职工楼的规模。
  与此同时。
  通告栏的屏幕上也在放映着一段模拟拍摄的入住影像:
  只见一位穿着农机厂工服的中年男子骑着自行车,轻快的拐过几道弯,视线中便出现了小区大门。
  “滴零零——”
  男子弹了下车铃,笑着与门卫大爷打了声招呼,进入小区后将自行车停到车棚里,拎着几道时蔬走进了某道单元楼。
  男子的家在四楼,机位随着他的步伐而移动,橡胶鞋和楼道接触发出的声音令人莫名有种安稳感。
  来到门口后男子掏出钥匙,咔嚓一声——
  下一秒。
  一道蹦蹦跳跳的人影朝他扑了过来。
  “爸爸!”
  看着这幅温馨的画面,以及后续深入每个房中的画面,黄玉胜激动的嘴巴都在颤抖。
  无论是那闲适的生活环境,还是那一套套干净明亮的房间,都是他纵使在梦里都不敢想象的画面。
  在这次职工楼的规划建设中,指挥部采用的是八十年代国营单位标准宿舍楼的设计图。
  每栋单元楼一共七层,每层共有12间房。
  每间房的面积是38平方米,规格两室一厅,有厨房和卫生间。
  没有电梯,没有花园绿植。
  更没有什么社区幼儿园或者社区小学。
  这种在本土早就被淘汰的老套设计方案,对于大莫界的贫苦人民来说却宛若天堂。
  没错,天堂。
  ........
第三百八十二章
流民们的变化(下)
  黄玉胜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自小生活凄苦。
  在他过去十九年的人生记忆中。
  家这个词,只是小时候一间边角的茅草屋。
  那间茅草屋很小,按照赤县城如今流行的衡量度来说,应该只有十平方米左右。
  屋子既漏风又漏雨,并没有储存下什么特别美好的记忆。
  但再破的屋子,那终究也是个家。
  对于很多人来说,有个屋子,便代表着有了安身立命之所,至少能够有个身份堂堂正正的站在世上。
  然而黄玉胜对那间茅草屋的记忆只存留到了七岁,再往后便是无休止的流离逃难。
  从七岁到十九岁这十二年间。
  他住过恶臭的牛圈,住过湿冷的桥洞,也住过残破的庙宇。
  就这样逃啊逃,饿啊饿。
  黄玉胜修炼从一个孩童变成了大人。
  虽然父母和妹妹都幸运的活了下来,但一家人未来依旧是一片迷茫,不知前路到底在何方。
  直到那个夜晚。
  直升机的探照灯光如同救世的光芒一般,笔直的照到了他漆黑的脸上,晃的他有些头晕。
  然后他就和家人以及其他流民一起,稀里糊涂的被带到了赤县城。
  在过去的一段日子里,他和家里人住的是救济帐篷。
  规格十二人一间,也就是三个不同的家庭共挤在一处空间里。
  虽然只是很简单的席地而睡,但至少无风无雨,被子也足够温暖。
  再后来,赤县城的招工计划开始了。
  黄玉胜成为了最早一批被招募进厂的工人,非常幸运的享受到了日结工资的初期政策。
  因此他在下工的第二天,便破天荒的从幸福超市里割了一斤肉,和家人们久违的吃了顿荤腥。
  当时一家人就边吃感叹,这才算是个家啊。
  因此黄玉胜早已满足于现在的生活,但谁能想到......
  赤县城的大老爷们居然还愿意发房子!
  而且还是这种一看就无需担心风吹雨淋,家人们不用挤在一张被窝里的大房子?
  如果说这不是天堂,那什么才是天堂?
  就在黄玉胜出神之际,边上忽然响起了一道隐约有些熟悉的声音:
  “娘嘞......这么漂亮的房子,当初我们村的财主都住不起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9/6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