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界征服手册(校对)第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601

  “灵气入体后,首先接引至手太阴肺经.....
  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手三阴经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
  手三阳经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
  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
  足三阴经从足趾走向腹、胸腔,交手三阴经,这样就构成一个“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循环径路。”
  四灵根的战士刘明看着纸上的功法,眼前有些发晕,他用手肘撞了撞好兄弟张鑫:
  “阿鑫,这也太绕了吧。”
  张鑫则不以为意的说道:
  “我觉得还好吧,功法说的很清楚了。
  所谓周天就是从胸腔将灵气引到手指,手指再到头,头到脚,脚再回到胸腔,这是一个很标准的闭环。
  我建议你把呼吸调好一点,你这性子太冲,不一定有那耐心去引导灵气。
  虽然咱们本土的道法和大莫界没什么关系,但我认为道家的理念还是很适合修仙的,清静无为方可道法自然嘛。”
  张鑫这话说完便又低下头,认真研读起了功法内容。
  刘明耸了耸肩,闭着眼睛吸了口气,也将注意力放到了《聚气式》上。
  过了半个小时,魏凡出声道:
  “好了,各位开始准备一下吧。
  调整呼吸,然后闭上眼睛,用意念去调动腹部的‘内海’,再次进入天人一体的状态。
  这种状态下,各位应该可以感悟到周围许多发亮的小斑点,那便是空气中的灵气。
  感悟到灵气后,大家便要集中念力,尝试去吸纳这些灵气。
  等灵气正式入体,便可以按照《聚气式》的轨迹运行了。”
  曹毅的位置在修炼室的东南角,在魏凡开声后,他调整了一番呼吸。
  随后缓缓闭上了眼睛。
  作为一个科技世界的普通人,骤然接触到修仙这一概念,不说激动那是不可能的。
  换做一些心态条件没那么好的人,能把体内的DNA激动到整出个阿基米德螺线图像来。
  不过曹毅的心性还算不错,毕竟干了好些年基层干警,各种奇葩的事都过不少。
  在闭上眼后。
  曹毅很快便感受到了周围存在着数个发光的小颗粒。
  甚至有个微不可查的颗粒,刚刚轻掠过了他头顶的百会穴。
  与此同时。
  他的体内不由自主的产生了一种渴望:
  吸收它!吸收它!
  虽然颗粒最终依旧飘然远去,曹毅却不恼反喜:这一定就是灵气!
  他再次闭气凝神,尝试着与灵气狗头。
  终于。
  一颗微小的灵气粒子缓缓朝他飞来,最终融入体内。
  俗话说完事开头难。
  当第一颗灵气被成功吸纳后,越来越多的灵气开始像曹毅体内涌入。
  最终在肺部附近,形成了一股温润的气流。
  曹毅小心翼翼的引导着这股气流,按照《聚气式》所说的轨迹开始移动。
  从肺部到手...手到头....头到脚...最后返回胸腔。
  运行了一圈的气流回到原点后,忽然渐渐开始下沉。
  最终彻底融进了‘内海’。
  曹毅身躯一震,一股玄妙的气息散发开来。
  引起入体,练气一层!
  练气之门,就此推开!
第五十六章
黑夜降临
  比起启灵仪式的全员成功,灵气感悟这一阶段便体现了资质的差异。
  二十二位官方的准修行者战士中。
  除了曹毅之外,一共仅有八人成功引气入体。
  而在这八人之中。
  又有两人在周天运行时气息紊乱,很遗憾的在临门关口失败了。
  最终,二十二位准修行者只有六人成功踏入练气一层。
  其中双灵根一人,三灵根两人,四灵根三人。
  不过比起启灵需要服用启灵丹这种物品,引气的过程并不需要消耗额外的资源。
  其余十五位失败的战士只需要多尝试几次,想来踏入练气一层还是没多大问题的。
  毕竟这仅是漫长的修行过程中,最为基础的一个环节。
  除此以外。
  包辛还收集了两箱众人引气前后的室内空气,准备带回基地去深入研究。
  就在众人结束引气后十小时不到。
  本土众人在大莫界遇到的首轮黑夜,终于正式降临了。
  大莫界的昼夜间隔时间是7个地球日,也就是168个小时为一轮。
  但这并不代表着大莫界的人类就是七天才睡一次,更不代表着他们七天才吃一顿饭。
  就像地球上极昼地区的居民和科考队员。
  对于他们来说‘一天’就是整整大半年,难道他们就半年睡一次然后醒大半年了?——人又不是手机。
  人体的生物钟受时间刻度影响这是确有其事,但这仅仅是外在的一种映射而已。
  真正导致人体产生睡意的,是一种蛋白质磷酸化形成的分子底物。(论文刊号,nature的558,435-439(2018))
  想睡的时候这种分子底物会消失,等人醒了分子底物就开始积累——就像很多游戏里的活力值一样。
  南加州大学的史蒂文希勒教授在14年的时候,曾经对极昼地区的居民做过活化酶实验。
  发现在极昼地区长期生活的居民体内的分子底物,同样是十二小时左右才火化一次。
  这种分子底物是连DNA之父沃森都称之为生命密码的未解之谜,所以所谓地球周期造成了目前生物钟的说法其实是不准确的——很久以前地球的地球自转周期才22小时呢。
  目前科学界对于这种分子底物有两种猜测。
  一是地球人进化后逐渐产生的固有生物钟,是对自、公转周期的适应。
  二则是某种宇宙诞生出的规律,适用于任何自转周期。
  毕竟真要说的话,睡意分子底物消散的普遍时常只有八个小时(也就是睡觉的时常),聚集的时间则有足足十六个小时。
  这和自转周期标准概念上的早六点白天晚六点黑夜,实际上是有比较大的出入的——大家可以想想周围的人,六点天黑就睡觉的人可真没多少。
  如今大莫界的昼夜交换周期是168小时,其中生活着的人却依旧是遵循8-16的生物周期,也算侧面证实了第二种猜测的准确性。(注:这也算是我个人的表态吧,现实里两种猜测基本55开,都有大量顶尖科学家支持,后者还要多一点,包括19年去世的凯利·穆利斯,我个人对宇宙星空比较向往,所以我认为和采用的是第二种)
  如今黑夜降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6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