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逆(校对)第2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6/700


灵酒送人,但嘉奖令和两锭有官府印戳的金元宝却都在。潘龙将那份嘉奖令取出来,两个捕快一看,顿时露出了尴尬之色。
普通人收集民间的消息,那叫图谋不轨。但巡风使这么做,却是理所当然——他们的工作就是这个。
所谓巡风使,主要的任务并不是斩除那些对大夏统治造成妨碍的贪官污吏和土匪强盗,而是收集民间的各种情报,及时上报朝廷,让朝廷能够无论面对什么事都能尽快反应。
潘龙这几天做的事情,正是一位巡风使该做的。
虽然他似乎有点高调,不像是普通巡风使的风格,可谁也没规定巡风使一定只能藏身暗处,不能明晃晃在客栈酒楼里面收集百姓的意见和建议。
这事情,本来就堂堂正正,没有任何不可以对人说的,更不需要刻意隐瞒。
看到这份嘉奖令,两个捕快很无趣地走了。等他们走远,潘龙还能凭借远超常人的耳力,听到他们对话的内容。
“真是可惜!本以为是一只肥羊来着!”
“别叹气了,肥羊多的是,这只没宰到,宰别的就好。”
看着他们这么远去,潘龙摇摇头,深深地叹了口气:“唉!又要加班了!”
第五十二章、寻幽访古
衙门的巡捕房里面安静无声,本该吵吵闹闹的捕快们很难得的一言不发。
这当然不是他们突然变得有涵养了,而是因为他们都被人打昏在地上,不少人的脸上还被用毛笔写了判词。
比方说一个人高马大,胳膊比寻常人的腿还粗的壮汉,脸上就被写着“蛮不讲理”四个字。他旁边一个贼眉鼠眼的瘦高个,则被写了“坑蒙拐骗”四个字。
在这群捕快之中,以捕头老爷脸上的字最多。
别人都是写着几个字,他的脸上则被人用蝇头小楷,密密麻麻写了一整篇文章。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凡此种种,人皆有之。君子知道其心而守之,行不逾矩,是为仁义礼智。小人知其心而弃之……”
这篇文章十分有名,乃是昔年帝甲子所作《劝学十篇》之一,名叫《守其性善》。
《劝学十篇》是大夏皇朝的蒙学教材,所有上过学的人都要学,地位大概跟另外一个世界的小学一二年级课本相似。整个大夏皇朝,但凡是给朝廷做事的人,没有谁没学过这些教材。
……至于能不能背得上,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反正潘龙能背得出来,默写也不成问题,甚至于他还能写一手好字。
当初在定丰镇官学上学的时候,别的孩子都时不时要挨一顿竹板炒肉,才肯老老实实背书练字。只有他天天勤奋,不仅早早就将教材全都背上,更是努力练出了一手不错的书法,让老夫子十分满意。
记得当年母亲见到他默写的《劝学十篇》,还曾经感叹:“比临时抱佛脚的强多了,学问这东西,果然还是靠努力比靠天赋更实在。”
那时候他只以为母亲是随口感叹,后来才知道,原来母亲说的那个“靠天赋”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家老爹。
至于借助山海经残片的力量埋头苦读苦练究竟算不算靠天赋……那就呵呵呵了。
收好笔墨,他悠悠然走出了巡捕房,留下一群脸上写了字的猪头。
本地的这些捕快们倒也没什么需要挨刀子的大奸大恶,但这些人平常偷鸡摸狗欺行霸市之类的坏事也做得不少。若是不给他们一些教训,他们未必不会越来越坏,路越走越窄,最后走到死路上去。
潘龙觉得,自己这不算是寻衅滋事,而算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心情很好地吃了顿宵夜,他安安稳稳睡了一觉,第二天出门直奔狼头山。
狼头山现在其实已经不叫这个名字,而叫“半边山”。这座山的山势非常奇怪,左半边看起来像是一个对月长啸的狼头,右半边……右半边什么都没有,就是断崖。
远远看去,就像是一只狼头被劈开两半,一半已经下锅炖了,剩下的一半还摆在那里。
潘龙昨天特地问过花老夫子,得知了这座山现在的名字、大致方向以及主要的特征。出了镇子之后,按照花老夫子指的方向找去,没多久就找到了那座山。
半边山的山势颇为险峻,高大巍峨,一座山峰至少有四五百米高。但奇怪的是,这么一座高大的山峰,却寸草不生,光秃秃的山体上到处都是怪石嶙峋,看起来让人很不舒服。
关于这座山的来历有很多传说,但都是胡说。它真正的来历已经因为朝廷封锁消息的缘故,湮没在了历史的尘埃里面。只有学者们秘密流传的笔记里面,才记录下了真实的缘由。
潘龙沿着山路走过去,走到断了一半的崖壁处,停下了脚步。
他并不只是来怀古,更多的是要观摩两位神仙交手的遗迹,看看能否从中学到点什么。
他仔仔细细地看着崖壁,不一会儿,就找到了一些特别的痕迹。
崖壁的一处格外光滑,似乎是被什么东西打磨过一般,简直光滑如镜。
“这里应该是当初妖神义乌抓住河神的脑袋,在山体上摩擦的痕迹。”
那处崖壁颇高,离地怕是接近百丈。也不知道当初河神究竟是真身特别庞大呢?还是飞在天上,被妖神义乌揪着脑袋撞过去?
他正要走过去,突然心中一动,停下了脚步。
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从心底升起,有点像是警兆,但却没有危险的意味,只是清清楚楚地感觉到,有什么了不得的人物来了。
他停在原地,过了一会儿,便看到一男一女缓缓走来。
这二人的相貌都颇为俊美,称得上是一表人才。两人相貌有几分相似,剑眉星目、棱角分明,英气勃勃。只是他们脸上都有一些阴郁之意,看起来就差了几分。
潘龙注意到他们的衣服十分华美,材料都是上等丝绸,鲜亮柔顺。和衣服搭配的珍珠美玉之类,在阳光下发出柔和的光芒,一看就知道是上等货色。
等到两人走得稍稍近一些,他更注意到这两人的衣服做工极为精巧,妥帖柔顺不说,甚至看不到一处裁剪缝纫留下的线缝。
(天衣无缝?)
他脸上不动声色,心中越发警惕。
两人缓缓走近,那女子看了他一眼,并未说话,倒是原本走过来这段路上没有朝他看哪怕一眼的那个男子突然转过头,问:“你是什么人?为什么会来这里?”
这人的语气颇为生硬,有一种理所当然的傲慢,就像是习惯了高高在上俯视别人一般。
用说书先生的说法,这叫“上位者的气质”。
潘龙眉头一皱,回答:“贵人若是嫌我碍事,在下这就走。”
这两人突兀出现,显然是有什么不大妙的事情,别说这男子语气里面颇有赶人的意思,就算这人说话客气礼貌,他也是要走人的。
男子的表情稍稍好了一些,女子却突然说:“既然相遇,就是有缘。我有一句话,想要向小哥你请教一下。”
她说话倒是比那男的客气许多,而且她这一开口,那男的皱了皱眉毛,却什么都没说,看得出来在二人之中,隐隐以这女子为首。
潘龙后退一步:“贵人有问,自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在下才疏学浅、见闻不多,恐怕未必能合贵人心意。”
女子微微一笑,说:“你不用这么拘谨,对我们来说,身份高低并不重要,反正……算了,我且问你,如果你有亲人被人杀了,你要为他报仇吗?”
第五十三章、龙神的请托
听到这问题,潘龙心中一惊,顿时猜出了几分,回答:“亲人遇害,在下自然是要去报官的。”
“报官?!”男子大声惊呼,语音里面全是惊诧,然后便说,“我看你周身气息流转,在人间也算是个高手了。亲人被害,你难道不应该自己去杀了仇人吗?”
“朝廷自有法度。”潘龙回答,“是非曲直,须依照朝廷法度裁决。我辈练武只为自保,并无凭借武功争强斗狠,乃至于罔顾是非的意思。”
男子一双硬朗的眉毛纠结了起来,冷声说:“你的意思是说,靠自己报仇,就是罔顾是非?”
潘龙还没回答,那女子却又开口了:“大哥,不要为难他。他只是小心怕事罢了。”
她又笑了一笑,笑容之中却只有哀愁叹息之意:“你的意思,我已经明白。只是这世上的事情,并非都可以讲法度或者讲道理的。我的亲人被人杀了,那我就要报仇。朝廷奈何那人不得也好,我那不成器的弟弟自己不学好也罢,总之他死了,那人还活着,这事情就不能算了结。”
男子点头,沉声说:“天底下哪有那么多的是非曲直!我的亲人死了,那我就要报仇!至于我的仇人是不是行侠仗义,是不是德高望重……那关我什么事?我只要血债血还!”
潘龙没回答,他也不想回答这个问题。
从感情上说,他其实挺赞成这一男一女的说法——我的亲人被杀了,那我还管什么是非曲直?分什么善恶良莠!
且抵了性命再说!
先贤有云,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强调不可寻私仇,别人跟你有仇怨,但你依然要公平公正地对待他。怎么个公平公正法?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这就是公平公正。
这话大约是有道理的,但潘龙极为不喜欢。
他觉得,自己没那么高的精神境界,实在是做不到。
如他这等俗人,跟他说那些高深的东西,他不感兴趣。还是“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比较实在!
但这两个人的话,他却不肯这么回答。
实在是……这两人所说的事情,让他不好回答。
若他猜得不错,这两人应该是之前那个桃花河河神的亲人。二人所谓的报仇,自然就是要找妖神义乌寻仇。
无论是那本游记的记载,还是学者们私下的秘密记录,桃花河河神都不是什么良善之神,甚至可以说,是个典型的邪恶之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6/7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