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逆(校对)第3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3/700


收好尸体,潘龙也不等落地,直接就开启了山海经。
转眼间,他又出现在原地,样子看起来没什么变化,只是精神明显放松了很多,再没有半点因为战斗而来的紧张感,身上的战意也已经消散殆尽。
在外界而言是一瞬间,对他来说却已经过去了好几天。
他刚才又回到了那个矮人采矿的世界,将在那片灰烬的荒野之中挖了个坑,将老僧的尸体埋了进去。
老僧的遗物也被他整理好了,一身僧袍普普通通,随身也没带什么兵刃和法器,只有一串佛珠神光湛然,应该不是凡物。
最让他的惊讶的是,这老僧竟然连一件储物法器都没有。
换句话说,还真的是个穷和尚!
只从身家看来,这位老僧只怕当真是大德高僧一流。却不知道如此高僧,为什么要突然来找排教的麻烦?又为什么看到自己之后,神情会先惊讶、再犹豫、最后变成杀机?
潘龙心里有很多疑问,想要向这老僧一一询问。
可惜,现在他一个问题都问不了。所有的疑问,都已经湮没于江山风中,随着老僧的尸骸一起被埋进了满是灰烬的土地里面。
收拾好东西,潘龙回到了木排上。
刚才那一场激战,说起来很长很长,其实整个经过也就几秒钟的时间。排教众人大多还没恢复,正横七竖八躺在木排上,动弹不得。
贺大志的情况好一些,勉强撑着坐了起来,问:“那对头呢?”
潘龙摇头:“我也不知道,我冲过去,一刀斩开金佛,结果后面什么都没有。”
他自己心里也糊涂着呢,当然没办法解释,干脆就说“人没了”算了。
反正老僧已经连同所有的遗物一起,被埋在山海经的小世界里面,除非当真有人神通广大到能跑到那个矮人和巨龙的世界里面挖坟,否则别想找到半点线索。
贺大志吃了一惊,诧异地问:“他没出现?”
潘龙摇头,将花了几天时间揣摩的纳闷表情展现出来:“我也很奇怪。我本来以为冲上去之后会是一场生死大战,甚至多半是我打不过他……结果他根本就没出现。”
他装作犹豫了一下,才问:“我看这人的功夫,很像是佛门的路数,你们排教跟佛门有过节?”
“岂止是过节!”贺大志叹道,“我们排教和佛门算是老对头了,过去的二百多年里面,光是大战都大战了三四回。也就最近二三十年风平浪静,大家井水不犯河水。”
他说:“有佛门高手来找我们的麻烦,说实话我一点也不惊讶。反倒是这人打了就走,明明已经占尽上风,却并不乘胜追击将我们杀死,才让我惊讶。”
“佛门高僧应该是不杀生的吧?”
贺大志冷笑一声:“杀恶人即是善念,这话你没听说过?何况就算不杀人,也不妨碍他们把我们抓起来,关在佛塔里面,找一群秃子天天围着佛塔念经,关上百八十年啊。”
潘龙也笑了——这自然是白蛇传的典故,而白蛇传的故事,在这个世界却也有流传。
嗯,作者依旧是雷打不动的“文超公”。
文超这人虽然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人品不错,但这抄书的事情可真是做得不讲究。上到百家名篇,下到市井艳词,他没什么不抄的。
潘龙甚至怀疑,他之所以没有修成盖世武功,并不是资质差,而是因为他把有限的生命,都给投入了无限的文抄大业里面。
否则,就凭九州鼎能够聚拢地脉之力,他哪怕是修炼传说中的蠢材绝学龙象般若功,也该修成绝代高手,以武入道成为一代圣者了才对。
接下来,排教众人纷纷恢复,全都赶来向潘龙道谢。
说起那莫名其妙的一战,他们也都摸不着头脑。
他们还去往江边,找到了那些观战的人询问。
但观战的人们也一样什么都不知道——潘龙和老僧最后的两番交手,都被金佛炸开的一片霞光遮住,他们根本没看到。
在所有的人目光中,看到的都是潘龙一刀斩开金佛,然后金佛炸成一片令人无法直视的霞光,等到霞光散去后,潘龙提着刀,满脸纳闷地站在那里,东张西望。
至于这一战的真相……除了老师和父亲之外,潘龙不打算告诉任何人。
第七十章、金乌离火旗
排教众人恢复过来之后,一边将人手派往四处,寻找看到这一战的人,从他们那里收集消息,看看能不能因为旁观者清,而得到一些关于那个莫名其妙来袭击的人的消息。一边就建立祭坛,焚烧信香,和总舵的高手们取得联系。
潘龙以疲倦为由,没有参加两边的行动。他今天已经出了足够多的风头,还是稍稍低调一点好。
但他的想法显然是徒劳,他一觉刚睡醒,一起床就感觉到自己的棚屋外面,贺大志正陪着一个实力极强的人在等待。
那人的气息平和,与常人无异,但在他的感应之中,却分明感觉到对方的存在感极为强烈,宛若一轮红日落在了大江之上,任谁都没办法忽视。
他更能隐约感觉到,那人身上的气息正在以极为奇妙的方式流动,这个流动的方式似乎和天上的太阳形成了某种呼应。若是要跟这人动手,绝对不能选择正午,而要选择午夜,这两个不同的时间段,那人能发挥出的实力可能会有一半甚至更多的差距。
但是……也可能那只是假象?能修炼到返璞归真境界的人物,除了他等少数几个之外,别的几乎都是老江湖。玩点阴谋骗骗人,一点也不奇怪。
他急忙收拾了一下,掀开门帘出去,满是歉意地说:“潘龙不才,竟然让一位天师在门外守候,真是罪过!”
那人顿时笑了:“论修为,长生以下都是凡物,无非是那些俗人硬要分个三六九等罢了。潘少侠也是归真境界的人物,在江湖上同样要被尊称一声‘宗师’,何必在意这点细节呢。”
双方对视而笑,贺大志这才急忙给双方介绍。
却原来,那人是排教四大掌教之一的“落泪书生”言衷卿。
这位落泪书生也是江湖中赫赫有名的前辈,他最出名的事迹,是把魔功修炼成了正道武学。
言衷卿原本不是排教中人,而是魔门巨擘“泪洗苍生”哭老人的传人。
哭老人是天下闻名的大魔头,最喜欢从精神上折磨别人,往往要把人折磨到伤心欲绝泣不成声,才肯下手杀人。江湖人常说“杀人不过头点地”,他的做法显然已经远远超出了江湖能够容忍的极限,最后引来了黑白两道的联手围剿。
四百年前,十余位正邪高手联袂出动,万里追杀,将这位大魔头杀死在小天山。
哭老人虽然死了,但他这一系的魔道绝学并未失传。那一门唤作“天哭经”的绝学在失传多年之后,被言衷卿获得。但言衷卿却从来没有害过人,相反做了很多铺路修桥、施粥济贫的好事,是著名的正派人物。
而这位落泪书生修炼天哭经的方式,据他所说,是自己落泪。
在言宅的大门上,挂着“我见众生多疾苦,如何能不泪盈眶”的对联。
用这种方式修成天哭经,言衷卿也算是独开蹊径,被尊为化魔为圣的一代宗师。
后来,言衷卿因为家族和排教的渊源,在排教挂了个名,成为了排教的四大掌教之一,专门负责那些与人为善的营生,大概算是排教正面形象的代言人。
他相貌英俊,看起来是一个儒雅的老书生,只是眼中有一股化不去的忧愁,想来大概整天都在因为各种原因愁烦,日子过得很不开心。
潘龙觉得,就算要化魔为圣,他付出的代价未免也太大了。
双方回到棚屋之中坐下,言衷卿先是代表排教向潘龙道谢,然后便拿出了一支三角小旗,递给潘龙。
“我们挑来挑去,觉得还是这件宝物最适合你,请务必收下。”
潘龙一看那面旗子,心中顿时大惊。
这面旗不大,旗杆长不过半尺,旗面比巴掌大不了多少。无论旗杆还是旗面都是红色,但却用深浅不同的红色,绘制出了各种图案。
旗杆上的图案大多是火焰和云纹,旗面上则是一轮红日,红日正中是一只三足的乌鸦,正展翅欲飞。
这面旗帜一拿出来,纵然隔着棚屋,也立刻和天上的太阳形成了呼应,潘龙清楚地感觉到正有源源不断的炽热火力被它吸纳聚集,收藏在旗面上那一轮红日之中,然后在其中缓缓流淌,衍生出奇妙的韵律。
正是他之前在屋里感觉到屋外人物时候,所感觉到的那种。
却原来,他刚才感觉到的并非“落泪书生”言衷卿的气息,而是这面旗帜的气息。
“这是何物?”他并没立刻答应,而是先谨慎地询问。
这旗帜看起来不像是普通的东西,先问清楚了再说。如果真是排教至关重要的宝物,他绝对不能收。
言衷卿笑了笑,并未开口,贺大志却给潘龙解释了起来。
原来,这面旗帜唤作“金乌离火旗”,乃是从赫赫有名的五方五行旗之中演化而来的一件法器。
五方五行旗,是早期道门最著名的法器之一。能借五方五行之力护身,只要不被隔断相应的五行,它们的防御就很难被打破,几乎可以算是立于不败之地。
只是天下之大,能人辈出。隔断五行的手段层出不穷,五方五行旗虽然威力强大,可一旦遇到内行人,往往没几下就被破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道门高手对五方五行旗展开了研究和改进,由此衍生了不少法器。
金乌离火旗算是一个和原作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设计,它完全摒弃了防御的概念,将力量全部转化到攻击方面。能够汲取天地间的一切火力,储存在旗帜之中,必要的时候化作熊熊烈焰。
若只是如此,这旗帜便只能叫“离火”。前面那“金乌”二字,则是有人在离火旗的基础上再次改良,让这旗帜能够和天上红日感应,不仅可以在没火的时候也源源不断地吸纳太阳火力储存起来,更能在白天作战的时候和煌煌大日呼应,爆发出更强的威能。
“昔年十三位正邪高手围攻哭老人祖师,其中一位便手持此旗,杀得他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最后他死在小天山,此人的贡献大概算是最大。”言衷卿说,“我修成神功之后,一一拜访这十三位高手的后代,了结昔日的恩怨。这面旗帜,便是我为那位高手的晚辈化解走火入魔之厄后,由他所赠。”
这段往事潘龙倒也听说过,言衷卿之所以被公认为正派中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修成天哭经之后,寻找昔日围杀哭老人的那些高手后代,却不是上门寻仇,而是将昔日恩怨敞开了说明,化干戈为玉帛,反而成为了朋友。
当时距离哭老人被杀,已经过了二百多年。那十三位高手的后代有的飞黄腾达,有的落魄潦倒,甚至有人墙倒众人推,正在如同丧家犬一般被人追杀。
言衷卿和这些人一一化解仇怨,其中自然免不了帮那些落入困境的人渡过难关。只是江湖传说里面却没提到过,其中竟然有人将如此重宝相赠!
想来虽然他说得轻描淡写,但要化解那位高手后代的走火入魔,必定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3/7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