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逆(校对)第3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3/700


这可让潘龙大为纳闷,阳春三月本该全面回暖,除了高山和北地之类苦寒区域之外,九州大地不该再有冰霜。怎么这快要到扬州地界的地方,竟然会结冰?
楼下的厅堂里面,他听到有客人在抱怨“都快四月了还结冰,不吉利啊”。
伙计回答:“可不是么!我打娘胎里面就没听说过有四月还结冰的情况!”
“别说你了,老头子我活了五十多年,也一样没见过这种情况。”客栈掌柜说,“就算是幽州那边,这个季节差不多也冰消雪融,开始种田了啊……”
潘龙微微点头,北地的春耕一般就是四月份。现在是三月底,的确就连北地也该准备春耕了。
在他的印象里面,要是遇到天气暖和一点的年份,这个时候定丰镇也已经积雪消融大地解冻,开始耕田播种了。
而荆扬之间更不要说,田里的麦子早就已经长得很茂盛了。
这么一场寒流,对农业必定十分不利。
只怕今年的夏粮要歉收,也不知道会不会形成饥荒?若是形成饥荒的话,朝廷又该怎么救灾呢?
继续山路之后,他就在思考这些问题。
但他的思考显然于事无补,而且更糟糕的是,天气还在持续变冷。
三月二十七这天晚上,他在扬州西部衡山脚下衡阳城里落脚的时候,天上甚至纷纷扬扬下起了大雪。
起初只是一两点小雪花,但很快就越下越大,到后来鹅毛般的雪花铺天盖地,很快山上树上屋上地……到处都是一片白,时间仿佛又回到了隆冬,天地间一片苍茫。
客栈里面的旅人们都忍不住咒骂这鬼天气,他们出来旅行,讲究的是轻装上阵,除了必要的东西之外,能少带一些就好一些,谁会随身带着冬装啊!
等明天,出发上路之前,少不得要去旧衣铺子买几件冬衣,这却又是一笔额外的开销。
而且看这天气,旧衣铺子肯定会趁机涨价,一身冬装怕是要花费平时几倍的钱。
更可气的是,如今毕竟已经快到四月,天气再冷也冷不上几天,等于就是平白多花了一笔钱!
一个书生忍不住低声说:“天有反常,必出妖孽。暮春飘雪,这是苍天在示警啊!”
“苍天示警?老天爷为什么事情要给咱们发警报?”潘龙好奇地问。
那书生左右看了看,又压低了一些声音,说:“朝堂之上,凶星逞威。正人君子无不退避,淫威将遍布于四海。苍天便是因此示警。”
潘龙这才明白他的意思——可不就是要反对帝洛南变法嘛。
他忍不住笑了:“洛南皇子就算本事再大,也不够资格让老天爷发警报的。他不过就是个真人宗师,连长生都还没能修成呢。”
那书生摇摇头,很严肃地说:“个人实力只是小事,掌握的资源,影响的大小,才是关键。昔年太祖难道修成长生了?可他有没有资格上应天象呢?”
这话潘龙就不好反驳了,他总不能说:“赵胜感应个鬼的天象,特么他都不是这个世界的人……”
而且,赵胜当年还真的未必就没“感应天象”过——文超有九州鼎,能够改变天地元气和大地气脉的流向,想要弄个什么天象出来,简直轻而易举。
以这两人的节操,折腾一些天雨粟鬼夜哭是理所当然,不这么做反而奇怪。
他只好点头:“嗯,嗯,你说得对。”
成功驳倒了潘龙,让那书生很是得意,他轻笑一声,作出“孺子可教也”的神情,继续说道:“七杀星在朝廷逞凶,连天子都被其所迷惑,乃有倒行逆施的迹象。虽然靠着衮衮诸公的努力,灾祸才刚刚开头,目前只是青州、夏州受害,可只要不将其彻底挫败的话,迟早他会把这场灾难扩大到整个九州的!”
他谈了一声,作忧国忧民之色:“也不知道到那个时候,天象会如何的严厉,苍生又会遭遇多少苦难啊!”
潘龙干笑两声,觉得很难接上这话头。
不过就是暮春之际下雪,非要往国家政策上扯干什么?你这厮莫非是传说中宋朝的旧党,干旱也是王安石变法的锅、地震也是王安石变法的锅,就连天上掉块陨石,都要专门在上面刻几个字,用来构陷污蔑变法么?
这套太老土了!
他还没回答,旁边一个桌子上的一个年青江湖刀客就不高兴了,说:“帝洛南变法,于国于民有大利,如果真的上天感应,也该降下祥瑞才对!”
“是啊,我也听说这段时间,夏州一带出现了好几处祥瑞呢。”另一个桌子上也有人说,“什么马长角啊、母鸡打鸣啊、鸭子落了羽毛变成天鹅啊、田边的蘑菇长成了灵芝啊……那都都吉祥着呢!”
书生被两个人围攻,顿时怒了,声音也大了起来:“你们真是无知!马长角、牡变雄,那都是不祥之兆!至于什么鸭子变天鹅,蘑菇变灵芝,不过就是江湖戏法罢了,走江湖变戏法的卖艺人,哪个不会?”
他指着门外纷纷扬扬的大雪,大声说:“可你们看这天!看这雪!这是能够伪造的吗?这才是老天爷的意思,才是苍天示警的最好证据!”
“苍天哪有那么无聊……”刀客的同桌,一个背着剑的少女嘀咕,“人间这么大,这点小事都管,不烦吗?”
书生几乎要跳脚:“你们当真是愚昧无知,岂不知‘天人感应’的道理?人有所为,天有所感,是故天人感应,才有凡人修得长生的事情。若是苍天和凡人真的毫无感应,哪来的凡人修炼成仙?”
两个江湖少侠顿时一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神色都变得有些狐疑起来。
片刻之后,那少女低声问:“天人感应……是这么回事吗?”
“我怎么知道?我师傅不过先天……”青年回答。
“但他说的……好像有些道理啊。”
青年也点头,看着外面的大雪,露出了担忧之色。
天人感应之说,在九州可以算是确凿无疑的真理——毕竟这个世界里面,修炼到如此境界的高手是真实存在的,甚至就连更进一步修成长生的,也不乏其人。
若是按照这书生的说法,如今的暮春大雪是苍天因为人间的倒行逆施而有所感应,那岂不是说,帝洛南的变法当真是天怒人怨了?
“可不对啊……百姓对洛南皇子变法的政策,还是很支持的。”之前那个介绍祥瑞的旅人说,“我走过好几个地方,大家都支持变法。”
“那只是你们目光短浅,看不到长远罢了!”书生又赢了一场,更加傲然,几乎把鼻子都要翘起来,很骄傲地说,“毕竟读书少,见识不够嘛。”
“那您读书多,见识大,您给我们捋一捋,也让我们开开眼界?”那人走过来,给他斟了杯酒,“这杯酒,就算是我给您赔罪啦。”
书生一口饮尽,笑着说:“放心,我这就给你们讲清楚。”
接下来,他讲了一大通关于帝洛南变法的坏话。
而他的观点,主要就集中在“激化矛盾”这个方面。
“太清先生有云,治大国若烹小鲜,要小心翼翼,不要轻易翻动。”他一边说一边喝酒,最后喝得有些醉醺醺的,说,“七杀星以朝廷存在的问题为楔子,表面上看,是要为朝廷解决问题。实际上他是要激化各方的矛盾,引起各方不满,最终激起战乱。”
“当今天下,虽然称不上是太平盛世,起码也还算是安定。就算有些问题,也该从最急迫的着手,一点一点修改。今年改一点,明年改一点,花上三五十年的时间,将其一一修改完善。”
“可那凶星又怎么会选择安稳无害的解决方法呢?须知,它降到人间,不是来让人间国泰民安,而是要涂炭生灵的啊!”
他站了起来,结了账,提着酒壶踉踉跄跄走到门外:“别看如今他形势大好,看起来一副繁花似锦烈火烹油的热闹场面,可等到一切的矛盾爆发,到时候天下战乱九州分裂,百姓流离失所……到时候你们就知道,当今朝廷再怎么不好,也比战乱要强得多。”
“我有一言告诫诸位:宁当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啊!”
说着,他走出了客栈,摇摇晃晃地走进风雪之中,渐渐消失不见。
客栈里面,众人都默默无语。
过了许久,才有人嘀咕:“情况真的会那么糟糕吗?不至于吧。”
“是啊是啊。”立刻就有人附和,“这书生只是故作惊人之语罢了,读书人嘛,就喜欢这么一惊一乍的吓唬人!”
大家纷纷赞成,于是气氛很快就又重新活跃起来,刚才那书生说过的话就像是一阵风,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但潘龙直到回房睡觉,心中却一直都在嘀咕。
连一个寻常的书生都能预见到的事情,朝廷高官们真的看不到吗?
就算朝廷高官们说不过他,难道说帝壬辰看不出来?帝河东看不出来?
为什么帝洛南那个过于激进的变法计划,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同,开始推行呢?
第一百章、祸患
第二天早上,雪终于停了,天气却越发阴冷。
霜前冷,雪后寒,向来如此。
今天的情况还格外糟糕,一般来说,雪后若是放晴,那么天气往往会迅速好转,距离冰消雪融也不远。但雪后如果还是阴天,满天乌云低压压的似乎随时都要再下上一场雪,那多半就要阴雨连绵,最起码三五天内别指望能够回暖,甚至于拖上十天半个月都不奇怪。
“唉!这天气可真糟糕!”潘龙下楼的时候,听到有旅客在叹气:“这鬼天气再阴下去,再下两场雪,今年的麦子就惨了!”
“别说麦子了,再怎么下去,就连稻子都要成问题。”另一个旅人叹道,“种稻的时节也快了啊!”
潘龙摇摇头,叹了口气。
天灾人祸之中,人祸往往还能想办法避免,天灾却最是让人无计可施。像是这种大型寒潮的情况,就算是长生仙佛也无可奈何。
别说这个世界,就算是前世那个人类已经在火星上建立城市的世界,一旦西伯利亚大寒潮爆发,除了那些已经依靠综合农业大厦完成粮食和蔬菜供应的地区,大多数依然保持田间耕作的地方,还是免不了粮食减产。
当然,那个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大数据网络随时监控着各地的生产和消费情况,配合不断更新的数学模型和高效的物流网络,再怎么天灾,也断不了人民的日常生活供给——记得有一年大旱,潘龙就吃过从月球送来的猪肉。微重力环境下的猪长肉极快,就是肉质有点松,经不住炖煮……
九州世界的物流能力,其实也未必就输给前世。只可惜这个世界的强者和“高科技”往往都用在争强斗狠上,很少落入民用。
就连朝廷救灾,除了传说中帝甲子时代曾经出现过用三千套储物装备搬运九州粮草救济灾区的故事之外,也只有最重要的药品之类,才可能用得上这些高效物流。
其实,只要供给充足,哪怕潘龙一个人,都能靠着自己的运输能力维持至少十万人生活所需的粮食——寻常百姓,一人一天有一斤米煮粥,便能不至于饿死。若是有个三斤,便是下田劳作也没什么问题。而十万人里面,又不会个个都是青壮,统合算来,一天运输二十万斤的米粮,应该就足够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3/7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