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逆(校对)第6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8/700


潘龙一看就知道,这些士兵们并不曾怎么见过血,但训练量却是极为充足。属于那种只要拉出去打个一两仗,立刻就会变成王牌部队的精锐之师。
“奇怪,这小镇交通也不算很便利,为什么会有这么一支军队驻扎?”他好奇地问。
“他们是防备夫子复活的。”毕灵空说,“这个小镇名叫孔乡,夫子当年就在这里出生。如果他复活的话,有很大的可能会借助自己后世远亲的身体。”
潘龙吃了一惊——这个不起眼的小镇,竟然是儒门大圣鲁夫子的故乡?!
“老师您带我来这里,莫非是凭吊吗?”他问。
毕灵空笑了:“凭吊什么啊!夫子是仙人,不死不灭。我死了他都不会死,谁凭吊谁呢!”
“我带你来,主要是带你认个路。以后如果你要搞事,想吸引大夏皇朝的注意力,那么在这里稍稍做点手脚,就足以让至少三四个妖神急急忙忙赶来坐镇,一步都不敢离开。”
潘龙恍然大悟。
这里是鲁夫子的故乡,若是出了什么怪事,自然就是鲁夫子可能要复活的征兆。
对大夏皇朝而言,鲁夫子不仅仅是一位仙佛,更是反对大夏的诸子百家首脑之一。
昔年诸子百家诸位仙佛之中,地位最高的是三位。
儒门鲁夫子,墨家初代巨子,还有道门的杨子。
道门和大夏皇朝并未翻脸,杨子至今都还在。据说他住在昆仑山上,代替道门太清祖师主持十年一次的论道大会。
而鲁夫子和初代巨子都被帝甲子以周天星斗大阵镇杀,迄今尚未复活。
若是鲁夫子复活,不仅意味着诸如毕灵空这类儒门“余孽”们有了主心骨,会迅速团结起来,形成一股极为强大的力量,更代表昔年帝甲子镇杀诸子百家仙佛的手段可能已经失效,那些当初被他镇杀的仙佛们,很快就会陆续归来。
……那可真是挺要命的。
诸子百家高手如云,仙佛多到双手双脚加起来都数不完?若是这些仙佛们纷纷复活回来?便是帝甲子重生,将昔年订立盟约的诸位妖神们重新召集?再次布下周天星斗大阵?也未必一定能赢。
现在的大夏朝廷,可做不到这种事。
所以正如老师所说?如果有朝一日,潘龙想要做什么大事?需要牵制那些支持大夏皇朝的妖神们?在这个孔乡镇弄出“鲁夫子要复活”的迹象,算是一个投资小回报高的好办法。
接下来,毕灵空又带着潘龙去了另外几处村镇。
这些村镇,自然就是儒门其余几位仙佛的故乡。
他们没有进入村镇?只是在每一处村镇远远地看了看?毕灵空给潘龙介绍了这座村镇的来历,又介绍了对应的那位仙佛的相貌、性格、爱好、特征,便就此结束。
有这些情报,已经很足够了。
四处村镇走完,毕灵空让潘龙自行回家?她却一个人来到了泰南。
泰南是青州大城,古名奄城?又名鲁都、儒都。在天雄皇朝时代,这里是奄侯的封地。战国时代这里儒门建立鲁国?便以此地为都城。
在泰南城西,是广袤的农田。但在战国时代?这里有一片连绵的建筑?名闻天下的儒门总部?便坐落于此。
后来帝甲子剿灭儒门,儒门的总部也被夷平,成了田地。
毕灵空独自走在这片广袤的田野里面,看着一眼看不到边的田地里面,被穗子压弯了腰的小麦,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赵胜那家伙,虽然犯了许多错误,但只凭他推动农业发展,让天下百姓数百年间免于饥寒交迫,就不愧是天降伟人。”她自言自语,“把我们的学宫夷平了,变成这一片农田……若是夫子看到现在的景象,或许会说‘种田也不错’之类的话吧。”
凡人看上去似乎哪里都一样的农田,在毕灵空的眼中却清清楚楚映出昔年儒门学宫的模样。她沿着学宫的大道一路向前,穿过弟子们练武的广场,绕过仓库和藏书楼,最终来到了讲学的大讲堂。
当年那座大讲堂,是整个学宫最早的建筑物。夫子带着最初的那几个学生在这里建立学宫,第一步就是建造讲堂。
那时候曾有人建议随便造一间屋子就好,将来如果弟子多了,可以再扩建。但夫子却坚持要一步到位,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才建成了那座足以容纳上千人同时听课的讲堂。
结果,后来儒门鼎盛之时,这么大的讲堂,居然都不够用。
毕灵空走着走着,眼眸中映出一个个身影,有的不急不慢踱着方步,有的急匆匆狂奔而来,有的一边走路一边在看书,有的讨论学问,甚至还有人因为起床迟了没有吃饭,正拿着馒头烙饼边走边吃……
她微笑着,走在这记忆中的人群里,来到了早已不存在的讲堂之中。
作为儒门的核心弟子之一,她在这里当然也是有固定座位的。
但这次,她却没有去到自己的座位上,而是迈步走上了讲台。
“咱们儒门的规矩,是大家若有心得,便要和同门交流。”她朗声说,“我最近正好有了一些挺好玩的发现,从中整理出了一些道理。今天厚着脸皮在这里讲一讲,大家听着满意的,给我鼓鼓掌。不满意的,自己睡觉就好,不许喝倒彩——谁嘘我,我接下来就去他家吃白食,吃一个月!”
她并没有掩饰自己的声音,洪亮的声音被真气推动,朝着四面八方传去。
泰南城的人们自然听到了这声音,高手们纷纷腾空,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只见在那片广袤的田野上,一片古朴的学宫重新屹立。虚幻的道路和建筑之中,人群接踵摩肩,挤挤挨挨地涌向学宫深处的大讲堂。
泰南城的高手们纷纷赶去。
一路上,他们听到有人在介绍电和火的区别,那人认为,天地万物之“动”也是分类型的,虽然所有的“动”都会产生热,进而可能产生光、爆炸、响声,但电这种“动”却比火焰的“动”更加深入细致。
“以同样的真气法力为能源,以电表现出来的话,对世间万物得影响,会比以火表现更加的‘深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用电来拆分那些融合的元素,所需的真气法力,远比用火来拆分,要容易得多……”
最终,他们走到了学宫最深处的讲堂里面,看到那个穿着千年之前儒门纯黑礼服的女子,正在向台下和周围拱手作揖。
“……以上的这些,就是我对‘电’的理解和研究。虽然它来的有点迟,但我相信,就算老师和诸位师兄复活,我凭这份成果,也有资格抬头挺胸地和你们并列,成为儒门的第五位仙人!”
光柱冲天而起,大道之音响彻九州,声势远胜不久之前绥山上那一回。
第一百八十五章、仙佛毕灵空
当年儒门有一个规矩:但凡儒门弟子,学有所成、思有所得,乃至于有什么独特的见闻,都应该和同门分享。
儒门当然是一个江湖门派,但它首先是一个教育组织,是一群对知识充满了热情的人们的组成的团体。
所以儒门大讲堂的讲台上,讲课的常常不是儒门宗主鲁夫子,而是诸位儒门弟子。
儒门内部,则将那些经常上台讲课的弟子们尊称为师兄——即便他们往往入门的时间并不比别人更早。
“学有所长者为先”是儒门的核心规矩之一。
有趣的是,作为儒门核心弟子之一的毕灵空,却一次都没有上过讲台,给诸位师兄弟们讲过课。
她的实力很强,儒门高手最强的自然是四位仙佛,次一等是几位大宗师,而几位大宗师以下,基本上就轮到这只乌鸦了。
但虽然实力强大,可毕灵空的学问水平却真的不怎么样。
用赵胜和文超的说法,她属于典型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尽管她的头脑其实挺聪明的,记忆力很强,但也只是记忆力强而已。
分析归纳总结乃至于推理……这方面,她的确是完全不行。
她在儒门数百年,看着儒门从无到有,一点点发展壮大。
她学了很多东西,以博闻强记来说,整个儒门能超过她的寥寥无几。
但她始终没有能够提出一些独特的观点,没有属于她自己的,可以向诸位同门讲述的知识。
直到此刻。
蓝白色的光芒带着犹如群鸟齐鸣一般响声,朝着四面八方伸展。
在这光芒之中,依稀能看到许多东西分解和融合,各种元素组成世间万物,又从万物之中分解,循环往复,永无休止。
这是毕灵空在讲课时刚刚领悟到的东西。
电可以将结合起来的元素分解,这或许意味着,让各种元素结合起来的力量,也是电。
换句话说,“电”是单纯的“元素”和复杂的“万物”之间的桥梁。
她原本并没想到这么远。
但当她换上庄重的礼服,以儒门弟子的身份走进久违千年的学宫大讲堂,生平第一次登上讲台的时候,便感觉到千载之前夫子和诸位同门的目光,跨越了悠久的岁月,落在了自己的身上。
那目光绝非虚伪,他们对自己的期待、对自己的肯定,都是确实存在的。
一时间,她灵感大起,过去怎么想也想不明白?
或者始终模模糊糊不得要领的各种思绪和念头?
纷纷变得清晰,就像是一池浑水变得清澈见底?
无数乱麻被整理得丝丝顺滑。
在这种奇妙的状态下?
她理清了自己的思路。
昔年听赵胜文超谈过的零碎的内容,这段时间研究中的所见所想?
以及潘龙的一些暗示……将这些东西整理对照,从表象之中抽丝剥茧?
她终于找出了背后的真正原因。
所以最终?
她可以信心十足地说出自己将要成为仙佛的预言。
或者说,这已经不是预言,而是现实。
开辟道路、可成仙佛。
毕灵空对于“电”的理解和阐述,在这个世界里面实实在在地开辟了崭新的道路?
足以让她成为仙佛。
光柱冲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8/7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