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人休走(校对)第1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5/243

  金国骑兵之中,领头的中年汉子看到了面前唐人的村落,站了一会儿,淡淡地举起了自己手里弯刀,开口说道。
  “处理掉。”
  他们不能让人看到他们来过。
  村口的那个小女孩还是站在那里,显得很平静,可能是她还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也可能是她已经不知道要怎么去害怕了但当骑兵们纷纷拔出了身后的弯刀,准备冲上前去的时候,一个人影却是突兀地出现在了他们和村子的中间。
  那是一个穿着一身黑衣的男子。
  没有人看到他是怎么出现的,他只是突然出现在了那里,怀里抱着一把破烂的剑,低着头站在雪地里。
  金国的骑兵头子皱了一下眉头,开口喊到:“来者何人!?”
  这是他当年,同一个唐国的商人学的唐话,事实上他也只会这么一句。
  听到了骑兵头子的喊话,黑衣男子好像是终于有了一些反应。
  只见他缓缓地拔出了怀里的剑,放在了身前的地上,任由着它微微陷进了脏乱的积雪里。
  那真的是一把很破旧的剑,剑身上满是伤痕,剑刃上带着各种卷口,几乎已经看不出是一把剑的模样。
  但黑衣男子似乎并不在意这一点,他只是抬起眼睛看向了身前的骑兵,用一种很平淡的口吻开口说道。
  “你们不需要知道我的名字,我只是来杀人的。”
  这些人没有一个能活着回去,他的剑说的。
  金国的骑兵自然是听不懂他说的话的,但对方只有一个人,他们也没害怕的必要。
  见到男子拔了剑,骑兵头子也没有再说什么,举起了手里的弯刀喊道。
  “杀!”
  一瞬间,风雪一乱,上千名骑兵催动了身下的战马,带着地动山摇的气势冲向了村子。
  他们会杀掉他们见到的所有人。
  而黑衣男子也默默地将手放在了身前的剑柄上。
  他会杀掉冲来的所有人。
  当两者撞在一起的时候,是一道剑光伴随着血色一闪而过,随后就是战马嘶鸣,人声哀嚎。
  在一片烟尘和飞雪里,除了站在村门口的小女孩之外,没人看清发生了什么。
  直到天边日暮,村子前面的烟尘才是渐渐的平息了下来。
  一匹失去了主人的战马仓皇地逃进了山谷里,而地上留下来的,是一片尸首和血迹。
  血色染红了白雪,也染红了那个唯一还站着的人影。
  “咔。”
  无数的尸体和断刃之中,黑衣男子收起了剑,转过了身来。
  也是这时,他注意到了那个依旧站在村门口的小女孩。
  她没有逃走,而是一直站在那里,平静地看着他,脸上还带着一点溅上的鲜血。
  男子默默地走到了女孩的面前,一言不发地停了下来。
  他在等她说话,因为她似乎有话要说。
  果然,女孩发出了声音。
  “我可以跟着你吗?”她问道。
  男子的手上,鲜血流着,头发和脸上的血污让他的面容看起来模糊不清。
  他看了女孩一会儿,半晌,用沙哑的声音回答道。
  “不行。”
  说着,他抬起了手来,似乎是想要擦去女孩脸上的血迹,但是那只手却又停在了半空,因为他发现他手上的血迹更多,是擦不干净女孩的脸的。
  他知道女孩或许经历过什么,但他没有办法让女孩放下,因为他自己的身上早也已经是血债滔天了。
  “抱歉。”最终,他只是不轻不重的留下了这么一句话,就从女孩的身边走了过去。
  之后他要回一趟中原,因为他发现了一件事,他刚才杀死的那些人并不是什么马贼,而是金国的士兵。
  理由很简单,他认识他们腰上的令牌。
  至于为什么要回一趟中原,因为如果要把金国人杀个干净的话,他需要一些人手。
第一百二十章
血衣楼办事总是非常直接
  很显然,给金王写信的人便是长乐门的付长乐,而金国,也就是付长乐找的另一条出路。
  他将数队亲信伪装成了流民,在边关附近暗中探查天策府的布防,同时将其中的薄弱之处分批次寄给了金王。
  虽然第一次的骑兵没有回来,但之后几次的调查都证实了付长乐的所言无误,金王也就暂且相信了他。
  逐渐的,两方书信互通也有了更加隐秘的渠道,长乐门更是明确了在金国入唐时会给予一定的帮助。
  对此金王是很满意的,他并不在意付长乐告诉他的那些边关布防,哪怕这些布防第二天就有了改变他也不介意。
  他真正需要的,是一个在唐国内部稳定的消息来源。本来他想的是风雨楼,但很明显,长乐门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有了这个基础之后,建德十三年春,金国起兵。
  集兵马三十万,由大将阿不罕莫领兵,直攻唐国边关。
  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只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就让淮阳关附近的天策府军队陷入了苦战。
  他们就像是预料到了天策府所有的部署一样,通过分兵而行的策略将淮阳关逐步孤立,若非天策府所部骁勇善战,及时做出了应对,恐怕此时的边关是已经失守了。
  但哪怕如此,现如今的淮阳关也已经是孤木难支,在向朝廷请求援兵的同时,天策府也动用了一条他们原本并不打算动用的下下策。
  建德十三年九月,天策府借助风雨楼之消息,发布了一次天下召集令。
  江湖曾经欠天策府一个很大的人情,为了还这个人情,在大约一百年前,以江湖各大门派为首的江湖人,铸就了一块令牌赠予了当时还身为天策府上将的李世宗。
  这块令牌,就名为天下召集令。
  此令只可以使用三次,但是行令一出,天下的江湖人都会听其号召。
  除了谋反叛乱,伤天害理之事外,江湖人可以没有理由的为天策府做一件事。
  当李世宗继位之后,他就将这枚令牌赠予了天策府长史苏长谏,直言自己已经不是天策府之人,此令当由天策府掌管,那时这件事还成为了一时的美谈。
  很显然,天策府是已经被逼到了危急存亡的关头,才会动用到这件东西。
  于是,在平静了将近一年之后,江湖里又被丢下了一块大石头,一时间波澜四起。
  对于这枚天下召集令,江湖里持各种态度的人都有,有的人认为这枚令牌是上一辈的事情,与他们无关,他们也没必要去管。
  有的人则是还在观察事态,似乎是想看一看其他的人会怎么对待。
  也有的人选择了直接动身去了北边。
  但是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最早动身前往北地的,并不是武当少林那些名门大派,而是一个最开始谁都以为不会插手此事的组织,血衣楼。
  在穆武返回中原的那一段时间,他就已经写了一封信回血衣楼。
  信上交代了他这段时间做的所有事,也说明了他此次回来的理由,他要领一队人,去北地杀人。
  至于原因,他说得很简单,只是因为他想。
  在穆武回到血衣楼的当天,血衣楼的十三管事都坐在楼里的大堂内等着他。
  有的人在喝酒,有的人在闲聊,有的人静默无声。
  直到等到大门打开的一刻,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转头看了过去。
  外面的天光大亮,穆武站在门口处提着剑,对着所有人沉默了半晌,接着说道。
  “愿意来的,就跟我来。”
  说罢,他便转身走了出去。
  楼里的十三个人没有一个人说话,只是提起了自己的兵刃,跟上了穆武。
  他们都是和穆武一同从草莽中拼起来的人,一起过过刀口舔血的日子,一起喝过酒,一起吃过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5/2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