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人休走(校对)第2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2/243

  “明天早上。”李驷慢慢地答道。
  “嗯。”连青点了点头:“如此,我且陪着先生走上一程吧。”
  说罢,他也不等李驷回答,便默不作声地闭上了自己的眼睛。
  堂上安静了下来,一夜再无话声。
  等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阳光有些刺眼。
  天光破开了天边的云层,落在了小院的堂前,铺洒在了李驷和连青的身上。
  连青睁开了自己的眼睛。
  而李驷,却再也没有醒过来过。
  ……
  故事到了这里,似乎也就该结束了,或许本来确实应该是这样的,但是这个故事,却还有一些后面的内容。
  ……
  三途川,奈何桥。
  忘川河的两岸,开满了红色繁花。
  奈何桥上,走着无数面无表情的人。
  李驷也走在其中,他穿着一身金红色的衣裳,神情平静地跟在“人群”里,直到走到了一个老婆子的面前,才缓缓地停了下来。
  老婆子递给了他一碗水,他将之接过,仰头喝下,一滴不剩,然后便从老婆子的身边走了过去。
  他当是浑浑噩噩了一阵,失魂落魄地走远。
  可几息之后,他是又在“人群”之中清醒了过来。这时的他们,才刚刚走下了奈何桥,正准备去投胎。
  李驷愣愣地望了一眼远处的三途川,眼神中说不出是茫然还是清明,只知道良久之后,他是苦笑着摇了摇自己的头,低声骂了一句。
  “老子,还真是一根朽木。”
  确实,他真该是一根朽木,因为他依旧什么也没能忘记。
  ……
  每一个故事都会有一个终点,但是如果有那么一个人,独独那么一个人,走过了这个终点呢。
  他还属于他的故事吗,还是说,他已经是下一个故事里的人了呢。
  ……
  江湖百载人间春,过往千般面目人。
  路有商贾车马沉,亦闻小贩起吆声。
  红楼阁间商女问,英雄可敢把酒温。
  闺中小姐将脸蒙,买了胭脂买水粉。
  乞儿求人赏一文,昨夜西风催人冷。
  鸡飞狗跳是谁人,原有孩童告家翁。
  东街黄狗咬先生,西街驴儿撞石墩。
  百年之后谁可闻,此时此地熙攘声。
  一朝故人作了尘,一朝新人又入门。
  万事皆休何足论,半纸空文话此生。
  (全书完)
一点感言
  好啦,到这里,这一个故事也就算是完结了。
  暗示的结局应该没人找到吧,笑,其实早在第二百三十三章和第二百五十七章的时候已经暗示过李驷会是一个从故事里走出来的人了。
  有人说这个故事没有主线,总是来说,确实是这样,因为我最后想写的,其实就是一个留不住的江湖,而李驷会从中掉了出来。
  所以李驷这个人本身就是唯一的线,并不会有和他一同发展的其他故事。
  有人的江湖已经被人写了太多太多了,所以我就想尝试写一些新的东西,写一个空一些的江湖,写一个什么都留不下的江湖,却又将这些都留在了李驷的身上,让他带着这所有的记忆继续去活上一世又一世。
  这个江湖中的人谁都会走,谁都留不下,新人会换掉旧人,新事会换掉旧事。但是起码有一些东西会永远的留在了李驷的身上,他是一个恋旧的人,我相信他会记住的。
  可以说这样有点残忍吧,但起码留下了一些东西不是吗,至少不像是真实的世界那样,大多数人死了以后就什么都没有了。
  最后,很感谢你们愿意读到这里,我的故事一向不是很长再一次向大家道歉。之后我会休息一个月,新书的话已经构思好了,现在在写存稿,等发布的时候我也会在这里通知的。如果你们愿意的话,可以期待一下。
  那么,最后的最后。
  我们,江湖再见。
  番外:江湖里总有许多巧合
  术虎女是在三月份回到金山寺的,但具体是哪一年的三月份,日子太长,却也说不清楚了。
  总之,这一年的闻来山庄,还只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信庄而已。
  恰是春来花好的时节,林径间草木繁盛,偶尔能看到一两条花枝在其中点缀,当是春山正好处,翘花才露出。
  金山寺的门前,术虎女停下了脚步,她面向着门扉站了一会儿,半晌,伸出了一只手来,在那上面轻轻地摸了一下。
  许是昨夜刚下过雨,所以门上还有一些水迹。术虎女搓了搓自己的手指,没有说什么,便自行推门走了进去。
  她已经有二十几年没有回来过了,虽然她的面貌依旧没有多少的改变,但是此地,却早已经是物是人非。
  这些年的朝堂上和江湖里,也有了许多的变化。
  或许是积劳成疾,李世宗得了一场大病,身体一日不如一日,逐渐难理朝政,只得由其最宠爱的皇妹李长安在旁辅佐。
  对于此举,朝堂上的大臣们原本是多有议论的。但是随着李长安接连推出了数条良政,又治理了近些年来江南始终难以治理的水患,同时伴随着一番暗地里的政治较量,朝堂上的议论声,也就逐渐平息了下去。
  于是就有人说李长安久居深宫不出,盖是在通读先贤史说,比之当今,以史明鉴,方才有了治理天下之策。又触类旁通,学四库书,晓天下事,乃有了安坐朝堂之能,着实是为古今第一奇女子。
  对于这些论调,李长安听见了,也只是一笑置之。只有她自己知道,读书这种事,只是她无聊的时候用来打发时间的方式罢了。就和她练武一样,不知不觉,就有了些许成就。而她的皇兄,也是在偶然间与她谈及朝堂之事,才发现了她有这方面的才能,因而叫她多加锻炼的,亦没想到能在这种时候用上。
  建德五十八年,李世宗正式退位,将皇位传于李长安,开创了古来第一位女帝的先例,并行年号:大业。
  另一边,江湖之中。
  最近的十年来,手腕强硬的八苦门不知道从哪里请来了一个神算子,网罗能人异士,一跃成为了天下第一大派,甚至隐隐有了要统领江湖的趋势。却又在只差临门一脚的时候,生生地退了回来。
  他们像是与朝廷达成了什么协议,之后便如同武当和少林一般,隐入了江湖之中,偏居一隅,不再冒进。
  没人知道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只知道在八苦门退居幕后之前,八苦门的门主白药儿与当今圣上李长安见了一面。
  这两个当今权势最大的女人之间该是谈了一些什么,但是谈了什么呢,这就是江湖人不敢问的事情了。
  总之,现在的朝廷和江湖两相安好,井水不犯河水。国泰民安,江湖人行走江湖的时候也不敢胡乱施为了。对于百姓们来说,这是个少有的安定之年。
  那术虎女自己呢,她最近怎么样了?
  呵呵,说来,应该也算是越来越好了吧。
  她现在是江湖上著名的流沙剑客,因为多年来的行侠仗义,侠名已经传至各地,足以叫得那些江湖匪类闻风丧胆。一手流沙剑术,更是与八苦门的白药儿,和寰青山的独孤不复一起,共称为剑道三足,并肩鼎立。
  这二十余年来,她去过了江湖各地,看过了山河秀丽,听过了世人世语,知晓了百般人心。可到头来,却还是走回了这里。
  金山寺,或许不只是对于李驷,对于她来说,这里也同样承载了太多的记忆。
  “吱呀。”木门被缓缓地推开。
  古寺内的空气带着一些腐朽的气味,院落里到处都是落叶,很显然,这里已经许久没有人来过了。
  术虎女静静地看着眼前的院子,脸上却不知为何,缓缓地浮现了一丝笑意。
  接着,她就深吸了一口气,卷起了自己的袖子,拿起靠在门边的扫帚打扫了起来。
  一切好似当年,屋檐下似乎依旧有一个老和尚在喝茶,房顶上,似乎依旧有一个贼人在打瞌睡。
  日头正好,晒得人身上暖暖的,使人好不慵懒……
  李驷已经记不清,自己有多久没有回来过了,他只是在送信的时候偶然路过了附近,便想着顺道过来看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2/2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