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人休走(校对)第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243

  术虎女第一时间拔剑迎了上去,准备拦下那人。
  但是那人太快了,她的剑根本就跟不上他,加上那天的风沙太大,队伍里又乱得很,她只能看到眼前一片人影重重,其余的就什么都看不清了。
  所以还没能过上几手,她的眼里就已经失去了那人的踪影。
  而等到她再一次看到他的时候,是他已经打开了藏着金身佛像的箱子,将佛像从里面拿了出来,转身欲走。
  情急之下,术虎女将自己手里的剑掷了过去。
  那人回头看了一眼,躲过了飞剑,但也是那一眼,让术虎女记下了他的眼睛。
  那是一双右眼下有一颗痣的眼睛,这点到现在术虎女依旧还记得。
  因为那次之后,她主动回主家领了两百鞭,用来让自己记住这件事。
  她的身上多了十几条疤痕,但她也再没有失败过。
  而且她保证,当她再遇到那个人的时候,她会杀了他,以此来洗去主家蒙受的羞辱。
  唐人的江湖吗?
  术虎女看了一眼自己的前路,带着一些默然的神色,独自向前走去。
  脖颈间隐约的露着几条疤痕,带着几分狰狞。
  她会完成所命的,她保证。
  ……
  洛阳。
  此时的李驷是正在为自己的盘缠发愁,又在江湖上闲逛了一段时间后,他身上的钱财是差不多快用光了。
  再这样下去,要不了三天,他就要连馒头都吃不起了。
  哎,怎么办呢。
  路边的一间小茶馆里,李驷支着自己的脖子,看着路上的人来人往,叹了口气。
  怎么说呢,像他这样为钱财苦恼的江湖人不在少数,但像他这样为钱财苦恼的成名高手却是少之又少。
  他也算是活成了一个江湖另类的了。
  要不,李驷想着,认真地横过了眼睛,将手放在了自己身后的长剑上。
  把这剑当了吧。
  藏剑谷的剑,少说也能卖一千两金子,这要是卖出去,就一辈子吃喝不愁了。
  一想到有了一千两金子之后,自己四处花天酒地的模样,李驷的眼睛就几乎变成了铜钱的颜色。
  但是随后他又闭上了眼睛,猛地摇了摇头,打消了这个念头。
  不行不行不行,这要是被独孤不复知道了,他会杀了我的。
  尚存的一点求生欲让李驷止住了这个危险的想法。
  拿起桌上的清茶喝了一口,让自己被金子迷惑了的头脑强行冷静了下来。
  李驷又摸了摸自己的腰间,似乎是还想从那空空的腰带里再摸出几个铜板来。
  但他摸了半天,最后也只是从那里面摸出了一枚玉佩。
  那个写着盗字的玉佩。
  也许有人会问,李驷为什么总是带着这块玉佩呢,这不是和自己告诉别人自己是一个贼一样吗?
  事实上李驷也不想这样,不过这枚玉佩可以在一些特定的场合证明他的身份,让他做事方便一些。
  相比于认脸,江湖人更擅长认物件。
  无论是黑市还是贼窝,这枚玉佩都能让他少些麻烦,所以他才会总是带着。
  茶水前,李驷拿着这枚玉佩看了半晌,最后无奈地叹了口气,该是有了什么决定。
  实在不行的话,大不了再做些本家的行当便是。
  他如此想道。
  无非就是麻烦一些,又要上房揭瓦,溜门撬锁了。
第七十四章
做贼呢,也是要讲原则的
  李驷是个贼,一个大贼,他偷过许多东西,无论是玉器银货、古董瓷玩还是武林秘典、古籍文墨,他都偷过。
  因此他也去过很多地方,皇宫内院、官家府邸、富商金楼、门派禁地,这些地方都曾有过他的踪影。
  但是去了这么多地方,偷了这么多东西,他最喜欢偷的还是书画。
  而且只要是偷书画,他就会去找一个人偷。
  究竟是谁这么倒霉,会被他这样的一个贼惦记上?
  答案是一个住在雁山湖边的书生。
  而李驷为什么喜欢偷他,那就要从一个很早之前的故事讲起了。
  ……
  八年前,在李驷还没有那么有名的时候,他就曾经去过雁山湖。
  那时,他的口袋里只有三枚铜钱。
  三枚铜钱能够干什么呢,能够买三个馒头、喝两壶水、或者吃一碗加了些菜叶面条。
  但无论是选择这三者中的哪一个,都代表着,你吃了这顿,就没有下顿了。
  所以为了自己的肚子考虑,李驷决定去偷些东西。
  但是雁山湖就这么大点地方,根本就没有几个富贵人家,更没有什么可以作为他的目标的富贵人家。
  于是在七拐八拐之下,李驷最终来到了一间临近城郊处的小别院里。
  那别院不大,但布置得却是相当雅致。
  院中,红漆涂得回廊打扫得很是干净,几乎一尘不染,将手放在上面的时候,会有一种干燥的木漆特有触感。
  回廊的两旁,山石花草排列有序,一颗花树种在庭院的正中央,上面的花枝将开未开,是还散着淡淡的花香。
  心中默念了几句勿怪勿怪。
  李驷便偷偷地溜进这别院里,四处闲逛了起来,此间的主人似乎不在,所以房子里很是安静,一点旁杂的声音都没有。
  但是东西也很干净,整间屋子里除了一些家具和摆设之外,就几乎什么都没有了,根本没有什么好拿的物件。
  最后,李驷是在一间书房前停了下来。
  那该是一间书房,因为那里面摆满了书画,画轴堆得到处都是,有得摆放整齐,有得则是七零八落地散在地上。
  李驷向着里面打量了几眼,就走了进去,捡起了地上的画轴,拆开来看了几张。
  他发现这些书画似乎都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而且这人好像还是一个名士。
  因为看那落款上的名字,他是感觉有些眼熟的,柳冉,似乎是一个书画名家。
  他记得曾经听人说起过这人,说他的书画皆是传世之作,所以许多人争相收藏,大多都能够卖到上千两银子一张。
  我莫不是,来到了他的住处?
  李驷想着,又仔细地看了看手里的画,也觉得画的确实不错。
  这山是山,水是水的,着实没什么不好,就算卖不了上千两,卖个十几两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原谅他的文化少吧,并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一张画的好坏。
  不过,他看这满屋的书画,是准备拿上几张了。
  毕竟这有这么多,少了三两张,应该也没人知道。
  于是,他随便拿起了三个画轴揣进了自己怀里,转身就要离开。
  只是他刚走出去一两步,就又走了回来。
  因为他还是觉得有些过意不去,无论这户的主人是不是柳冉,他和他都是无冤无仇的,就这么拿了别人的东西去卖,着实有些不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2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