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重生啊(校对)第12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74/1294

  陈岚咽了咽口水,又低头问着陈子佩:“妹妹呢,想不想吃甜食?”
  陈子佩的反应有些慢,她睁着圆乎乎的小桃花眼,看了一会姑姑和姐姐,才小小声地说道:“想~”
  “既然大家都是吃货,那姑姑就想个办法,可是如果被骂了,那你们也不能让姑姑一个人担责任……”
  陈岚正在嘀嘀咕咕的自言自语,突然“咚”的一下,自己后脑勺被敲了一下,同时还有个声音说道:“猫猫祟祟的阿岚,又寻思什么坏主意呢?”
  陈岚本来捂着脑袋很生气,可是听到声音后,她一脸惊喜的转过身:“璇嫂子,你怎么回来了……我懂了,你们也放暑假了!”
  来人正是罗璇,她比起去年的这个时候,头发长了很多,眼神也更加平和了,不过皮肤还是那样的白皙。
  “璇嫂子在香港读的是心理学,看来真是有用呀。”
  陈岚暗暗的想着,她看起来都没有那种冷冷的偏执感了。
  “子衿子佩,这是……额……这是……”
  不过介绍的时候,陈岚突然卡壳了,因为她不知道怎么介绍罗璇,最后才吭哧吭哧地说道:“这是你们的璇阿姨。”
  “璇阿姨~”
  陈子衿礼貌地叫道,陈子佩呆呆的看着罗璇,有些不好意思叫出口。
  罗璇似乎并不在意这些称呼,她轻轻的蹲下身子,端详了陈子衿和陈子佩许久,说出一句让陈岚胆战心惊的话。
  “小丫头,你们知道吗?阿姨可喜欢你们的爸爸了。”
  ……
  (全书完)
完本感言:但愿人长久
  在这里先说声对不起,原来打算完本后休息几天就写总结的,结果工作突然忙了起来,经常要加班到很晚,所以一直拖到现在。
  不过在这段时间里,老柳也看了大家对这个结尾的讨论,并且思考小部分书友的意见——这个结尾是否真的太仓促?
  众所周知,老柳还是很喜欢看书友评论的,对大家的意见也比较重视,所以重新快速翻阅了一遍308万字的小说,发现这个结尾还是可以的,并不算仓促,因为主要人物的结局基本都交代清楚了。
  也许有人会说,结尾处没看到沈幼楚和萧容鱼原谅陈汉升。
  可是站在作者的角度,虽然这本书是网络小说,但是和现实世界的粘合性很高,所以一举一动都要讲究一个“合理性”,所以陈汉升本就不应该那么快原谅,带入沈憨憨和小鱼儿的心里来分析,肯定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磨合和适应。
  最后嘛,大概是一种“心里原谅,但是嘴上不承认”的状态,而且关于这一点,在文中已经多次明示or暗示了。
  其实老柳也想看到沈幼楚、萧容鱼、罗璇……一起吃饭,一起逛街,有说有笑的场景,陈汉升大享齐人之福,但是因为开书以来奠定的基调,所以根本不可能实现,那样写整本书直接就崩掉了。
  黄金盟主橘子对我有些意见,他觉得结尾够合理但是不够甜,老柳也没办法,虽然很抱歉,但是也只能选择了“合理性”。
  至于其他人物,似乎也什么遗憾。
  小师妹在香港读完心理学,肯定要回建邺的;
  妍妍的生活依然潇洒而惬意;
  郑闺蜜将和陈汉升一起对抗苹果;
  静姐将在大学校园里当一名教师;王梓博和边诗诗会有一个女儿;
  小金会和冬儿结婚;
  还有,陈子衿和陈子佩两个宝宝会开心的成长……
  这些情节挺温馨的,写起来当然也有很多内容,老柳甚至可以无休止的水下去,但是时间一长,你们就会觉得厌烦。
  因为这会和前面重复的部分太多了,大家读起来会丧失新鲜感,骂着“无非还是这一套嘛、老柳真是水字数、狗尾续貂成了又臭又长的裹脚布……”,那样老柳写的也不踏实,索性就在高潮处结尾,把那一点余韵留到番外,把整本书都维持在一个紧凑的节奏上。
  老柳对这本书还是很用心的,每一章的文字老柳都是拿出平时写公文的态度来对待的,相信认真阅读的读者们,能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老柳的真诚。
  以后的番外会更新一点有趣的内容,省去了繁琐的过程,直接写出大家想看的那些“甜甜”情节,比如沈幼楚和萧容鱼的私底下互动、陈子衿和陈子佩上幼儿园、王梓博和边诗诗的婚礼……总之,一切都是不错的。
  这是关于“结尾和番外”的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关于都市重生文了。
  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包括完本以后,都有一些读者或者作者朋友给我发了开头,让我看看他们写的都市重生文怎么样。
  老柳也认真看了,有些开头的确不错,不过指出自己的意见和思路后,我最后总会加上一句:慎重。
  因为无系统的纯都市重生文,真的太难写了,因为它和现实世界几乎是无缝重叠的,在加上读者的水平在不断提高,所以十年前重生文那种称霸世界的文风,已经不适合了。
  所以啊,重生文并不好写,尤其现在的市场比较低迷,更不建议一头扎进去,如果实在想写都市,不妨看看文娱小说,这类型的接受度近几年很高。
最后,老柳想和那些给予本书打赏、订阅或在背后默默支持的读者们,诚挚的说一声“谢谢”。
番外篇
第一章
那些年
  苦:
  2000年,川渝凉山。
  这个时候的凉山还属于贫困地区,读书都要去山下很远的镇上高中。
  当然高中也很破,教室里漏着风,课桌都是那些大城市淘汰后捐赠过来的,英语老师的口音里夹杂着浓浓的方言,经常有同学这周还在上着课,下周已经出去打工了。
  这种级别的高中,考上大学的学生自然很少,不过有一个人比较特殊,校长和老师都对她给予厚望,她就是沈幼楚。
  沈幼楚平时几乎没什么话,甚至都很少抬头,但是学习成绩很好,老师们都觉得高考那天不出现什么意外,很可能出现这所高中成立以来的第一个985大学生。
  “叮铃铃~”
  下课铃声响起,学校放学了,这种高中是没有住校生的,因为根本没有那个条件,再说学生父母也不会同意,因为孩子回去后还要帮忙干活,住校了家里就少个劳动力。
  沈幼楚的家离着学校大概有一个小时候的山路,所以下课时是6点,但是到家后要7点多了,如果下雪封路,那么时间就要耗费的更多。
  “阿姐!”
  沈幼楚刚回到家,立刻听到一句脆生生的叫唤。
  这是一个三岁左右的小丫头,眼睛又大又漂亮,就是身子骨有些瘦弱,头发也显得比较枯黄。
  如果她的营养足够,肯定是以一个粉妆玉琢的小女孩。
  这是沈幼楚的妹妹沈宁宁,父亲外出打工杳无音讯,母亲去年刚改嫁,山里的规律改嫁就是外人了,所以严厉的阿公和婆婆都不许她去见妈妈。
  “肚子饿不饿,阿姐给你做饭。”
  沈幼楚抱起妹妹来到厨房,婆婆正在烧着火,阿公上山砍柴了,沈幼楚父母去世了,阿公和婆婆(爷爷奶奶)抚养她长大的。
  奶孙四个人伙食都很小,吃的也简单,5毛钱一捆的面条能够吃好几天,家里的母鸡如果下蛋了,那就给阿宁补充点营养。
  日子简单而清贫,不过沈幼楚一点都不觉得苦,心里充满着对未来的希望。
  晚上阿公婆婆在主屋,沈幼楚带着妹妹在偏房。
  沈宁宁现在说话都不清楚,但是偏偏喜欢和阿姐聊天,睡前唠唠叨叨地说道:“阿姐,今天二舅公家的姑姑结婚了,她穿着衣服好漂亮呀。”
  “新娘子都是很漂亮的呀。”
  沈幼楚温柔的说道。
  “可是阿姐比她还漂亮哩。”
  沈宁宁很自豪的说道。
  这不是她在自夸,整个村都知道幼楚姐姐漂亮,也知道她以后要考上大学的,这是村里的荣耀。
  沈幼楚把妹妹搂得紧一点,不然透进来的冷风吹到她。
  阿宁也钻进姐姐的怀里,沈幼楚对她来说,亦姐亦母。
  “阿姐——”
  沈宁宁小手抚摸着沈幼楚的头发,童真地说道:“以后你的新郎会是谁呀?”
  “阿姐不知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74/12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