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重生啊(校对)第7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8/1294

  两天后就是新生大会了,这种活动只对新生有效,大二的偶尔也会瞧瞧热闹,怀念一下去年的自己,大三大四的老油条都是懒得多看一眼。
  校团委的干事早就把讲话稿递给陈汉升了,上午9点多,新生开始在操场集合,财大的校领导也陆续来到主席台上就坐。
  陈汉升和团委的书记于跃平坐在一起,他们是老朋友了,两人都被太阳晒得无精打采,蔫蔫的看着台下生龙活虎的新生。
  “太热了,要是能在室内举办多好。”
  陈汉升叹一口气。
  “你就随便讲两句呗。”
  老于擦着汗水安慰道,时不时的瞄一眼陈汉升。
  “江湖”早有传言,陈汉升就是“果壳电子”的幕后老板,资产几千万乃至上亿,关键他自己好像也默认了这个消息。
  “啧啧,当年这小子从我手上骗走《贫困生申请表》的时候,其实已经展露了大企业家的很多特点了,比如会来事啊,有韧性啊,善于把握人心啊……”
  老于正捧着胖胖的肚皮回想,突然主持人邀请陈汉升上台了:“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财大学生会主席陈汉升讲话。”
  “啪啪啪……”
  掌声稀稀拉拉的响起来,不过陈汉升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
  主持人还以为陈汉升没听到,再次邀请了一遍:“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财大学生会主席陈汉升讲话。”
  陈汉升依然恍若未闻。
  陆恭超校长和其他老师都看向陈汉升,台下的大一新生本来都在发呆,现在纷纷抬起了头。
  “主持人叫你了,没听见吗?”
  于跃平赶紧推了推陈汉升。
  “听见了啊,我是怕台下的新生没听见,这群狗东西,居然敢忽略我。”
  陈汉升嘀咕完,这才拿起讲话稿,一脸笑容的走向话筒。
  果不其然,因为刚才的“小事故”,现在大一新生们的注意力都“齐刷刷”的注视在陈汉升身上。
  想在学校里出名,财大的学生会主席只用了一分钟时间。
  “除了会来事啊,有韧性,善于把握人心。”
  于跃平又默默补上一句:“最关键的还是有这种不要脸的精神啊。”
  ……
第705章
少看毒鸡汤,必能家庭和睦,事业成功!
  陈汉升在新生大会上读完稿子,确保自己亮足了相,这才慢吞吞的回到座位上。
  至于他刚才故意拖延的举动,陆恭超校长假装没看见,其他老师也是一样,就连以前和陈汉升有过矛盾的国教院副主任史政东,他也只能暗叹“形势比人强”。
  关于陈汉升那些传闻如果都是真的,那不要说搞点无伤大雅的“小事故”,他就算在新生大会上跳脱衣舞,陆恭超都会帮着解释的。
  会议结束后,陈汉升和沈幼楚吃完午饭,准备开车前往胡林语的家里。
  其实说真的,除了沈幼楚放心不下好朋友,公管二班也真需要胡班长。
  因为大四的毕业手续特别繁琐,尤其像杨世超这种提前离校的,可能还需要转关系转学籍,还有以后的《实习生去向登记表》和《毕业生统计表》等等,班级里必须有人紧跟和关注。
  否则,很多同学毕业好几年了,最后发现学籍关系仍然遗留在学校,要不就是悄悄退回户口本所在地的人才市场了。
  不过这些小事情,难道指望身家上亿的陈总来做?
  ……
  胡书记的老家在邳州,彭城的一个县级市,从建邺过去估计有300多公里,再加上路线不熟,到达目的地已经傍晚6点了。
  不过这边的景色倒是很迷人,夕阳染红了晚霞,地里是成片成片被割完的小麦,各家各户还按照以前的习惯,把黄澄澄的麦粒铺在水泥马路上晾晒,弯弯的小河边上还有人在烧秸秆。
  浓浓的烟雾升腾而上,虽然比较污染环境,不过现在都是这样操作的,就连港城乡下也是如此。
  陈汉升是用班长职权调出了胡林语的家庭地址,不过来到村口也有点懵逼,这房子好像都差不多,门牌号都没有,哪一户是胡林语家?
  没办法,陈汉升只能打开车窗挨个询问:“大爷(大妈,大哥,大姐),胡林语家里怎么走啊?”
  村里人回应的都很热情,不过好像都对“胡林语”这个名字比较陌生,陈汉升想了想又换成胡林语父亲的名字:“胡有喜家里在哪里?”
  “喜子家啊~”
  这下大家都懂了,有个抽旱烟的大爷笑着说道:“你早说就明白了嘛,看见那座白墙的房子没有,那就是他家。”
  “好嘞,谢谢大爷。”
  陈汉升点点头,临走前还八卦地问道:“对了,胡有喜家里有几个小孩?”
  “一男一女,女的叫胡大丫,男的叫胡二蛋,大丫成绩好,她还是大学生呢……”
  “原来胡林语闺名叫胡大丫。”
  陈汉升打听清楚,笑嘻嘻的对沈幼楚说道:“回去我就把胡林语的QQ备注改成‘胡大丫’,以后她再装心理学导师,我就说大丫啊,你可别整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了,少看点毒鸡汤可以吗?”
  “林语不愿意别人叫这个名字的。”
  沈幼楚憨憨地说道,她应该是早就知道胡林语小名了。
  “开开玩笑而已。”
  陈汉升摆摆手:“我是那种会让朋友难堪的坏蛋吗?”
  沈幼楚信以为真,结果在胡林语家门口的时候,陈汉升走下车深呼吸一口气,突然扯着嗓子大喊道:“胡大丫,大丫,丫丫,我和沈幼楚来看你啦……”
  沈憨憨:……
  很快红漆铁门就打开了,有个矮墩墩的大男孩走出来,看面相和胡林语有些相像,年纪不大应该还在上高中,这应该就是小胡“命中注定”要扶持的弟弟了。
  他看了看路虎,又看了看陈汉升:“你们是谁?”
  “我们是胡林语的大学同学。”
  陈汉升笑嘻嘻地问道:“你就是胡二蛋吗?”
  二蛋弟弟嘴角动了动,拒绝回答这个问题,只是转身喊道:“妈,我姐同学过来了。”
  胡林语家里是地道的农民家庭,当然了,农民并非就是赤贫人士,实际上2000年到2010年之间,务农的收入还是不错的。
  至少胡林语读大学的时候,她不需要申请助学金贷款,后来经营奶茶店,胡林语已经能自己负担学费了。
  胡林语的父母大概五十岁左右,不过长时间经受风吹雨打的原因,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大一点。
  胡父抽着旱烟袋,把陈汉升递过来的中华夹在耳朵上;
  胡母在一粒一粒的掰玉米,手腕套着一个金手镯,可能因为时间太久的缘故,氧化掉色比较严重,不复以前的光泽。
  他们对女儿的同学还是很客气的,没有出现陈汉升想象中冷言冷语的局面,还从井水里捞出西瓜,剖开来分给陈汉升和沈幼楚,又让二蛋去喊姐姐过来。
  “原来以为胡林语在家过着仆人一样的日子,其实也不对啊。”
  陈汉升嘴里吃着西瓜,心里想着小胡的片面之词也未必就准确。
  胡林语很快就从里屋出来了,她睡眼惺忪的样子倒是很符合大学生放暑假的状态——不是在睡觉,就是在睡觉的过程中。
  “幼楚,你怎么来了?”
  胡林语看清人影后,迈着小短腿快步跑来。
  沈幼楚也站起身子,桃花眼里晃动着点点喜悦。
  “幼楚,你是担心我吗?”
  小胡抓住沈幼楚的手腕,激动又带着期待的问道。
  “嗯……”
  沈幼楚轻轻答应一声,低下头有些不好意思。
  “我的好姐妹!”
  得到心中想要的答案以后,胡林语吸了吸鼻子,感动的不知道说什么好,紧紧攥着好朋友的手腕。
  胡书记以前经常抱怨,沈幼楚一点都不懂表达情感,平时都是憨憨的不说话,全都是自己在“维持友谊”。
  谁能想到,这样内敛低调的沈幼楚居然跑了300多公里专门探望自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8/12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