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长安(校对)第1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6/657

  他固然也知道无论是青鸾还是古羡君,亦或是夙玉与如月,或多或少都对他有情。他自己也为此很迷茫,他曾经很坚定的以为自己喜欢也会一直喜欢沫沫,就和书里写的那些大侠一样,从一而终。
  但随着这些日子的相处,他却渐渐发现沫沫在他的心中的影子越来越淡。
  反而是她们渐渐占据了他的心。
  可是自己究竟喜欢谁,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但有一点,却可以肯定,她们对于自己都是很重要的人,而既然她们如此重要,那他自然便有义务保护她们,不让她们受到半点委屈。
  这么想着,苏长安又在草丛里寻找了半刻钟的时间。
  忽的他发现草丛中有一堆泥土高高的隆起,与寻常的地方不太一样,他心中一动,心知这应当是什么动物在冬眠前为自己做的巢穴。这一点,与北地那些雪兔颇为相似。
  他以往在北地遇见这样的地方都会抛开一探究竟,虽言狡兔三窟,但保不齐这一个便是正主,若是被他寻到,就是一顿美餐。
  但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些野物都颇为机灵,一个洞穴通常会有几个洞口,若是被他听到些响动便会极快的从另一方向逃走。
  也因为这样,苏长安在北地的捕猎活动常常是铩羽而归。
  但现在却不一样,他自然不会再傻傻的去抛开洞穴,惊醒藏在其中的动物。
  他的心中念头一动,神识荡开很快便确定了那只藏在洞穴中的野物的所在之处,而后,他有用自己这一会所回复的一小撮灵力催动十方,那十方一声清鸣,便准确无物的朝着那野物所在的位置刺了进去。
  只听一声闷响传来,苏长安知道那东西定然已经命丧其剑下,当即也不做他想,三两下的抛开这面上的泥土,将手伸入其中一番探索,终于是摸到了那东西,一把将之提出。
  苏长安这时方才看清,是一只已经毙命的野兔。
  他心头一喜,这中原的兔子他不清楚,可是在北地的雪兔可是难得的美味,那想来这野兔应该也不会太差。
  他当下便将十方上沾着的血迹抖落干净,将之收回剑匣,提着那只野兔急忙忙的朝着道观方向跑去。
  “青鸾,有吃的了!”方才走到道观门口,他便急不可耐的大声说道。
  而正看着眼前一堆篝火发呆的青鸾也在闻言之时抬头看向他。
  在火光的照耀下,这个男孩笑得很开心,但是他的衣衫却多了几个破角,想来是在夜里的山涧行走被一些破树枝或是石子所划破,他的脸上也有些污垢,想来亦是在行走中不注意而被沾染的。
  但他却浑然不觉,只是提着手上那只兔子对着她傻笑。
  青鸾的心在那时莫名一颤,知道半晌之后,方才对着他露出一抹带起两个小酒窝的笑容。
第七章
书里的大侠
  时间一晃便是二十多日过去了。
  转眼已是春至。
  虽然天气还有些冷意,但很明显可以感到的是这道观周围的一方小小天地间,渐渐有了生机。
  一些虫兽开始出来活跃,而苏长安的打猎生活也比以往要轻松了许多。
  青鸾在这段时间里已经重新炼化了开阳留给她的传承星灵,她的修行天赋极佳,又是重修,不过二十多日的时间,便已经摸到了九星境的门槛。这样的修行速度,让苏长安可谓是艳羡不已。
  而苏长安的伤势在这几日的调养下也恢复了五六层的样子,但这剩下的四层就不是靠着自己的身子便能恢复得了的,需要去到镇子上寻找专门医师配以药石方能好转。
  二人一番商议,也就打算再等上几日,待到青鸾九星修成便动身去到城镇里为苏长安寻找医师,调理好身子,然后便去往西凉。
  这一日,苏长安与往常一样,早早的便出了道观,开始寻找这一天的事物。
  他的实力恢复了许多,青鸾也多少有了自保的能力,所以,他可以去到更远的林子里打猎,顺便也观察一番周遭的地形,以及是否有城镇。
  这段时间老是吃着些野兔山鸡,难免觉得腻味,所以,他也想找些城镇买些瓜果调剂一番。
  但这四周二十里地内都被他找了个遍,却是人迹罕至。
  今天他起得早了些,往着西边的方向奔走了四十余里,终于是在山脚下发现了一处城镇,他心头一喜正想着去到里面买些东西,但此念头方起,才记起自己的银票尽数放在青鸾那儿,也就只有作罢。
  提着打来的山鸡与野兔便往着道观方向又赶了回去。
  这才方到了道观门口,便听见里面传来阵阵响动,甚至还隐隐约约间有男子的声音。
  苏长安心头一惊,哪还顾得上其他,他将手中的鸡兔一扔,哐当一声,夏侯血便出了鞘。他提着刀,大步走了进去。
  只见十来位身着麻衣的男子正围着青鸾,指手画脚,嘴里污言秽语不绝于耳。显然是不经意间路过此处,见色起意。
  而青鸾神色冷漠着手持长剑,满目寒霜的警惕的看着他们。
  苏长安只是一眼便看出那为首的男子乃是繁晨境,其余几人的修为都在聚灵九星之间。
  他几乎想也不想,提着刀就要上前将几人斩首,但还不待他动身,青鸾的身子却豁然动了起来。
  她的速度落在苏长安的眼里并不算快,但相对于她那不过聚灵的修为来说却已是惊世骇俗,连那些身着甲胄士兵军官打扮的几位男子也是一惊,想不到这位看起来不过聚灵的漂亮女孩出手竟是如此的果断与迅速。
  但在微微的心惊之后,他又沉下了心来,毕竟这女孩才聚灵境,他带回来的这些手下光是九星境的都有五六位,更何况他自己也是繁晨境的高手,如此怎会不是一位小女孩的对手。
  他如此想着,身后那些手下们也在这时猛然窜出,手持刀剑凌冽的杀向青鸾。
  “不要伤她性命,老子喜欢活的!”他一声暴喝,大声的叮嘱道,眼睛里看向那青衣女子的光芒愈发炙热。仿若已经看到了将她制服之后,被自己压在身下无力反抗的模样。
  但这样的幻想在下一息便尽数散去。
  他从西凉带回来的那些士卒,与这位青衣女子交手不过一个照面的时间,便有四五个倒在了地上。
  这女子的修为虽然极低,但是剑法却了得。
  只见她人若惊鸿,在十余人的围杀之中犹如闲庭信步一般的来回游走,但却无一人的刀剑能够触及到她的衣角。
  而她的剑亦没有多少花哨的动作,只是刺,直直的,好不拖泥带水的刺。
  出剑收剑一气呵成,每一次,都会在一位士卒的眉心留下一道血痕,亦收走他的性命。
  为首的那位男子看得是胆战心惊,暗道今次碰见了硬茬,此事恐怕是无法善了。这女子虽然修为不过聚灵,可这剑法比起那些侵淫剑道多年的剑法大师还要强出百倍。念及此处,他不敢托大,猛然抽出自己腰间的长剑,便要杀入人群,也不再窥视女子的容貌,只求结果了她的性命。
  但这念头方起,一道刀光便从身后袭来,他心头大骇,赶忙转身举刀去挡。入目的却是一位少年高高跃起的身影以及那把明晃晃的长刀,直闪得他睁不开眼睛。
  然后,一声脆响乍起,他的那把托人买来的,上好西凉长刀便硬生生的被那少年手中之刀斩成两半,可他还来不及惊骇什么。那少年的刀势不减,直接将他的右臂从肩膀处一并斩下。
  他只觉右臂处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疼痛,下意识用仅余的左手捂住右臂上的伤口,但却止不住的鲜血自那里喷涌而出。而他的身子亦在这时跪倒在地。
  身后又是数道惨叫声传来,在他眼角惊骇的余光中,那位冷脸的青衣女子提着尚还带着血迹的长剑缓步走来。即使不回头,他也知道,自己从西凉带回来的人马此刻已经尽数毙命在这位女子剑下。
  而那位即使被他们如何污言秽语的挑衅也始终寒着脸色的青衣女子在走到这少年的身旁时,却是面露笑意,甚至还温柔的用衣角替他擦去一路奔波而来时,额头上的汗迹。
  但他却没有办法生出半分嫉妒,他的心此刻已经被一股浓浓的恐惧所填满,他暗暗心惊这时何处冒出来的两位小煞星。
  两人年纪轻轻,女的不过聚灵,却一人独挡十余位聚灵与九星境的士卒,不过十来息的时间,便将之尽数斩灭。
  男的就更加过分,观模样也不过十七八岁,却已是太一境的好手,这可是多少人一辈子都无法抵达的境界,要知道在西凉,那位整天在自己头上呼来喝去的千夫长,也不过太一境。而即便是他,也绝不可能如此轻易的将之击倒。
  想到这里,他也顾不得什么侥幸,赶忙不住的往地上磕头,痛哭流涕地说道:“这位大侠,小的们有眼不识泰山,吃了熊心豹子胆,惊扰了夫人,还请大侠饶命。”
  “夫人?”苏长安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看了身旁的青鸾一眼,忍不住脸色绯红。但青鸾却似乎对此毫无所感,依旧用她带着清香的衣角安静又专注的为他擦着额头上的汗迹。
  那男子见自己的求饶得不到回应,心头更是越发着急。又赶忙连连磕头,说道:“小的家里上有老,下有小,都指着小的养活,还望大侠大人有大量,把小的当个屁,给放了吧。”
  苏长安对于男子的一番带着哭腔的话有些无奈,他看了青鸾一眼,似乎在征求她的意思,但青鸾却回了他一个眼神——全凭他做主。
  不得不说,被一个人如此依赖与仰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但同时,苏长安也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
  想着这些,他的心里也就有了决断。
  “咳咳!”他轻咳一声,走到男子的面前,冷着声音问道:“放了你倒也不是不可,只是有些问题,我得问一问你,若是你从实说来,我便放了你。”
  “但,倘若你有半句假话,那这道观里恐怕就得再添上一具尸体!”
  苏长安这番话说得是色厉内荏,直叫那男子噤若寒蝉。
  他还哪敢有半句违抗,赶忙点头说道:“是是是,大侠请问,只要小的知道,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你是何人,从何处来,到此地又所谓何事?”苏长安问道。
  “小的是幽州人士,从西凉逃难而来,来这儿并未有其他事情,只是恰巧经过。”男子赶忙答道。
  但苏长安却在这时发出一声冷哼,寒着声音说道:“路过?你要去到何处,好好的官道不走,却偏偏躲到这荒郊野岭?我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若不从实招来,我便现在送你下去见你的弟兄们!”
  男子的身子一震,显然是被苏长安身上突然发出的寒意所震慑,当下也就不敢再隐瞒什么。
  “小的这就说,这就说。”
  “其实小的们本事西凉神将北通玄手下的士卒,只是进来西凉战事吃紧,远云关又落入蛮子之手,北通玄死守永宁关不退,而武王浮三千又龟缩在西岭关里不曾施以援手。蛮族势大,我与手下的几个弟兄商议便想着要保全性命,故此……故此……才从西凉逃了回来。又害怕被人认出,所以一直走着这偏僻小路未敢行走于官道之上。”
  苏长安闻言这时方才点了点头,他方才就看这些人出手狠辣,且行动极为迅速,相互间也互成攻守之势,定不是寻常武夫,而如今看来,他们原来是从西凉来的逃兵。
  要知道战前叛逃,在大魏可是重罪,祸及家人,也就难怪他们如此小心。不敢行走于官道之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6/6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