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长安(校对)第3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5/657

  他强压下自己心头的愧疚与不安,在脸上挤出一抹笑意。
  “婆婆不要多想,长玉好得很呢,只是大军去得匆忙,根本没有时间来探望,所以便托我来看看婆婆。”
  苏长安这般说道。
  言罢,他小心翼翼的观察老妇人的神情,生怕自己露出个什么破绽。
  “是吗?”老妇人显然还有些将信将疑。
  “自然,这种事情我怎能骗你。”苏长安继续说道。
  这时,刘母脸上的神情方才微微缓和。
  “这种事情,与我家书一封便好,何须劳烦将军。”老妇人颇有歉意的看着苏长安。“将军吃过饭没有,老身家中还有两只母鸡,不若宰了,给将军炖上一碗鸡汤。”
  得到儿子尚且平安的消息,老妇人心情显然好了很多,她说着便要站起身子,去抓她口中说道的母鸡。
  “婆婆不要费事,长……南某已经吃过晚饭了。”苏长安赶忙伸手阻止了老妇人,他的眼角的余光在这时瞥见方才老妇人放在桌上的事物,那时一篮子鞋底,看模样还是新做,在念及方才刘母出门的模样,苏长安大抵猜到应当是拿出去买的东西。
  他不禁问道:“长玉不是每月都有往家中寄些银两,婆婆不够用吗?”
  “哎,哪能不够,长玉这孩子一月给我寄了二两银子,我哪能用完,我都给他存着呢,他也不小了,待到战事平息,我便寻摸着给他找一位姑娘,也给我生几个大胖孙子抱抱。”老妇人提及自己的孩子,脸上便顿时多了几分笑意。
  毕竟无论自家孩子有无本事,能否功成名就,但在大多数父母的眼中。
  自家的孩子永远是最好的。
  对于刘母亦是如此。
  只是这些话落在苏长安的耳中,这让他心头的愧疚更甚。
  他再次压下心头的不安,笑道:“婆婆放心,这次回去我一定让长玉每月给你寄去书信。”
  “那怎么行,你们行军打仗本就是大事,我一个妇道人家怎么能耽搁。”刘母摆了摆手,像是又想起了什么,她问道:“将军,我听人说西凉此败仗,蛮子们要入关了,这是真的吗?这仗究竟要打到什么时候,我家玉儿年纪也不小了。”
  刘母的絮絮叨叨,苏长安听着却不觉厌烦。
  他只是不知道如何回应这妇人的问题。
  “我也不知道。”他沉默着摇了摇头。
  “唉,也不知道这打仗究竟有什么意思,打来打去,天下就这么大,不是你的就是我的,那还能打出个花来?”刘母说道,“若是一个面团,自己多了便分人一点,占着也只有坏掉,何必要等人来抢。”
  说罢,她看向苏长安,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道:“将军你说是这个理不?”
  苏长安闻言一怔,他点了点头,可心里却想起了烛阴曾与他说过的话。
  你给了乞丐面团,乞丐便想着你的衣衫,你给了他衣衫,他便想着你的房子。
  欲望,这东西。
  永远是填不满的沟壑。
  与人如此。
  与国亦如此。
第五章
却与江流东复东
  被刘母笑脸盈盈送出房门的苏长安,在与刘母告别之后,脸色阴郁了下来。
  他到最后也没有将刘长玉已经死了的真相告诉这个老妇人。
  虽然他在心底不断的告诉自己,这么做事害怕那位已经上了年纪的妇人难以承受失去儿子的痛苦,可在心底,他比谁都清楚,他更害怕的是老妇人的质问。
  为什么他的儿子会死,为什么苏长安却好端端的活着。
  其实他本可以不死的。
  若不是苏长安一定要固守西凉,若不是他一定要领着血衣卫杀入蛮军。
  这一切的一切都不会发生。
  刘长玉可以回到他的母亲身边,正如刘母所言,娶一位姑娘,再为她生几个大胖小子。
  苏长安不可避免的在心中将这一切错误都归咎到自己身上。
  其实,他并没有多少朋友。
  在长门时,无人理睬,在长安时又被豺狼们虎视眈眈。
  当有人愿意为他献出生命时,他同样也恨不得以此回报。
  拥有越少的人,便越害怕失去。
  因为那些东西是他仅有的东西,失去一个,便少了一个。
  他有些沉默的走在已经渐渐安静下来的西江城。
  道路两旁的灯笼射出晦暗的光线,将他的影子拉扯,变得越来越长,也越来越孤独。
  他在心底念叨着九婴圣子的名字,他告诉自己,终有一天,他要杀回去,他要让那些高坐在王庭上的神们,血债血偿!
  这般想完,他又止不住的迷惘,这世界仿佛背后有那么支看不见的手,将许多事情暗暗的指向某一处,他想要挣脱,可却无从下手,就连下一步当去往何处,做些什么,都弄不明白。
  而这时,前方一处酒肆中忽的响起了一道声音。
  “家国河山古来空,荣华富贵半生重。”
  “不若共饮杯中物,同醉一场黄粱梦。”
  那声音有些苍老,又带着一股说不出道不明的味道,像是看尽人世浮沉,看淡韶华白发从容,这一首说不上多好的诗自那声音中读出,莫名带着一股让人动容的味道。
  读罢,那声音微微沉吟随即大笑道:“好诗好诗!”
  苏长安一愣,这声音,这语气他似曾相识,在那莱云城中,他也曾在酒肆中听过这声音。那是一位形容邋遢的老者,他与他付了酒钱,他赠了他一口烈酒。于是,那时苏长安破了地灵,铸了天听。
  如今再闻此音,苏长安忍不住心头一动,他也顾不得自己方才的愁绪,大步走到那酒肆前。
  却见一如莱云城中一般,一位邋遢的老者,正坐在空无一人的酒肆前放肆高歌,每道出一道诗句,手中的酒碗便抬起,豪饮一大口清酒。
  双眼微眯,神情陶醉。
  “前辈!”苏长安赶忙上前,朝着老者拱手。
  这老者的一壶酒便治了他的内伤,苏长安自然明白这老者来历定然不凡,又与他有恩,他自然不敢怠慢。
  “嗯?”老者闻言醉眼朦胧的看了苏长安一眼,他的嘴角忽的扬起,露出唇下的黄牙。
  “你看,我说了有人会来付我酒钱。”他这般说道,而后极为得意的看了一旁的酒肆掌柜一眼。
  苏长安一愣,倒也不做他想,从怀中便掏出些银两,递于一旁的掌柜手中,而自己便坐到了老者的身边。
  “长安见过前辈,谢当日莱云城前辈赐酒之恩。”苏长安极为认真的再次拱手说道。
  说这话时,他脸上的神情很是严肃,这话发自内心,此刻再见,苏长安并非是还妄想从这老者手中得到何好处,只是因为当日老者来取匆忙,苏长安又之前误解,故而心中有所遗憾。
  “哈哈。”老者闻言又是一阵大笑,他将手中的酒碗拿起,一口饮尽。随即再倒上一碗,递于苏长安身前。
  苏长安一愣,他知道这老者是要让他饮酒,可是他毕竟不喜此道,因此便要推脱,可当他对上老者的目光,再念及老者的恩情,当下便把到了嘴边的推脱之言生生咽了回去。
  他接过酒杯,看那碗中满满的一碗清酒,微微犹豫之后,便学着老者的模样一口将之饮尽。
  辛辣的烈酒顺着喉咙涌入体内,苏长安觉得自己的身体好像火烧一般,他连连咳嗽,脸色更是变得潮红。
  “这才有一点天岚院的样子。”老者满意的点了点头,目光却忽的变得幽深起来。“想当年你那天枢师叔祖可是能与我共饮千杯的酒客,到了你这辈,却找不出一个能喝的,着实可惜啊。”
  苏长安一愣,他也顾不得喉咙中的辛辣之感,看向老者问道:“前辈与我天枢师叔祖有旧?”
  老者不言,又独自饮下一碗酒水。随即倒满再次递于苏长安。
  苏长安顿时面露苦色,担又不想拂了这老者的盛意,故此硬着头皮又饮下一碗。
  如此反复,苏长安便已是五大碗烈酒下肚。他的脸色愈发潮红,神情更是变得恍惚,就连眼前看到的事物,也似乎变得不真切起来。
  “前辈,如今蛮军大军压境,武王浮三千守不住西岭,而后这西江城便是首当其冲的战场,前辈还是莫要逗留,早些离去吧。”或许是酒劲上头的缘故,苏长安也开始话多了起来。
  那老者闻言,眉头忽的一挑,用他那苍老却又中气十足的声线问道:“于你看来,那武王浮三千是怎样一人?”
  “嗯?”苏长安一愣,因为有些醉意,反倒失了顾忌,他想了想便说道:“畏战不出,视黎民生死为草菅,是为不仁。永宁关败,而不援,将河山送人,是为不忠。武王浮三千,说到底,也只是一个不忠不仁的懦夫罢了。”
  “……”老者闻言,忽的陷入了沉默,而后又是一大口烈酒饮下,随即笑道:“不忠不仁,说得好!他武王浮三千便是一个不忠不仁的懦夫罢了。”
  不知为何,在那时,老者声音变得有些悲愤,又暗藏着某些不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5/6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