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长安(校对)第4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8/657

  随着负责裁定的将领宣告西凉军失去战力,此战七族弟子获胜的声音响起。
  七族弟子之中顿时响起一阵欢呼。
  他们丢掉了手中的刀戟,相互拥抱,庆祝这得来不易的胜利。
  苏长安又打了个呵欠,似乎这样的结局他早有预料,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意外。
  他从木椅上站起了身子,脚尖点地轻轻一跃,身子便落到了那些七族弟子的跟前。
  苏长安在这些七族弟子心中的威信自然是不用赘言。
  自他出现那一刻起,方才还欢声笑语一片的七族弟子们纷纷收敛起了自己挂在脸上的笑意,安静了下来。
  苏长安的目光在诸人脸上一一扫过。
  那目光之中所裹挟着的威严让那些七族弟子暗以为自己太过得意,因此纷纷低下了脑袋不敢去触碰苏长安的眼神。
  “楚江南、顾侯明、毕楼城、奉天应、罗国宁、沈书林、孟长关。”
  他在开嘴,一连串的名字在那时自他嘴里吐出。
  七位器宇轩昂的青年或少年便在那时排众而出。
  “末将在。”他们朝着苏长安抱拳行礼。
  “从今日起,七族大军合为一军,分下七营,你们便是这七军统帅。”
  这七人是七族年轻一辈的佼佼者,用他们管理七族,既能服众,又免去苏长安许多麻烦。
  七人闻言脸色都极为激动,七族的军队虽然归到了苏长安麾下,但自始至终都未有进行编制,此刻苏长安此言,显然是已经认同了他们的实力。
  这自然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或许在这些日子苏长安的悉心教导下,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下意识的忘记了苏长安之前对他们家族所做的种种恶行。
  “是!”七人在那时齐声应道。
  但很快便有人小心翼翼地问道:“那不知我等的军队应该叫何名字?”
  这个问题让苏长安一愣,他只想着如何调教这七族弟子,倒是忘了此事。
  可和人一样,一支军队也得有一个自己的名字,这样无论是对将士们的归宿感,还是对以后的调度都极为有帮助的事情。
  苏长安皱着眉头想了想,忽的想起了那位已经消失在司马诩视线的魏朝小皇帝。
  “就叫逐蛮营吧。”苏长安说道。
  随后也不管诸人此刻心头作何想法,便又言道:“今日的修行便免了吧,准你们归家三日,三日之后归营不得有误,届时由你们各自组织训练。”
  诸人闻言,脸上顿时浮出喜色,算来他们离家已有五个月,自然是思念得紧,此刻得了苏长安的应允,纷纷领命离去。
  而待到这些七族弟子离开,苏长安这才转头看向那些西凉军士卒。
  不可避免的是,从一开始的不堪一击,到如今不过五个月的光景,那些江东弟子,或者说新建的逐蛮营已经可以将他们战胜,如此神速的进步,不得不让这些西凉的士卒们心头失落不已。
  他们的敌人远比这些江东弟子强大百倍,可他们却碍于天赋、出身等各种原因修为难以精进,如此想来,想要报西凉的血仇无异于痴人说梦。
  苏长安自然看出了诸人此刻心头的失落。
  他笑了笑,说道:“好生修养,今日傍晚与我一同动身去往虎头滩。”
  虎头滩是漓江便上的重镇与临沙城隔江相望。
  “不知将军此去有何吩咐?”西凉军的一位将领很快便想到苏长安突然让他们去到那里绝非游玩,因此,发声问道。
  苏长安意味深长的看了那将领一眼,幽幽地说道。
  “去接我们的皇帝陛下。”
第二十七章
渡江而来
  苏长安领着三万西凉军用了差不多两日光景方才抵达虎头滩。
  那时,红玉与诸多将领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了。
  这些将领大抵都是江东各家族圈养军队的将军,苏长安与他们并不熟识,但他们却或多或少的听说过苏长安的凶名,在看清这传说中的凶人的模样不过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时,诸人皆是愣了愣,但很快便回过神来,朝着苏长安拱手行礼。
  “见过主上。”
  他们齐声说道。
  “唔。”苏长安点了点头,算是回应,而后他将目光放在了一旁的红玉的身上。“这些日子,辛苦你了,红玉姐。”
  红玉一人独自领着江东的十二万大军驻防漓江岸边,着实辛苦得很,苏长安对此心头颇有愧疚。
  而这时,苏长安的身后亦走出了三道身影。
  他们分别便是西凉军的三大统帅。
  其一是一路从莱云城追随苏长安的顾牙朗,此人自然无须赘言。
  其二是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那字,四十岁上下,国字脸上生有一块长长的刀疤,唤作苗永山,行伍出身,如今修为魂守,但能征善战,是不可多得的将才。
  其三,同样是一位中年男子,但身材纤瘦,生得也极为寻常,不似苗永山这般的五大三粗。名字亦极为有趣,唤作温子玉。此名听上去不像是什么纵横沙场的杀神,反倒更像是那些吟诗作赋的儒生。
  而事实上,据温子玉自己言道,他的父母取这个名字给他确实是希望他靠着读书出人头地,只是可惜他家道中落,父母死于非命,自己为了谋生便随人做了流寇,后来被北通玄收复,做了一名武卒。
  他为人聪明,战场之上又敢于拼命,很快便得了提拔一路坐到了统帅的位置。
  用北通玄在世时的话说来,他西凉军十余万人,将才无数,但帅才,却唯独红玉与子玉二人。
  三人与红玉皆是在西凉战场上浴血奋战过的战友,数日未见如今相见自然是极为激动,免不了一阵寒暄。
  而后,这时红玉方才转头看向苏长安问道:“长安,你如此迫切的调兵前来,又命我准备渡船所谓何事?难道你想要偷袭临沙城?”
  苏长安又是调兵又是吩咐她准备渡船,其目的很明显便是准备带兵渡江。
  只是红玉想不明白的是,此时的江东各个方面还未准备充分,渡江而去,就是奇袭临沙城成功,但过早的参与中原的战乱于江东并无益处。
  她虽与苏长安接触不多,但也知道苏长安绝非这般糊涂之人,所以方才有此疑问。
  苏长安自然知道红玉心头的疑问,他笑了笑说道:“此去不为夺城,只为取人。”
  “取人?”红玉闻言愈发疑惑,她想不明白究竟是何人如此重要,须得苏长安如此大张旗鼓的派出西凉军这支劲旅。
  但苏长安显然并没有再说下去的意思,他吩咐道:“今夜亥时渡江,麻烦红玉姐在这江头布阵,任何渡江之人都给我拦下,但切勿伤他性命,待我归来自有定夺。”
  红玉见此状自然也就不敢多问,她沉着眉头点了点头,说道:“红玉领命!”
  ……
  钟安与奕阳州又一次回到了临沙城。
  与上次镇守临沙城,监视那位楚家的年轻星殒是否渡江一般,这一次,司马诩派给他们的同样不是什么好差事。
  嗯,或者说,这一次的差事比起上一次还要烂上百倍、千倍。
  这差事,做不好,是掉脑袋的勾当,做好了,是遗臭万年,祖祖辈辈都会被人戳脊梁骨的事情。
  钟安与奕阳州好歹也是大魏朝的神将,自然是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可是当司马诩将他们一人父亲的左耳,一人孩子的食指扔在他们面前时。他们终于收起了心底的不满,领着十万大军来到了临沙城。
  是夜。
  百无聊赖的二位神将大人如以往一般在那临沙城头喝起了闷酒。
  “钟将军,你说陛下真的会傻得往这临沙城里钻吗?”奕阳州自顾自的喝下一杯清酒,脸色潮红的问道。
  钟安闻言,叹了一口气,“司马诩是何等人物,他会算错?”
  说着,钟安亦仰头饮下一杯清酒,“再说,这天下乱到如此地步,除了江东,还有什么地方能有陛下的安身之所?”
  “江东就是安身之地吗?我听闻那苏长安已经回到了江东在那里勤练兵马,看样子也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主啊。”奕阳州醉眼朦胧的感叹道。
  “说起这苏长安也是了得啊,朝廷追杀了他那么多年,也不见得能拿他怎样,如今倒好,坐上了江东之主,待他秣兵历马,这天下恐怕愈发不得安生。”钟安言道。
  “我看未必。”奕阳州却在那时拍了拍桌子,说道:“苏长安怎么说也是天岚院的人,天下百姓这乱世之中盼得是什么?不是你我的大魏朝廷,不是西蜀的左玉城大军,更不是那拖把蛮子,盼的可不就是天岚院的……”
  钟安闻言脸色一变,他赶忙伸手捂住了奕阳州的嘴,一脸焦急地说道:“将军慎言啊。”说着目光还有意的向着四周那些正在巡逻的士卒瞟了瞟,似乎在向奕阳州暗示着些什么。
  司马诩向来擅长铲除异己,这些年来那些与他政见不合之人早已因为各种或有或无的罪名被司马诩抄了满门,他们虽身处临沙城,克保不齐这十万大军之中就没有司马诩的耳目。
  但奕阳州显然已经喝得有些神情恍惚,他一把打开了钟安的手,接着醉意嚷嚷道:“怎么?你怕那司马老儿?”
  “你怕我可不怕,若不是他抓了我的父亲,老子早就和他拼了命。”奕阳州这般说道,又灌下一口清酒,似乎想要用此冲刷掉自己心头的苦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8/6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