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长安(校对)第4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9/657

  隐隐间意识到了些什么。
  “说不上来,师叔不是说她已经在来的路上了吗,到时你不就知道了。”想起了尚还在星辰阁的青鸾,苏长安的心里莫名有些烦躁,但表面还是不露声色地说道。
  “嗯,也对。”古羡君看着苏长安,他脸上一闪而过的异样,自然逃不过她的眼睛。
  但终究她还是未有点破,只是若无其事的回应道。
  ……
  很快,西凉军与逐蛮营已经分出了胜负。
  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这一次,逐蛮营完败。
  似乎一切又回到了第一次对决时的情形。
  逐蛮营被西凉军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曾经逐蛮营依仗的修为优势在这一个月的光景中忽的化为的虚无,连他们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西凉军的修为竟然提升了一个台阶从繁晨抵达的太一境。
  这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逐蛮营能达到这样的修为是因为他们本就自小接受修行之事,而且有得到了苏长安指点,方才用了五个月的光景,将修为从繁晨提升到太一。
  可是西凉军呢?他们依稀记得一个月以前他们的修为也才在繁晨境,而且大多数因为年纪的原因,修为几乎是停滞不前。可是这一个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整个西凉军犹如脱胎换骨了一般。
  于是,异常单方面的屠杀展开了。
  因为准备的不充分以及心底的轻视与大意,他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待到一切结束,苏长安来到了垂头丧气的逐蛮营身前。
  楚江南等人都在那时低着脑袋不敢直视苏长安的目光。
  “你们会变强,敌人也会变强,没有人会在原地等你们。”苏长安冷着眸子这般说道,“我给过你们很多次机会,可你们总是以为时间还很多,你们不明白的是,每浪费一次,你们便少了一次机会。”
  诸人闻言将头垂得更低了,一时间更是无一人敢再发出半分的声响。
  “看吧,这是前方传来的战报。”说着苏长安忽的从怀中掏出了一块染血的麻布,上面用不知何种事物弯弯曲曲的写着一些东西。
  诸人闻言一愣,楚江南等诸位首领赶忙接过了那块麻布,仔细的看了看上面所书写的东西。
  而后他的脸色渐渐变得极为凝重。
  “拓跋元武在三日前大败左玉城的蜀军,左玉城如今身负重伤,收兵回蜀,拓跋元武乘机东进,如此魏朝的江山已有一半落入了蛮军的手中,你们觉得你们还能有多少时日?”
  苏长安说罢,又是冷眼看了诸人一番,随后转过了身子,离开了军营。
第三十九章
求援
  其实在三日前苏长安便收到了这封战报,前方的探子用生命换来的战报。
  正如楚江南等人所看到的,拓跋元武大败左玉城。
  但是有一点苏长安很疑惑,而曾经与左玉城有过交手的穆梁山亦很疑惑。
  左玉城为什么会败,而且还是大败。
  左玉城是何等人也?
  人言他料事如神,多智近妖。
  他手下有星殒近十位,又有蜀山雁归秋相助,更是坐拥蜀地的天险。
  不说击退拓跋元武,但想要守住蜀地,拓跋元武短时间内定然没有办法将之攻破。
  但这一战,蜀地损失了五位星殒,折兵近十万,如今左玉城更是身负重伤,退守蜀地最后一道门户,龙起关。
  可以想象的是,拓跋元武如今兵锋正旺,只要他攻破龙起关,那蜀地便是他的囊中之物,届时大魏的领土便已然有大半落入了他的手中。
  不管怎样的不解与疑惑,左玉城却是实实在在的败了,待到拓跋元武拿下蜀地,那接下来江东自然也就成了蛮军们的目标。
  而这时间,想来也并不会太长了。
  ……
  一晃便又是五个月的光景过去,春去秋来。
  这些日子,苏长安除了处理一些事宜,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军营中度过。
  他迫切的想要让逐蛮营与西凉军成长起来,因为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了。
  他自己的修行倒是从未落下,只是那临门一脚看似简单,却又困难无比,到现在也依然没有半分的头绪。
  倒是罗玉儿在这五个月的修炼之中得益匪浅。
  她修行的本来便是天璇的剑道,又得苏长安演示其道蕴,如今可谓是突飞猛进。
  终于破开了沉寂多年的魂守境,抵达问道境。
  司马长雪虽然未有破境,但是其实战能力也在这不断的对战之中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这一日,早朝,满朝文武尽数聚集在夏侯明那不大的行宫之中。
  昨日,一道文书传来。
  从蜀地传来。
  那是蜀地的使者冒死送来的求援信。
  其内容无非便是陈述蛮军的凶猛,蜀地多么的岌岌可危,以及蜀地与江东唇亡齿寒的道理。
  最后便是希望苏长安能个派兵偷袭蛮军,为蜀地缓解此刻的燃眉之急。
  但值得一提的是,这封信显然是出自陆如月之手,其中丝毫未有提及夏侯明,言辞之间俨然是把苏长安看成了江东朝廷真正的主人。
  当然这也确实是事实,可是这世上有些事实可以讲出来,有些却不能。
  因此,但一旁的太监宣读完这封求援信时,高坐在台上的夏侯明脸色可谓是难看到了极点。
  台下的众人大抵也看出了这一点,但都是而眼观鼻鼻观心,对此视而不见。
  作为除了夏侯明唯一能够坐在大殿之中的苏长安在那时站起了身子,他转身问道诸人:“你们觉得此事我们应当如何应对?”
  满朝文武,除了与苏长安极为亲近的穆归云诸人,其余人都在那时你望我我望你。
  蛮军势大,江东不过二十万大军,蜀地尚且不敌,他们可不认为江东有招惹拓跋元武的资本。
  但是,在场的诸人又都不是些愚笨之人。
  他们早就听说过一些关于苏长安与那蜀地汉王陆如月的事情。
  自然也就只能让那些惧战之言胎死腹中,一个个低沉着脑袋,不敢回应苏长安。
  “那陛下以为此事当如何处置?”苏长安见诸人不语,倒也不去在意,反而转头看向夏侯明。
  夏侯明闻言,身子一震,这些日子虽然每次朝会他都准时到场,但他只是一个傀儡,任何事情都没有人会询问他的意见,更不会在意他的意见。
  这样的傀儡当得久了,自然也就习惯了,因此,当苏长安询问他的意见之时,他很诧异。
  他用了数息的时间方才反应过来。
  但随即而来并不是什么兴奋感,反而是一阵胆寒。在这几个月的接触中,他已经意识到苏长安是一个怎样狠辣之人,他此刻这一问,看似随意,但必定裹藏着什么企图。
  而他需要迎合这个企图,否则一旦触怒了苏长安,后果是他难以想象的。
  他毕竟才十三岁,终究免不了胆怯与彷徨。
  他侧着脑袋看了看身旁的太白道人,试图从他那里得到答案,而太白道人亦是意会,朝着他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但眼角的余光却一直死死的落在苏长安的身上。
  “蜀地虽为前朝余孽所占据,但毕竟是我大魏的领土,自然不可落入蛮军之手。因此,朕以为,此战不可免!”夏侯明沉着声音这般说道,目光同样小心翼翼的看着苏长安。
  “唔。”苏长安闻言,极为满意的点了点头,目光似有夸赞之意。
  但夏侯明却感受不到半分的喜悦,而是一种莫名的耻辱感。
  他才是真正的帝王,却偏偏受苏长安的左右,说出些言不由衷的话。
  “那现在,诸位又以为陛下所言何如?”苏长安并没有去理会此刻夏侯明心中的起伏,他将目光转向了殿下诸人,朗声问道。
  此刻连夏侯明都已服软,这台下诸人又哪还有反对的道理。
  无论心头多么不愿,但此刻都只能皆数跪倒,口中高呼道,“陛下圣明!”
  “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9/6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