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锋(校对)第2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7/678


第六十六章
上钩
这天下的局势总是变化万千,所谓世事无常,大抵便是指的如此。
本以为大夏朝贼心不死,必然乘胜追击,再次出兵攻打守备不足的剑龙关与残破不堪的大黄城。
可谁曾想,崔庭竟然偏偏不捏这软的柿子,非要去找长武关这块硬骨头。要知道早些时候,崔国柱还在负责大夏东境战事时,可没有少在那位蒙克手中吃亏。
崔庭的心思旁人自然摸不透,但大夏对陈国用兵这样的消息却对大周,尤其是长安城中这些满心波澜诡计的大人物们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大夏一旦与陈国陷入了战乱,那么必然无暇顾及周朝,由此一来,那被徐寒握在手中的大黄城与剑龙关便不再显得如此重要。尤其是随着冬天的过去,祝贤手下的苍龙军重建速度喜人,甚至在那位仙人司空白的帮助下,玲珑阁中也调来了不少弟子加入苍龙军,这说起来还是玲珑阁立宗数千年来,第一次与朝堂进行如此深入的协作。
总之,这些种种裹挟在一起,无疑都在传递着一个信号。
被天策府追着打了数月光景的各个士族门阀,终于要开始反击了!
这并非危言耸听,近日坊间便已经开始传出天策府的徐寒拥兵自重,把持冀州,以胁迫朝廷的流言。
虽然这样的流言听上去极为荒谬,但一如当年的牧王府谋反一般,长夜司行事所需要只是动手一个借口,而至于这个借口究竟能让多少人信服,他们并不关心。
“我说小寒啊,这外面都传遍了你要谋逆造反的事情,你怎么还有心思整天呆在这府中。”楚仇离从外面转了一圈回来,看着那坐在府中悠闲饮茶的徐寒顿时痛心疾首的说道。
自从这样的流言传开之后,楚仇离每日都会去长安城那些龙蛇混迹之地打探情况,想要摸清楚这样的流传究竟是从何处而起。可饶是素来善于与那些市井之徒打交道的楚仇离,几日下来也未有打探到任何实质性的消息,反而是关于徐寒谋反的谣言一日胜过一日。
楚仇离很快便明白了,显然传出这样谣言的并非一人所为,很可能是某个大势力在背后操控,而能有这样的能力的势力于长安并不多,他们这么做无疑就是在释放一个要对徐寒出手的信号。
“不然呢?楚大哥以为我该如何做?”徐寒笑着看了看那一脸焦急的中年大汉,问道。
楚仇离好似听不出徐寒语气中的戏谑一般,这中年大汉在那时很是认真的歪着脑袋思索了好一会光景这才言道。“这长夜司家大业大,我们斗不过,那司空白又是仙人,我们也打不过。”
“这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若我们暂避锋芒,你看如何?”说罢,楚仇离似乎还对于自己这个计策极为得意一般,一脸期待的看这徐寒。
“楚郎有三宝,酗酒、顺手、细软跑。”只是这还不待徐寒说出什么,一旁便传来一阵清脆的声响。
只见方子鱼不知何时正带着秦可卿朝着此处走来,她们手上都还提着大大小小的木桶与木勺,看样子是又去城郊施了粥回来。
而说这话自然是方子鱼,饶是楚仇离被她如此调笑也不由得脸色一红,神情尴尬,而跟着方子鱼一同回来的秦可卿亦是掩嘴轻笑。
“我说得难道有什么问题吗?你们想啊,无论是司空白或者祝贤都并非我们能够对付的,现在苍龙军的重建又快完成,大夏又对着陈国出兵,你说我们留在这里岂不是就自寻死路?”
当然楚仇离自是不愿意在两个比他还小上一轮的女孩面前掉了面子,因此便在那时高声反驳道。
可是早已习惯了他这般态度的诸人对此却不以为意,反倒是秦可卿在那时迈出一步,走到了徐寒跟前问道:“徐公子,楚大哥虽然这话说得难听了些,但理却是这个理,方才我与子鱼师姐施粥的时候也听到了不少这样的留言,虽然并不足以让那些百姓相信,可人言可畏...”
“是啊,姓徐的,咱们虽然不怕他们,但也不能任由他们诬陷啊?我说姓徐的你这天天都把自己关在这天策府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究竟在想些什么?”方子鱼也在这时收起的玩笑的心思,忍不住问道。
约莫半个月前,坊间便开始流传出徐寒拥兵自重的流言,而自始至终徐寒都对此未有理会。
他只是不断的扩充着天策府的人手,这半个月的光景,天策府除却府军之外,其余人手已经足足毕竟七百之数,每日承接的各类案件已经从之前的各个门阀士卒到地痞流氓的争斗,几乎只要对官府判决有异议之人,都可来天策府申诉,而天策府也都一一解决,因此这些日子天策府在百姓心中的形象一天好过一天,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使那些隐藏在暗处的人不断散播着流言,但大多数百姓依然对此嗤之以鼻的原因。
“还有,虽然熬过的冬日,但扩军与重建大黄城的钱财依然差距不菲,那些长安的大人们近来又谨慎得很,这些日子咱们可真没有抄到什么油水,你也不想想办法。”方子鱼又絮絮叨叨的言道。
徐寒这些日子的行为确实颇为古怪,几乎很少参与府内的议事,只是时不时带回一些不知从哪里得来的消息,让天策府军有证据的去收割某些门阀士卒在长安城的中产业,虽然每次都并未遇到太大的阻碍,但收获却如方子鱼所言,少之又少。
“急什么?线已经放出去了,等鱼上钩就好。”徐寒却是淡淡一笑,对此不以为意。
“到底什么鱼?这话你都说了快半个月了,也没见有什么东西上钩啊?”方子鱼不满的问道。
徐寒却并未接话,只是淡淡一笑,随即端起了身前的杯盏,再次一饮而尽。
这时,一位负责把守府门府军忽的走了过来,他来到徐寒的耳畔,附耳低声说了几句。
只见那时徐寒的脸上荡开一抹浓郁的笑意,他站起了身子,看了看诸人,言道。
“鱼上钩了。”
第六十七章
筹码
作为大周的王爷,皇帝陛下的胞弟,宇文阳生命的前三十年过得很是舒心。
吃喝玩乐、犬马声色,每日最大的烦忧便是纠结今日应当去打猎赛马,还是却喝酒听曲。
宇文阳曾一度认为这样的日子会永远的持续下去,直到他死去的那一天,可偏偏,天不遂人愿,他那位自从登基以后便与他鲜有接触的哥哥在他四十三岁的寿宴上忽的提出了想要立下太子的念头。
这自然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
可偏偏他那位在位十九年有余的皇帝哥哥这么多年来却硬是未有诞下一位子嗣。那他要立太子,能找到的对象无非便是旁系的皇室,而他作为泰元帝同父同母的胞弟,自然便是不二人选。
宇文阳虽然在长安城中的大多数人看来都只是一个酒囊饭袋,他那浑圆的身材,肥肉横行的脸庞都无一例外的在向世人证实这一点。
而事实上,当时才十六岁的宇文阳能在决定屠戮所有皇子的宇文洛的大刀下活下来,靠的却不是单单身为宇文洛胞弟的身份。
他其实很聪明,至少比这长安城中大多数每日都想着如何机关算尽的达官显贵们都要聪明。
他很明白想要在这波澜诡诞长安城中生活下去,他需要做到两件事情,于宇文洛无害,于祝贤无害。
宇文洛想要的是保住皇位,所以他将自己所有的心思都隐藏了下来,无论何时都不对皇位表现出哪怕一点点的艳羡;而祝贤呢?祝贤倒是麻烦得多,他容不得异己,哪怕一点点对于他的威胁都喜欢抹杀在摇篮之中,于是宇文阳便索性一头扎进了这花天酒地之中,不曾过问半点关于朝野之事,甚至但凡有人问起,他也都是一问三不知。
凭着这些,他很愉快的活过了三十多个年头。
直到不久之前宫中那场闹剧,这个已经被众人遗忘的王爷方才再次进入诸人的视线。
这是一件对于宇王殿下来说称得上是灭顶之灾的事情,祝贤谋逆的心思如今几乎已经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他可以用各种的办法来解决掉泰元帝,泰元帝无后,王位的归宿便会成为一个问题,这便给了祝贤可乘之机。而一旦太子立下,各路藩王州牧便有了勤王的理由,无疑会平添许多变数。以祝贤素来不容异己的心思,如何能让宇文阳好过?
随着各部之间关于宇文阳成为太子的传闻越来越多,宇文阳可以明显感到自己的府邸前多了许多之前从未见过的陌生面孔,他们每日便盘恒在府门外,如猎犬一般来回游荡。
以宇文阳的本事想要对抗祝贤无异于以卵击石,他思虑了良久,终于意识到祝贤这一次是如何都不可能放过他,因此,他这才下定决心,来到了天策府府门前,敲响了这府邸的门楣。
带着极为忐忑的心情宇文阳在这府门前站了足足十余息的光景,一位府军才再次来到他身前,朝着他一行礼便言道:“王爷里面请。”
闻此言的宇文阳微微松了口气,徐寒既然愿意见他,至少说明对方并不抗拒他,宇文阳想着这些,便赶忙跟上了那位府军的脚步,朝着府中走去。
走在天策府府中的宇文阳,小心翼翼的观察着这座府邸内的情形。
天策府的府邸自然很大,但被利用的部分却很少,约莫几百人的样子,但却异常的忙碌,时不时便能看见一两位府中的负责人领着些明显便是寻常百姓模样的人出入于府门中,他们或愤怒或悲伤的向天策府的人员说着些什么。
听闻那位徐府主在天策府的府门前设立了鸣冤鼓,这些日子从长安各处前来鸣冤的百姓可谓乐意不绝,甚至已经到了出了案子,百姓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京城中的官府,而是这位徐府主的地步。
“谢谢大人,谢谢大人!”这时一旁传来一阵明显带着哭腔的高呼,宇文阳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衣着朴素的老妇人正跪在一位府军的身前,神情激动的言道。那位府军几次想要扶起那位老妇人都无功而返。
“来燕燕,快给恩公跪下!”似乎是觉得如此并不足以表达自己心中的谢意,那位老妇人又拉了拉一旁那位看上去还很是乖巧可人的女孩,那女孩亦在那时跪了下来,朝着那府军言道:“谢过恩公救命之恩。”
“这是在下分内之事,快快请起。”那位府军显然有些招架不住这母女二人,在那时连连言道,却依然不能阻止那母女拜谢的行为。
宇文阳似乎还从未看过这样的情形,心底觉得稀奇得紧便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那妇人的丈夫是一个赌鬼,在三日前喝得酩酊大醉之后,与人赌博,输红了眼便将十六岁的女儿当做筹码,压了上去。”
这时宇文阳的耳畔忽的传来一道声音。
他一个激灵,臃肿的身子在那时有些艰难的转了过去,入目的却是一张淡漠又干净的脸。虽然只有一面之缘,但宇文阳还是一眼便认出了来者。
“府主大人。”他赶忙拱手言道。
他是亲王,徐寒是太尉,二者的身份相差极大,按理说应当是徐寒向他行礼,不过嘛在这长安城中卑躬屈膝惯了的宇文阳却不觉有他,反倒是将这一礼行得坦坦荡荡,恭恭敬敬。
徐寒受了亲王一礼,也同样不觉有何不妥,他淡淡的点了点头,算是还礼。
“府主大人,在下此次前来...”抱着有求于人的心思来到天策府的宇文阳,无论是态度还言辞都表现得极为恭敬,但当他正要摊明此次的来意,徐寒却在那时伸出了手,将宇文阳到了嘴边的话生生挡了回去。
“宇王殿下觉得我这天策府如何?”年轻的少府主如此问道。
体重足足两百斤开外的宇王殿下,心底虽然急于知晓徐寒的态度,但本着有求于人的心态,表面却不得不选择附和这位府主大人。因此,他在他肥厚的脸上挤出了一抹并不好看的笑容,然后说道:“古色古香,沉淀厚重,却又不失风雅,不落俗套。”
数年未有再看过正经书本的宇文阳搜肠刮肚半晌方才说出这样两个辞藻。
可是这样的溢美之词却并未有招来徐寒的半分喜色,这位天策府的少府主依然不动声色的看着他。
这下宇文阳便有些摸不准徐寒的心思了。
他挠了挠自己的后脑勺,决定换些辞藻再夸一夸这位徐府主:“磅礴大气,别具一格。”
可徐寒依然没有说话。
这让宇文阳顿时慌了神,他愈发的看不透这位徐大人的心思,为此他的额头上开始冒出密密麻麻的汗迹。
“府主大人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他终是忍不住问道。
“宇王大人摊上的可是大麻烦。”
徐寒面无表情的言道,让人难以从他脸上的神色变化而推敲此刻他内心真实的想法。“宇王想要天策府帮你挡下这麻烦...若是连坦诚相对都做不到的话,未免他没有诚意了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7/6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