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锋(校对)第4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6/678

“嗯。”徐寒也在这时回过了神来,他点了点头,却又像是忽的从这些孩子的语调中感觉到了什么,于是他沉声问道:“怎么?你们要离开横皇城?”
“嗯。”为首的男孩点了点头,脸上再次露出了有些羞涩的笑意,“我们想去参军。”
“参军?”徐寒的脸色一变,他上下打量了一番眼前这七八位孩童,眸中的神色有些古怪。他并非看不起这些孩子,只是多年的乞儿生活让他们面黄肌瘦,虽然年纪大的都有十四五岁,可看上去却比一些十一二岁的孩童还要瘦弱。
要知道这军伍虽然要求不高,但怎么也得有个宝瓶境的修为吧?否则去到战场七八个寻常人还不够对方一人打,这样的军队要着又有什么意义?
更不提这些面色枯黄的孩童,他们去了战场除了送死,徐寒是真的寻不到半点的用途。
只是那些孩子却并未觉察到徐寒的异样,为首之人还在那时朝着徐寒解释道:“听说隆州的崔国柱正在大规模的募兵,似乎只要年满十二岁便可被收入军中。我们虽然没有什么本事,但去到军营多少可以管口饭吃,而且还会教我们功法,修行...”
说到这里,那些孩子的眸子中亮起了一道道闪耀的光芒,就像是夜空中的繁星,无论夜色如何浓郁,但总有星星固执的将黑夜划开,朝着人间投射下这样的光芒。
徐寒有些恍惚,他对这样的光芒,对这样的场景有些似曾相识,有些恍如隔世。
“这很危险。崔庭不是傻子...隆州也并不太平。”他沉着声音言道,只是话一出口却又觉不妥,这些话对于这些孩子来说终究太过深奥了一些,乞儿们只知道寻那果腹之物,又怎明白这大夏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境况呢?
“再坏也不过做一个乞丐,徐大哥,我们是乞丐,但我们不想做一辈子乞丐,我们想要试一试...总好过现在...”那年纪最长的还在望着徐寒,如此言道,嘴角却勾勒出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
徐寒的眸中有些异色,他看着这群孩童好一会光景,忽的问道:“你们叫什么名字?”
这些小乞儿自然不明白徐寒此言何意,但还是在那时回答了徐寒的问题:“罗白。”
“钱大壮。”
“钱小壮。”
“孙良哲。”
......
八个孩子的姓氏大抵都不相同,想来是流落街头后结伴而行。
徐寒的目光在这八个孩子的身上一一扫过,最后落在了那年纪最长的罗白身上。
他的脸上勾起了一抹笑意,于那时凑到了罗白的跟前:“跟着我吧,你们这身板走不到隆州的。”
这话出口,那八个孩子顿时瞪大了眼珠子,他们不可思议的看着徐寒,然后又互望一眼似乎是在确定自己是否听错了什么。
徐寒自然是明白他们的心思,正要再说些什么。
“徐兄!”可就在这时,一道焦急的声音却忽的传来,徐寒侧头看去,却是那南宫卓正一脸焦急的跑到了徐寒面前。
“怎么了?南宫兄。”徐寒见他如此匆忙不由得问道。
这南宫卓并未在第一时间回答徐寒的问题,而是扶额喘了好几口大气方才缓过劲来。
“大事不好了,今日萧阁主连摔了八个瓷瓶、三张木椅、还把那幅陛下送的字画也给撕成了碎片,徐兄你快随我回府,再这样下去我估计整个执剑府都得给他拆了!”
第一百六十八章
九难
广林鬼醒过来时。
映入他眼帘的是一张苍老的脸。
那是一位老和尚。
一位与他记忆中的那个老和尚有些神似,但却并非其人的脸。
虽然他记不得那个老和尚究竟叫什么名字,究竟长什么模样,但他还是很确定眼前的老和尚并不是那个老和尚。
按理说,昏迷了这么久的光景,身处一个不知何处的地方,眼前站着一个不知是何人的人。
第一个问题应当是“你是谁?”或者“这是哪里?”
又或者再不济一些也得问一问自己昏迷了多长时日,为何会出现在此地。
而广林鬼的第一个问题,却都不是这些。
他看着老和尚,或者说看着这位龙隐寺的方丈,李东君唯一的弟子不苦大师问道:“叮当呢?”
这个问题当然有些突兀,甚至称得上莫名其妙。
毕竟不苦大师根本不曾知晓叮当是何许人也,又怎能回答广林鬼的问题呢?
但不苦大师却对此并未表现出半分的诧异或者为难,他从一开始都并未想过要回答小和尚这个问题。
他眯着眼睛看着广林鬼,满是褶皱脸上浮出一抹复杂的神色――那是一种缅怀与担忧,欣喜与悲伤汇集在一起的神色。
他看了许久,直到广林鬼脸上的焦虑依然有了化为不满的趋势时,老和尚的声音方才第一次于这檀香萦绕的木屋中响起。
他说:“你见过他了?”
老和尚的问题相比于广林鬼的问题愈发让人摸不着头脑。
“谁?”不可避免的广林鬼在那时眉头一皱,不解道。
“李东君。”老和尚眯着眼睛忽的睁得浑圆,浑浊的眸子中一道骇人的光芒爆射而出,如罗汉凝目,如大佛观世。惶惶威严,直摄心神。
“李东君?”广林鬼的眉头一皱,这个名字好似对他来说有着某种说不出的魔力。
这让他心神恍惚,他记得在那牛头村外,他一人屠了上百山贼之后,刘叮当生了大病,然后他遇见了那位自称森罗殿殿主的家伙。
他救了刘叮当,他自称地藏王,他将他带到了蛊林的深处,在那一头大妖骸骨的身旁为他灌注了某种可怕的力量,然后,在那隐隐约约间,他似乎听那人提到过李东君这个名字。
可是李东君是谁?
为什么他觉得这个名字如此熟悉,可又是为什么他偏偏不记得这个名字的主人究竟生得如何模样?
想着这些,广林鬼的眉头越皱越深,而脑仁也因为极力想要想起某些事情而传来一阵阵钻心的疼痛。
就好像冥冥之中有着什么东西在阻止他记起某些东西一般。
他额头上开始浮现出密密麻麻的汗迹,脸色也渐渐变得苍白。
他隐隐觉察到似乎有某些东西想要从他的身体中苏醒过来,一股难以反抗的威压笼罩在了他的身躯之上,他眼看着就要被那东西吞噬,可脑海中一道身影却忽的浮现。
广林鬼的身子在那时一震,他豁然清醒了过来。
“我要去找叮当!”他这般说着便要冲出这房门。
“阿弥陀佛。”可就在这时,他的身后却忽然响起了一声苍老的佛号。
广林鬼的身子在那时如受重击一般,忽的僵在了原地,而背后那老和尚的声音却再次响起。
“一难去尘心。”
老和尚的声音仿佛带着某种难以言说的魔力,它穿过了小和尚的耳膜,越过了他的肉身,直直的敲击在他的灵魂。
脑海中某些模糊的画面涌现。
那是一条繁华的街道,路的两旁来往的行人不断,街边吆喝的商贩们手里拿着糖葫芦、泥娃娃、小布偶,以及更多的是广林鬼叫不出名字却觉得有趣极了的东西。街道上小和尚与老和尚并肩而走,老和尚低头垂眉,小和尚却左顾右盼。
这是小和尚第一次走出山门,也是他第一次见到这山下的花花世界。
他们此行是为城中某位远近为名的善人超度亡魂,他一早便随着师傅出了山门,一直都刚刚方才将此事办妥,然后他们便又得连夜赶路回到寺庙中。
来去太过匆匆,他根本没有来得及去细细品味这人间繁华,便要再次回到山中。
小和尚毕竟年幼,见惯了深山古刹中的青灯古佛,这人世中的一切,哪怕只是街道上最寻常的糖葫芦或者布袋戏对于他来说都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他自然也就免不了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
“凡尘多梦幻,却如泡影,欲见我佛,须断其尘。”这时身旁的老和尚眯着眼睛如是言道。
那幻影中的小和尚闻言咬了咬牙,又最后回头看了一眼繁华人世,终是朝着老和尚点了点头,脆声脆气的言道:“知道了,师父。”
此音一落,广林鬼脑海中的幻影便忽然散去,但还不待他回过神来,燃着焚香的古屋之中,那位不苦大师的声音便再次响起。
“二难断亲缘。”
于是,某些画面再次浮现在广林鬼的脑海。
画面中的小和尚已经长成了青年,他穿着一身白色的袈裟,模样俊朗得宛如被画匠一笔一划勾勒出来的一般。
他立在一间破败的茅屋前,神色平静,如大佛观世,虽满目慈悲,却不见半点生人应有的情感波动。那样的慈悲近乎众生平等,不会因为任何的关系而对任何人产生半点区别的对待。
而他的身前一对年过六旬的老夫妇正泪眼婆娑的望着那僧人。
“阿荼,不多住几日吗?”其中身材干瘦的老妇人上前一步,看着那僧人颤颤巍巍的问道。
“时日够了,是时候回山门了。”年轻的僧人朝着那妇人做了一个佛礼,那佛礼自是得体得很,但却带着一股拒人千里之外的冰冷。
“这样吗?”老妇人闻言脸上的神色变得有些落寞,而一旁的老头虽然不曾说些什么,但目光中的关切与不舍却是几乎写在了脸上。
“那什么时候再来?”但很快那妇人便再次问道,那时她眉宇间带着一股浓浓的希冀,盯着那年轻僧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6/6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