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锋(校对)第6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8/678

他的语调笃定,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决。而此言一落,他的背后便有无数厉鬼忽的涌出,他们咆哮嘶吼,将这好不容易再次洒下的日光遮蔽。
广林鬼看着这般可怖的场景,面色如常,也未有驱动体内半点的力量,只是幽幽的回了句“以你如今的状况,你觉得你能有与我一战的资格吗?”
黑衣和尚自然知道广林鬼所言无差,他的力量随着广林鬼的觉醒而不断的被削弱,若非中间鬼菩提强行为他续命,此刻的他恐怕早已烟消云散,但这些显然不是阻止此刻黑衣和尚决心的理由。在见识了徐寒所做的一切之后,他已经明白自己所执着的一切在这样的事情面前已经微不足道,但他还是想要做完这件事情,为自己,也为了她,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或许你真的是对的,但我不想让她白死,你不给她的交代,我来给!”黑衣和尚这般说罢,他背后奔涌的数以万计的冤魂在那时愈发狂暴的嘶吼,像是要吞噬这方天地一般。
广林鬼面对如此坚决的黑衣和尚,他眉宇间的神情愈发的淡漠,他抬头看了看黑衣和尚背后那密密麻麻的冤魂,又转眸看向大渊山下那满地疮痍的人间,叹了口气说道“这个世界的冤魂已经够多了,你我之事,往后再言吧。”
这话里已然有了想要避开此事的意思,这似乎对于此刻的黑衣和尚来说确实算得上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偏偏听闻此言的黑衣和尚却并未露出半点的庆幸之色,反倒在那时眉头一皱,沉声说道“过了今日,我有没有明日尚且两说,你觉得我会答应你吗?”
广林鬼不语,只是在那时屈指一弹,一道微不可查的光粒便猛地自他指尖飞出,以快得惊人的速度在半空中划过一道弧线,落入了那黑衣和尚的眉心。一切发生的太过突然,那黑衣和尚根本毫无反应的空间,待到那光粒入体他方才回过了神来。而随着光粒入体,他能明显的感觉到自己体内所余不多的生机却也在这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磅礴了起来。
感到收到这般变化的黑衣和尚双眸一凝,不解的看向广林鬼,以他二人之间的关系,说是水火不容也不为过,他不在这时痛打落水狗也就罢了,怎么还能将生机分出一份给他呢?
“李东君,你当真以为这样的施舍就可以感化我吗?”但无论怎样,黑衣和尚显然都不打算放下自己心头的执念,他压下了心头的疑惑,在那时沉着眉头,咬牙切齿的言道。
广林鬼依然脸色如常,他伸出手朝着黑衣和尚的身侧招了招手,那时和尚身侧的那具紫眸少女的尸体便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牵引,缓缓升起。
“那再加上她的性命呢?这能否让施主暂时放下仇怨?”广林鬼再次言道。
“什么意思?”黑衣和尚的声音大了几分,语气之中裹挟着不可置信的惊讶以及一抹难以遮掩的期待。
广林鬼那淡漠的脸上在那时浮出了一抹笑容,但还不待他说些什么,一位浑身湿漉漉的女子忽的从他的身后走来,立到了黑衣和尚的跟前,言道“看样子,你的心底还是存着善念的,只要心有所念,这天下便无不可度之人。”
黑衣和尚顿时脸色一寒,他看了那浑身湿漉漉的女子一眼,不屑又不悦的言道“区区幻象,也敢妄言渡我?”
若非对方用着那人的躯壳,此刻黑衣和尚估摸着就得挥手间毁了眼前这李代桃僵的女子。
“当年在十万大山的虚空中发现那道神魂时我便察觉了这个世界的古怪,如今那孩子所做的一切更让我笃定了这一点,他们都死了,但那孩子却在他们的体内留下来种子,靠着这枚种子,朽木未尝不可再生新枝。”女子却对于和尚的不敬之言毫不在意,反倒已久自顾自的言道。
黑衣和尚的脸色再次变幻,他阴晴不定的看着那女子,过了好一会方才再言道“你怎会知道这些?你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女子不语,只是抬头看向天际。
黑衣和尚似有所感,也赶忙抬起了头,只见那天色忽的一暗,一道巨大的事物浮现在了穹顶。那是一道巨大的石块,巨大到让人无法想象,更无法一眼看清,伴随着这道石块的出现,一股浩然的妖气也在那时朝着此方天地倾泻而下。
黑衣和尚知道,那东西便是消失于人世间千年之久的十万大山!
“十万大山中住着妖族,他们遁世已久,但四位妖君依然存活其三,虽然这些年来被人族中的一些居心叵测之辈偷取了大半的气运,但所余的气运依然不菲,足以维持这个世界的生机,这个世界还有重来的机会,施主难道不愿意给她一个机会吗?”
女子的声音再次响起,虽然平静无比,但其中却裹挟着敲打和尚心房的魔力。
和尚再次看向女子,一字一顿的问道“你真有让她活过来的办法?”
“一试便知。”女子吐出了四个字眼,然后便转眸看向身后的广林鬼,对方点了点头,然后便低头沉眸,在那时默诵佛经。
而随着这样的声音响起,一道道古怪的力量波动便自和尚的体内涌出,将早已凉透的诸人的尸首笼罩。
黑衣和尚紧张的看着紫眸少女的尸首,他的眉头紧皱,瞳孔却忽然开始放大,某些他难以想象的事情就在这时发生在了他的眼前。
而不仅是他,十九与楚仇离也在那时看向那些曾经同伴们渐渐升空的尸体,脸上同样写满了惊骇之色。
只是,在这样的变故中,在场并无任何人注意到,那位生得一头白发的少年帝王抓起了随着十万大山出现而落于此地的木匣,双眸一凝,身子便化作一道黑芒,涌向那凤凰离去的方向。
第一百六十一章
龙相
金陵,长乐宫。
报告陈国各处灾情的文牒如雪片般被一个接着一个的送入了宫中。
西边的山峰倾塌,泥石流席卷了七个城镇,就连引以为天堑的长武关也在这次大灾面前被从中截断;东边的江水倒灌,淹没的城镇良田更是不计其数,具体数字尚且还未统计完成;南边靠近大渊山的城池中大半数被毁在一场巨大的雪崩之中;而北境,虽然未有受到其余三境这般毁灭性的打击,但北境素来缺粮,这番天灾之中数个重要的粮仓被毁,虽然官府已经尽力抢夺粮草,但其中还是有大半数粮草毁于一旦,北境所面临的问题同样严峻。
总而言之,陈国的四境七郡九十六城无一幸免于此次灾祸,若说真有谁能幸运的避开这次灾祸,大抵只有那领着十余万大军,一路西进直取隆州之地的李末鼎父子了。那席卷整个陈国,甚至整个世界的天灾来临时,李末鼎父子的大军正好抵达鹿角原,这处多少带着些古怪,外界发生的天塌地陷于这处来说却好似无物,也是依仗于此,这李末鼎父子以及他们手下的十万大军方才得已逃幸免遇难。
这些天灾人祸当然算得上是触目惊心,于每一处遭受这般大难的百信来说都是如此。
而当这所有的劫难都摆在案台上,血淋淋又直白坦荡的呈现在方子鱼面前时,这个女孩多少有些崩溃。
她看着台下跪拜着的从各处赶来,大都灰头土脸的官员们,脑袋发疼,在大概浏览了一番那些文书之后,她方才言道:“这些...给我作甚?”
这当然是一件很没有道理的事情,昨夜她熬夜背完了陈玄机让她背的所有书籍,她已经做好了准备今日一早便寻到陈玄机完成与他的赌约,这样她就可以摆脱她现在的身份,重获自由,去往大渊山帮助徐寒等人。
可是今日早晨她本来已经兴致勃勃的前往陈玄机的所在的住处,可走到一半,便是一阵天昏地暗,这样反复折腾了数个来回,长乐宫中也是狼藉一片。宫门中的侍卫太监忙着打理这般乱象与救治受伤的伤员,方子鱼也不得不暂时放下寻找陈玄机的心思,也转身参与到这样一场救助之中,待到一切做完便已经到了傍晚时分,方子鱼本想着再去寻那陈玄机,可谁知道从各处赶来的使臣却将她团团围住,也才有了此刻的此情此景。
从各处赶来的使臣们大都满心忧虑,本来就盼着长乐宫中的陛下会给他们指出一条明路,可不想得到的第一个回答便是这样的问题,那些使臣们你看我我看你,在失望之余也有着些许困惑。但拖下去终究不是办法,各地的灾民都还等着朝廷的援助,故而其中一位使臣在微微犹豫之后还是迈出一步,小声应道:“禀告娘娘,是宫中大人让微臣等将奏折递到娘娘这里来的。”
方子鱼闻言眉头一挑,当下便再问道:“哪位大人?”
各地赶来的官员们随即哑然,他们大都是地方上的官员,鲜有来过金陵,就算来也大都未有进过后宫,那位指示他们的大人他们只知道看他装束是这宫里有头有脸的人物,加上当时的情况紧急,这些官员们也都未做多想,便应了那位大人之言,此刻让他们回想,那位大人姓甚名谁却远不是他们能够说清的。
一时间诸人面面相觑,那方子鱼脸上的神情也愈发的狐疑,显然也
(本章未完,请翻页)
察觉到了其中猫腻,这番天灾波及之广远非以往发生的任何一次天灾可以比拟,这才过去了一天的光景,金陵周围的所有城镇都依然赶来,那随着时间的推移,更远处的各个郡城求援的奏折估摸着还会越堆越多。这样重大的变故,按理来说身为帝王的陈玄机应当早已忙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恨不得来个身外化身,应付这诸多事物,哪有放着这些事情不管,反动尽数推到她这里来的道理?
就在这台上的皇后娘娘满心疑惑,台下的各方官员不知如何应答之时。
一位宦官模样的年轻太监忽的从门口处低着脑袋,踩着小步急匆匆的朝着方子鱼走来。
方子鱼的双眸一凝,她记得这太监,便是昨日她见过的那位给宫中添加柴火的太监,而那些跪拜在台下忧心忡忡的官员们也在那时心头一震,他们同样记得这太监,便是他传下的旨意,让诸人将这各地受灾情况的文书送到这皇后娘娘的寝宫中的。
而这些官员在想到这一点后,便要向台上的方子鱼陈述此事,可话未出口,那太监却抢先一步跪在了方子鱼的跟前,高声言道:“回娘娘的话,是奴才让他们将这些奏折送到娘娘这里来的。”
方子鱼的眉头一皱,但却未有动怒,而是问道:“送我作甚?这军国大事理应交给陛下,我一个妇道人家难道还能越俎代庖?”方子鱼当然不喜陈玄机,而且也在大多数的时候很愿意将这样的不喜表露出来,可此刻毕竟是陈国生死攸关的大事,方子鱼终究还是不愿当着如此多陈国官员的面做得太过难堪。
“禀告娘娘,陛下的意思学以致用方才是读书最高的境界,娘娘若是你能将此事处理得漂亮,那这个赌约便算娘娘赢了。”那太监不急不慢的言道。
这话那些等着朝廷下旨救援的官员们听得似懂非懂,但大抵是明白了此事似乎真的要交给这皇后娘娘来处理,他们不免脸色一变,出于本能的觉得这样的大事落在一个妇道人家的手里终究让人有些不安。不过作为当事人的方子鱼同样也在那时皱起了眉头,她看了那么多书,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这坐在宫门中的皇帝陛下旁人看着那自然是威武非凡,一言九鼎,但身为皇帝,一举一动,甚至一个不经意间的决定都有可能让数十万计的生灵陷入苦难。
若是可以,方子鱼并不想充当这样的角色,这对于她来说终究是一个并不太好的体验。更何况此刻这样的天灾之下,陈国的各处都遭了天灾,当从何处调粮,何处派遣人手都并非一件容易得事情,这样一个烫手的山芋方子鱼更是万万不想拿在自己手中。
方子鱼的念头方才升起,还未来得及宣之于口,那跪在台下的太监便再次言道:“陛下说了,若是娘娘不同意此事,那这个赌约便得作罢。”
方子鱼顿时火冒三丈,她一拍身前的案台,身子便豁然站起,指着那太监便要喝骂,可同样话未出口,便被她自己给生生咽了回去,有道是人在屋檐下哪有不低头,此刻的她本就没有与陈玄机讨价还价的资格,她需要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念及此处,方子鱼的双眸一沉,终于是收回了落在那太监身上的目光,看向案台上那堆叠着的厚厚的奏折,在冷哼一声之后,开始一个接着一个的放在自己的眼前翻看。
台下的诸多官员见状,也知道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位他们第一次见面的皇后娘娘接手此事已成定局,虽然心中有些担忧,但也只能暂且接受这样颇为荒诞的安排。
方子鱼开始翻看奏折,宫门中的诸人都在那时静默了下来,等待着方子鱼给出他们期许中的救援之法。但随着她的翻看,方子鱼的眉头却是越皱越深,在此之前她对于陈国境内的状况便有了些许准备,可当她将这些奏折仔仔细细的一一看完之后,她方才知晓自己终究还是太乐观了一些。
几乎陈国的每一处地域都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要么需要大量的人员赶往,要么就需要数量巨大的粮草救济灾民,但方子鱼却不是神仙,哪有本事凭空变出那么多人或者粮食,她仔细的盘算了一番国库中的粮食若是全数拨出,也只能维持整个陈国半个月的度用,想要挨过冬天,撑到明年秋收便需要将南境的储粮之地的粮草运来统一调度,或许还可撑到那时,但此刻南境那几处产粮的重镇都被掩盖在雪崩之下,想要将那处的粮草拉出,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寻到被大雪掩埋的城镇,并且,这样的过程也绝非一撮而就,同样需要大量的粮草让存活的百姓熬到那一刻。
方子鱼心地本就善良,她虽然不喜陈玄机,但却知道此事若是处理不好,对于陈国幸存的百姓来说就是灭顶之灾,此刻她思索着何处寻到这样多的人力与粮草,早就忘却了所谓的赌约。
转眼便到了深夜,等候方子鱼下令的官员在宫门外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而更远的各个城镇所送来的奏折也一刻不停的被递入宫中。相互打听了各处的境遇的官员们面如死灰,这陈国没了一处安生之所,大家都是泥菩萨过江,谁又能帮得了谁呢?
抱着这样的念头,那些官员们也都朝廷不再抱有任何的希望。
直到子时来临,那长乐宫的宫门忽的被人从内推开,诸多官员下意识的看向那宫门方向,而那处的情形却是让诸人一愣,只见白日里那位妆容随意的皇后娘娘换上了一声黑色锦衣,她面色肃然的看向诸人,沉声言道:“国库开仓赈灾,各州县可按报上来的幸存人数领取七日粮草,你们辛苦一趟,去领了粮草赶回各处,赈灾去吧。”
这话出口,却并未让这些官员们生出半分庆幸,他们纷纷叫苦道:“这冬日漫漫,熬过了七日,接下来又该如何?”
这样的声音很快便得到在场大多数人的应和,一时间这宫门外嘈杂一片。
立在宫门前的黑衣少女眉头一皱,再次言道:“此乃帝命,诸位若有疑虑大可上书陛下,若是无有,便领命去吧。七日为期,各州县所辖抵御若有一人饿死,陈国律法自有惩处之法,七日之后诸位担忧的粮草本宫也自会为诸位送达!”
说罢,那少女周身剑气一震,一把长剑便浮现于她的脚下,载着她的身子朝着远方遁去。
在场的诸多官员两两相望,皆想不到这位皇后娘娘究竟能在何处为他们变出粮食,但最终也不敢违抗她的命令,只能是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纷纷离开了长乐宫,去往金陵国库所在。
而无论是那离去的少女,还是那在场的文武百官都未有见到的是,随着少女方才那言一落,陈国境内各处,一道道稀薄的气息在那时缓缓的涌向少女的体内,在她的背后渐渐凝成了一道神龙之相...
第一百六十二章
造神
七日之后,从金陵带去的粮草被消耗殆尽,各地的官员催要粮草的奏折一封接着一封的被递往金陵城,但却并未有得到任何他们想要的答复。
地方上的官员最了解就是民情。
但凡有口饭吃,百姓们再苦也能熬下去,而如今不比平日,如此天灾之下难免有妻离子散,又或者亲朋死于非命。每日官府有一口米粥管着,这些百姓尚可度日,可若是有一天官府连这米粥都无法给出,这些方才经历大量的百姓保不齐会干出些什么惊世骇俗之事。
当做最后一点粮食发放下去,这些官员们看着空无一物的粮仓,大都彻夜难眠。
他们很明白当第二天早晨来临,饥饿的难民们拥堵在官府门口,却被告知无粮可发时,那将会是一场怎样难以遏制的场景。
一想到这些,这些官员们都不免为自己谋着后路,甚至不乏胆小怕死的已经收拾好行李,打点好一切随时做好了逃命的准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8/6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